王阳明名言名句【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1-28 12:41:59 浏览

一、王阳明名言名句

1、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王锡爵曾对东林书院的创始人顾宪成抱怨说:当今所怪者,朝廷认为对的,外界一定认为不对;朝廷认为不对的,外界一定认为是对的。

2、德进则言自简。薛瑄

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4、勿忘勿助必有事焉

5、“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6、圣人处此更有何通?圣人会怎么做?圣人会怎么做?王先生在贵州面临生死,衣食无着的情况下,如此问自己。——王阳明《王阳明》

7、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薛瑄《读书录》

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9、王艮来拜王阳明为师前就是狂傲不羁的人,拜王阳明为师后,也未改变“傲”的气质,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在讥笑王阳明的言论:“你瞧,那些在大街上的凡夫俗子都是圣人,我怎么就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多圣人啊。”

10、译文:灾难没有比受到上天的功劳更大的,罪没有比掩护别人犯罪更大的,恶没有比偷袭别人下处更大的,辱没有比忘记自己的耻辱更大的.四者具备就都是祸。

1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2、在王阳明看来,人的本心就是真,这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

13、二而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

14、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

15、天理即人欲——王阳明

16、知行合致良知,事上练,心外无物!心学精华,影响了整个东亚,让人受益匪浅!

17、如若真诚、善良是我的天性,那么我必定要依着我的良知去行事,这样才是自然而然、恰到好处的状态。

18、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

19、这个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视已经三年,王阳明为什么偏偏问他口巴巴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

20、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

二、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

1、一个人对了,一个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2、“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允执厥中”阳明心学释义:

3、“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王守仁《传习录》

4、此心不动是指人的本身对外界的人、事、物不动心,心外无物。此心指知善知恶的良知之心。

5、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6、白光尽处火轮现,草木山河金潋滟;落日如人老更赤,初日如人少方艳。

7、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8、骄傲自大是人生中大的毛病,它足以影响你的人生。

9、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明在进剿袭击俐头的暴动山贼之前,曾写信给弟子薛侃说:“即日已抵龙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并进,贼有必破之势。某向在横水,尝寄书(杨)仕德(即杨骥)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10、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11、点题:顺应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12、与人言,宜和气从容。气忿则不平,色厉则取怨。薛瑄

13、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的这些计谋不以为然,问他“这有用吗?”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员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疑。”王阳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14、惟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惟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

15、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守仁《读易》

1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17、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18、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19、“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0、客观整体的存在对于中国传统的思想来说本身就是前提条件,在主流各家中,他们不会去谈宇宙万物是否是客观存在的,因为这些前提是不用讨论的实在,“子不语怪力乱神”“拘于鬼神者不可语言至德”等等。

三、王阳明名言名句

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

2、格物致知的来源?格物致知,这个词来自《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词,被统称为八目,纲举则目张,它们是《大学》的八个重要的词眼、条目。《大学》中的八目,基本概括了儒家的三观,并给出了成为“圣人”的方法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说的是对自身道德的存养,齐家、治国、平天下,超乎了个体,将个人道德外延,进入到家庭、、天下等更大的维度上。从个体到世界,从个人道德至天下大德,一步步地递进,儒家思想藏不住政治的野心。

3、“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4、阳明先生说:“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一句,意味深长。“立天之道曰阴与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天道之是非。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良知自能知是知非,知是知非之“知”同时也是“是其是、非其非”之“行”,所谓“好恶就尽了是非”,尽了是非即能尽万事万变。

5、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王阳明

6、传授知识不追求数量与速度,只以使人精通与熟练掌握为贵。

7、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8、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中国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强调立志的重要性。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后来果然成为圣贤,则为此作出了好的诠释和证明。

9、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

10、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11、明代思想家薛瑄经典诗句摘抄

12、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3、为其思想理念的践行,如果真以意识决定物质,存在若是由自我认为存在的话,又如何能在纷繁复杂的战争中保持常胜。而他所以能保持常胜的原因不过于能准确地分析客观现实作战的各种因素天时、地利与人和,从而推演出可能产生的变化,掌握与操控的完整客观条件进行指挥而立于不败之地,正是用心学理念正确地去除了意识对物质的主观感觉,保持了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整体,并展开分析与联系。不是凭主观臆断来决定指挥的纸上谈兵,这就是实践者与理论者的差别,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而不是夸夸奇谈亦或诡辩式的论战。

14、看透事物本质、掌握宇宙规律的人,

15、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6、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17、强者和弱者的区别在于,信念够不够坚定。如果交战双方都是强者,那就看谁的信念更坚定。

18、勿忘勿助,必有事焉。

19、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王守仁

20、如是何患于四夷?何忧于御侮?斯之谓折中于尊俎。

四、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解释

1、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

2、一个政府,不得人心到如此境界,也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3、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4、这句话也表明儒道佛存在融合的趋势,此句说得很好。儒学说到底就是这个一生万物,而万物又同归于一。这个一看似简单,实际却又难。因为理解透这个不仅需要在理论上分析透彻(看懂浩瀚的儒学著作可不简单,其中包括了经、史、子、集等各个方面),而且在自己的实行中也要遵行这一天理,这又显得难上加难了。

5、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

6、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7、人,永远是相互的!你若善良处世,自有善心回馈,你若尊重他人,他人自会尊重你。

8、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9、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王阳明《传习录》

10、但不忘裁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宝。

11、“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2、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3、悔悟是去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14、1496年,王阳明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

15、小人不可与尽言。薛瑄

16、译文:我们讲某人知孝晓悌,是他已经做到了孝悌,才能称他知孝晓悌。不是他只知说些孝悌之类的话,就可以称他为知孝晓悌了。

17、王阳明简介: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18、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理想。

19、一直以来,书都没有错,只是读的人错了。

20、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之而学易成。

五、王阳明四句

1、译文:志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哪个不是靠志气才能学成的。

2、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3、王守仁(1472年10月-1529年1月),字伯安,号阳明,明代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4、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5、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6、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7、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泛海》

8、对于做事,人往往要么怯懦,要么只有血气之勇。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攻心为上,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9、为学大病在好名。

10、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

11、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12、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月明飞锡下天风。

13、译文: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

14、立志为什么重要?因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复杂的现实之下,才可能意志坚定、少走弯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15、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16、一个政府,不得人心到如此境界,也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17、“省察克治”必须时时去做,事事上也皆可做,能做到主动、自觉地省察、克制自己对外界事物的不正当欲望,就是自我修养。省察与存养本是一物,只是在有事或无事时说法有别。

18、“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守仁《传习录》

19、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制度是有保质期的,只有不断地修补、革新,才能社会机器的良好运转。改革固然会伤及既得利益团体,固然会出现波折动荡,但不改则必死无疑。

20、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曾用过一个伪造公文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