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
1、曾国藩在文中说:“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把平时的生活也当做养病一样爱惜自己的身体,防止过度劳累、节制欲望,节制饮食。
2、闻谤而怒者,谗之隙也。见誉而起者,佞之媒也。绝隙去媒,谗佞远矣。——曾国藩
3、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4、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随时将自己当作养病之人。
5、导语:曾国藩认为,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他提出了“五勤”之道,既是为官之道,同时也是为人处世之道。
6、再来分析下联,它是教人如何做人,“人”字只有两笔,写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无论是哪一种工作,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切不可骄傲自大,多倾听少说话,谨记言多必失的道理,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群居守口”。开玩笑很正常,但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能图一时之快而谈论他人的是非,做到守口如瓶,谨言慎行。
7、后半句是说的,众人争执、争斗的地方你不要去,容易惹麻烦或者招致祸患。《论语》上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句话里的争,也可以理解为,争利。意思是说,大家都去争抢的利益,你就不要去争抢了,因为那肯定是薄利。
8、曾国藩的朋友们都各有特色,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在他写给弟弟的信中说:“现在朋友愈多,讲躬行心得者,则有镜海先生、艮峰前辈,吴竹如、窦兰泉、冯树堂;穷经知道者,则有吴子序、邵蕙西;讲诗、文、字而艺通于道者,则有何子贞,才气奔放,则有汤海秋;英气逼人、志大神静,则有黄子寿”。
9、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用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10、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11、曾国藩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
12、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3、曾国藩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易溺心丧志。
14、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议,兼听而不失聪。“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处世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须在一“淡”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之道
15、其实勇也是一丘之貉,曾国藩清楚这一点。他说:
16、曾国藩的“口勤”就是他与人的相处之道。
17、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18、这段语录,是曾国藩说的,可以说真的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道出了三个不该,三个该。意思是说:没事别找事,事情来了,就别怕事。脱俗是个美好的理想,有几个能做到,但是至少别为了脱俗而矫情。做人要顺时,要去做一些符合时代社会发展的事。就好比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人该去做的事,该去面对的事,不能违背这个年代,去做一些其他的事。
19、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20、第湘军的将官多是受中华文化熏陶甚深的儒生,他们奋臂而起与太平军对抗,完全是为了保卫民族文化。罗泽南、彭玉麟等人,便终生拒绝清政府的禄位,以明志向。湘军的士兵都是殷实淳朴的农民,他们反对太平军对中国社会传统伦常与习尚的破坏,故奋起从军。所以曾国藩说:“诸公之从我,非利动也。”他们为了义而战,所以湘军是有主义的军队。
二、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书籍
1、韦俊本是洪杨的人,在湘军大军兵临城下之时,开城献降。曾国藩认为,此时他的人头用来威慑大军再合适不过。
2、理念: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许多人心目中的曾国藩是权谋家的代表,这是对他的误解。曾国藩的领导艺术虽不无权谋因素,但其核心却是“忠义血性”的儒家理念。曾国藩生于雍、乾后,举国风气的败坏,几乎达到了顶点。而在曾国藩看来,可怕的不是太平军的造反,而是统治阶级本身的人心陷溺、人欲横流。军事的失败只是一种表象,它的背后是价值体系的崩溃。大清王朝要想走出这场空前的危机,必须解决人心的问题。因此,曾国藩与罗泽南等人,宣讲举世都不宣讲的儒家学说,以传承圣人的价值体系为己任,终排除千难万险,成就了“以转移社会风气来造就一代之人次”的功业。
3、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4、尽管如此,曾国藩并没有逞口舌之争,而是采取曲意忍让的态度,在他为父守孝后第二次出山之时,他特意拜访了骆秉章,态度十分谦恭又十分热情,之前的那点事就当没发生一样。这让骆秉章大感意外,当场表态,以后湘军有什么困难,我们湖南当倾力相助。
5、第二天,曾国藩即以“原正字营统领韦俊抗拒裁军,图谋造反,已奏明朝廷,予以正法。”的理由将韦俊斩首。
6、况且,打压洪杨之际,朝廷总是亏欠粮饷,各营军官都依靠攻城略地、巧取豪夺聚敛财富;兵勇虽或多或少也能拿到分成,但他们仍指望朝廷能将欠下的粮饷发还。
7、曾国藩其实是一个比较愚笨的人,其次才考中了秀才,但是在曾国藩的身上却真的体现出了一句话叫做越努力越幸运。他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真正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的境界,尤其从一个平民走向了重臣,可以说是曾国藩的性格成就了这一切。曾国藩在小的时候就的严于律己,从小读书就很刻苦,每天都坚持写日记自省,即使成为了翰林学士之后,也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次的进行自我完善,后经过陶冶也让曾国藩成为了历史当中的名人。
8、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9、这种情形,与当时正规军的“訾窳骄惰,闻征调则惊号,比至前敌,秦、越、楚、燕之士,杂糅并进;胜则相妒,败不相救;号令歧出,各分畛域”的情形相比,迥然有别。盖湘军军营之编制,亦多按地域划分,同队者多有戚谊关系,或彼此世代为邻、守望相助,今同上战场,出生入死,自然其亲有如“家人骨肉”。这种军队团结坚巩,不易溃散。
10、骆秉章压根儿就没把曾国藩放在眼里
11、利大勿求,危城莫入!利大可能是陷阱,众争可能致祸!
12、孔子穷其一生,难道就只是为“后世的每一个个体”谋求“为人处世,成功自我”之途?
13、第一次是“壬辰年发佾生,学台悬牌,责其文理之浅。”
14、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非明乎性情,察乎流俗者,孰能知之?曾国藩做人做事名言(精选篇)甘苦自得。
15、他对李鸿章说:你推荐的这三个人才当中,只有一个人才能堪大用。
16、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
17、李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
18、作战:扎硬寨,打死仗曾国藩用兵,很少有出奇制胜的战例,他有自知之明,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不低估对手的智商,由此发展出了一套“扎硬寨,打死仗”的笨工夫,稳慎徐图,稳扎稳打,反而一步步地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占尽了上风。 组织文化:还我真面,复我固有曾国藩说过:“驭将之道,贵推诚,不贵权术。”在曾国藩的身体力行之下,湘军形成了一种坦诚相待、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组织文化。这种坦诚相待的“湘军精神”,也是湘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来源。
19、生活中还有些人进取精神不强,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要求不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工作中也是随大流即可,这就叫无性情之人。如果与这些全无性情的人为友,会让自己的意志也变得薄弱,变得随波逐流起来。
20、释义:知道了上天的长久,而我所经历的人生很短暂,所以遇到忧患祸事的降临时,应当稍忍碍一下来等待它的安定。
三、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的启示
1、曾国藩的“五勤”之道虽是为官之道,同时也是为人处世之道。
2、同治五年,五十五岁的曾国藩在家书中对曾国荃回顾了他一生三次“为众人所唾骂”及三次军事大失败:
3、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4、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守住内心,吾日三省吾身,恪守内心的原则,切不可过于放纵自己,明白“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若是连自己都管不住,想要有一番成就难如登天。时至今日,当看到曾国藩的这副对联时,世人无不钦佩不已,如果能学会他这种处世之道,不论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都会变得更加容易。
5、在定目标有一个前提:不要贪多,一个就好。
6、前半句说:不可贪求过多!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长久获利的事情,如果有这种能够一直获利的事情,那只能说这种事是表面现象或者骗局,这时候一定要保持头脑清。
7、立志言为本 修身行为先
8、幕僚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出谋划策
9、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
10、老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单打独斗地做事,更何况庄子还说过:“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都有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团结合作,共成大事。曾国藩一生低调为人,从不敢居功自傲,所以他总是能够团结来人才共图大业;平定太平天国,立下绝世奇功就是他团结人才、重用人才、举荐人才的结果。
11、观仪识人,可以识其修养高低,"端庄厚重是贵相";
12、“己预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国藩口勤不仅仅是对同僚和上级,对下属也会耐心地训导。
13、曾国藩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他的立身处世的的箴言也被广为流传,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14、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15、意志坚定,不会左右摇摆期。
16、没有德行的人,就是小人,往往反复无常。小人追求的是利益,与小人做朋友,必须靠利益去维持。一旦你对他没有了价值,那种人就会立刻翻脸不认人,甚至一觉把你踢开。所以这种人只有敬而远之。
17、用“令”而行的捐输,简直就是勒索,这对湘军的声誉自有不良的影响,常有害于民心的争取。
18、曾国藩说为官者当有五勤:“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19、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
20、人生长久之计,是分享之道。是谋大事,不可告知众人,要少数人谋划
四、曾国藩为人处世的智慧
1、不怕法律无情 就怕自身不清
2、也只有低调,谦虚,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大道至简,智者寡言,大智若愚,只有这样的心态,你才能做到省事,就不会有很多人找你麻烦。你看多少人一旦有钱了,就道出炫耀,生怕别人不知道。
3、《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这就是我们古人赞赏的“日新其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有抱负的人坚持。
4、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5、对于已经发生了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理智和冷静。
6、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是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读书明理之人,千万不可有所小得便沾沾自喜、到处炫耀、得意忘形,正所谓“骄傲使人退步,谦虚使人进步”!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则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做学问也是如此,当思择善而约守之,要有选择的吸取其中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是一种人生常态,每日一学三思,则日日进步,一天比一天!
7、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
8、谈论风水鬼神,是理学家的本分之事。换句话说,“风水鬼神”是“理学”庞大体系之内的一个光明正大的分支。
9、倚天照海花,流水高山心自知
10、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1、不要因为别人小的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别人的大恩。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待人接物不要太感情用事,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2、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1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4、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15、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16、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17、有的“朋友”心中有一把秤,你比他重,他就阿谀奉承,你比他轻,他就踩你入地。对这类人,应当果断远而避之。
18、观容识人,可以识其内心品质;
19、治事:大处着眼,小处下手管理忌讳的就是全无实际而空谈误事。曾国藩从一开始就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强调“军事是极质之事”,来不得半点虚浮的东西。他厌恶听到高谈阔论,只喜欢平实之言、平实之行。曾国藩的管理风格亦是以“勤、实”二字为核心。他认为,带兵一定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步步地从小事做起,才能日积月累,见到成。
20、清末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他的留下来关于做人做事的名言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曾国藩做人做事名言,欢迎大家阅读。曾国藩做人做事名言(经典篇)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五、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在线阅读
1、曾国藩没有立即去接见他们,而是躲在暗处悄悄观察。
2、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上联,其实也不难理解,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否则就容易跑偏。但是,所谓的“大处着眼”,并不是只关注大的格局,眼高手低的做法断不可取,夸夸其谈只会沦为笑柄,充其量只是纸上谈兵,想要有所作为的话,仅能做到“大处着眼”是不行的,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
3、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4、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5、第二年三月十二日,他又在家信中对曾国荃回顾了平生“四大堑”:
6、留恋过去的成绩会让我们迷茫,陷入过去的困局会让我们迷失自我,找不到未来的方向。
7、在他为父守孝后第二次出山之时
8、曾国藩擅于揣摩他人心理,善攻心计。他意识到自己功高盖主,在朝堂上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于是主动在慈禧焦急之际,上书慈禧太后,一定会在1个月之内裁撤湘军十之八九。慈禧受到来书,喜上眉俏,对旁人说道:“曾国藩如此赤胆忠心,堪当大任。”
9、第二个好习惯就是读书习惯,他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通过坚持读书,曾国藩不仅改变了气质,更磨练了他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也增长了他的才干,懂得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也让他成了一代大儒。
10、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11、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
12、“日知所亡”,这是出自《论语》中的话,意思是每天都能知道一些原来所不知道的东西。可以说这是一种勇猛精进的态度。
13、这里所说的露,是指显露。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高调。曾国藩认为,过于高调是为天道所不容的,应该用“浑”来为人处世。所谓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低调、内敛、谨慎等品质。
14、秀才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
15、曾国藩坚持每天仔细读史十页。历史讲的是英雄众横捭阖,人事兴废。
16、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
17、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
18、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常说是非事,必是是非人。”平时爱说闲话,一点小事就当大事宣传的人,必然不是什么好人。当你在背后说别人的闲话时,你显示的重点其实不在那个人身上,而是暴露了你自己的人格特质——你喜欢在人背后说人闲话。如此,别人也会从你的闲话由此及彼地联想到自己,他们会因此而认为你是一个品质低劣、说三道四的小人。你会发现,当你在背后说别人闲话时,潜意识里会有隐约的感觉,自己像个小偷。闲暇时间,不宜说闲话,说闲话耗费精力却得不到任何好处。老去说别人的闲话,一不小心传进了当事人的耳朵里,还容易多生事端。真正的聪明人,把说闲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拿去提升自己了。
19、新的一年,跟着学姐来学习曾国藩的人生“六戒”“五勤”,做好的自己!
20、曾国藩是勤劳的好例子,他其实并不聪明,但是却能以“勤”成就大学问和大事业,可以说正是普通人的榜样。而如项羽、李自成等,占尽天时地利,却因为骄傲而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