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精髓4句【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1-29 10:54:58 浏览

一、王阳明心学精髓4句

1、王阳明“四句教”就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是王阳明的学术宗旨,是他一生的思想精华总结,高度思想的概括。

2、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良知是如何被遮蔽的呢?王阳明的结论是:习气所染。

3、我超然于得失,却无法超然于生死。

4、不去议论别人的是非,在要责备别人的时候,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

5、(原创连载)巩义考察记康百万庄园的“留余”文化

6、心学之思|王阳明:人生做到这三样,就是很好的修行

7、人从出生到成人为一个物体,心也是在物体本身,是没有善意和恶意。善恶之意应重在后天是否有良知教育,良知教育才是从善的可靠保障。

8、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心上,就是:心即理。

9、这四句话很简单,又很深刻。有个故事的阐述了这四句话,有位老农穷的吃不上饭了,找到王阳明卖地,王阳明看他可怜,不忍心买他的地,就先借钱给他。后来王阳明游玩时,看到一块风水宝地,他说:“这块地的风水太好了。”

10、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11、ID:ymwxyjzx

12、于是,阳明先生否定朱熹的“先知、后行”思想,提出了的“知行合一”论断。“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臭恶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臭恶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13、王阳明曾经也追求这个天理追求格物致知,但是他后来产生了不同意见,觉得这个天理不妥,真正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所看到的外在都是内心的投射反应,也就是心外无物,而这个心也代表着人的良知,而致良知就是要把这个良知反映在实践中。

14、感悟:犯错是人生的必修课,知错能改才会愈发成熟、健壮。

15、学习林则徐家训谈“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16、我已超脱了得失荣辱,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

17、大意:悔悟是去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18、(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19、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20、按心兵不动,如止水从容

二、王阳明心学精髓10句

1、这句是讲在克服主观私意时的功夫要务求精纯,本质仍是一个为学之心是否“诚”的问题。去私欲犹如除草,必须斩草除根。容一毫私欲在,就是容许心中那份懈怠在。

2、费孝通“和合四句教”

3、近期优质文章推荐(点击可看)

4、王阳明的回答相当经典,他是这样说的:

5、《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6、原句: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

7、真理就在心中,但必须去事上练,只有去实践了,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真理。而且,这两者是不可分的,正如知行合一一样。

8、王阳明的四句教是在去世前两年前悟出的,也是后人认为是他心学的核心,是其一生学问的精义。这四句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告诉世人,想有正确的世界观,就要消除我们和外物的对立,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他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总之就是心安理得,人的心灵安放了,世界也就美好了。

9、张载“横渠四句教”

10、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11、“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12、你若喜欢,为一青舍点个在看哦

13、至于怎么反映,就是要格物致知,知行合在实践中运用内心的良知,使得自己的良知得到彰显,知和行必须同步进行,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一切都是心的体现。

14、有一天他对王阳明说:“先生,我浑身都是缺点,你怎么不跟我说啊?”王阳明说:“你怎么知道你浑身都是缺点的呢?”南大吉说:“良知。”王阳明:“那不就是我经常说的吗?”南大吉称谢而去。

15、处朋友,务相下得益,相上则损。

16、王阳明常将自己的学问称为“致良知”之学。致良知,乃是人生的真正道、大修行。

17、生死关容易过,可心上的关却难过。

18、中央党校教授刘余莉:落实中央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19、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

20、可就算这个理想太过崇高,我们够不着,但崇高本身并没有错吧?不能因为太崇高,就连崇高都不要了吧?

三、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

1、感悟: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这是内心装了太多的欲望、得失和放不下,自然处处受其牵累。摆脱这些,就是王阳明所说“减”的功夫。减到后呢?就是回归自己的本心。本心是简单的,也是轻快的,洒脱的。

2、钱钟书“同一四句教”

3、人与之间都是相互的,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谦逊待人,才能收获长久的友情。

4、“我以落第动心为耻”故事背景:1496年,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5、王阳明说过:“在心体上不能遗留一个念头,有如眼中不能吹进一丁点灰尘。一丁点能有多少呢?它能使人满眼天昏地暗了。这个念头不仅是指私念,即便美好的念头也不能有一点。例如,眼中放入一些金玉屑,眼睛就不能睁开。”

6、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7、感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就是人生的常态,稀松平常得很。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里。这就是完整的成长过程。

8、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9、从《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中摘取了60句王阳明心学精髓,只要读懂这60就了解了庞杂难懂的心学体系,就读懂了王阳明这个人。

10、两人在天泉桥问王守仁,王守仁解释说,他的教法,本来有两种:“四无说”一悟本体,即是功夫,是为上根人立教,但世间上根人不易得,若轻易用此教法,恐只养成一个虚寂;“四有说”则为中根以下人立教,因这类人有习心在,故要求在意念上用为善去恶的功夫,如果都用“四有说”,则上根人兼修中下,自无流弊。

11、王阳明是明朝时期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他有着辉煌的功绩和杰出的学说“文事武备”,成为“儒学”派人物,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历史影响。

12、突然,在深夜,我意识到了认识事物的目的,我开始认识圣人之道。我是自给自足的,要东西是不对的。

13、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14、知行合就如言行一致,言行一致是说要遵守承诺,不得说一套做一套,搞阳奉阴违。知行合一是说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至理,不得违背天意,个人利益必须自觉让位于、集体的整体利益。

15、阳明先生继续说:“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1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7、感悟:一切困苦,皆是磨砺。唯有靠世间种种难处的磨练,心才能得以调整。磨到后,就是境界。天行健,君子大可自强不息,全心入世。

18、直达数字王阳明资源库共享平台!

19、知行合一的理论,我们只是说说而已,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知行恶呢?

20、而且我还要郑重地提醒一点——人终的差距,也许正是源自一开始大家都穷时,人心中的格局和气象。

四、王阳明心学五句

1、王财贵:一场演讲百年震撼

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也叫“四句教”,是阳明先生哲学的核心思想。

3、“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故事背景: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王阳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4、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5、孝道是发自内心的行为

6、王阳明心学精髓良知,就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7、综上所述,便知从善就是现实社会上有伦理道德,遵纪守法正能量之人,从恶就是现实社会上无视伦理道德观念,纪律法规观念淡薄之人。当今社会有些人追求金钱利益至上,目无道德法规,终沦落为从恶之人,是没有好的下场!

8、《了凡四训》:谦德之

9、阳明先生说:“尔胸中原是圣人。”弟子于中说不敢当。

10、如何解决?这就是此为为人大安顿的原因——钱钟书先生的四句教里,明白告诉了我们“心理攸同”这个根本点,带给我们的大启迪,正是老祖宗一再教导我们的四个字——将心比心。

11、王阳明心学精髓兵法之道奥妙在于不动心

12、阳明先生总结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事上磨练”。

13、比如喜好美色和讨厌恶臭,就是知行合一的。你在看见美色的同时已经喜欢上了,不是先看见,回头再决定喜欢还是不喜欢;同样,你闻见恶臭的味道时,就同时讨厌它了,不是先闻到,然后再决定讨厌与否。

14、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

15、感悟:君子之交淡如水,随缘,惜缘,不攀缘。

16、欢迎扫码加入翠英读书群,文史哲管更多知识,更多同道朋友

17、“至圣先师”孔子说的话,如果它不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错的,就不是真理;而贩夫走卒说的话,如果它能和我的心符合,那就是对的,就是真理。

18、良知,就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19、既然每个人都有圣人的良知,那么每个人也就具有了判断是非的道德权力。所以,阳明先生说:“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20、既然良知永不泯灭而且可以随身携带,遇见任何事情,只要对照自己的良知就可以知道对错是非,而无需叩问神仙或者查看经典。

五、王阳明心学四句精髓

1、有些人平时不肯行善积德,内心有所欠缺,所以害怕。若平时依良知做事不违神灵,坦荡光明,又有什么可怕的?

2、论语里孔子喜欢颜回,夸赞他说“不迁怒,不贰过”。我们对待亲近的人很容易迁怒。工作学习中的不痛快,憋在心里,然后找个借口,发泄到朋友、家人身上。对亲近的人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自己的本能则是一种修养。

3、学习林则徐家训谈“时运不通,妄求无益”

4、坏情绪会传播,而不是消失,如果不能控制住自己,很容易带来恶性循环,让生活陷入无尽的苦恼中。

5、这四句话很简单,又很深刻。有个故事的阐述了这四句话,有位老农穷的吃不上饭了,找到王阳明卖地,王阳明看他可怜,不忍心买他的地,就先借钱给他。后来王阳明游玩时,看到一块风水宝地,他说:“这块地的风水太好了。”他的弟子告诉他,本来老农要卖的就是这块地,王阳明后悔了,但他又说:“我怎么会生出‘后悔’的想法呢?”于是他闭目冥想,过了一会,睁开眼说:“刚才的私欲已经被我克掉,我的心情又回归愉悦了。”

6、更使人深知,人成长为良知之,为善去恶之,学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应从小养成不自私行为。传统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乃不教,性乃千”,很有家庭教养道理,应该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7、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他的著作有《王成文公全书》三十八卷行世,被学术界评价为中国封建中世纪社会后期出现的早的启蒙哲学。

8、曾国藩曾说过:“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不要直接说别人的过失,要先夸赞别人,顺着他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果。

9、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

10、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11、心之本体就是太虚,“太虚”其实就是道家和佛家所说的“无中生有”的“无”。太虚并非我们个人私有,却又构成我们每个人在宇宙中存在的基础,所以,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之心,生生不息。

12、事上磨练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让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可过分。我们事上磨练,就是要到人情事变上去练心,喜怒哀乐是人情,富贵、贫贱、患难、生死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在人情里,只要能在人情事变上致良知,那就是好的练心,自然是好的事上练。

13、(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14、朱熹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所谓的天理就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是一系列严格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这种天理下,所有人都被压得死死的,也就越来越扭曲越腐朽。

15、人在社会上应该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有良知之人善意可做,恶意不能做,这就是有良知良心之人。站在伦理道德立场上,论没有良知之人,就是指没有良心之人。

16、出处:明·王阳明《传习录》

17、面对外界的评价,尤其是诋毁,不仅不要生气,还要把它当成磨炼自己强大内心的机会。

18、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19、佛道之学和圣学只是一张纸的距离,所以不容易辨别,只需要立志于圣学,将来必能看透。

20、在经历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更坚定,心即理,心外无物。有一次一位学生指着一朵花问阳明:“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那这朵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有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