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走龙蛇的意思
1、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左绕右缩好似被闪电惊到了。
2、出处: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3、出处:宋·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
4、怀素的字,李白的诗,贺知章的评论,一时间传遍京华。
5、意思: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6、(反义词)春蚓秋蛇、鬼画桃符、弯弯曲曲
7、出处:宋·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9、钱湜(编辑):对这“半个”二字,我一向耿耿于怀,觉得是对邓拓的史学研究估计不足的说法。
10、白话释义:大概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自然,一开始没有固定不变的性质。
11、吴晗、邓拓、廖沫沙三位都担任着重要领导职务,工作繁忙,李筠的催稿任务进行得并不顺利。缺稿的时候,只好补上其他同志写的。从1961年10月到1964年7月,半月刊《前线》“三家村札记”栏目共发表65篇文章,吴晗写了21篇,廖沫沙写了21篇,邓拓写了18篇,有5篇不是他们三人写的,分别是李光远的《从善如登》,李文的《关心业余创作》,张世绩的《禁于未发》,还有李筠写的《不平等的平等》和《论海派》。
12、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13、理论周刊:能否举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14、邓拓作为良史,可称述者颇多。例如他具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优良素质,能以纯熟的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史实;又能以极富逻辑性和清新流畅的文笔组织史料、阐述史学观点等等。
15、(出自):清·许叶芬《红楼梦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非仅为懵懂辈饶舌,打无谓笔墨官司也。”
16、除写社论外,邓拓还时常亲自提笔写各类文章。20年中,他总计写了几百万字。
17、笔走龙蛇是形容书法的。
18、他的书法苍劲有力,真有笔走龙蛇之势。
19、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20、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论》:“(萧子云)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二、笔走龙蛇的意思
1、释义: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2、唐朝时期,秘书监贺知章在府上宴请宾客,酒过三巡,贺知章起身向来宾敬酒致谢,并说:“嘉会良辰,少不得赋诗助兴,有请诗仙李翰林属辞以纪盛会如何?”
3、鸾飘凤泊挥洒自如无拘无束天马行空龙蛇飞动行云流水妙笔生花笔扫千军
4、出处:唐代李白《草书歌行》: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意思是其书法犹如见神鬼一般,又好像是在龙飞凤舞巨蟒游走。
5、意思: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逼真,生动形象。
6、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7、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出处宋·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例句小冰饱蘸浓墨,觉得一股墨香扑鼻,灵感便从天而降,~,写下一首七绝。近义词笔底龙蛇鸾翔凤翥行云流水妙笔生花字走龙蛇龙飞凤舞反义词春蚓秋蛇鬼画桃符弯弯曲曲
8、出处宋·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
9、图为邓拓(1912—1966)及他离开《人民日报》时所写《留别〈人民日报〉诸同志》手迹。
10、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11、拼音:(chūnyǐnqiūshé)
12、鼠一一古代写字,叫挥毫。就是用毛笔写字。毛笔,是一个大家族,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硬毫、软毫和兼毫三大类。而硬毫中就有鼠毫、狼毫、紫毫和石獾毫。王羲之就是用鼠毫来写《兰亭序》。因此,可断定,笔走龙蛇,指的第一个生肖就是鼠。
13、(示例)他的字始终写的不好,看起来好似春蚓秋蛇
14、笔走龙蛇,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15、出处:清·曾朴《孽海花》,“家人送上一枝蘸满墨水的笔;珏斋提笔;在纸上挥洒自如的写了一百多字。”
16、themarblestepsmustremainunchanged,butnotherbeauty.HowmuchsorrowdoIhave?Itislikethespringflood
17、笔走龙蛇下一句是什么?万亩任君游。
18、(出处)宋·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白话释义:胸怀无限美好的才华,书法生动而有气势,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例句)
19、拼音:(bǐzǒulóngshé)
20、出处:朱自清《“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这里写赵姑母的唠叨和龙钟,惟妙惟肖。
三、
1、(解释)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2、(近义词)笔底龙蛇、行云流水、龙飞凤舞、字走龙蛇、妙笔生花
3、(近义词)笔底龙蛇、鸾翔凤翥、行云流水、妙笔生花、字走龙蛇、龙飞凤舞
4、释义:展示的诗赋杂文书;看来已经成熟了;大体上像行云流水;本来没有固定的形式;而常常起于应当起的地方;常常停在不能不停的地方。”
5、出处:宋·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
6、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7、出处:《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意思是于是演奏黄钟,歌唱大吕,跳云门,用来祭祀天神。
8、以便于我们与您取得联系
9、出处: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10、1958年4月,中央创办《红旗》杂志,各省市也纷纷办起一批理论刊物。北京市委第一书记重视,特别邀请离开《人民日报》社不久的邓拓(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分管文教工作),为市委创办理论刊物。10月,以邓拓为首的编委会成立。11月25日,《前线》创刊。发刊词由亲自撰写,其中提出“按客观可能达到的高速度,健康地前进”,锋芒直指与客观规律相悖的各种社会现实。在1958年大跃进的背景下,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作为《前线》主编的邓拓反复强调发刊词的重要性,指出发刊词是北京市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前线》杂志的指导方针,“三家村札记”栏目的出现是与此分不开的。
11、爷爷写起毛笔字犹如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12、春蚓秋蛇(chūnyǐnqiūshé)
13、苍劲有力(cāngjìngyǒulì):多用来形容书画作品的用墨与勾勒像苍松劲枝一样有力度感。
14、反义词春蚓秋蛇鬼画桃符弯弯曲曲
15、邓拓所以具有“万经皆史”观,所以能调动起“万经”供自己治史之用,除了因他具有把握史料特质的识力和渊博的目录学知识以外,他一贯具有“杂家精神”和杂家本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邓拓眼里,“杂”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高境界。他曾说:古来知名的学者都是程度不同的杂家,孔孟的传世之作内容都杂七杂包罗万象;在邓拓手中,杂七杂八的材料都能化作有用的史料。从一定程度上说,邓拓的“万经皆史”观可说是他的“杂家精神”的一种体现。
16、意思: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17、意思: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18、笔走龙蛇(bǐzǒulóngshé)(释义)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出处)宋·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
19、造句:他的字写得苍劲有力,格调非凡。
20、行云流水(xíngyúnliúshuǐ):比喻诗文纯任自然,毫无拘执;比喻无足轻重。
四、
1、出处: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2、笔走龙蛇bǐzǒulóngshé笔走龙蛇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出自):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示例):秀才肖王宾胸藏锦绣,.◎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卷二十(近义词):龙飞凤舞、字走龙蛇(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多姿
3、近义词笔底龙蛇鸾翔凤翥行云流水妙笔生花字走龙蛇龙飞凤舞
4、“三家村札记”是如何策划出来的
5、▲张华江作品《寿》(山松140cm×80cm)
6、(成语拼音)bǐzǒulóngshé
7、龙飞凤舞(lóngfēifèngwǔ):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8、笔走龙蛇,拼音是bǐzǒulóngshé,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造句:秀才肖王宾胸藏锦绣,笔走龙蛇。
9、笔走龙蛇的意思解释简短,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拼音)bǐzǒulóngshé。
10、意思: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
11、读音:bǐzǒulóngshé
12、解释意思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13、贺知章评论说:“上人书写,左盘右旋,确实是只见龙蛇走啊!好字,好诗!”
14、出处:唐·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行之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15、出处:《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意思是你听见过‘人籁’却没有听见过‘地籁’,你即使听见过‘地籁’却没有听见过‘天籁’啊。
16、笔走龙蛇,汉语成语,拼音是bǐzǒulóngshé,意思是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成语辨析(近义词):笔底龙蛇、行云流水、龙飞凤舞、字走龙蛇、妙笔生花。(反义词):春蚓秋蛇、弯弯曲曲、鬼画桃符。
17、(反义词)春蚓秋蛇、弯弯曲曲、鬼画桃符
18、李白《草书歌行》:“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吾师醉后倚绳休……起来向笔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19、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20、信笔涂鸦捉襟见肘东扶西倒春蚓秋蛇弯弯曲曲鬼画桃符
五、
1、意思:形容声音十分动听悦耳,是音乐的高境界。
2、钱湜:这里着重分析和说明邓拓是怎样看待、处理和运用史料的,即邓拓的史料观。
3、雍正、乾隆都自负才辩,喜欢跟臣下打笔墨官司,御笔上谕动辄数百言。
4、▲张华江作品《双龙献寿》(山松)
5、《草书歌行》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力、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一幅怀素醉酒后恣肆张扬、挥笔疾书的场景,细致而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怀素极具张扬的个性特征。
6、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8、造句:***的书法苍劲有力,真有笔走龙蛇之势。
9、庞旸(《邓拓和他的家人》一书作者):抗战时期,在办《抗敌报》、《晋察冀日报》的10年中,邓拓除了负责报纸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外,还亲自撰写稿件,绝大多数社论、评论和重头文章,都出自他的手笔。邓拓在写作上多才多艺,消息、通讯、散文、评论、诗词,什么都拿得起。他写文章的速度,用“倚马可待”形容丝毫也不夸张。许多社论,他是在马背上构思,完成腹稿,一到住地就“笔走龙蛇”地赶写出来,正可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他的这个本事,适应了戎马倥偬的战争生活的需要,也配合了战时新闻宣传的时性。
10、(出自)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11、意思: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12、动地闻,红尘笑看几浮云,正道春光闹,万种心田总是君。
13、白话释义:这书写的东西实在是不堪入目,子孙辈学习书写字迹潦草,让人看不懂。
14、(注音)bǐzǒulóngshé
15、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16、爷爷写起毛笔字犹如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17、例句:小冰饱蘸浓墨,觉得一股墨香扑鼻,灵感便从天而降,~,写下一首七绝。
18、理论周刊:可否以“万经皆史”为例展开谈谈?
19、(语法):偏正式;作谓语;比喻用文字争论
20、“笔走龙蛇”一词出自唐代李白所著的《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意思是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左绕右缩好似被闪电惊到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下
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