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茨威格作者简介
1、2004年由徐静蕾导演的同名电影
2、第6段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托尔斯泰的目光目的是什么?
3、表明托尔斯泰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精神世界的高处”指人性真善美的至高精神境界,“阴暗的灵魂深处”指人性假恶丑的肮脏境地。
4、《伟大的悲剧》是一篇抒情性强、文学味浓的传记,它体现了茨威格卓尔不凡的手笔和凝重的传记风格。其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结合:真挚的情感与精美的语言,让读者心灵为之激荡。尤其是文本用细节来展示人物的美好品质,体现了巨大的精神震撼与独特的审美感受。
5、1948年马克思·欧弗斯(MaxOphüls)导演的同名电影,琼·芳登(JoanFontaine)主演。
6、病理学家认定他们是在中午到下午的4点钟之间死去的,服用了巴比妥,警察发现时,茨威格与妻子拥躺在床上,一瓶矿泉水放在床边的桌子上。一代文豪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7、苦难只能激发出人的潜能,而不能给予人欠缺的品质。
8、@虞美人:茨威格是真的同情这位同为奥地利人的王后吧,他也偏爱那些被命运打击、从而超越了平庸生命的悲剧性人物。相比之下,他对路易十六是真的看不起。
9、第9段为什么说他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10、总有一些文字,过目难忘。
11、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12、如果要说文学地位知名度之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似乎要更高一点陀于1881年辞世;茨威格于同年出生。
13、他只是和蔼的倾听,从不和任何人争论,有时候举起酒杯向某人表示友好的问候,但几乎不介入谈话,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好像就在这样一片喧嚣混乱之中,他正在自己昏昏沉沉的头脑中寻觅诗句,尽管此时此刻根本不可能有诗句产生。
14、“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15、了解茨威格要从这篇回忆录开始,平淡地讲述的是深刻的话题——战争与和平,从战前的繁荣到战后萧条、从战前的成就到战后的流离失所。二战期间,这位犹太作家在祖国充斥着硝烟、同胞被惨绝人寰的屠杀、怀着流落异乡的落寂与绝望,完成了这本回忆录,不久后在巴西自杀——“我曾被人大肆赞美过,也曾被人无端排斥过,我曾自由过,也曾不自由过,我曾富有过,也曾贫穷过。”不禁唏嘘,战争所到之处疯狂的席卷着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生灵,它对无论什么身份的人都一视同仁,并不会因为以往的任何成就而幸免,(茨威格、罗曼罗兰、高尔基、费罗伊德…)他们都曾享受过辉煌的名利,在灾难来临时,变成脆弱的普通人,失去了、亲人、朋友,遭受同样的磨难,感受同样的绝望。
16、茨威格于1938年流亡国外时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这位姑娘生性活泼,正值繁花似锦的年龄,却不幸下肢瘫痪,霍夫米勒对她深表同情,却因此酿成悲剧。
17、斯蒂芬·茨威格,男,(Stefan Zweig,1881~1942年),出生于维也纳,奥地利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毕业于柏林洪堡大学。
18、列夫托尔斯泰伯爵就是顺着这股潮流开始写他的小说。许多俄罗斯的有钱人开始以邀请作客或以通信的方式与西欧人士开始交往。
19、“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20、“我平生对患有各种偏执狂的人、一个心眼儿到底的人有兴趣,因为一个人知识面越是有限,他离无限就越近,正是那些表面上看来对世界不闻不问的人,在用他们的特殊材料像蚂蚁一样建造一个奇特的、的微缩世界。”
二、茨威格的代表作品
1、“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就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知识财富的主人,这句话与“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并不矛盾。
2、作者对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海军军士埃文斯、科学家威尔逊、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士上尉奥茨等这些有特殊经历的人的民族性格、文化精神以及心理世界等了解和谐熟。《伟大的悲剧》作品写的是斯科特一行从探险准备到出发南极,从绝望而归到悲壮毁灭的全过程。
3、“当时,我才发现,把一个人单独囚禁在房间里是多么聪明恶毒,对心灵的摧残是多么严重。关在集中营里,你可能要用手推车去推石头,直到双手破皮流血,直到你的双脚冻僵。你可能必须和二十多个人挤在一起,挤在又臭又冷的小空间里。然而,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脸孔,看到田野,看到广场,看到树林,看到星星。你永远有一些东西可以看。然而,在这个小房间里,身边的事物永远不会改变,不会改变,令人难以承受的永恒。在这里,没有东西可以帮助我摆脱我的思想,摆脱我病态的思考循环。这就是他们的企图。”
4、我们以前认为重要的东西,现在变得更为重要了;我们在奥地利从未有像在那混乱的几年里更热爱艺术,因为金钱的背叛,我们觉得自己心中这种永恒的东西——艺术才真正可靠。
5、茨威格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主要以“情感、激情—情欲、女性”为主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展现出的各种复杂丰富的感情活动和心理状态,恰与中国读者的审美期待视界相融通。这些小说文本或者重视对少男少女青春萌动的心理剖析,或者记录为情欲所驱使而犯下激情之罪的成年男女的痛苦心灵自白,或者描写暮年男女激烈情感历程的悲苦回忆。读者在茨威格的作品里“发现了一个陌生而吸引人的情感世界”,并为此与它们产生了“共鸣”。
6、雨果和他老婆也写了《玛丽·安托瓦内特》,不过他们这么写是为了推翻拿破伦,当然,他们也希望推翻拿破伦二世和路易十八。
7、这世间从来没有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人,即使有也只是偶然。只有那些拥有远大抱负和花岗岩般坚强意志力的人才能激起内心强烈的愿望,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终成功地登上梦想之巅——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8、本文作者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肖像的刻画,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
9、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于次年移居英国,同年被纳粹驱逐出故居,开始流亡生活;妻子介绍一位流亡的犹太少女夏洛特·阿尔特曼做秘书;创作出《看不见的收藏》、《日内瓦湖畔的插曲》、《旧书商门德尔》、《巧识新艺》等作品;
10、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
11、可是我们这一代人过得生活、一切都不会重复,已过去的生活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再也不会回来,我们这一代人大限度地饱尝了以往历史有节制地分落到一个、一个世纪的一切。
1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2月22日在巴西自杀。
13、韦斯•安德森:在他的母语世界被抹去……在纳粹得势以后,他为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歌剧“沉默的女人”撰写了剧本,首演放在了德累斯顿,后来结果是什么?
14、http://baike.baidu.com/view/259html?wtp=tt
15、大凡自杀,多半缘于对社会和人生的绝望。对于身怀忧患意识而又无力同命运抗争的文人尤其如此。就某种意义而言,人类执着的精神于飞蛾扑火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专注于自己所追逐的目标,甚至不惜以自我毁灭的方式——正是这种方式,二十世纪才诞生了那么多悲剧性的伟大人物。
16、真正的关心是不可能像电路插销一样随意插上拔下的;凡是关心别人命运的人,一定要失掉一些自己的自由。
17、1898年,17岁的茨威格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
18、1916年,在莫扎特故居萨尔茨堡购买了房屋;结识女作家弗里德利克·封·温德尼茨;创作了戏剧《耶利米》,第一部反战剧在瑞士首演,取材与《圣经·旧约》中的《耶利米书》。
19、思想虽然没有实体的,也要有个支点,一失去支点它就开始乱滚,一团糟地围着自己转;思想也忍受不了这种空虚。
20、人变老其实并不意味别的,只意味着不再对往事感到害怕。
三、茨威格作者简介传记
1、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
2、茨威格去世后,巴西总统下令为这位大师举行国葬。的民众,不久前曾踊跃参加这位作家的朗诵会,这时怀着悲痛的心情跟在灵车后面为他送葬。
3、而这孩子可是我的命根子,因为他是你的骨肉啊,他是你,又不再是你。你这个幸福的无忧无虑的人,我一直不能把你留住,我想,现在你永远交给我了,禁锢在我的身体里,和我的生命连在一起。这下子我终于把你抓住了,我可以在我的血管里感觉到你在生长,你的生命在生长,我可以哺育你,喂养你,爱抚你,亲吻你,只要我的心灵有这样的渴望。你瞧,亲爱的,正因如此,我一知道我怀了你的孩子,我便感到如此的幸福,正因如此,我才把这件事瞒着你:这下你再也不会从我身边溜走了。
4、扫码转存,密码:ur1j
5、欢迎关注微博@欧洲文艺评论
6、1928年应邀赴前苏联,与高尔基结识,且完成了由三本书组成的作家传记《世界建筑师》:《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与魔的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位作家的生平》(卡萨诺瓦、斯汤达、托尔斯泰);出版了由12篇人物故事组成的集子《人类群星闪耀时》;
7、“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者运用明喻和夸张来描绘托翁的目光是为了体现其目光的敏锐与犀利,具有准确而深刻的洞察力。
8、第4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托尔斯泰的普通平凡?目的是什么?
9、虽然战争的描述只寥寥几句,但读完这篇回忆录,心情是沉重的。经历了一战、二战的昨日世界离我们是如此的遥远,言语的描述不能感受其中千分之一的痛苦,今日的安宁是建立在过去千千万万的痛苦之上,我们远不能感同身受,只好庆幸我们在和平年代,不要停止怀疑,不要停止思考。
10、1933年以前,反映迟钝的文学评论家还来不及对他的作品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1933年茨威格的作品被焚遭禁,从此这位犹太作家几乎从德国学者的视野中完全消失。
11、奥地利的作品有变形记。《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在1912年创作的中篇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是推销员,以微薄的薪金供养家人。
12、韦斯•安德森执导的作品包括《青春年少》、《天才一族》、《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以及《布达佩斯大饭店》等
13、茨威格笔下的主人公,往往被一种激情驱使,几乎囊括了人类情感中全部暴烈的情绪:嫉妒、虚荣、爱慕、憎恶、仇恨……而他总能通过绝不乏味的大段心理描写,将这些生活中少见的癫狂与病态深化,带领读者跟随主角走过复杂跌宕的心路历程,让再理智的人,也不得不信服它的合理性。
14、当我反复思考一个异端分子究竟是什么时,我觉得,无非是我们把所有那些和我们自己的思想观念不一致的人都称作为异端分子。
15、每个人在对方面前都在演戏,可是谁也没有欺骗谁。
16、只有那些无法估量,把握不住的东西才吓唬住我们。相反,一切有限的东西,一切确定的东西刺激人们去试验,变成衡量我们力量的尺度。
17、“命运渴望强者和暴君。多年来对这几个人:恺撒、亚历山大、拿破仑,奴颜卑膝地百依百顺。因为命运无以抗拒地热爱着这些和它相像的不可捉摸的生灵。然而在一些极为罕见的瞬间,命运也会因为情绪特殊,将自己抛向一些平庸之辈。在人类历史中,令人惊奇的时刻是命运之线瞬间落入一位卑微之人手中。这些人被风暴般委以重任,与其说是他们的幸运,毋宁说让他们恐慌。在英雄世界的游戏里,这些鼠辈几乎总是颤抖着将抛来的天命撒手奉还。因为他们而伟大的时刻只是瞬间降临到他们身上,一切错过时机,命运将决不二次恩惠!”
18、乔治•普罗尼克:我觉得你的电影出色地把斯台芬•茨威格的真实生平通过他的笔下的梦想生活表现出来,又在故事的讲述中展现了他真实生活的脉络。你将他自身经历中富有童话色彩的一面刻画了出来,甜腻的幸福与苦涩的遭遇在他身上交替发生。能不能请你谈一谈茨威格这些特质,他又是怎样赋予你灵感的呢?
19、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
20、马丁·茨威格,《曲线的秘密:茨威格经典技术分析法》一本作者。马丁·茨威格,密歇根州立大学金融博士,20世纪90年代华尔街技术分析大师。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巴伦周刊》从事投资分析报告撰写工作,以其严谨的数据分析,迅速成为华尔街成功和舆有影响力的投资顾问之一。他预言了1987年美国股市的大崩盘,从而确立了“茨威格预测”在业内的地位。
四、列夫特尔斯泰个人资料
1、爱情这东西谁明白,但永远是什么
2、于是,他感到心力交瘁。这不是肉体的疲劳,而是心灵的疲惫。所以他在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之后,选择和夫人服毒自杀。
3、此外,陀斯妥耶夫斯基也认识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但他似乎很讨厌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因为他认为他们的世界观是不正确的。
4、今天是茨威格逝世80周年纪念日,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他的10部代表作:《昨日的世界》是茨威格自传,记叙了他自出生至60岁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是他的经典短篇,读完你就明白,为什么他被高尔基称为是“世界上了解女人的作家”;《人类群星闪耀时》《三大师传》等是他的传记类代表作。
5、没有戏剧化的情节,没有光怪陆离的背景设定,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就是有一种能力,把一句话就能概括的平淡故事写得让人欲罢不能。正如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评价:茨威格驾驭语言至为纯熟,他善于表达一个对象,使得它的精致的细枝末节都变得形象鲜明具体。
6、历史上所有以理智来和解的事情都是转瞬即逝的。
7、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犹太裔作家,中短篇小说巨匠,擅长人物的心理分析,也著有多篇名人传记。
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杀。
9、一个平庸之辈能抓住机缘使自己平步青云,这是很难得的。因为伟大的事业降临到渺小人物的身上,仅仅是短暂的瞬间。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决不会再恩赐第二遍。
10、韦斯•安德森:我们刚也说了,我们的电影采用了书里的叙事结构。我尤其喜欢其中的开场,由书中的“作家”角色作了一段精彩而简短的介绍,接着场景切换到几年前,“作家”去光临维也纳城外一家早已过气的餐厅。在那儿他还是有点惊讶地看见了认识的面孔,他走过来同“作家”搭话——书里的“作家”颇有名气,就像茨威格本人那样——“作家”对那个家伙了解不多,形容他这个人差不多谁都认识,起码也知道一点,总是窜来窜去周旋于餐桌之间,借谈论名流权贵来抬高自己。今天的读者对这类人也很熟悉,你马上就能把书里这位“百有份”先生和你身边一些你认识甚至喜欢的人联系到一起,他们的性格就是那样子。
11、1902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维也纳《新自由报》刊出了第一篇小说《出游》,取材于《圣经》。
12、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13、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和艺术家的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来自于他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他又用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14、——“谁都知道维也纳是一座享乐的城市。而所谓文化不就是用艺术和爱情把赤裸裸的物质蒙上美好、温情和微妙的色彩么?”
15、点击“人民网德语视界”成为用户
16、茨威格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和小说方面。 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为著称。
17、高尔基评价这篇小说“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18、不久,俄罗斯的亚历山大帝就亲自出国留学,并勒令所有俄罗斯人必须向西欧洲看齐。俄国上流社会立即改说法语,并把侵略了他们的巴黎人当作偶像崇拜。
19、“我始终为你而紧张,为你而颤抖;可是你对此毫无感觉,就像你口袋里装了怀表,你对它紧绷的发条没有感觉一样;这根发条在暗中耐心地为你数着你的钟点,计算着你的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嘀嗒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20、1902年,出版了《波德莱尔诗文集》;编选了《凡尔哈伦诗歌集》。
五、茨威格作者简介
1、一个人不可能长期捍卫民众的自由,而始终自能捍卫自己的自由。
2、听名著:茨威格《象棋的故事》01
3、茨威格无疑就是其中的典型之这个时代的弃儿,终以自杀抗议屠杀,以此作为与那个世纪后一搏,在充满血腥与罪恶的二十世纪奏出了一曲绝响,留给后人的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哀惋。
4、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是的和平主义者。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6、同情有点像吗啡,它起初对于痛苦确是有的解救和调节的灵药,但如果不知道使用的分量和停止界限,它就会变成可怕的毒物。
7、1940年经纽约去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
8、这句话是对上文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总结、升华。
9、每一种新的认识都可以使年轻人精神振奋,只要一旦受到某种感情的鼓舞,他就可以从中取之不尽,这正是青春的意义。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茨威格
11、茨威格是认识了法国的巴尔扎克,而巴尔扎克身为法国名人也与托尔斯泰,屠格列夫等人交往。
12、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为著称。
13、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大的痛苦。
14、每日听名著,感受别样人生
15、茨威格自杀之前,德国法西斯上台,纳粹分子陷入狂热状态。他们焚烧进步作家和犹太作家的书籍,以表示对法西斯主义的信仰,对元首的忠诚。大批进步人士,犹太血统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作家受到迫害,关进集中营,或被迫流亡国外,德国国内一片白色恐怖。
16、乔治•普罗尼克:回过来再聊聊他的小说——你刚刚说《心灵的焦灼》让你真正认识了茨威格,你为什么觉得这部作品那么引人入胜呢?
17、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象棋的故事》,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18、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
19、韦斯•安德森:你可以看到对于茨威格来说,这一系列形势变化是如何将生活变成了不能承受之重。不仅仅因为欧洲的每个地方都有他的朋友,他热衷于像集邮一般收集友谊和人脉,还因为他收藏手稿、书籍和乐谱,到处收集与他欣赏的艺术家有关的物品。可到头来这一切,连同他自己的作品,都被夺走、被毁坏,让他再也无法那样继续从前的追求。读《昨日的世界》的时候,你会看到那些他倾注了生命去的经营和创作,那个他所谓的太平世界,那种正变得越来越优雅,越来越自由,对他有着非凡意义的生活,就那样一下子被抹除得一干二净。
20、恰恰在我们彼此不能理解的时候,我们更需要依靠我们爱的力量互相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