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体现爱国情怀的诗【100句精选短句合集】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06-29 09:40:14 浏览

陆游体现爱国情怀的诗

1、⑤责任意识: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2、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3、④爱情诗。由于宋代理学对士人思想感情的约束和宋词的发展,宋诗言情的功能渐渐减弱,宋代的爱情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和唐诗比肩,但陆游却是个例外。陆游年轻时曾和前妻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他悼念前妻的诗歌,情真意切,令人动容,晚年创作的《沈园二首》,被后人称作“绝等伤心之诗”,是古代爱情诗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4、2018文学考研人合理的备考策略!(值得收藏)

5、《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诉衷情》当年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出处:(唐)王昌龄《出塞曲》,前两句是说边关的战事不断,守卫的士兵死了很多。后两句是感概国无良将,没人能结束这场战争。

7、《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诉衷情》当年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8、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宋史》有传。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其创作的中心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诗风凡三变:早期工巧,中期宏肆,晚期趋于平淡,而以豪迈奔放为其主要特点。陆游诗词散文兼擅,而以诗名为高。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9、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10、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11、烽火岁月,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奔赴前线,但在后方闺室,亦有巾帼豪杰心系安危与民族存亡,张江梅的诗文虽多被散佚,仅从选录的几首中却代表着越中女儿声援抗战的爱国热情,代表着鉴湖儿女共忧国事的家国情怀。今天,重读张江梅的诗文,重识张江梅其人,无疑有着一定的纪念和现实意义。这是代表了绍兴又一种慷慨激烈的奋斗精神!

12、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13、陆游在散文上颇有造诣,兼善众体,构思奇巧,文笔精纯。其中记铭序跋之类,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地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陆游还有一些别具风格的散文,书写乡居生活之状,淡雅隽永。

14、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诗选:

1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6、《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鹊桥仙·一竿风月》《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7、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18、这份资料全国通用,帮助很多考研学子成功通关!

19、《读书》一诗作于陆游晚年退居家乡后,夜晚读书,眼神不如以前。却依然心系黎民。于是写下了《读书》。

20、后两句诗人更是写得气势磅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读来更是让人热血沸腾,我真怀念当时的诸葛亮,他所写的出师表真是旷世奇作,可是现在还有谁能够像诸葛亮一样,能够率领军队去收复汉家天下?陆游在这里以诸葛亮为榜样,可以想象陆游当时内心的一种远大而崇高的志向。

21、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22、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23、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开篇的两句,陆游便是交代了自己的当时的一个处境,以及自己内心的一种感慨,现在我已不再年轻了,可是在年轻的时候我是立志要收复北方的失地,可是谁能够想到这事情做起来如此的艰难,我时常会一个人站在高地远望北方的中原大地,那里热气沸腾充满了无限的怨恨。在这两句中,充分地表达出了陆游那种爱国情怀。

25、【陆游体现爱国情怀的诗】《书愤》:“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上天恢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竦报国,尚凭精意视炉熏。”

26、好文章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可读)

2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29、③道德情操: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这一句是词)

30、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3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游《书愤》

32、(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33、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上片开头追忆作者昔日戎马疆场的意气风发,接写当年宏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的失望;下片抒写敌人尚未消灭而英雄却已迟暮的感叹。

3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35、扈跸老臣身,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36、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37、直到48岁那年,川陕宣抚使王炎邀请他在幕中襄理军务,陆游才有了报国尽忠的机会。他一身戎装坚守边疆,为王炎出谋划策,他被将士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所感染,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这个时期是他一生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唯报国!”

38、出处:(明)于谦的《石灰吟》,经过千锤万凿之后走出深山,经受着烈火的焚烧也泰然处之,甚至将我粉身碎骨也不害怕,为了留得清白在人间;

39、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40、【陆游体现爱国情怀的诗】④理想信念: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1、陆游作这首词时,已年近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42、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3、1125年,陆游生于江南名门望族、藏书世家。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出生第二年,金兵就攻占了北宋的首都汴京,他随父四处逃难,目睹北宋统治者的荒淫无能,在投降派的主张下,一味的议和、投降,眼看祖国的大好江山被金兵吞噬、占领,广大的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倍遭凌辱而无计可施。在爱国情怀十分浓厚的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4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5、《沈园》乃陆游触景生情之作,此时距沈园邂逅唐氏已四十余年,但缱绻之情丝毫未减,反而随岁月之增而加深。陆游一生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结发妻唐琬的爱情悲剧。《齐东野语》曰:“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又赋二绝云:(引诗略)。盖庆元己未也。”据此可知,这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己未(1199年),是年陆游七十五岁。

46、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47、《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48、2018文学考研参考书目大全

49、陆游的诗歌涵盖面广泛,几乎涉及到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5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51、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52、2018年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宝典+题集》发售啦!(点击查看详情~)

53、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5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

55、陆游,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的文学家、爱国诗人,一代诗坛。其诗其词,章法整饬谨严,风格多维多样,或气壮语豪、飘逸奔放,或沉郁顿挫、情调低婉,或自然流畅、清新俊逸,宛如一泓清灵却不见底的深泉,涓涓流淌在后世文人的精神河床上,涵育滋养着后人的爱国情感与家国情怀。

56、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57、陆游的爱国诗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书愤》《夜泊水村》《游山西村》《病起书怀》《沈园》《金错刀行》等等。陆游出生在北宋灭亡之时,因此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影响。这些诗都表达出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思想。

58、当年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59、陆游,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他一生中的坎坷留使陆游下了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下面就是陆游的十首爱国诗。

60、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61、写此诗时作者已78岁高龄,闲居在故乡山阴,借咏梅来宣泄自己落寞孤高的情愫。前两句的写梅是为后两句写人作陪衬。“化身千亿”长在梅前,与梅相连,心相印:人梅合凸现了作者高标绝俗的人格。

62、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63、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64、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6、②恤民情怀: 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

67、陆游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南宋初年,虽然局势危急,但士气尚盛,诗坛风气也颇为振作;随着南宋偏安局面的形成,士大夫渐趋消极,诗坛风气也变得萎靡不振,吟风弄月的题材走向和琐细卑弱的风格日益。陆游对这种情形痛心疾首,他高举起前代屈、贾、李、杜和本朝欧、苏及南渡诸人(吕本中、曾几等)的旗帜与之对抗,以高扬爱国主题的黄钟大吕振作诗风,对南宋后期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江湖诗派中的戴复古和刘克庄都师承陆游。到了宋末,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更使陆游的爱国精神深入人心。

68、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69、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70、宋宁宗五年,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子聿。

71、《临安春雨初霁》《金错刀行》《病起书怀》《冬夜读书示子聿》《沈园二首》

7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73、《绍兴乡土成语》在杨乃浚老师、陆纪生老师、王云根老师等十几位方言学者的指导下,已完成初稿,这是一部集三万余条的乡土成语,六十余万字的方言解读,将为绍兴方言的传承,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此书由马超先生主编,正在校对中。期待您的合作。

74、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75、但烈士暮年,夕阳西下,诗人自知再去戍守边疆已不现实,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诗人触景生情,由情生思,终于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战场的愿望。这两句的含义层层递进,喷薄而出,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诗人因为内心想着去戍守边疆,所以在夜晚难以入睡,对外面的风雨感触清晰,然后由自然中的风雨想到了的风雨飘摇,再由的风雨飘摇联想到战争中的情景,如此便自然而然地进入“铁马冰河”的梦境。

76、此诗首句描写了诗人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诗人已到了年迈多病的“僵卧”年纪,居住在孤寂荒凉的村庄,此句写出了诗人回乡后的寂寞处境和生活的窘迫。但贫病凄凉对诗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诗人依旧乐观豁达。次句写诗人心中仍想着为国戍边,结合首句来看,可知诗人之所以不把自己年迈多病的身体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是因其爱国热忱高于一切,一心只想着“为国戍轮台”,彰显出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

77、②抒发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陆游年轻时就以慷慨报国为己任,把消灭入侵的敌人、收复沦陷的国土当作人生第一要旨,但是他的抗敌理想屡屡受挫。于是,他的大量诗歌,既表现了昂扬的斗志,也倾诉了深沉的悲愤之情。如《书愤》一诗,诗人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昂扬豪壮中带着苍凉悲怆,既是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是这类作品的典型代表。

78、这首诗也是陆游晚年重要的一首作品,此时的诗人无论是在思想,还是自己的身体,那都发生了变法,所以他内心也有了更多的怨恨,所以写得也是酣畅淋漓,充分地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爱情情怀,只是岁月已逝,只能使英雄泪目。

79、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80、三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81、《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南乡子·归梦寄吴樯》《临江仙·离果州作》

82、陆游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提倡“万卷虽多应具眼”,又强调“诗思出门河处元?”他一生之中写出大量诗篇,是与他的苦学精神分不开的。这首《读书》七绝,如同诗人的学习体会,既反映了诗人在年老时仍坚持苦学的情况,又表明了他学习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可贵精神。一二两句,确是议论。在封建时代,能提出“读书本意在元元”,确是可贵。三四句是写实,尽管明白如话,浅显平淡,但仔细琢磨,却浅中有深,平中有奇。“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把诗人在孤灯之下,老眼昏花地阅读蝇头小字的场景,维妙维肖地刻划出来了。既对自己生活描写,更是对后人告诫.

83、《夜泊水村》:“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人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84、读《少年***》有感今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少年***》。***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是他领导着我们中国人从被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战争。可是是你们知道***小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么,而***又是在什么环境中成长么?***他那时是在韶山上的一个小山村出生的,他长大以后人们觉得他顽皮,就叫他石伢子。石伢子觉得自己该上学了,一天就鼓足勇气对爸爸说:“我想上学!”爸爸便把他送进了学堂。出于考虑找来一个识文断句的老先生个他起了个学名:***。有了学名男伢子要有个表字为“润之”。学了几个月便受不了老先生的蜗牛爬树式的教学进度。从在家帮爸爸耕地的空隙把学过的课文背了下来。自己把课文全部一点一点的学完了并背了下来,显示出了他出色的记忆力。

8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86、《 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8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88、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诗的前两句用壮阔的景色来衬托后两句悲凉的心情,使诗中的感情更加沉重,使人读后产生强烈的共鸣。

89、联系方式:13065507477;马超

90、出处:(宋)陆游的《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91、《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

92、“靖康耻,犹未雪”,土地可以侵犯,但灵魂不能侵犯,南宋以“收复失地,迎回二圣”为背景建立,于是多少大宋的子民挺身而出,爱国情怀莫过于国难当头,就像陆游所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3、③描写田园风光、日常生活。陆游热爱生活,善于从各种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材。无论是高山大川还是草木虫鱼,无论是农村的平凡生活还是书斋的闲情逸趣,“凡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裁剪入诗”。《游山西村》一诗,色彩明丽,并在景物的描写中寓含哲理,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成为广泛流传的名句。他的《临安春雨初霁》,描写江南春天,虚景实写,细腻而优美,意韵十足。

9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5、但是由于受到奸臣诬蔑陷害,陆游被贬回了老家,驰骋沙场、尽忠报国的机会很快就过去了。他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不得不长期蛰居绍兴。即便如此,陆游也一直坚守着报国信念,不忘洗雪国耻之心:“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但陆游报国壮志的愿望却再没有实现的机会,在他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家仇国恨,以血泪之遗憾,留下了他一生中后的一首诗《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6、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97、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98、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宋.陆游《关山月》

99、①坚持抗金,讨伐投降派。陆游坦率直言“和亲自古非长策”,“生逢和亲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并揭露“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其乐府诗《关山月》高度概括了上层统治者和守边士兵、沦陷区人民在主战和主和立场上的矛盾,集中揭露了南宋统治集团的妥协求和政策造成的严重恶果。陆游的这类诗歌,以其鲜明的战斗性、针对性,鼓舞了人们的抗金的斗志,得到志士仁人的推许。

100、《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