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兰容若诗词
1、豹尾叨陪须献颂,小臣惭愧展微才。
2、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
3、良人忽远征,妾独守空帏。
4、傍檐巢翡翠,临水宿鸳鸯。
5、风淅淅,雨织织。难怪春愁细细。
6、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7、那么,如果把“飞絮飞花何处是”与“层冰积雪摧残”在《招魂》上下文的背景里联系起来,就会读出新的一层意思:柳絮离开了柳树的怀抱,如同魂魄一般散漫地飞向极北极北的天堂,可那里太寒太冷了呀,为什么你不回来呢?——这时候再来联系一下词题的“寒柳”,咏的是“柳”,为的是“留”。这首词的主题至此而明朗,两个字悼亡。
8、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9、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
10、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
11、今古山河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12、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
1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14、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15、诗词丨有一种情,见与不见,都在心中
16、木兰词作者:清?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性德《木兰词》
17、还要深思一层,“言之有物”之“物”究竟能否落实呢?有文章指出这首词借咏柳而寄寓对亡妻的哀思,实亦即悼亡之作。作为一种猜测容或可以,但作为学术研究,在本篇不能肯定作年在其妻逝世之后的情况下,则不可以武断地这样定论。如果说里面寄托有纳兰一贯婉转哀凉的身世之感,那也就足够了。
18、在藻同周宴,时容万姓看。
19、汉使今行虎落中,秦城合筑龙荒外。
20、遥祝海隅同帝泽,年年长听属车雷。
二、纳兰容若诗词名句
1、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2、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冰崖转石,万壑惊雷。
3、望里蓬瀛近,行来阆苑齐。
4、盛仪备处千官肃,神贶乘时万马回。
5、睿赏悬孤鉴,馀波溢九璇。
6、月落城乌啼未了,起来翻为无眠早。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红阑绕,此情待共谁人晓?
7、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8、红楼高耸碧池深,荷芰生凉豁远襟。
9、谁唱《后庭花》,新年忆旧家。
10、60句桃花诗词,惊艳了整个春天
11、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12、"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
13、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14、庚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15、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16、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17、色冶眩春目,音姣伤春心。
18、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19、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
20、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三、纳兰容若诗词
1、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2、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
3、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4、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5、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
6、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7、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8、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9、金人捧露盘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
10、西风乍起,?励志,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当年春光窄窄,春睡足足,春意芳芳。与你诗词时垒,酒浓茶醉,胜若为你梳妆。而今只影空怀远,不解香魂何处。只道是当时笑语,当时乐事,非是寻常。——纳兰容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11、忧来恒自叹,冀死魂追随。
12、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13、忆来何事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14、丹碧驳残秋夜雨。风吹去采菱越女。
15、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16、接下来仍是追忆那位女子,即“湔裙梦断续应难”。
17、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
18、全词情景相生。由西风、黄叶,生出自己孤单寂寞和思念亡妻之情;继由思念亡妻之情,生出对亡妻在时的生活片断情景的回忆;后则由两个生活片断,产生出无穷的遗憾。景情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一层紧接一层,虽是平常之景之事,却极其典型,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哀伤,故能动人。
19、这首《木兰花令》常被我们当做爱情诗来读,其实只要稍微下一点功夫的话,就会在道光十二年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里看到词牌下边还有这样一个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也就是说,这首词是模仿古乐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朋友的。
20、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四、纳兰容若诗词配图
1、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2、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3、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4、(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5、王国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6、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
7、愿餐玉红草,一醉不复醒。
8、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纳兰容若《饮水词》
9、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10、纳兰家族入关前可上溯至海西女真叶赫部。其部首领贝勒金台吉在对抗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女真的战争中,城陷身死。金台吉其子尼雅韩随叶赫部迁至建州,受佐领职。在满州入关过程中,积功受职牛录章京(骑都尉)。尼雅韩妻墨尔齐氏,有长子郑库,次子明珠。纳兰明珠生于天聪九年十月初十(1635年11月19日)早年任侍卫,従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朗中,内务府总管、弘文院学士、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又晋太子太师,成为名噪一时,权倾朝野的康熙朝重臣。人以“相国”称。他官居内阁十三年“掌仪天下之政”在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了积极作用。明珠妻爱新觉罗氏为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正妃第五女。
11、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
12、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纳兰性德《菩萨蛮》
13、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14、烟轻雨小,望里青难了。
15、欲诉幽怀,转过回栏叩玉钗。
16、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天河相见,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
17、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
18、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
19、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
20、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五、纳兰容若词惊艳的句子
1、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
2、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3、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4、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5、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
6、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
7、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8、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9、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10、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11、虽然塞外的景象广袤壮美,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心情愉悦,在他眼中,弥望的仍是一片荒凉,这满目的荒凉又能给谁诉说呢?荒凉一词,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实写照,又是作者心绪的如实昭示。秋天,万物凋零,落叶满地,一派衰败之象,可谁又能说这不是作者心境凄凉的抒写呢?作者贵为皇族,虽然没有出生入死的经历,但仍然心存忧患,多少王朝就是在这起起落落中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清王朝也不例外。西风,即秋风。枫叶经霜会更红艳,越红离凋谢就越近。季节地逝去,风干了自然界的一切,但却风干不了作者满腹的忧愁。在此,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枫叶里。
12、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
13、在交友上,纳兰性德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究其原因,纳兰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汉族知识分子学到他所倾慕的汉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举动背离了社会主流,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研究焦点。
14、风一更,雪一更,恬碎香心梦不成。
15、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
16、曾是长隄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
17、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18、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19、从小就饱读诗书的纳兰容若,当然对于诗词方面也有很大的造诣,是清朝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人生的经历,朋友的离别,爱妻的早亡成就了纳兰容若一部部的作品。对于爱情,纳兰容若有关于自己的理解,一起去看看下面纳兰容若的情诗大全吧。
20、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下
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