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古诗原文【100句精选短句合集】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06-30 08:12:42 浏览

《水调歌头》古诗原文

1、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2、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上片末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两片之间的过渡句,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商山早行》

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乐游原》

5、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

6、点击声音标志聆听名师朗读

7、丙辰年的中秋节,我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结果)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表达对子由的思念。

8、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9、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0、(4)表现作者对人间生活赞美和热爱的句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2、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3、苏轼首先吟起自己在此次相聚的前一年中秋,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而苏辙想到中秋一过,两人又要再度分开,再聚不知何时,心中满是眷眷不舍,忧伤地吟起了一首新作——《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14、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15、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16、下阕的议论是虚写,苏轼借用谢安为了让少年时的侄子谢玄醒悟,赌博赢了谢玄心爱的裘袍并当场用火烧掉,表示对未来的生活要有长远想法,劝诫自己和弟弟要早作归隐的打算,同时也想象了归隐之后的生活:“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结句用了的“求田问舍”,是借用刘备、陈登的典故,可是却是反用其意,强调了苏轼隐退的决心,他不希望被世间的功名利禄所束缚。

17、【《水调歌头》古诗原文】但愿人长久dànyuànrénchángjiǔ,,千里共婵娟qiānlǐgòngchánjuān。

18、(3分)月亮(1分)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言之有理即可)(2分)

19、(跟杨雨品读古诗词)23苏轼《定风波》

20、这首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此时苏轼39岁,为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太守。题说“兼怀子由”,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没见面了。

2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22、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化用杜甫《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

2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4、作者: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于园在瓜州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筑的园林。于园园林景色与一般的自然山水不同,它们在较为有限的空间中,以人工创造出一个可居可游可赏的生活空间环境,其本身也就是一件体现古典人文理想的艺术小品。

2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6、(照无眠)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自己)。(不应有恨)(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

27、上阕的用典是实写,主要用谢安的典故。几句词基本交代了谢安相关的经历,这种写法已经具有了苏轼“隐括”词的某些特色,同时也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是想借谢安到四十岁才出来做官,表现自己两兄弟人到中年奔于仕途的境况;借用谢安悲伤谢万去世而十年不听音乐的故事,表达弟兄难舍难分之情;借用谢安淝水之战功名到了顶点而不及时引退,表达自己决不会热衷于仕途不知进退。

28、(跟杨雨品读古诗词)17李白《长干行》

29、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抑郁、悲伤、痛苦之情;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30、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浪淘沙》

31、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望天门山》

32、B.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象,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的思索探求,作者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33、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34、《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35、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36、接下来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把酒问青天”中要问的内容,对明月的追逐和赞美又更进了一步。苏轼很想乘风到月宫中看一看,但是又怕那里的氛围太过凄凉,自己抵挡不住刺骨的寒冷。

37、请输入标题abcdefg

38、(5)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39、(跟杨雨品读古诗词)20张九龄《望月怀远》

40、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4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

42、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43、D.本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44、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5、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46、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望庐山瀑布》

47、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

48、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

49、在全部宋词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传颂广、脍炙人口的。中秋赏月怀人,本是常见的题材,但到了他的笔下,便可生辉。赏月赏得这样壮思逸飞,怀人怀得这样胸怀宽广。开头便问“明月几时有”,他以浪漫的诗人“欲乘风归去”,而后的心愿却是“何似在人间”。下篇由赏月而怀人,他用多愁善感怨月亮“偏向别时圆”,又用“此事古难全”来开导。而引来后的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传千古。

50、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5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52、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53、【《水调歌头》古诗原文】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54、(2012年·四川眉山)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55、人有悲欢离合rényǒubēihuānlíhé,月有阴晴圆缺yuèyǒuyīnqíngyuánquē,此事古难全cǐshìgǔnánquán。

56、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57、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58、(5)《苏轼诗文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

59、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60、(2011年·河北)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动词的表达果。

61、明月几时有míngyuèjǐshíyǒu?把酒问青天bǎjiǔwènqīngtiān。

62、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63、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64、(何事长向别时圆)何事,为什么。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

6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66、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67、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68、A.这首词是写词人对亲人的怀念,因此,整首词充满了伤感压抑的情调。

69、丙辰年中秋,通宵畅饮,大醉而归,写了这首词——复有些思念弟弟苏辙。

70、(3)这首词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由抑郁惆怅变为乐观豁达。

71、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72、明月是文人墨客喜欢用来进行比喻的意向,如李白在诗词中提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体现了李白当时的悲愁;柳永在诗词中提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月亮目睹了柳永的贫困。

73、(2017年·遵义改编)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弄”和“清影”的表达果。

74、(3分)时间缘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75、苏轼(1037-1101)

76、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77、我欲乘风归去wǒyùchéngfēngguīqù,又恐琼楼玉宇yòukǒngqiónglóuyùyǔ,高处不胜寒gāochùbùshènghán。

78、作者:刘克庄老年有奇事,天放两中秋。使君飞榭千尺,缥渺见麟洲。景物东徐城上,岁月北征诗里,圆缺几时休。俯仰慨今昔,惟酒可浇愁。风露高,河汉澹,素光流。贾胡野老相庆,四海十分收。竞看姮娥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衰晚笔无力,谁伴赋黄楼。

79、(跟杨雨品读古诗词)13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

80、(解析)A苏轼之词感情意蕴丰厚,有潇洒,有伤感,有苦闷,有慰藉,呈现多元化的色彩。但全词总体上是豪放旷达,而非伤感压抑。

81、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

82、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

8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8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四时田园杂兴》

85、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86、(2006年·山西)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87、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与冰天,穷困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比铁石坚,时听塞上,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宁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欲使匈奴,惊心碎胆,常服汉德威

88、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89、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

90、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91、该处分析讲解的十分,亲人不能团聚与明月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却追究于明月。在这句词中,“圆”包括了两种含义:一种是明月的形状是圆,另一种是由明月的圆而引出的亲人团圆。

92、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93、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94、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95、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八月十五日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96、丙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

97、(跟杨雨品读古诗词)10辛弃疾《丑奴儿》

98、A.“起舞弄清影”是作者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99、亲爱的小朋友们,中秋节到了,中秋之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在这团圆的日子里,《古诗听听》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下面让我们来听一首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吧!

100、C.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