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李戴的意思【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2-07 13:21:13 浏览

一、张冠李戴的意思

1、在客家方言区,但凡带有“七”、“八”的词多招人嫌恶,如“穷鬼八败”(败家子)、“属里八糟”(肮脏)、“胡七八说”(胡诌)、“七古八搭”(杂乱),还有更严重的“撞头七”(暗指死于农历每月的初一)、“七不去,八不回”(逢七不出门,逢八不回家)等。因此,人们操办喜事通常会避开逢“七”或“八”的日子。与此相异成趣的是,相隔不远的广东和香港大部分地区对“八”推崇备至,因为“八八大发”,而“发”则与“发财”亲为一家。

2、 还原情境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

3、出自于明代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4、13)把李白的诗说成是杜甫的,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5、2月7日,武汉中心医院微博宣布,李文亮医生已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抢救无去世。

6、到了宋辽对峙时期,大宋王朝一直想收回燕云十六州,于是两国经常开战。宋太宗甚至还御驾亲征,率军一直打到幽州城西的高粱河一带。眼看幽州城唾手可得,这时辽国的十几万援军赶到。双方军队正面交锋、展开激战,由于指挥失误,宋军惨败,仓皇撤退。宋太宗赵光义的屁股上被射中一箭,龇牙咧嘴,坐着驴车,在残兵败将们的簇拥下才勉强逃走。

7、蒋师傅父亲的丧葬费是由绍兴皋埠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经办人是刘某,去年6月份,蒋师傅的奶奶去世,当时还健在的蒋师傅的父亲来申请老人的丧葬费,结果经办人刘某张冠李戴,办成了蒋师傅父亲自己的丧葬费,直到几个月前,蒋师傅父亲过世,蒋师傅来给父亲办丧葬费时,才发现了这个问题。向我们反映情况前,蒋师傅说自己为了这件事,前后跑了不下三十趟。

8、周友铭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部副主任

9、作为长期致力于历史老照片研究和收集的“爱历史”来说,对于这张照片再熟悉不过了,一眼便看出该照片的标注存在着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的错误。

10、(反义词):无可非议、毫厘不爽、对号入座。张冠李戴成语解释成语解释: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

11、释义:“张”是百家姓中的“张”,表示姓氏。张冠李戴的意思为,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12、还原情境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

13、这是一节九年级的数学复习课,我给出了这样一道题:

14、关注1818黄金眼看百态人世间

15、美国军事考察团及中外记者战地观察团一行在由重庆飞抵衡阳后,直接前往常德。在第29集团军派员接待陪同下,参观了战后战场,目睹一片焦土,仅存十户完整民居的常德城。在城内遍地都是佩戴着57师番号殉国官兵的遗骸。他们有的与日军血肉相搏同归于尽,有的断肢残臂,怒目圆睁,让人不由得不肃然起敬。

16、从1368年(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降顺州为顺义县算下来,直到1998年,顺义县名称共使用630年。“县”比“州”低一级,顺州降格为顺义县,不仅行政级别降了一级,地方官员待遇、城池地位、战略意义等也都随着降低。

17、(读音):zhāngguānlǐdài

18、平安、健康一直是人们基本、朴实的愿望,与之相对的凶祸,毋庸置疑地成了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东西。民间流传着“说凶即凶,说祸即祸,说曹操,曹操就到”的说法,人们有这样一种畏惧心理——说出某个不祥的词,不祥就会降临。“死亡”,无疑是所有凶祸中危害大、不可抗的一种,因而,对死亡的禁忌可谓无处不在。

19、张冠李戴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ng guān lǐ dài。出自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20、总喜欢把《水浒传》里的人物张冠李戴,乱说一气。

二、囫囵吞枣的意思

1、请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这对我们很重要,文章将被更多朋友看到!

2、成语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3、整个班级陷入了沉思中,轻声的议论显得比较谨慎。显然,学生们不知所措,被难住了。学生经过几分钟的思考与讨论,几位学生叫出来了,设这个分式等于一个字母。于是一个新颖的解法就诞生了。

4、29)反正所有的罪过都可以搬到失败一方的头上,而正义和真理则可以张冠李戴,放到自己这一边。

5、另有一个顺州,它的命名时间早于归顺州。贞观四年(630年),突厥战败,首领颉利可汗被抓、突利可汗投降。唐太宗封突利可汗为顺州都督,并命他原地掌管突厥部族。到了武则天时期,活跃在今天辽宁省西南部的契丹族叛乱。顺州的突厥人内迁到幽州城内。尽管顺州的建制仍在,可是没有实际的地盘,只负责管理这些突厥民众。天宝元年(742年),顺州改称顺义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次改回旧称顺州。顺州之下,设有一个宾义县。历史渐行渐远,这些突厥人慢慢与幽州城内的民众融合。顺州和宾义县后来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6、2)演讲者所举事例张冠李戴,真个贻笑大方。

7、这句俗语就更刻薄了,此处的“李公”指武则天早已死去的老公高宗李治,“二张”的帽子戴到了李治头上,不是绿帽子是什么!这才是“张冠李戴”这个成语的真正语源。

8、在句子中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9、3滴水映照大海:一元二次方程里的深刻学问|贤说八道

10、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依据职责及时采取本法规定的措施的;

11、成语正音:冠,不能读作“ɡuàn”。

12、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

13、26)唉,是啊!一身的骨头已经酥化,严重的缺钙了;高度近视,走路直往人身上撞了;记忆力极差,经常把历史事件张冠李戴了,手脚也慢了,抓不住球体了。真的是“老”了,不中用了?

14、成语用法:张冠李戴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15、我的动作极为迅速,不管父母有没有知道,不管袜子张冠李戴,冲下去尽情饱览雪的世界。

16、这些古代文士纷纷要替当时世人口中的“鲍鱼”“正名”,自然是因为“鳆鱼”乃是一种海中珍味。“读为鲍,非乱臭者也”,远非腥臭的腌鱼可比了。

17、张的意思是:姓张的人张冠李戴(解释)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出自)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18、李文亮是武汉中心医院医生,曾经因为“吹哨”而遭训诫,因感染新型肺炎,经全力抢救无不幸去世。

19、成语用法:通俗用法比喻有些人沉不住气,对于未点名地批评自己跳出来认账。书面用法比喻把有关的人或事物跟自己对比联系起来,也比喻把某人所做的事跟规章制度相比,联系起来。

20、我们宣传抗战,首先需要的是尊重历史,希望相关的纪念馆能够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学习,对历史资料能够严谨考证,及时对错误进行纠正。避免出现这样的张冠李戴,让拿着财政补贴的专业单位成为一个业余机构。

三、张冠李戴的意思冠的意思

1、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2、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

3、1998年3月,国务院同意顺义撤县设区;1998年11月,正式挂牌顺义区。

4、解得A=1/(m+1)

5、归根到底,顺义县命名的原因,要么与《辽史》创造性地发挥有关,要么与宋代人将归顺州(归化郡)、顺州(顺义郡)、燕州(归德郡)三个为安置少数民族设立的州(郡)弄混有关。除了《辽史》有“顺义县”这个词之外,其他书籍相近只提到“顺义郡”。

6、我们这样张冠李戴,引来了观众们一阵阵爆笑声。

7、3)没想到母老虎居然会玩这种张冠李戴的游戏。

8、25)哈哈哈,一阵阵笑声在教室里回荡,是什么这么好笑呀?原来同学们在玩张冠李戴的游戏。

9、小红常常张冠李戴,记错课文的内容。

10、这些人采用张冠李戴手法,硬把物理学上的"相对论"说成是哲学上的"相对主义"。 冠( guàn ) 学生们对获得世界称号的运动员爱慕之极。 造句网尽量原创和收集高质量句子,使您在造句的同时,还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他是位出色的运动员,夺得世界后,便功成身退。 电视里传来我国女排蝉联世界的画面,全国观众欣喜若狂。 小明自命不凡,要和世界比试比试。

11、于是,明代便有人认为归顺州是辽代从现在怀柔地区迁到现在的顺义地区,并更名为顺州。既解释了因缺乏史料造成的困惑,又不违唐、辽、金三个朝代现在怀柔地区也属于归顺州(顺州)怀柔县的事实。

12、 在唐代,从“张公吃酒李公醉”演化出另外一个俗语:“张公帽儿李公戴。”

13、17)我的动作极为迅速,不管父母有没有知道,不管袜子张冠李戴,冲下去尽情饱览雪的世界。

14、成语例子: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沈从文《边城》十四)

15、1失温冻死,不仅仅在严冬,也不仅仅在室外

16、词性:通常在句中作谓语、状语,修饰主语或宾语。

17、近义词:破绽百出、指鹿为马、似是而非、颠倒是非。

18、1月10日,出现咳嗽症状,11日出现发热,12日住院,并于14日转至呼吸科隔离病房,随后病情加重,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19、27)美好的东西不胜其多,如果盲目追求那种流行的性格,不成东施颦的笑柄,也会留下张冠李戴的遗憾。

20、小客车指标中签,发现时已过期,没收到短信通知?

四、张冠李戴的意思和出处

1、张冠李戴的冠释义:帽子。张冠李戴(zhāngguānlǐdài)基本释义: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白话译文: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主人,外貌与价值是相符合的。盗取张公的帽子,给李老带着就能看出来不是他的。例句: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2、(3)易中天.趣说方言禁忌(J).国学,2009(06):

3、张冠李戴,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ngguānlǐdài,意思是把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到姓李的人的头上;把这一方涉及的过程安插给那一方,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出自《留青日札》。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4、12月30日,武汉市卫健委就发了一个内部通报。

5、明初,朱元璋降顺州为顺义县,撤销檀州只保留密云县,并且再次设置了怀柔县。顺义、密云、怀柔三个县自此平起平坐,属北平府管辖。永乐皇帝定都北京,开始营建天寿山陵寝。此后,除了明代宗景泰皇帝之外,明朝各位皇帝驾崩后都葬在天寿山(如今的明十三陵)。大规模建设和维护等工作都在持续中,昌平县的民力、物力供应出现缺口,越来越艰难。正德元年(1506年),皇帝升昌平县为昌平州,顺义、怀柔、密云划属昌平州管辖。增加的民力、物力全部用于营建皇家陵寝。

6、22)在刚开始的那几天,您总是张冠李戴地把这个同学叫成那个同学,同学们私下都笑您好"傻"。

7、妈妈常把影歌星的名字张冠李戴,弄得我们啼笑皆非。

8、21)他说过五关斩六将是张飞的事,这不是张冠李戴,胡说八道吗?

9、张冠李戴的近义词有似是而非、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破绽百出等。

10、张冠李戴的“冠”:是帽子。张冠李戴,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ngguānlǐdài,意思是把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到姓李的人的头上;把这一方涉及的过程安插给那一方,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出自《留青日札》。的“冠”:是第一的意思。

11、冠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为:( guān ),( guàn ) (释义): 冠( guān ):

12、其实,问题出现在宋辽时期。

13、张冠李戴——谈谈方言中的禁忌

14、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囫囵:整个儿。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出自于明朝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15、绍兴越城区社保中心表示,当时蒋师傅父亲的丧葬费申请,是他们回退的,回退人sxsi就是绍兴社保的代码。

16、你好,答案是鼠:张冠李戴者非鼠莫属。在十二生肖中,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它们足趾的奇、偶数参差排定的。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却是前足后足奇、偶同体,即冠阴又戴阳。

17、8)更何况有些事是罗贯中张冠李戴的,颠倒是非的,无中生有的,甚至是凭空臆造的。

18、15)还原情境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

19、意思是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把这一方涉及的过程安插给那一方,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20、主审:阮桂君本期执行主编:胡姗姗

五、衣冠楚楚的意思是什么

1、14)这些人采用张冠李戴手法,硬把物理学上的"相对论"说成是哲学上的"相对主义"。

2、在其1687年首版的辉煌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求解了用于天文学的x–esinx=M这个超越方程。他将其中的正弦函数用级数展开,得到一个近似的多项式方程。然后他就可以用上述数值逼近多项式方程解的法子得到原方程的近似解。正如他在二十年前所做的那样,他没有明确地用到函数的导数概念来推导这个数值方法,也没有明确提出迭代概念和公式。

3、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示例)现代社会,颠倒是非、指鹿为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张冠李戴的反义词毫厘不爽(解释)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便是心中许多道理,光明鉴照,毫发不差。”

4、明清两代史书有一种错误趋势,普遍认为顺义地区在唐代是燕州(归德郡),认为怀柔地区在唐代是归顺州(归化郡),又认为归顺州的州是辽代迁到了现在顺义地区并更名为顺州。这种说法在刻意回避归德郡城靠近“桃谷山”(疑是昌平的桃峪口)、北距山五里等唐宋时期重要的信息,没有任何历史文献支持,摆明了就是在搪塞。

5、所以早在五代十国各方势力占地为王,相互攻伐割据的时期,顺义地区就已纳入北方游牧民族契丹人的统治范围。

6、 到了宋代,从“张冠李戴”的语源又演化出其他相似的谚语,比如“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比如“张三李四”,等等。

7、张家界、张学良、张飞、张作霖、张大千、张楚、张闻天、张旭、张力、张献忠、张军、张扬、张天师、张灯结彩、张郃、张目、张雷、表面张力、东张西望、张九龄、紧张、千张、张云逸、乖张、张杨、纲举目张、张冠李戴、纸张、剑拔弩张、张迁碑、夸张、张巡、张弓、张望、张果老、嚣张、改弦更张、张张乐,

8、如果我们比较牛顿和拉夫森的做法,不难发现,牛顿用到一个经过代入步骤而导出的一个似乎更加复杂的多项式,再丢掉高阶项求得近似;拉夫森从头到尾都是用给定的原多项式,运算要简单得多。拉夫森感觉自己的方法跟牛顿是完全不一样的推导,无需归功于牛顿。类似的比较也陆续出现。比如,在1796年发表的文章《关于拉夫森先生的方法的观察》中,作者费伦德(W.Frend)比较了两法的各自优点:“考虑到两种方法的简单性和概念性......我认为总的来说,拉夫森先生求解方程的方法比艾萨克·牛顿爵士的更为方便。”

9、那是发生在1943年夏天时,驻扎在山东新泰土门据点的10名日军在一名翻译的带领下窜至蒙阴县温村、青石一带抢粮。当日军走到新泰黑门沟村的时候,受到了数十名民兵的伏击。日军见民兵人数较多,准备从村西突围,然后经大路逃回土门据点。

10、张冠李戴是什么意思?冠是帽子的意思张冠李戴是指张三的帽子,给李四戴上了张冠李戴这个成语,多用在人与人之间,或者是某种事物之间,相互出现了交叉错误,例如老师在上课时叫错了两个同学的名字,把张三叫成了李四也可以用这个成语形容。

11、张先生的帽子戴到李先生的头上。(示例)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破绽百出、指鹿为马、似是而非、颠倒是非(反义词)对号入座、无可非议、毫厘不爽扩展资料张冠李戴的近义词指鹿为马(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12、12月27日,张继先向主管院长汇报,医院当即向江汉区疾控中心汇报。

13、《留青日札》是明田艺蘅撰笔记,三十九卷。是书杂记明朝社会风俗、艺林掌故。

14、把李白的诗说成是杜甫的,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15、18)妈妈常把影歌星的名字张冠李戴,弄得我们啼笑皆非。

16、7)为官者都是注重颜面的,自己张冠李戴闹出了乌龙,无疑是再打人家夏书记的脸。

17、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18、我常常的把水浒传上的人物张冠李戴的乱说一气,老师告诉我不能囫囵吞枣的看书!

19、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20、成语歇后语:张三的帽子给李四张冠李戴造句1)他生性迷糊,待人接物常常张冠李戴,闹了不少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