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门立雪成语故事
1、尊师之风已经传承千年,
2、请明日20:00收听《高山流水》
3、尊师重教,就要恪守学生应有的礼仪。见到老师应问好、行礼,上下课要起立迎送;向老师请教也要起立,老师讲解,要垂手恭听;在休息时间好不打扰老师,这是学生起码的礼貌。
4、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学问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一天,杨时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于是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杨时却还立在雪中。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雪人。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5、这位青年学者求学坚持不懈、程门立雪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我们向别人求教要有程门立雪的精神.
7、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每篇故事都如同一个个智慧的锦囊,帮助开启小朋友人生的智慧之门。
8、时盖年四十矣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今洛阳),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颐偶瞑坐。颐既觉:“至是,游酢,则门外雪深一尺矣。一日见颐,游酢(音zuò)与时侍立不去
9、在闽北延平区水南街道玉地村,有杨龟山祠和杨时纪念馆 。当地杨时后裔至今珍藏着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清圣祖玄烨帝赐御书“程氏正宗”祠额,1984年经北京故宫博物院鉴定,确认为传世真迹。
10、北宋大学问家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
11、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入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12、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备受欢迎。
13、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14、事实证明,对老师有一分恭敬,便有一分成就。我们要以尊师重教为动力,以理想、信心为帆,以勤奋,拼搏为浆,乘长风破浪,去开启求知的航程,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程门立雪的经典故事篇12《程门立雪》是一个隐藏在成语中的故事,主要讲述宋代理学家师洋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师洋和程颐。主要情节如下:
15、便把当年孙和平在任延安家门口程门立雪的事说了说。
16、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17、程颐一听此事,马上问:“这个年轻人现在还在门外吗?”
18、那个小书僮见杨时不肯走,也就不再理他,自己进去了。
19、带来了什么好听又好玩的节目
20、直到程颐—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二、程门立雪成语故事简短30字
1、宋代杨时和游酢去拜见程颐,谁知程颐睡着,杨时和游酢站在门外等了半天程颐才醒来,此时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多深。
2、程门立雪已经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流传至今。它告诉我们,要尊师重道,不怕困难,虚心好学,有毅力,才能获得知识!
3、除非孩子主动向您分享,否则一定不要向孩子提问这个故事讲了什么,有什么心得等问题。相信故事的力量,相信我们的孩子。
4、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告知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5、程颢、程颐在前人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哲学思想。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君王要治理好,必须“行以顺道”,以德为主,与法制兼顾。这些思想自成一家,独成体系。因二程一生主要活动在洛阳,所以,后人就把他们创立的这套思想体系称为伊洛学派。后来,经过朱熹的提倡、研究和深化,终使二程的理学思想发展为“程朱理学”。
6、“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着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7、在文章下面点开“写留言”
8、有一年,师洋在去浏阳县令的路上,不厌其烦地绕过洛阳,向程颐学习深造。一天,师洋和他的同学右左,因为他们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去老师家请教,以便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9、“不!晚生既……然要向……前辈请……教,当然……应该……恭恭……敬敬地……在门外等……着。”杨时冻得浑身直发抖,说话时也直打颤。
10、程门立雪是历史故事。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11、老师是我们大家都有的,“老师”一词是我们大家在也熟悉不过的了,他(她)就像我们的第二个母亲,他(她)用知识的力量哺育了我们,是老师给予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知识的力量来丰富我们的生活。请问大家:这样一个人,我们怎么能不去尊重他(她)呢?程门立雪成语故事篇6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备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12、无法播放请点击右上角在浏览器中打开
13、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巨大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14、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地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15、“程门立雪”“断臂求法”是流传千百年的喻世故事,告诉了世人心诚志坚与终得正果之间的哲理关系。
16、一天,他和朋友游酢(zuò)一块儿去拜见程颐,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为不影响老师休息,就恭恭敬敬侍立一旁。
17、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尊重师长是一种美德,是受到人们赞扬的。我们从小就要尊重老师、尊重长辈。程门立雪的经典故事篇2“程门立雪”,这一典故选自《宋史·杨时传》。杨时是宋朝学者,哲学家和教育家。
18、这则成语里的“程”就是指孝感理学家、“凤凰二程”中的弟弟程颐。
19、“禀先生,这个叫杨时的年轻人,现在还在门外。”小书僮回答说。
20、师洋很小就很聪明。他四岁入村读书,七岁写诗,八岁写诗。他被称为神童。十五岁学经学,宁九年中进士。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在很多地方讲学,很受欢迎。当我在家的时候,我花了很长时间在韩云寺和龟山学院学习和教授写作。
三、程门立雪成语故事视频
1、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2、杨时有一次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当时正值冬季,下着皑皑白雪,他们来到程颐家时,刚好看的到老师在打坐休息。
3、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4、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5、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形成了“程门立雪”这样一个成语,以颂扬尊师敬道的可贵精神。
6、后来,孝感百姓为了纪念二程,在程子港建起了二程祠,明末祠毁。清顺治十八年(1661),孝感知县张擢士重建于东岳庙侧,形成的孝感古八景之一“程台夜月”。可惜该楼毁于1968年,今仅存遗址。
7、(释义)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8、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程门立雪成语故事篇2“程门立雪”,这一典故选自《宋史·杨时传》。杨时是宋朝学者,哲学家和教育家。
9、“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出自宋代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10、程门立雪更多的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11、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2、宋代杨时和游酢一同去拜见程颐,结果程颐却睡着了,杨时和游酢就站在门外等,等了半天程颐才醒来,此时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多深。“程门立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
13、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14、“程门立雪”就由此而来,成为千古佳句,流传至今。程门立雪的故事7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15、“嗨,你这个年轻人,怎么那么傻呢?改天再来不就是了!”程颐一边要家人抬着杨时到书房里去,一边连声地责怪着杨时。
16、就说我们班的班长梁韵琪吧,她平时学习认真,又遵守纪律,要是老师不在的时候,她还会把我们管的严严实实的。她真的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啊!
17、求学之路漫漫,一定要坚持不懈,千万不能半途而废。
18、程门立雪的意思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它出自宋代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以下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程门立雪的故事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备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19、两人来到程颐家门前时,程颐正在休息,他们不敢惊动老师,于是站在门外等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天寒地冻,而且下着大雪,但两人丝毫没有离去的打算,而是一直恭恭敬敬地等候在门外。
20、(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四、程门立雪成语故事
1、但杨时、游酢并没有因此终止求学,他们又打听到程颐老师的住处,准备拜他为师。而这时的程颐老先生因为年岁已高,已经不再收学生了。兄弟二人还是准备试一试,他们来到老先生的住处,在经过书房的窗户时,发现程老先生正坐在椅子上闭目而睡。
2、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他与兄长程颢都是北宋理学家、教育家,被世人称为二程。他们出身于官宦世家。兄长程颢字伯淳,长期居住洛阳聚徒讲学;程颐前后从事讲学和著书达30余年。二程思想各有侧重,程颢著有《定性书》、《识仁篇》等,程颐则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传世。因二人在重大问题上意见一致,后人对他们的思想言论不加细分,便将两人的语录和著作合编成《二程全书》。
3、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就去拜见当时的哲学程颐。到了程颐家,可是门上的小书僮对他说:“程颐先生正在书房坐禅,你还是先回去吧,过两天再来。”
4、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就去拜见当时的学者程颐。到了程颐家,可是门上的小书僮对他说:“程颐先生正在书房坐禅,你还是先回去吧,过两天再来。”
5、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
6、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今洛阳),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游酢(音zuò)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7、杨时、游酢两人听说二程后便不远从南方北上求师。他们跑到河南颍(yǐng)昌拜程颢为师,对老师的学说钻研不懈,一学就是四年。可是好景不长,程颢老师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两位学生悲痛万分,他们永远的失去了一位好老师。
8、这个故事有两个版本。其中流传广的版本是:严冬的一天,游酢和杨时一起去拜访老师程颐;走近老师的书房时,看到老师正在休息,于是就在门外等候,准备等老师睡醒之后再进去;不久,天降大雪,等程颐醒来时,门外的积雪已经很厚了,看到一直立在门外的两位学生,程颐十分感动,赶忙让他们进屋。另一个版本源于宋元时期的文献记载:游酢和杨时去见老师程颐,进屋后看到程颐正在睡觉,他们就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候;程颐醒来后,已近傍晚时分,他对游酢和杨时说:“时候不早了,你们早点回去好了。”游酢和杨时出门时,发现门外的积雪已近一尺厚了。
9、杨时是宋代的理学家,他天赋异禀,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十五岁攻读经史。更为难得的是,他不因天赋过人而骄傲自满,一生都保持着对学问孜孜以求的态度。
10、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程门立雪的经典故事篇6东街的杨时和西街程颐的女儿从小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如今,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杨时决定要把这门亲事求下来。程颐深知杨时家中的经济情况,在得知杨时要来求亲时,便决定考验他,看他是否人穷志不穷。
11、做人要学会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才会让别人尊重自己。
12、知道的秘密太多了。憋在心里真难受。
13、北宋有一个大学问家,他的名字叫做杨时,为人谦逊有礼貌。有一次,杨时来拜见老师程颐,但当时程颐正好在家里面睡觉,杨时不忍心打扰他的老师,就站在门外边,静静地等着老师醒过来。过了一会儿,天上下起了大雪,天气也开始变得很冷,但杨时没有走,而是在雪中站立着等待老师醒来。当老师睡醒的时候,发现门外站着一个“雪人”。后来杨时也成为了在天下都有名的大学者,这件事也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成为学界的佳话。
14、用法:偏正式;则谓语;比喻尊师重教
15、宋代有个人名叫杨时,他考到进士后不愿做官,一心只想研究学问。一开始他拜理学家程颢为师,学到了不少知识。程颢死后,他又和同学游酢一起到洛阳请教程颢的弟弟程颐。他们到程颐家时,程颐正在打瞌睡。二人不敢惊动他,就侍立在门口。程颐醒来之后,发现门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
16、有一种程门立雪的感觉,但很不是。
17、他们为了不影响程颐休息,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等候。待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积了一尺多厚了。程颐醒后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和他们讨论张载之学。经过一番研究,杨时便豁然明白了。后来人们把杨时不顾大雪纷飞的严寒天气,在程颐家站着候教的行为称为“程门立雪”,用来比喻尊敬老师,诚心求学。程门立雪成语故事篇4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18、在当时,杨时拜师求学的精神被广泛传烦。后世,人们从这段故事中概括出“程门立雪”这一典故,用来强调尊师重道,虚心求学的精神。程门立雪的经典故事篇3北宋时期的,在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学者程颢门下。
19、“路不拾遗”、“负荆请罪”、“匡衡凿壁”、“程门立雪”等比比皆是的典故,佐证了一部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史。
20、妈妈骤然变了脸色:“那怎么行?老师不问你就不查吗?”她翻着字典,神情认真,停下来后,指着上面的“酢”字说:“读‘zuo’,还有另一个读音,‘cu’。”她反复对照意思,但因为“游酢”是人名,分不出来读音,所以她又耐心的查证资料,后,查到了应该读“zuo”。
五、程门立雪成语故事简短20字
1、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
2、尊师重教,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不衰。为人子弟,在年少的时候就要亲近良师,结交益友,要从他们那里学习礼仪和知识。程门立雪的故事2程门立雪的故事,讲的是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出自宋代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后来,“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3、“没关系。麻烦你等程颐先生坐禅结束以后,替我通禀一声,就说杨时在门外恭候先生教诲。”杨时仍然执意要在程府外等候。
4、杨时千里寻师,程门立雪,诚心讨教的行为被传为佳话,流传千古。“程门立雪”这则成语告诉人们,在求学路上,只有虚心才会不断获得进步,只有礼貌才会得到他人的肯定。没有多少人会对粗俗无礼、骄傲自满者积极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
5、程门立雪(chéngménlìxuě),汉语成语,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典出《宋史·杨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6、后程颐老师得知兄弟两人是为求学而来,便被他们的诚心深深的打动,他决定收下这两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兄弟二人的学业进步很快,后杨时、游酢都成为了北宋有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
7、榜样如程门立雪的杨时,为不吵醒老师休息,在雪地默默等候数时。
8、喜欢今天的故事吗?快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吧!
9、出处:《宋史·道学传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0、饥乃加餐,倦然后卧,学然后知不足,然后补憾,方有韦编三绝、孙敬悬梁、牛角挂书、凿壁借光、映雪囊萤、以荻画地、圆木警枕、程门立雪等等的故事。
11、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12、一天他喝了几杯酒,终于忍不住,拉着好朋友,把自己打听到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13、他们决定不打扰老师的休息,于是站在先生的门前静静等待。而当时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刺骨的北风无情的刮在兄弟二人的脸上。两人没站多久,门外的雪已经积一尺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14、小伙伴们,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尊重师长是一种美德,我们从小就要尊重老师、尊重长辈。我们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程门立雪的精神,一定会帮助我们学有所成。哎,你发现了吗?我已经学会使用这个成语了,你呢?
15、(成语故事)北宋时期哲学家杨时,淡薄名利,放弃做官的机会,拜的理学大师程颢与程颐兄弟为师学习理学,学成后回南方讲学。程颢病故后,杨时去拜访程颐,见程颐正在休息,便恭恭敬敬站在院外的雪地里等恩师的醒来
16、有一天,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老师,古代的伯夷、伊尹同孔子差不多吧?”
17、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18、值得被我们一直传承下去。
19、古文|唐诗宋词|国学经典|古代风俗
20、《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