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全集【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2-08 14:35:56 浏览

一、论语大全集

1、‚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2、译文:孔子说:“由!对你说的话,你懂得吗?懂就说懂,不懂,就说不懂,这才是聪明人。”

3、白话文释义: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7、译文:孔子说:“不要图快,不要贪小便宜。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便宜就做不成大事。”

8、这些先知们的故事穿越千年,愈久弥香,流传至今。孔子延续千年文化的血脉,书写流芳百世的篇章。正是因为孔子的传承,才有了今天滋润我们身心的经典;正是因为孔子心中秉奉的正道,才让我们更有力量的坚守自己的信念。

9、(出自):《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0、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没有威仪,所学便不会稳固;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不会和那些不讲究忠信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过错一定会勇於改过。

11、(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1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3、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4、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5、(解释):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16、(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29)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18、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

19、(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0、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取法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则作为借鉴,而改正自己。”

二、论语大全集 原文加翻译

1、(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2、《演说论语》——处世篇(78)集

3、(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4、(出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5、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6、白话文释义: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7、(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辫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10、(出自):《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12、(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13、(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4、(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1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6、(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17、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而可以终生奉行的呢?”

18、(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9、(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20、(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三、论语大全集 原文诵读

1、(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2、(解释):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5、(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论语》这部大书讲了很多常识,当然啦,我只是举出了三个例子而已,若要仔细数一数,三天三夜都讲不完!这些常识就像深入地底的地基,支撑着我们人生的高楼。其中的每个字,都是那样的饱满、富有温度。

8、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

9、《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

10、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1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12、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13、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4、‚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5、骥,就是千里马。在孔子心中,千里马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它日行千里,而在于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跑。恰是这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放弃,才是千里马的可贵之处。如果我们真的懂得了这些,就不会一味的攀比、焦躁。而是坚定自己的追求,好好做自己,做好自己,坚持自己。只要路是正确的,就不怕慢,一直走下去就好。这时,我想起另外一个例子:滴水穿石。人们常常以这个例子夸水的力量大,仔细想想,真的是因为水的力量大吗?不,不,不,是因为时间。

16、译文:孔子说:“君子襟怀坦白,小人则经常愁眉不展。”

17、‚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

18、(24)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19、(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0、译文:孔子说:“一个有志于追求真理的人,却以衣食粗劣为可耻,就不值得同他讨论什么问题了。”

四、论语大全集 小说

1、(出处)《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3、(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4、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

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6、(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7、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8、《演说论语》——治国篇(98)集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1、《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被广为流传;而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竟有115个之多!今天这篇文章,值得收藏!

12、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13、侃侃訚訚(yín)

14、(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5、(38)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16、(读经教育)孩子不积极读经典怎么办?

17、(解释):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18、(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19、(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0、(子女教育)要爱孩子,要成就孩子,要救孩子,首先从哪里下手?

五、论语大全集书籍

1、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成全人家的坏事。小人恰恰与此相反。”

2、白话文释义: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吗!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演说论语》——修身篇(44)集

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7、如果还要深入了解,那就看看十三经,目前十三经的注解版本有两大种,一种是宋及宋之前的一种是清代人的注解可以统称为《十三经注疏》和《十三经清人注疏》。目前,既有套装出版,也有单行本出版。

8、(出自):《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9、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如果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浮夸,二者配合适中,才算是大雅君子!”

10、(解释):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11、(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2、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五则见于《为政》篇,第七则见于《雍也》篇,第九则见于《述而》篇,第十一则见于《子罕》,第十二则见于《子张》,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有价值的部分。

13、(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被广为流传。

16、(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23)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18、后进行的是高中组《论语》学习辩论赛。通过前期预赛,衢州第二中学和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从8所学校中胜出,进入决赛。

19、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20、(出自):《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