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穿秋水不见伊人下句怎么对
1、①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②俶(chù)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逝,离开。③往来:来来往往。④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⑤乐:逗乐。
2、中考必背古诗词40首‖《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知识点+图文解读+习题
3、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①恨的内容:小人当道,人才不得重用,无人理解的忧愤。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
6、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7、以至鸟兽、木石,①罔不②因③势④象⑤形,各具⑥情⑦态。⑧尝⑨贻余核舟
8、《式微》中写出劳役者对统治者不满,天晚还在泥水中劳作的句子: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平泥中?
9、成语“万籁俱寂”。“曲径通幽”,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10、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11、①箬篷②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共八扇。③启窗而观,④雕栏⑤相望焉。闭⑥之,
12、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13、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14、中考必背古诗词40首‖《行路难》知识点+图文解读+习题
15、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16、①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②复:再,又。③焉:于之,从这里。④间隔:隔绝、不通音讯。⑤乃:竟然,居然。⑥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17、诗歌采用设问的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发人深思,达到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的果。
18、B.山光水色,曲径花木使鸟儿怡然自得,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灵魂得到净化与升华。
19、“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是《苏菲的世界》一书的副标题,颇能点明该书的要点。这是一本小说,但也是一本有系统的涵盖各哲学思潮的速食大杂烩。随着小说人物在哲学传统中寻求谜团的解答,读者也跟着温习了一遍西方哲学史。
20、(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
21、望穿秋水,只为寻你回眸一笑,岁月的尘埃里,烟波间转徙千年,等待下一个轮回,下一个转角,下一个荒漠里,又遇见你纤纤倩影。
22、【望穿秋水不见伊人下句怎么对】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23、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24、①卧:卧倒。②诎(qū):同“屈”,弯曲。③支:支撑。④其:代“佛印”。⑤倚之:(左臂)靠在左膝上。⑥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25、D.尾联委婉地批评了友人伤心落泪的举动,间接反映了诗人郁闷,惆怅的情怀。
26、B.领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27、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8、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29、C.“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
30、表现了诗人愿为力,做一番事业(或想做官却没有途径),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帮助和引荐的思想感情。
31、中考必背古诗词40首‖《登飞来峰》知识点+图文解读+习题
32、(2)重章叠句的形式营造出了一种喜庆的气氛。
3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4、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3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36、船头坐三人,中①峨冠②而多③髯者④为东坡,佛印⑤居右,
3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8、结合诗歌的尾联(后两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39、《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4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41、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诺克斯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42、①为嵁(kān):成为不平的岩石。②青树:青葱的树木。③翠蔓:翠绿的藤蔓。④蒙络摇缀(zhuì),参差披拂:(树枝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3、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44、“谁见幽人独往来”,这一反问句表达了怎样的意思?“缥缈孤鸿影”,缥缈,高远隐约的样子。孤鸿与幽人有何关系?
4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46、此外,本诗在结构上重复叠句。全诗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只是在少数地方选用了近义词或同义词,如“萋萋”“采采”分别放在“苍苍”的位置上,用“未晞”“未已”去分别取代“为霜”,这样既做到了一唱三叹,使诗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又使诗作行文富有变化而无重复呆滞之感。
47、【望穿秋水不见伊人下句怎么对】①其:那。②视端容寂: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端,正。容,神色。③若……然:好像……的样子。然,……的样子。
48、请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的妙处。
49、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
50、3、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51、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52、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53、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54、(1)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比如,借“孤蓬”“浮云”“落日”“班马”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然而诗中的“青山、白水”色彩明回丽给人以感而不伤之意,表现出李白的达观答的高贵品格。
55、①同②游③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④隶
56、坐潭上,①四面竹树②环合,③寂寥无人,④凄神寒骨,
57、①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悄怆,忧伤。幽邃,幽静深远。②以:因为。③其境:这里的环境。④清:凄清。⑤久居:长时间停留。居,停留。
58、D.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59、潭①西南②而望,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④势⑤犬牙差互,⑥不可知其源。
60、中考必背古诗词40首‖《望岳》知识点+图文解读+习题
61、不好,原诗“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
62、中考必背古诗词40首‖《相见欢》知识点+图文解读+习题
63、选出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分析有误的一项()
64、伊人伫立过的河岸已成。
6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66、中考必背古诗词40首‖《泊秦淮》知识点+图文解读+习题
6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8、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
69、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70、(8)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71、中考必背古诗词40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点+图文解读+习题
72、这一联用夸张的手法状写了洞庭湖宏阔壮观的景象。一平,一混,一蒸,一撼便将洞庭湖烟波浩渺、漫无边际、恣意的巨大形象突现出来,写得壮美,有生机有活力。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湖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73、(8)诗人为什么要极力地渲染道路的艰难阻塞,诗歌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74、中考必背古诗词40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知识点+图文解读+习题
7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6、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77、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78、(1)白描。比如作者对山光、鸟性、还有深潭、曲径……都是信手拈来,让人感觉浑然天成,很是形象生动。
79、孤雁两三声 往日的温情 只换得眼前的凄情
80、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81、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82、下列对《关雎》的相关说法有错误的一项为()
83、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那氛围)令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84、(4)虚实两方面配合极为恰当,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含丰富。
85、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86、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87、在艺术上,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正是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诗“境界具于词语之外,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
88、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
89、(3)运用象征和比喻的艺术手法。如,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却又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诗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90、独自开放无人欣赏,黄昏来临又被风吹雨打。
9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92、(但愿望)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93、(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94、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95、溪流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够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96、赏析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7、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98、请对“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进行简要赏析。
99、“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这两句诗运用了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100、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