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1、?统编课例|《白鹭》教学设计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就这首古诗当中,为出色的莫过于这首诗的第二联。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就像是在我们的眼前展开了一幅画卷。诗人独自静坐,对着烛光,低头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在窗外北风呼啸,还有不少人家正在庆祝新年,此中的悲凉我们都可以有很直观的感触。
4、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迢迢,遥远。)
5、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6、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叫。睡觉。
7、唐诗300首当中有很多的思乡诗。简单,的就是李白的《静夜思》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种情感早已经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每一个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人心中。
8、(3)读了这些资料,你能体会出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吗?用心读读。
9、重点指导书写“素、章、盈、脉”四个生字,注意字的占格和笔顺。
10、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11、诗人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家乡、童年)是的,这就是“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也就是诗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生活。
12、再读古诗,与同学交流诗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织女与牛郎被银河阻隔,不能相见的哀伤与不幸的情感。)
13、①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14、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去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语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5、【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②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16、——关注“唐诗宋词天天读”——
17、习作四:二十年后的家乡
1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9、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20、王安石的三首思乡诗:《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愁台》颓垣断渐有平沙,老木荒榛八九家。河势东南吹地坼,天形西北倚城斜。倾壶语罢还登眺,岸帻诗成却叹嗟。万事因循今白发,一年容易即黄花。《酬裴如晦》二年羁旅越人吟,乞得东南病更侵。殇子未安庄氏义,寿亲还慰鲁侯心。鲜鲜细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阴。浊酒一杯秋满眼,可怜同意不同斟。
21、榆:榆关榆树榆钱榆荚榆叶榆木
22、《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3、《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4、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2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6、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
27、⑤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28、据考证,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时所作,此时的诗人34岁,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29、“放手”合作学习第四句。
30、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1、再读古诗,与同学交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八月十五游子的思乡之情。)
32、点击上方蓝字:小学语数快速关注我们!
3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34、《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35、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36、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河,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深,营地里上千顶帐篷都亮着灯。风刮了一更又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诗人被风雪交加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是那么温暖、宁静、祥和,哪有这样的寒风朔雪之声。
37、②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38、【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26岁,当时他住在扬州一家旅舍;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在屋内抬望天空一轮皓月,客居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篇。
39、隋唐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这段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40、风一更、雪一更,聒碎心乡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1、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42、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43、运河从南岸的镇江京口入长江到对面北岸的扬州瓜洲,连接古邗沟,所以京口及瓜洲成为有名的渡口。这首抒情小诗,正是诗人在瓜洲停船夜宿时的所见所感。
4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5、(皇帝特许重臣“五侯”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
46、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字。
47、“京口”,在长江北岸,今江苏镇江市京口区;
48、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49、冬至这一天,朝廷要放假,民间也很热闹,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过节的景象。白居易当时正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郸驿舍中,有感而作此诗。
50、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51、(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2、杜牧失意后写下一首诗,成为千古经典,后一句令人深思
53、读了这几个字,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全班交流)
5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5、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为,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56、教师:准备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
57、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镇江润州渡长江,再取道扬州,北上洛阳,不难想象,走这一段为便捷的通道,便是隋唐运河的水路。
58、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59、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那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些景物呢?
60、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62、(2)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63、第3首,《遣悲怀三首·其一》:谢家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尽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百万,为君营奠复营斋。
64、雪一更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6、①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郊。②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③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住于此。
67、诗人在旅途中,他早早的起来赶路,残月挂在天边,村店的野鸡叫了,板桥上弥漫着清霜,都是旅人的足迹。槲叶飘落,枳花绽放,令我想起了家乡,遥想着野鸭大雁,早就挤满了河塘。
68、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元稹和白居易齐名,人称元白,在唐代是大名鼎鼎的诗人。元稹的妻子韦丛死后,元稹曾经写了一首《离思》来纪念自己的妻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69、②连词成句,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70、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1、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京师中家的思念,写下了这首《长相思》。
72、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经过充分地朗读,能体会诗文的意思,理解诗人的情感。
73、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74、②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7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76、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枫桥夜泊》。
77、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归无计。羌管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霜满地,人不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将军白发征夫泪。
78、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79、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80、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81、古往今来,大运河几经沉浮后依旧繁忙如斯,这一头连着你我,另一头系着乡愁,波光潋滟,水色空濛,它继续书写着一段段重逢离别、喜乐哀愁……
82、《杂诗》年代:唐作者: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秋风引》年代:唐作者: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先闻。《南乡子·归梦寄吴樯》年代:宋作者:陆游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它乡胜故乡。
83、从《古诗三首》中任选一首,将其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现代诗。
84、《杂诗三首·其二》(唐·王维)
8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6、第2首,《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87、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88、在诗中,诗人通过写家书这个场景,来表现思乡之深。洛阳城里起秋风了,勾起了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他写下一封家书给捎信的人带回家,想说的话太多了,捎信人要出发时,又赶紧拆开信,又写上几笔,再还给捎信人。寥寥数语,却耐人寻味。
89、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90、①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91、“百般红紫斗芳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92、再读古诗,感悟诗意。
9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
9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95、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96、指名读诗,师生评价,评出“朗读之星”。
97、(4)想象诗歌的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9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99、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100、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