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菱角日记
1、跟随陶兴华在菱角村边走边看,菱角池边偶遇一位身穿苗族服饰、背着背篓的老妇,她一看见陶兴华,就热情地邀请一行人去她家看看。陶兴华很快用苗话和她拉起家常,两人越说越兴奋。旁边的人都没听懂他们在说什么,陶兴华赶紧解释,原来这位老妇名叫陶发珍,刚才一聊起来才发现,老妇和他的一个亲戚熟识。
2、中国南方尤其以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湖北洪湖多。长江中上游陕西南部,平原安徽、江苏、湖南、江西及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工栽培。俄罗斯、日本、越南、老挝等也有栽培。尚志市也有发现野生菱角。
3、菱角是标准的水生植物,它的花开在水面上,白白的,花朵凋谢后,花梗往下弯曲,让子房在水面下结果。果实成熟前,果皮呈红褐色,如果这时候就采收,果肉由于含水量多,煮出来口感水水的,不好吃;等果皮转成黑灰色时,果肉含水量少,煮熟后自然就粉粉的,好吃多了。
4、在城市里,大街小巷吃了个遍,但无论多么美味多么次的美食,都抵不上这份有家味道的菱角焖饭!
5、我先摘,大伯在一旁扶着,我戴上了手套将手伸入温温的水中,在泥土和水中摸索着,大伯在旁边指导着。我顺着茎叶摸到了根部,大伯告诉我菱角就藏在下面,我把叶子连根微微提起,即使在水下,我也一眼就看到了躲在根茎之间的菱角。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将菱角摘下来,将它举过头顶,对着一旁的爸爸妈妈还有弟弟招手大喊:“看!菱角!”身旁的大伯看到我摘到菱角后,也哈哈大笑起来。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我已经摘了大半桶菱角了。揉了揉发麻的双脚,抬头看见在岸边跃跃欲试的弟弟,便让大伯带着我划回岸边,让弟弟也体验一下摘菱角的喜悦。
6、当问到陶兴华老师驻村工作经历,周治勇同志这样对记者说:当年市里确定了学校党建扶贫驻村点为青杠村、菱角村后,学校党委书记陈永祥多次到兴隆乡调研,了解到兴隆乡青杠村、菱角村是以苗族同胞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并与乡村有关领导深入沟通交流,了解情况。回到学校后,立即在全校遴选对农村有浓厚情感、会说苗家话、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而又服从组织派遣的青年教师,后选定了曾从邻近兴隆乡的小坝镇凤凰村考上大学的苗族——陶兴华。
7、立秋即将到来,正是菱角成熟的季节,采菱人泛盆于水上,收获那一枚枚有棱角的果实!
8、在弟弟摘菱角的时候,我开始观察我摘的菱角。它有黑、红、绿三种颜色,形状像是一只只小小的蝙蝠。我剥掉了它的外壳,那羊脂般白嫩的果实露了出来。我咬了一口,那味道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清甜爽口。
9、青杠村蚂蟥组李正安老人的孙子在河南读大学,他尤其关心就业方面的政策,希望孙子有份好工作。“您就放心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只要您孙子学到了真本事,以后一定会有好的平台让他展示自己的。”陶兴华用苗话给他解释,“您也不用愁,将会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教育有保障,就医、养老有保障。”李正安听完,激动不已,布满皱纹的手不住地抹着眼角溢出的泪水。
10、如作蔬菜或生吃,可在萼片脱落,果皮还未充分硬化时采收佳。
11、第菱角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又容易消化吸收,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养血之功
12、菱是江南水乡的常见植物,它的叶片呈菱形,在众多水生植物中格外醒目。别看莲座状的菱盘终日漂浮在水面,但它并非是像浮萍之类的漂浮植物。
13、如果是将菱角煮熟了之后再剥的话,可以将煮熟后的菱角对剪开,这样就可以轻松的将外面的硬壳剥去了。
14、(用苗语为当地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15、一年后,根据工作需要,也是看到了陶兴华此前的表现,组织选派他出任菱角村驻村第一书记,当时的陶兴华还有点担心自己不能独当一面,辜负组织的信任。
16、“当然可以!”我高兴地答应了。说完,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工了。我用牙齿咬了其中的一个角,角上的壳便裂开了,我使劲一扳,那壳便脱落了。我用舌头舔了舔刚才咬菱角的牙齿,有点涩。我又试了试其他办法:用手扳、用尺切……可是都没有显著的果。
17、【摘菱角日记】在皇城根苏园若干年的童年生活中,我熟悉了那位卖菱角的汉子,也熟悉了他手中的那把夹菱角的夹剪,和他那熟练的、飞快的剪菱角的技艺,老实说,我在江南菱芡之乡飘荡了几十年,还没有再看见过同样的人和物呢!
18、“画说暑假”征文之五十一
19、只为百姓苦尽甘来,不忘初心嚼苦成歌。苗族村寨走出的第一书记陶兴华用行动和汗水书写了踏实而无悔的人生,践行了以服务毕节为根脉的贵工程的使命担当,笙歌唱响了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脱贫攻坚的“菱角颂”。
20、菱角的叶子有点像菱形,不知道它的名字是不是由此来的。菱叶有紫色和绿色之分,四周成锯齿形。菱角也开花,一朵朵乳白色的小花像十字架一样,煞是可爱。菱叶下面连着长长的茎,茎上长了很多羽毛状的“胡须”。每当夏末,菱角成熟了,种菱角的人就划只小木盆去摘,摘好洗净,挎着篮子上街来卖。菱角有的是两个角,有的是四个角,既像牛角,又似元宝。菱角价格便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生菱角剥去壳,轻轻咬一口,又脆又甜,回味无穷。
21、正午了,头上虽是炎炎烈日,心中却是开心无比,我们拎着一大袋菱角,迈着轻盈的步伐回家了。
22、这一期,午一美食的小伙伴们就带着大家去采菱角,菱角采罢,寻到了一处夏日戏水的好地方,享美食,清凉一夏!
23、另一个是生命力强。油菜籽刚一收割完,油菜田刚一出来,就可以将玉米营养钵整体移到油菜田里,既省去了深耕油菜田带来的辛苦,更大的意义在于,即便遇到缺水抗旱,早已经长出苗子的玉米也有足够的抗力。
24、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特别是在关键、危急时刻,他站得出来、从不退缩。一次周末,兴隆乡突降大雨,当时还是工作队员的陶兴华立刻和周治勇一起驱车赶往青杠村,不顾安危,与广大村民一起抢险救灾,一路走一路查看登记灾情,安慰受灾群众,并及时帮助村民把受灾情况向乡党委政府反映,使村民的损失减到小。
25、这一刻,所有的疲惫,所有的汗水,都化成无穷的动力,在这一口香喷喷菱角焖饭中!
26、木香花湿雨沉沉(外一篇)|物候
27、这次剥菱角使我明白了:做家务事也要有技巧,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28、老菱装篰,日浇,去皮,冬食,曰“酱大菱”。老菱脱蒂沉湖底,明春抽芽,搀起,曰“搀芽大菱”,其壳乌,又名“乌大菱”。肉烂壳浮,曰“汆起乌大菱”,越以讥无用人。搀菱肉黄,剥卖,曰“黄菱肉”。老菱晾干,曰“风大菱”。嫩菱煮坏,曰“烂勃七”。
29、按,鲜菱充果,亦可充蔬。沉水乌菱俗呼“浆菱”。乡人多于溪湖近岸处水中种之,曰“菱荡”,四围植竹,经绳于水面,闲之为界,曰“菱竹”。……
30、采菱总是初秋,秋收时节,人们忙碌异常,采菱是不谙农事的孩子们的娱乐。没有船,也不唱歌,孩子们拿着脸盆子、菜篓子之类的泡在湾里,赤身露体地摘菱角。菱角不能当饭,也不能当菜,大人也没有工夫剥食,是小孩子自己采的零食。
31、之三十一:作业本消失记
32、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菱角中间的两个刺减掉,然后在中间剪成一般,这样就可以用嘴将里面的菱角肉咬出来了。
33、煮熟再剥皮,生的不好剥皮,再说,及时剥完了再煮也会煮散。可以从它尾部那个小圆孔处开口比较好剥。千万不要用牙咬,因为那样很不卫生。菱角泡在水中细菌较多,我建议你还是煮熟了再吃,煮熟后的菱角容易剥皮,可用刀从中间切开,一挤果肉就出来了。
34、生在江南水乡,菱角是极为常见的。小时候曾经跟着小姨到湖边去玩,坐在木盆里,采菱角,把植株翻过来,红色的菱角就露了出来,一揪菱角就下来了。
35、内桌布是……#假装在大理#
36、【摘菱角日记】如作蔬菜或生吃,可在萼片脱落,果皮还未充分硬化时采收佳。如作熟吃、加工或留种,必须在充分成熟时采摘。早熟品种每5天采摘一次,晚熟品种7天采摘一次,整个采收期分6~7次。
37、这些数字统计,寥寥数语,却是陶兴华两年多来一天天一步步一句句积累下来的,背后的委屈、辛酸和困难不只陶兴华自己知道,菱角村村民、学校领导和同事、前去采访的媒体都看在眼里。
38、据说是大理淡水湖泊独有的。
39、原产欧洲和亚洲,只有中国和印度进行了驯化和栽培利用。早对于菱的记录没有查到,不过《诗经》中便有《采菱歌》了:
40、陶兴华有些沮丧,他特别想把好政策告诉村民,可他们怎么一点不兴奋呢?
41、播前要注意清除河塘中的水草、青苔和野菱,亩用种量一般为10kg,肥力差的河塘可适当增加用种量。对水面大、水较深的河塘,可采用育苗移栽方式。选择底土肥沃、水较浅的河塘,播前放干水晒硬表土,施足农家肥作基肥。
42、菱角原生于欧洲和亚洲的温暖地区。但只有中国和印度进行了驯化和栽培利用。中国南方尤其以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湖北洪湖多。
43、走访农户438户,贫困户338户,共计1340人,走访留守儿童76名;参与调查外出务工人员信息813人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23次;与村干部交流112人次,召开群众会28场,院坝会25场……
44、《仙潭文献》:“水红菱”先出。青菱有二种,一曰“花蒂”,一曰“火刀”,风干之皆可致远,唯“火刀”耐久,迨春犹可食。因塔村之“鸡腿”,生啖殊佳;柏林圩之“沙角”,熟瀹颇胜。乡人以九月十月之交撤荡,多则积之,腐其皮,如收贮银杏之法,曰“阖菱”。
45、果然,在村公所见到久等的陶书记,正如周治勇描述的样子,圆圆的脸上始终挂着笑,感觉特别容易亲近。
46、这不是《红楼梦》所写白玛瑙盘子装红菱的明证吗?
47、选择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基础,也是争季节、早占领市场、提高经济益的关键。如以生食为主,可选菱角大的早、中熟品种(两角菱),分批投放市场。
48、《知堂谈吃》为现代散文家周作人所作关于吃食的文章的结集,由出版人锺叔河先生编选。自1990年初版,2005年再版,并多次重印,销量不错。“民以食为天”,关于吃这个人生第一事儿,读者的关注度也是高的。更何况是名家谈吃,同样一种吃食,名家的笔下所流淌出来的文字,让我们领略的不仅是食物本身,还有食物背后的知识和精神。正如编选者锺叔河先生所言:“谈吃也好,听谈吃也好,重要的不在吃,而在于谈吃亦即对待现实之生活时的那种气质和风度。”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审读本书,那自然是愉悦的。今本《知堂谈吃》较之前两个版本文章有了大量的增补,由九十四篇增加到一百八十一篇,以文章发表时间为序排列。
49、通过积极配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实施校农结合,推动服务农村产业革命,陶兴华为菱角村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并以学校需求及时调整村产业结构,培育出农民收入新增长点。
50、3212058603@qq.com
51、图为镇纪委书记刘远柱查看了石安村非贫困户童继培的房屋建设情况
52、菱角,又名水菱、水栗,古时叫做“菱”,是我国的特产之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菱角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的,皮脆肉美,不亚于板栗,生食可当水果,熟食可代粮食。一般都以蒸煮后食之,或晒干后剁成细粒,熬粥食之。
53、秋风起,菱角香,与分享周作人和邓云乡二位先生写“菱角”的文章,祝大家吃得更有文化。
54、我拿出一个菱角仔细观察起来:菱角有四个又长又尖的角,穿着一件水灵灵的深绿色外衣。它们像怪物,像海豚,像海狮……
55、菱角是一种一年生的水生植物,又叫做水栗或者沙角。当菱角的花谢了之后,就会沉入水中结出嫩绿色的小菱角。当嫩绿色的小菱角变成暗红色的时候,就可以采摘菱角了。
56、在这个水天一色的环境中,等待着米饭熟的过程是极其幸福的,炎热的夏天中适合将身体浸泡在水里,享受这无暇的时光了
57、陶兴华从芦笙曲中得到了启发,他立刻拿起纸笔,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用苗家人熟悉的敬酒歌填起了词:好年好月好时光,好时光,十九大精神传到苗家地方……
58、初秋,水乡的河面上常常会看见大人带着小孩,或几个小姑娘坐在木桶里采菱的场景。采菱的画面自古以来都是可以入诗入画的,当采菱女子弯下水蛇腰,轻轻从水中提起一丛菱叶,看到菱角,笑容在脸上绽开,再映入水中,水中便绽开了一朵朵莲花……菱角藏在叶下,像雨后的春笋冒了出来。摘下一角菱,咬开菱壳,白白胖胖的菱角米冒出来,咬一口,一丝丝甜,一丝丝涩,还有一点点水腥气。
59、自驻村以来,陶兴华共开展苗汉双语宣讲讲习50余次,1500余人从中受益,极大地提振了菱角村、青杠村广大苗族同胞脱贫的信心和决心,使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明确了发展方向。
60、今天,我们全家去摘菱角。
61、之三十四:方特东方神画之旅
62、但话又说回来了,近若干年回到北京,却从来没有看到卖菱角的,大概现在北京的确没有菱角吃了……
63、对于离家,我不舍,父母也不舍。我不舍,我只能想念。父母不舍,他们直接把老家的一套复制到了城里,浓缩在他们的鸭塘边,还有长满冬瓜、韭菜、辣椒、茄子的菜地上。那是我父母的意志,也是母亲的味道,还是我留在心底对故乡长长久久的眷恋。
64、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65、为进一步加快菱角村脱贫进程,陶兴华带领驻村工作队确定了该村脱贫路线;以产业结构为抓手,紧盯产业扶贫“牛鼻子”,充分宣传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从根源上转变思想,变“输血”为“造血”。
66、听了陶书记的双语宣讲,家住青杠村朝门组,今年72岁的李广英老人拍手称赞,连说政策好,给老百姓送了“大礼”。她把家里的两亩土地按每亩每年400元的价格流转给村里的合作社(阿龚蔬果有限责任公司),还通过“特惠贷”养了两头牛、一头猪,生活过得美滋滋的。
67、翻开来可以看到叶柄的中上部膨大成海绵质气囊。
68、俺村的菱角仁饱满圆润,像菱形的奶糖,吃起来甜而脆。煮熟后吃是甜而香。后来我在街头看到外地人拖个木板车卖的那种像斯大林的胡子一样黑乎乎的东西,一个个有火柴盒大,居然不认识那是菱角。那怎么能是菱角呢?根本不是菱形的呀。菱形,一个以植物命名的几何图形,俺村的菱角,叶子、果实、果肉都是菱形的。
69、菱角栽种于温带气候的湿泥地中,如池塘、沼泽地。气候不宜过冷,佳在25摄氏度到36摄氏度。水深要有60厘米。
70、菱的根是扎在水底淤泥里的,中间连着细长柔软的茎,翻看菱盘就能看到。菱的浮水叶叶柄中部膨大变成了气囊,这些气囊为菱提供了浮力。
71、菱角别名水菱、水栗子,原产于我国南方,品种繁多。以色泽论,有青菱、红菱、紫菱等;从角数分,则有四角菱、三角菱、苏杭馄饨菱;以味道看,有清香脆嫩的嘉兴南湖无角菱、鲜美香甜的江苏吴县元宝菱,以及广州地区风味别致的大头菱等。人们喜欢吃菱角,还编出了吃菱角的绕口令:“吃菱角,剥菱壳,菱壳丢在北壁角。不吃菱角不剥壳,菱壳不丢北壁角。”
72、“画说暑假”征文已结束,我们期待更多自由来稿!无论你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任何源自真诚内心、源自真实生活的文字我们都欢迎(无字数、体裁要求)。
73、八月份,河里冒出了一个个青色的小菱角。一开始由青变浅红,然后由浅红慢慢地变成深红的。这时菱角已经成熟了。菱角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梯形的。如果你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个个小元宝呢!捞上一个菱角,剥开厚厚的外皮,露出了白嫩嫩的果肉,放在嘴里咀嚼咀嚼,味道特别棒,还有一股清香呢!煮熟的菱角更好吃,热乎乎的、香喷喷的,好吃极了!我喜欢吃煮熟的菱角了。有一次,我到奶奶家去玩。刚进家门,爷爷喜滋滋的对我说:“今天,爷爷从河里捞了一些菱角,给我的宝贝孙女解解谗!”我欣喜若狂,急忙从爷爷手里拿了一个,迫不及待吃了起来。哇,真好吃!
74、我们家还有一块田,是老宅子门口的宅基地改造出来的,前两年一直种旱稻,因为水不能,抗旱一直是问题。去年旱情严重时,父亲买了一个电泵,抽厨房里的机井水抗旱,吃了不少辛苦,但终究是井水不旺庄稼,只收了五包稻子还不到,比第一年减收一半。也因此,父母就想着让这块田休整一个季节,等到秋天种绿豆。
75、菱也有好多品种,浙江嘉兴的南湖菱,也叫馄饨菱,还有大青菱、小白菱和一些两角菱等,皮多数是青白色,煮熟后外皮会变成褐色或黑色。我更喜欢这种水红菱,叶柄、叶脉及果皮都是这样美美的水红色。早熟种,清明播种,立秋开始收嫩菱,处暑、霜降收老菱,菱肉含水量多,含淀粉稍少,味甜,宜生食。
76、食材:菱角、大米、腊肉、青豆、盐、酱油、啤酒
77、今天还是阴,时不时会飘下一点毛毛细雨,换作夏天,置身这样的细雨中,一定是可遇不可求的美事。今天也不用打伞,气温倒是降了。等电梯时,一股凉风袭来,赶紧折回身,换一件棉袄穿上,顿时踏实许多。
78、苗龄在60天左右,有10片顶叶,菱盘在15cm,具有2~3个分枝时放养,放养时用草绳10株扎成一束,逐步插入水底。
79、大青菱,产江苏吴江、吴县、宜兴等地。中熟种,播种与成熟期与小白菱同,亩产1000~1200斤。品质中等,果形大,每斤20~25个。皮绿白色,肩部高隆,肩角平伸而粗大,腰角亦粗。略向下弯。果皮厚,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2:
80、直播适宜于水深2—3m、底土较肥沃的河塘,当菱角胚芽长出1~2cm时,将菱种均匀撒在水中。
81、《湖录》:菱与芰不同。《武陵记》:“四角三角曰芰,两角曰菱。”今菱湖水中多种两角,初冬采之,曝干,可以致远,名曰“风菱”。唯郭西湾桑渎一带皆种四角,肥大,夏秋之交,煮熟鬻于市,曰“熟老菱”。
82、采收原则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经济益为中心,因品种成熟期和不同用途采摘。菱角在开花后20—30天开始成熟。我地早熟品种熟期在8月15~20日,晚熟品种在9月底10月初。
83、表明自己对“菱角”的态度。
84、其实,陶兴华驻村工作并非毫无牵挂,在儿子需要他陪伴的时候,他不在身边;在家里老人生病需要照顾的时候,他不在身边;在妻子需要关怀的时候,他不在身边。
85、菱角拉丁学名:TrapabispinosaRoxb.
86、养鸭子是母亲想出来的,那是一种蛋鸭,当年养,一百天左右开始生蛋,一只一天生一个,十只一晚生十个,一年四季从不停歇。一年三两千个鸭蛋,自然也是吃不完,吃不完就腌,大舅家的几个表姐还张罗着向各自的小区送,一年竟也有了一两千元的额外收入。
87、大胆参与进来吧,我们期待着你的精彩分享!
88、如果是生剥菱角的话,可以用剪刀将菱角的凹陷处剪开,并且沿着开处继续剪下去;
89、菱角的品种很多,形态各异。从颜色上看,有红菱、紫色菱角、青菱。除大小有区别外,菱角还分为两角菱与四角菱。两角菱似飘在水上的元宝,四角菱像一个个小巧的丹炉。兴化本土的菱角细小,大多是四个角的。
90、今年初,驻村已满两年的陶兴华向组织提交申请,希望继续在菱角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说:只要“菱角村还有一户没脱贫,我就不忍心走,我要等到菱角村脱贫了,顺便把我的帽子摘下来,那时我就可以回去了”。
9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92、水红菱只可生食,虽然也有人把他拿去作蔬。秋日择嫩菱瀹熟,去涩衣,加酒酱油及花椒,名“醉大菱”,为极好的下酒物(俗名过酒坯),阴历八月三日灶君生日,各家供素菜,例有此品,几成为不文之律。水红菱形甚纤艳,故俗以喻女子的小脚,虽然我们现在看去,或者觉得有点唐突菱角,但是闻水红菱之名而“颇涉遐想”者,恐在此刻也仍不乏其人罢?
93、这一天,有部分农户不愿意拿地出来,特别是王美胜老人,拉着陶兴华一直说,没有现金补偿,他就是不愿拿出来。陶兴华就站在烈日下,在征地现场用苗语反复的给他和其他村民解释说:争取到这个项目,来之不易,请大家相信,只有把我们的菱角村旅游业环境建设好,吸引更多的旅客前来,我们的水花酒、我们的传统织布、我们的原生态食品才能让更多的人知晓,大家自然就有更多的收入。没有语言沟通障碍,加上陶兴华诚恳的态度,村民中有人大声说了一句:“陶书记都这么说了,我信他。”
94、这些名称,都是十分美丽的。《光绪顺天府志》是缪荃孙等江南人编写的,所说海淀野菱,我未见过,但什刹海现采的鲜菱角,和门口叫卖的菱角,我是十分熟悉的,很像江南的雁来红。我想如有留心农艺的有心人,把水红菱的种子引到北京,也一定会能种活的。大观园种出小红菱,怎么就不可能呢?汪启淑《水曹清暇录》记北京果品云:“菱有三种,而小红佳。”
95、镇帮扶干部表示,纵使顶着炎炎烈日下村入户,也要尽大努力完成年度减贫任务。既要对标对表“百日行动”要求,走访排查收集问题,又要逐一梳理、协调解决所帮扶贫困户问题,切实做到覆盖、一包到底。
96、对水面大、水较深的河塘,可采用育苗移栽方式。
97、连皇帝都写,简文帝的《采菱曲》写道:“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
98、不必多举例,只此两则,一个明末的记载,一个清末的记载,便足以说明北京是的确产菱的了。
99、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
100、图为店子中学召开脱贫摘帽“百日行动”动员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