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读书怎么用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5-31 10:09:49 浏览
一、怎样高效地使用 Kindle 学习

1、我不知道你是学习英语还是单纯的看书,但是不管哪一种,记笔记是重要的方法,我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完一本书却没有做笔记,过了许久就会忘记,当然,看书后会留下记忆,但却不敢十年后、二十年后还记得。

2、谨记、看书不做笔记=没看。

3、记笔记可以是文章结构、结论、重要语句好用思维导图,如果你想深入书中内容,了解大意,加深记忆,就学画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内容,加强记忆。

4、思维导图的益处不必多说,记录你的思考,方便往后的记忆。

5、如何使用腊唯帆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建议你把笔记做在纸质本上去,动手写往往会加深记忆,方便以后的回顾,而且可以随时带着不用当心没有电,重要的是当你写完整整一大本子成就感顿时升起。

6、如果不想用写的,可以在Kindle做笔记,可以学warfalcon用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做笔记轮雹然后发表在博客,可以在豆瓣做笔记,可以用印象笔记等云笔记,还可以用word或记事本写出然后放在百度云、dropbox之类的云同步软件上。

7、建议你推送些纯文字或长阅读的东西,不要推送新闻(尤其是科技新闻)和网页,那些带图片、更新速度较快的东西不适山皮合Kindle,因为Kindle是黑白屏,而且开wifi比较耗电。

8、so,有些推送交给手机、电脑就好。

9、以下是推送的网站、如若满意,请点击右侧(采纳答案),如若还有问题,请点击(追问)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

二、问一下豆瓣写书,如何修改封面(页面上面只有封面模板的选项)【豆瓣阅读吧】

1、哪位大佬告知一下!。

2、你自己设计好封面之后发邮件给你的编辑,让他帮你换就可以了。

3、我就是这么换的,我的小说地址、https、//read.douban.com/ebook/107327926/,欢迎关注。

5、加我qq1487123179,互助。

三、豆瓣8.4,《如何阅读一本书》:不是所有书都值得读,你需要会选择

1、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因灾难被困图书馆时应按何种顺序烧书取暖?很多知乎网友都回答道、有些书水分大,烧了容易把火浇灭。

2、其实,正如这条问题下知乎网友“黄左野”高赞回答里所提到的、“这个问题猜戚不在于问了一个‘讨厌什么书’的问题,而是一个知识冗余和信息密度的问题。

3、”实际上,按照普通人的泛读速度400-500字每分钟,以及平均预期寿命77岁来计算,假设从7岁开始阅读,以20万字左右的出版物为例,每天阅读一小时是3万字左右的阅读量,那么一周可以读完一本书,每年每人大约能够阅读55本左右的书籍,一生大约能够读完3850本书籍。

4、再看看亚洲规模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其馆藏文献数量达3762万册,其中古籍文献近200万册。

5、书籍浩如瀚海,我们能阅读的仅仅只是少数,如何避免知识冗余吸收、提高获取的信息密度,是我们应当解决的问题。

6、有很多衫裂书籍,我们都不必细读,甚至不必读。

7、那么,应该如何挑选书籍?面对需要精读和不必读的书籍,我们又该如何阅读?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的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就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8、两位作者在书中也言简意赅地表示、许多书其实是连略读都不值得,以及我们必须学会切换阅读速度。

9、《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

10、这本书细致地谈论了究竟该怎样阅读,如何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并且给出了细致的建议。

11、本书的作者是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

12、莫提默·J. 艾德勒(1902-2001)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

13、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14、查尔斯·范多伦(1926-)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5、后因故离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

16、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将本书1940年初版内容大幅度增补改写。

17、因此,本书1970年新版由两人共同署名。

18、关于查尔斯·范多伦,还有一部名为《机智问答》的电影,讲述的是他在20世纪50年代参加美国叫座的电视益智游戏节目时的事情。

19、他虽然回答机智、博学多闻,但被怀疑存在舞弊行为。

20、这部电影还曾荣获1995年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佳影片提名、佳导演提名及佳男配角提名。

21、让我们书归正传。

22、一些人也许会觉得,谁还不会看书呢?实际上,阅读也许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简单。

23、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好的老师。

24、任何事情只要是我们主动想去做的,我们就会解决困难,去探索和发现,收获也就更多一些。

25、阅读也是如此。

26、阅读就是一种主动型的学习,我们没有老师引导,没有旁人教学,全靠自己去自我发现,自我理解。

27、当阅读遇到困难时,一些人会向其他人或书籍寻求帮助。

28、比如一些人就会选择去听红学家的讲座,从而了解《红楼梦》。

29、现在也有很多听书APP,讲书人自己读过书后,再选取书中的重点,并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讲给听众听。

30、虽然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并不认可这是阅读。

31、他们认为所谓的阅读,是不依靠外力,靠自己的心智去阅读和理解,这样我们才能破茧而出。

32、但个人认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3、”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选择通过这些帮助筛选书籍,也帮助理解,因为一些学者、讲书人确实是有其独到见地的。

34、总之,自己主动想读,才是开始阅读的前提条件,才有寻求他人帮助的后续。

35、我们应该主动去找出那些对我们有价值的书籍,好的书籍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增长知识,对工作和生活有帮助,也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心智和成长起来。

36、《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推荐了长长的书单,共有137本,我看的版本没有翻译成中文书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寻找,比对选择后进行阅读。

37、在毛姆的《毛姆读书随笔》中,毛姆认为或兆闭读书是为了享受。

38、虽然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认为、“阅读的目标是、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

39、”但他们也都同意这两个目标都能够给我们带来享受。

40、其中,增进理解力是更为重要的事情,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更多的事情。

41、为了提高我们的理解力,我们应该去阅读那些超过自己理解能力的书籍,从而提高,但是要控制好距离,将其克服在一定程度之内。

42、这让我想起了科尔姆·托宾的《大师》。

43、《大师》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属于超纲书籍,虽然已经是中译版,但我读起来颇为费力,反而有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感觉。

44、不过我喜欢的一位作家也曾说过,要阅读一些超过自己阅读水平的书籍,这样才会进步。

45、所以我决定,留待以后再翻阅这本《大师》。

46、而为了提高我们的理解力,在主动想要阅读一本书时,我们还应该提出4个基本问题、这4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致的框架,针对不同书籍,我们可以化用提出不同问题。

47、在读书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尽力去咀嚼和消化书中的内容,找寻答案,并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48、此处推荐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出的笔记方法、“葱鲔(wěi)火锅式”读书笔记,即摘抄和感想。

49、在书中自己有共情的部分写下自己的感受就可以,这种方法比较容易上手。

50、王国维曾说做学问有三境界、在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看来,读书也有四个层次,并且这四个层次是逐渐递进,后者包含前者的过程。

51、即开始的简单阅读,学习词汇符号,能看懂简单的读物,并且不断精进自己的阅读技巧,培养基础的阅读能力。

52、关于这一阶段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也给出了一些方法。

53、即在规定时间内能够阅读完内容,并且抓得住重点。

54、检视阅读可以分为两种。

55、一种是有系统地略读或粗读,从而确定自己是否想读、本书是否值得自己做分析阅读,帮助在有限时间内找到相关的信息。

56、略读之后,需要确定是否对自己有用,知道作者的主张及他写的是怎样的书。

57、在这一步骤,我们可以选择翻看书名、序、目录页、出版者介绍等部分,也可以随意翻阅,挑书中感兴趣的部分先看上几页。

58、在这里,要说一下书的腰封。

59、一开始,我觉得腰封是个很麻烦的东西,不方便保存,腰封上的宣传内容也可能会有失实之处。

60、但后来,才逐渐明白,腰封上的文案实际上是一本书的精华所在,虽然一些可能会存在问题,但也有很多腰封成功。

61、从写作者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向腰封学习。

62、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我们要学会根据腰封分辨书籍。

63、第二种检视阅读是粗浅地阅读。

64、也就是从头到尾读一遍,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查询和思考。

65、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英文系的蔡依林早年读《哈利·波特》英文原版的时候就是如此,遇到陌生的单词她会选择忽略,继续读。

66、我觉得这种状态和我们拿到一本小说,迫不及待开始阅读时的状态一样。

67、我们不会关心环境描写,也不会在意历史背景,我们只想看到主角的故事,只想知道他们的结局,因此我们就自动屏蔽了很多细枝末节,而只看故事。

68、这样能够大化地获得阅读的快乐,减少阻力。

69、分析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对一本书进行分析式地阅读。

70、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书中也详细给出了每个阶段的建议原则。

71、在找出一本书谈些什么的阶段时,越早弄清楚书籍的分类越好。

72、不同类型的书、作者讨论问题的方法都不相同,运用检视原则,我们可以尽早知晓书的类别、方向和内容。

73、并且在这一点上,“要学习去怀疑一切。

74、在书籍分类上,你要有怀疑心。

75、”十分畅销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副标题是“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上架建议是心理学、社会科学类。

76、但作者在第一版的后记中曾经写到,书中近20余篇是真实案例,也有一些是在真实案例上做了增添或删减的。

77、书中一半的故事是有虚构成分的。

78、诸如此类的,还有《货币战争》。

79、这本书起先我也是认认真真当历史书看的,后来才发现只是小说。

80、在带着怀疑心分类之后,根据不同的书籍,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拎出重点,书中也细致地针对不同书籍(文学、历史、社科、哲学、报刊杂志等)给出了不同的阅读方法。

81、接着,我们应该试着使用一句话或是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82、这其实是很锻炼人的一件事,这种总结归纳强调书的整体性,我们要能够简要地说出整本书的内容和特点,而不是当别人问这本书好在哪里时,只会说“好看”。

83、好的作者也许会在书名、前言里告诉你整本书说了什么,但也可以自己去发掘,用简明的语言进行表达。

84、本书中也提到,读者的领悟和作者的表达也许会有差别,但不足为奇,可以不一样,只要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有理有据地探讨指正即可。

85、如果想要更加系统化地阅读,欢迎来到第四层、主题阅读。

86、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一个主题并围绕该主题,可以阅读多本与之相关的数据,并比较、整理出它们之间的关联之处,如对这一主题的看法是什么?有没有不同的见地?其实,很多读书大咖、书店、出版社都会有自己的社交账号,并且会推荐一些主题书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风格喜好关注一些。

87、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的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可以算是一本正统的介绍如何阅读的书籍,给人一种大学教材的感觉。

88、所以读书随意一些的人可能会觉得本书过于严肃端正,但正如本书所教导的,我们可以通过略读来选择是否要读这本书,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

89、梁文道曾经这样评价这本书、我们时常会羡慕每年能够读100本书甚至更多书的人,但是作者告诉我们、“要避免这样的错误——以为读得多就是读得好的错误——我们必须要区分出各种不同的阅读形态。

90、”我们可以通过读书的4个层次更加系统化地阅读,并依据书籍内容选择不同的阅读速度,做到快慢切换自如,从而自主学习,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阅读,不浪费每一次阅读、每一次享受。

四、如何更好地用豆瓣来做营销?

1、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因灾难被困图书馆时应按何种顺序烧书取暖?很多知乎网友都回答道、有些书水分大,烧了容易把火浇灭。

五、如何用好 Kindle

1、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我不知道你是学习英语还是单纯的看书,但是不管哪一种,记笔记是重要的方法,我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完一本书却没有做笔记,过了许久就会忘记,当然,看书后会留下记忆,但却不敢十年后、二十年后还记得。

2、谨记、看书不做笔记=没看。

3、记笔记可以是文章结构、结论、重要语句......好用思维导图,如果你想深入书中内容,了解大意,加深记忆,就学画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内容,加强记忆。

4、思维导图的益处不必多说,记录你的思考,方便往后的记忆。

5、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建议你把笔记做在纸质本上去,动手写往往会加深记忆,方便以后的回顾,而且可以随时带着不用当心没有电,重要的是当你写完整整一大本子成就感顿时升起。

6、如果不想用写的,可以在Kindle做笔记,可以学warfalcon用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做笔记然后发表在博客,可以在豆瓣做笔记,可以用印象笔记等云笔记,还可以用word或记事本写出然后放在百度云、dropbox之类的云同步软件上。

7、建议你推送些纯文字或长阅读的东西,不要推送新闻(尤其是科技新闻)和网页,那些带图片、更新速度较快的东西不适合Kindle,因为Kindle是黑白屏,而且开wifi比较耗电。

8、so,有些推送交给手机、电脑就好。

9、以下是推送的网站、狗耳朵爱看豆(ikandou.com)如若满意,请点击右侧(采纳答案),如若还有问题,请点击(追问)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

六、怎样高效地使用 Kindle 学习

1、我不知道你是学习英语还是单纯的看书,但是不管哪一种,记笔记是重要的方法,我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完一本书却没有做笔记,过了许久就会忘记,当然,看书后会留下记忆,但却不敢十年后、二十年后还记得。

2、谨记、看书不做笔记=没看。

3、记笔记可以是文章结构、结论、重要语句好用思维导图,如果你想深入书中内容,了解大意,加深记忆,就学画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内容,加强记忆。

4、思维导图的益处不必多说,记录你的思考,方便往后的记忆。

5、如何使用腊唯帆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建议你把笔记做在纸质本上去,动手写往往会加深记忆,方便以后的回顾,而且可以随时带着不用当心没有电,重要的是当你写完整整一大本子成就感顿时升起。

6、如果不想用写的,可以在Kindle做笔记,可以学warfalcon用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做笔记轮雹然后发表在博客,可以在豆瓣做笔记,可以用印象笔记等云笔记,还可以用word或记事本写出然后放在百度云、dropbox之类的云同步软件上。

7、建议你推送些纯文字或长阅读的东西,不要推送新闻(尤其是科技新闻)和网页,那些带图片、更新速度较快的东西不适山皮合Kindle,因为Kindle是黑白屏,而且开wifi比较耗电。

8、so,有些推送交给手机、电脑就好。

9、以下是推送的网站、如若满意,请点击右侧(采纳答案),如若还有问题,请点击(追问)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

七、如何用好 Kindle

1、我不知道你是学习英语还是单纯的看书,但是不管哪一亮弯种,记笔记是重要的方法,我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完一本书却没有做笔记,过了许久就会忘记,当然,看书后会留下记忆,但却不敢十年后、二十年后还记得。

八、如何迅速定位某个领域的佳入门书籍

1、豆瓣豆瓣找书重要的有四个工具:评分、豆列、书评、读书笔记(豆瓣也有图书榜,但不可全信),通过这四个工具综合判断,有几条重要的原则:评分:打分的书一定要出版2年以上,500、1000人以上这个分数的水份才小一点,一般的说,出版不到1年、重印次数还没有的书,也就不用考虑了,特别是豆瓣上现在营销的人越来越多,书托满地……豆列:豆瓣用户贡献了大量的时间创造了许多高质量的豆列,像“程序员应该读的图书”、“各领域入门书籍推荐”等热门豆列,这些豆列一般都有特定的主题,比如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一般来说,豆列推荐人数>500,关注人数>1000人的质量才比较可靠,如果创建该豆列的人关注人数还能破10k人次,那可靠度就更高了。豆列旁边有评论的地方,如果某个优质的豆列加入几本特别烂的书,会有很多人留言的,这点需要留意。书评:在豆瓣读书频道翻上10几20本书,总能看些一些人重复出现,你可以看看他们写的书评、打分、关注的友邻、写的日记、发的广播、参加的小组,总体确定一下他们混迹的圈子,如果和你想看的书对的上口的话,在仔细翻翻他们的的豆瓣、博客或者微博,你总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胆子大点的话,直接发豆邮求推荐吧。读书笔记:豆列推荐的书单,经典的书读书笔记破1k是很常见的事情,看看读书笔记的内容,是偏专业了,还是通俗的,抓住个认真写笔记的豆友,留言说说你自己的情况,问下这本书的适合群体之类的。。

2、知乎知乎连接着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分享着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年龄层次也相对较高,所以可信度很高。在知乎定位佳入门书籍方法有搜索、提问、邀请、私信:关键词搜索:首先你可以在搜索框输入关键词,找到与你的主题相关帖子,很多得票率高的精华回答下面都有书籍推荐。提问:在知乎,大部分领域的问题能得到很有效的回答,尤其是互联网知识相关的。这时就需要知道如何提个好问题,首先要认真思考,在搜索完确认别人没提过,这时所提问题要具体,添加相关话题,提交后虚心接受别人修改。这样你才能获得想要的答案。站内邀请:提完问题,这时要提高问题解决效率,你可以使用右侧的「站内邀请」,邀请专业人士来回答,大部分人都乐于分享。私信:找到对应主题下的精华回答对应的“佳回答者”,直接私信询问。比如,如果你想找时间管理这个专业,你会发现“Walfacon”“李开复”“采铜”等人是这个领域的佳回答者,点击他们的头像,直接私信,放心吧,总有一个会回答你的。。

3、果壳果壳的Slogan叫:科技,有点儿意思,像是生物、化学、电子类领域,推荐的入门书籍可能会比知乎更加专业一点,毕竟知乎一开始里头都是些互联网的产品经理,可能在计算机、心理学、还有一些社会科学的领域专家比较多。同样,上面提到的知乎里检索技巧同样适用于果壳,你们可以多逛逛问答、小组频道,两个网站的差别可能多是在用户类型上而已。(特别是“性情”小组)。

4、Mooc公开课上MOOC类的网站,比如Coursera,Edx,Udacity等等,或者一些大学公开课程(如MIT courseware,YaleOpenCourse等),找到对应学科的入门视频课程。开这些课程的老师一般都会出一个叫“Syllabus”的东西(类似课程表),从里面能看到一些推荐阅读的书单。因为这些名校的老师都是各自所在领域的,他们推荐的书籍基本也是该领域内公认的重要的内容。Ps:前3条技巧对定位入门中文书籍比较实用,定位英文书籍出了第四条之外,还可通过Amazon书评、GoogleBooks、或者像NYTimesbooks、BookReviewIndex这类渠道查找。。

九、想要方便以后回顾,应该如何做读书笔记?

1、豆瓣豆瓣找书重要的有四个工具:评分、豆列、书评、读书笔记(豆瓣也有图书榜,但不可全信),通过这四个工具综合判断,有几条重要的原则:评分:打分的书一定要出版2年以上,500、1000人以上这个分数的水份才小一点,一般的说,出版不到1年、重印次数还没有的书,也就不用考虑了,特别是豆瓣上现在营销的人越来越多,书托满地……豆列:豆瓣用户贡献了大量的时间创造了许多高质量的豆列,像“程序员应该读的图书”、“各领域入门书籍推荐”等热门豆列,这些豆列一般都有特定的主题,比如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