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易后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12 21:34:17 浏览

燕易后

1、史记错把一人分饰两角:燕易王和燕王哙icon实际是一个人。首先从《史记》本身来看,燕国战国中后期的君主都有谥号,比如易王、昭王、惠王、武成王等等,除了末代君王燕王喜是因为亡国后无人追谥,就只有燕王哙没有谥号。尽管春秋战国时期不乏没有谥号的君主,但多是因为在位时间很短或者被政变下台等因素,后来继位的君主不予承认的原因。燕王哙虽然干了一些荒唐事,但后来继位的燕昭王icon作为他的儿子,不给自己的父亲上谥号(哪怕是恶谥)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另外从燕易王icon的谥号“易”来看,《逸周书·谥法》曰「好更改舊曰易」,与燕王哙称王、禅位子之的事迹正好一致。从其他史料来看,《战国策icon》有记载有“哙子谓文公曰……”」。如果依据《史记》,哙作为文公的孙子就已经用事,就很不符合常理。也更好解释了燕易王与燕王哙就是同一个人。其次,从出土青铜器铭文icon来看出现了“郾侯哙”字样,为笔者的结论提供了直接证据。根据《史记》记载,燕国第一个称王的是燕易王,燕哙作为燕易王的儿子,继位之后自然会以王相称,而不可能称侯。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燕哙在禅位于大臣子之之后又自贬为侯,但一般来说侯也是一国之主,既然燕哙已经禅让,就不再是诸侯,自谦称侯也不太可能,那就只有一种解释,就是燕易王与燕王哙是同一个人,燕哙在公元前323年称王之前正是燕侯哙。

2、了不起的燕昭王历史上的奇人奇事多如繁星,燕易王哙的“奇”独树一帜,上下五千年纵横九,只他一人。他向往古时候的禅让,想把王位传给贤人以成全自己的美名。后,那个叫“子之”的相国接替了哙的王位,哙退到了朝臣中,向子之俯首称臣。如果燕国由此强大起来,这出禅让倒也算一桩美事。可惜国人不服这出闹剧,闹将起来。齐国更是趁着燕国内乱之际出兵伐燕,险些灭了燕国。战火中燕哙自缢,子之被处死。燕国的废墟上,迎来了燕昭王。李白的《行路难》中提到了燕昭王及其事迹:......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燕昭王上任伊始,就把强国复仇作为第一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进了一系列人才,其中闪亮的是后来被诸葛亮引为自比的乐毅。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了燕王很高的评价--“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休养生息了28年之后,后面的事情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乐毅率秦、赵、韩、魏共五国大军攻打齐国,燕军独下七十余城,除莒州、即墨二城,其余尽数划入燕国的版图,尽雪前耻。故事发展到这里,历史上屡试不爽的“反间计”又出来作祟了。数千年来多少英雄豪侠倒在这个计谋之下?当我们感慨“凤凰何少尔何多?”时,其实应该知道,不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麻雀就是远多于凤凰,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否则,凤凰还怎么成为凤凰呢?现在,有人开始用暗箭瞄准乐毅了。谁?燕国骑劫,算来也是一员猛将,他跟太子乐资关系历来很好,找太子吹风来了,太子把这阵风转到了燕昭王那儿:“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惟莒与即墨耳,乐毅能于六月间,下齐七十余城,何难于二邑?所以不肯即拔者,以齐人未附,欲徐以恩威结齐,不久当自立为齐王矣!”之所以说燕昭王了不起,就是因为他面对这样一股歪风,没有被带着走,反而惩罚了传播流言的太子--鞭笞20下。昭王是这样回答的:“吾先王之仇,非昌国君不能报,即使真欲王齐,于功岂不当耶?”所谓流言止于智者,就是这种感觉。可惜,燕昭王的智毕竟有限,迷恋上了神仙之术,后暴毙于丹药之下。太子乐资得以继位,乐毅的功绩戛然而止。虽然感到唏嘘,但这就是历史。

3、公元前324年,苏秦在燕国与王后私通,东窗事发,幸亏脑子转得快,这才逃到齐国。就是苦了齐威王。苏秦在燕国也是任宰相一职,位高权重,不知怎么的就跟燕国上任国君的王后,也就是燕易王的母亲,好上了。被燕易王发现后,苏秦明白自己在燕国待不下去了,于是心生一计,向燕易王说,我在燕国没能帮您提高燕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如果您派我去齐国,我就能提高燕国的地位。燕易王答应了。于是苏秦装作得罪了燕王,无路可走才投奔齐国。齐王任苏秦为客卿。客卿就是非本国人但在本国就任要职。可见齐王对苏秦也是比较重视的。就这样苏秦打入了齐国内部,然后就开始想方设法的建议齐王大兴土木,建造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建筑,同时离间齐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目的就是为了消耗齐国的国力,让齐国孤立无援。事实证明苏秦的做法确实提高了燕国的地位,但自己也没落得一个好下场。1、苏秦与燕易王的母亲相好,燕易王知道后非但没有严惩还放苏秦离开燕国。可能是因为与苏秦私通之人,并不是燕易王的生母,只是在称呼上称为“母后”。但毕竟是家丑不外扬,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做,君王颜面何在?苏秦献上的计谋刚好一箭双雕,表面上处理了苏秦,实际上祸害了齐国。2、书中说苏秦假装得罪了燕易王遂逃到齐国。怎么是假装呢,难道不是真的得罪了吗?《史记》中还说燕易王对苏秦更好了,这就不能理解了。多年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也经历了类似的事情,夫人与自家门客做了不可描述之事。但孟尝君却说这是人之常情,不了了之。我的天,难道是因为有三妻四妾所以不在乎吗?还是宰相肚里能撑船?苏秦当初也是励志的,“头悬梁锥刺股”故事中,刺股的就是苏秦。没想到如今身败名裂。#每天读点资治通鉴#

4、通过每天一个小故事,学一下《鬼谷子》--”抵巇术“在《鬼谷子》中,“抵巇术”是关于弥补缝隙的方法,是一种预防的手段。世界万物都会出现裂痕,如果不及时处理小的裂痕,那么会演变成大的缝隙。而裂痕的出现,会有各种迹象,做到防微杜渐,在裂痕还是处于萌芽阶段,及时处理(“抵”)。“抵”:抵塞,抵住裂缝。抵住裂缝的方法有很多,可通过“抵”使得裂缝消失,终实现自己的目的。”巇”:漏洞、待解决的问题、矛盾。“抵巇”就是用方法来解决问题,挽救对自己不利的局面。苏秦,战国时期纵横家,推行合纵之术。在燕易王继承王位之际,齐国趁机夺取燕国是十座城市。苏秦不辱使命,成功劝齐王归还这十座城市和撤退军队。苏秦立此大功,深得燕易王赏识。可此时燕国有人看到苏秦得到大王的赏识心生妒忌,在燕易王面前诋毁苏秦,说:“苏秦表面是个君子,实则是个不忠不孝的人,为了推行他的合纵之术,经常挑起战争。”燕易王听了之后,心存芥蒂,对苏秦产生怀疑,慢慢疏远苏秦。苏秦感觉到燕易王对自己越来越冷淡,决定找个机会向燕易王解释,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苏秦首先对燕易王说:“我只是一个老百姓,能得到大王的赏识,是我的荣幸。现在我为你干活,力劝齐王归还十座城市和撤退军队,却感觉到您对我的冷淡,一定是有人在您的面前说我是个不忠不孝的人。但是我不讲忠孝信义,是大王的福气。如果让曾参那样的孝子、伯夷那样的廉洁之人、尾生那样讲究诚信的人来辅助大王,大王是否满意?”燕易王说:“如果真是这样,实在是太满意了。”苏秦继续说:“曾参是孝子,不会为了帮您去说服齐王归还十座城市,而离开他的父母半步;伯夷高洁,宁愿饿死也不做周武王的臣子,那他怎么会帮您去要回这十座城市?尾生为了不失信于一个女子,宁愿抱柱而死,那他如何帮您去要回这十座城市?而我才是宁愿得罪您,也要为您出谋策划、四处奔波的人。我讲的是大局,大方面的忠信。燕易王说:“得罪君主一般都是不讲忠信,哪有因为对君主忠信而获罪的人呢?”苏秦说:“大王,我给您讲个故事:一个小吏的夫人趁小吏外出时候,与别人私通。因为怕丈夫回来时候发现,所以和通奸者商议,用毒酒害死小吏。小吏回家时候,其夫人让小妾把酒端上来。小妾知道夫人要用毒酒害死小吏,所以故意失手摔掉毒酒。小吏看着夫人命小妾上酒,高兴,却看到小妾把酒摔掉了,十分生气,随即痛打小妾一顿。小妾身怀忠信,却要被自己丈夫打。这跟我和您之间多么像呀。”燕易王听完,觉得有道理,消除对苏秦的怀疑,并重赏苏秦。君臣之间消除了裂隙,和好如初。苏秦能重获燕易王的信任,正是运用“抵巇术”,寻找到两者之间的矛盾,然后进一步解决。*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感谢。点个赞吧,每天学一点《鬼谷子》,拓宽认知视野,打开人生格局,丰富自己的人生。#燕易后#

5、苏秦帮燕易王讨回十座城。转头燕易王却怀疑他不忠,想谋反。苏秦找到燕易王说:“陛下,因我不讲忠信之事,怀疑我谋反,寒心呐!”转身却说:“这怀疑和撤职,来得很及时啊!”苏秦在鬼谷子学习,完成学业后,曾到处游玩,凭着自己的口才,拿到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等六国相印,并把众多弱小国家联合起来抵抗强国的欺辱。燕易王登基时,齐国乘机强走了燕国十座城。于是,燕易王派苏秦去齐国讨要,苏秦幸不辱命,讨回了十座城,并劝齐王撤走了部队。这时,却有人偷偷在燕易王跟前诋毁苏秦说:“苏秦就是个伪君子,他对陛下和国家不忠,是小人。”燕易王听了很生气,也因此对苏秦的忠诚生了疑心,苏秦从齐国回来后,对他的态度冷漠。苏秦知道这件事后,觉得自己应该找燕易王解释清楚。他先是对燕易王说:“臣以前就是一介平民,就算没有什么功劳,也受到了你的尊重。现在帮大王从齐国讨回十座城,劝退齐军,大王对我确实十分冷漠,我知道是有人在你跟前说我是不忠不义之人。臣认为,我不讲忠信,才是大王的福气。如果是曾参那样的孝子、伯夷那样的廉士、尾生那样的信士来帮大王做事,您觉得如何呢?”燕易王回答:“那我会是个十分幸运的王。”苏秦听了燕易王的回答后,找到了他和燕易王裂缝的问题所在,他接着说:“曾参作为孝子,不会离开父母,又怎么可能让他去劝服齐王还城退兵呢?伯夷志向远大,就是饿死也不愿意当武王臣子。又怎么同意去劝说齐王还城退兵呢?尾生跟一女子相约桥下,就算河水上涨,宁愿淹死也不想失信于人,又怎么可能会帮您去劝服齐王还城退兵呢?而我却因为不讲小忠,讲大忠得罪君主阿!”燕易王依旧是半信半疑,说:“得罪君主都是因为不忠,怎么会因为忠被定罪的呢?”苏秦说:“也不是没有的事。曾经就有个官员,他在外面当官,妻子趁他不在家跟人私会,到了那人回家的日子,妻子很担心,就跟私通者商量,决定毒死那人。官员回家当天,妻子让小妾给官员递上药酒。小妾知道妻子的计划,想告诉官员酒中有毒,又不能得罪女主人,不说又怕官员被毒死。没办法只能装作失手,把酒打碎了。男主人对妻子让小妾送酒过来很开心,没想到被小妾打碎了,十分生气,让人把小妾打了一顿。小妾对男主人够忠诚了吧,但还是受到了伤害。这情况不就跟微臣一样的嘛?”燕易王听了,就此打消对苏秦的疑心,恢复了他的职位,给了丰厚的赏赐,没了猜疑后,燕易王对苏秦比以前更信任。#历史#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日签#

6、公元前284年,苏秦被刺客谋杀,临死前对齐湣王说:“我命休矣,大王在我死后,将我五马分尸,就能揪出刺客身份!”齐湣王一向很器重苏秦,对于他这么个奇葩请求很是不理解。苏秦足智多谋,名满天下,合纵六国从而使强悍的秦军不敢再轻易出兵函谷关,维持了长达十五年的和平。然而,这样一位名伟大的政治家,惠及万民的大英雄,却被刺客刺杀身亡。非但不能寿终正寝,还要求齐湣王对自己施行五马分尸这样的酷刑,以此来捉拿刺客,未免有些得不偿失。可这种不合常理的想法,放在头悬梁、锥刺股的苏秦身上,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可如果齐湣王当真毫无缘由地将苏秦五马分尸,一定会引起百姓们的争议,重臣死后却不能入土为安,何论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届时齐国人心动荡,于国不利,齐湣王绝不会让自己处于这种境地,自然不会答应。苏秦以谋略著名,不会想不到这一点,为了捉拿刺客又不损坏齐湣王的名声,他便让湣王对外宣称自己“作乱齐国,暗中助燕”。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战国时,只有国家昌盛强大,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如果有传言说苏秦危乱齐国,不论真假,百姓自然不会让之前一般拥护他,刺客也一定会以为自己误打误撞为齐国立下大功,沾沾自喜想要获得恩赏,从而暴露身份。车裂、骂名、悬赏、所有的一切都是苏秦设下的圈套,只为让凶手自投罗网。这样严丝合缝计划,对齐国没有任何危害,况且齐湣王对苏秦信赖万分,不会拒绝他临死前的要求。就这样,齐湣王依计行事,果然捉到了凶手,为苏秦报仇雪恨。凶手的落网,这段故事也该画上句号,成为苏秦一生后的谋算,留在史书上展现他作为纵横家的深谋远虑。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苏秦死后,他暗中助燕破坏齐国的大量证据被发现。那时为了捉拿刺客宣称的“作乱齐国,暗中助燕”并非一时戏言,恰恰是他来往齐国的主要目的。六国合纵成功,苏秦的选择是安居在赵国,六国与秦国的和平维持了长达15年之久。可秦国兵强马壮,一直有吞灭六国的野心,十五的和平对六国而言是风平浪静,安居乐业;对强大的秦国却是小心蛰伏,伺机而动。苏秦的合纵之策挡得住秦国的野心与兵马,却挡不住六国内部的自相残杀。秦王野心勃勃,派使臣欺骗齐国和魏国一同攻打赵国,就这样,合纵联盟就此破裂。一朝功败,苏秦的心血毁于一旦,况且受到背叛的是苏秦所在的赵国,这简直是奇耻大辱,于是苏秦立誓一定要报复齐国。合纵策略的失败主要是秦国是谋划,其次是齐、魏两国的背叛,赵国首当其冲被攻打,之后燕国爆发“子之之乱”。齐国更是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不仅干涉燕国内乱,更在燕国境内大肆虐杀。想当初,苏秦的合纵盟约是在燕国得到首肯,继而有资本说服其余国家加入;盟约破裂,燕国势微,苏秦辞别赵王再次返回燕国相助。或许是因为对齐国的不满,又或许是对燕国知遇之恩的报答,不论从哪种角度出发,苏秦重返燕国都会开启一场新的政治事变。此时的齐国在齐宣王的统治下得到快速发展,但仍然不敢与秦国为敌。秦惠王与燕国联姻,他的女儿是燕国易王的妻子,苏秦以此为突破口,言明:占领燕国的城池就是与强大的秦国为敌。犀利的分析成功劝说齐宣王归还了燕国的城池,但他却遭到了怀疑与诽谤,有人疑心他不忠不诚,燕易王默许了这种说法,没有对他分封任何官职。合纵策略的失败,让苏秦在燕国都没有了一席之地,其余的诸国更不会接受他,可苏秦并没有轻言放弃,面见燕王解释自己的作为,重新得到重用。之后,苏秦借口得罪燕王来齐国避祸,苏秦受燕王怀疑在前,加之苏秦一向巧舌如簧,齐宣王终任用他为客卿,并接受了苏秦的建议,大兴土木,宣言齐国的强盛。宣王死后,齐湣王即位,苏秦愈发受到重用。苏秦又以孝名说服湣王大兴土木,消耗齐国的国力,同时以富有的宋国为饵,鼓动齐国争抢宋国的控制权。树大招风,齐国的强大不仅威胁到了秦国,之前合纵的其他诸国更是不满齐国的强横。毁灭齐国的时机早已成熟,死亡是苏秦的命运,他以死间挑拨齐国内乱,让齐王对他对他深信不疑,齐湣王被迷惑了双眼,只看到富裕的宋国国土,却忽略了四周的危险重重。等到湣王反应过来,齐国早已四面树敌,无计可施。苏秦“助燕”一事可谓一波三折,苏秦在燕国得志,后也为燕国死间。他去世同年,齐湣王成为亡国之君,被楚国将领杀害。楚国夺回来被齐国占领的土地并与燕国一起刮分了齐国。随着齐国的败落,燕国的强盛也到达了顶峰,苏秦的谋算正式结束。但他的纵横思想,一直历史中熠熠生辉,在各朝各代广为流传。参考资料《史记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史记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史记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战国策 卷二十九 燕策一》#历史开讲#

7、公元前334年,苏秦游说六国,采用合纵之术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苏秦担任纵约长,被六国任命为相国,并佩戴六国相印。苏秦将六国的盟书送到秦国,使秦国15年不敢派兵出函谷关。秦惠文王为了离间六国联合盟约,送女儿到燕国,做了燕国太子的妻子。不久,燕文侯去世,燕太子登基,就是燕易王。齐国趁燕国为文侯举哀办丧事之机,进攻燕国,夺取了燕国10座城池。燕易王见到苏秦,对他说:“以前先生受到先王礼遇,使得先生以燕国使臣的身份,说服了赵王。如今齐国违背盟约,先攻打赵国,又攻打燕国,这都是因为先生您的缘故啊!凭先生的口才,您能为燕国夺回那10座城池吗?”苏秦听了,说:“请大王下诏书让我出使齐国。”燕易王同意了。苏秦来到齐国的都城临淄,见到了齐宣王,他对齐宣王说:“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新得到10座城池。”说着命人献上贺礼。齐宣王接受了礼品后,苏秦忽然仰天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道:“大事不好,齐国的祸事来了!”齐宣王问:“什么祸事?先生又哭又笑的,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快请告诉我吧。”苏秦说:“臣听说宁吃野菜不吃乌头。虽然乌头吃了可以暂时充饥,但当它药性发作,人必死无疑。燕国虽然弱小,但是燕王如今是秦惠文王的女婿,大王您夺了燕王的10座城池,也得罪了秦国。如今燕国和秦国准备一起来攻打齐国,所以我说大王的祸事来了。”齐宣王听了,连忙问苏秦:“这可怎么办才好?”苏秦说:“大王可以将那10座城池还给燕国,再派使臣到秦国去,向秦惠文王表示歉意。秦王见大王能顾全他的面子归还城池,一定会高兴。燕国也会因为要回10座城池而感激大王。这样,大王既避免结下仇怨,又加深了与秦燕两国的友谊。”齐王听从了苏秦的劝告,将10座城池归还给了燕国。苏秦回燕国复命,原以为会加官晋爵,不料燕易王却命他交出相印。苏秦想,燕王一定是听信了别人的谗言,便说:“臣本是出身平民,晋见先王时,身无尺寸之功,而先王降阶相迎,拜为相国。如今我为大王出使齐国,为燕国夺回城池,本应该受到大王的信任,却被免职,一定是有人在诬陷我不诚实。实际上,臣的不诚实,正是大王之福分!”燕王忙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苏秦说:“诚实、守信是用来修身的;积极进取是用来替别人做事情的。假使有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很好,就像曾参那样孝顺,像尾生那样诚实,这样的人来侍奉大王,大王以为怎么样呢?”燕易王立即说:“我当然愿意。”苏秦接着又说:“可是,如果真如曾参那样孝顺父母,那就会天天侍奉在父母的身旁,怎么会像我这样侍奉大王呢?如果真像尾生那样守信用,与女子约会桥下,宁肯抱桥柱子淹死也不肯走,大王怎么能靠他抵御齐军呢?臣正是因为忠信才得罪大王及左右的大臣啊!”燕易王说:“哪里有因忠信得罪别人的道理?”苏秦说:“臣听说有人在外做官,他的妻子与人私通。妻子听说丈夫要回家,准备用毒酒害死丈夫。丈夫回来时,妻子便让侍女端着毒酒给丈夫送去。侍女想,如果告诉主人酒里有毒,主人一定会将妻子赶走;若不告诉主人,主人一定会被毒死。于是,这侍女就假装摔倒,将酒洒在了地上。主人大怒,打了这侍女。这正是因为忠信得罪了主人。我如今的遭遇,也正像那侍女一样。”燕易王听了,恍然大悟,终于又恢复了苏秦的官位。@晋唐风骨: 苏秦游说齐国放弃燕国的10座城池,是利用先声夺人的战术,先消除对方的敌对情绪,让对方能够认真听取自己的建议,再晓之以理,走上自己预先设定的轨道。成功的关键在于消除敌对情绪。在反驳燕王听信谗言时,采用反证和类比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增强说服力。现代人不仅应该学习辩论的技巧,而且要扩大涉猎面,增强知识积累,加强文化素养。

8、战国小故事(第一三一 篇)战国七雄之燕国的历史分享(一)燕国是周王室同族召公奭的封地。在周成王时,召公是三公之一。从召公往下传到第九代就是燕惠侯。燕惠侯处在周厉王逃奔彘地,共和行政时期。(@天山博格达 说:据史料介绍,周厉王出逃至周宣王即位的十四年间,周朝由卫武公代行执政、召公虎与周定公辅政,号称共和。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纪年的开始。)燕惠侯薨逝,其子釐侯即位。同年,周宣王即位。釐侯三十六年,釐侯薨逝,其子顷侯即位。燕顷侯二十年,周幽王被犬戎部落杀死。同年秦国被封为诸侯。燕顷侯二十四年,顷侯薨逝,其子哀侯即位。哀侯在位二年薨逝,其子郑侯即位。郑侯在位三十六年薨逝,其子缪侯即位。缪侯在位十八年薨逝,其子宣侯即位。宣侯在位十三年薨逝,其子桓侯即位。桓侯在位七年薨逝,其子庄公即位。燕庄公十二年,齐桓公开始称霸。(@天山博格达 春秋第一位霸主。)燕庄公十六年,燕国、宋国、卫国联合攻打周惠王,惠王逃到温地,三国拥立惠王的弟弟穨为周王。庄公十七年,郑国打败燕国,送周惠王为周王。燕庄公二十七年,山戎部族侵犯燕国,齐桓公率军救助燕国,攻伐山戎部族。燕庄公为表谢意,送齐恒公出了燕国边境,齐桓公就把燕庄公到达的地方都划给燕国,并让燕庄公像召公一样辅助周王。燕庄公在位三十三年薨逝,其子襄公即位。燕襄公二十六年,晋文公在践土主持会盟,成为了霸主。(@天山博格达 春秋第二位霸主。)燕襄公四十年,襄公薨逝,桓公即位。燕桓公在位十六年薨逝,宣公继位。宣公在位十五年薨逝,昭公即位。昭公在位十三年薨逝,武公即位。武公在位十九年薨逝,文公即位。文公在位六年薨逝,懿公即位。懿公在位四年薨逝,惠公即位。燕惠公元年,齐国高止逃亡来到燕国。惠公六年,燕国内乱,惠公逃到秦国。四年后晋国和齐国护送惠公回燕国。惠公回到燕国就薨逝,燕国拥立悼公。燕悼公在位七年薨逝,共公即位。共公在位五年薨逝,平公即位。平公在位十九年薨逝,简公即位。简公在位十二年薨逝,献公即位。燕献公十二年,齐国田常杀害了他的国君齐简公。燕献公二十八年,献公薨逝,孝公即位。燕孝公十二年,晋国的韩、魏、赵灭了智伯,三家分晋。历史进入战国时期。燕孝公十五年,孝公薨逝,成公即位。成公在位十六年薨逝,湣公即位。湣公在位三十一年薨逝,釐公即位,同年,韩、魏、赵三家被周王册封为诸侯。燕釐公三十年,燕国在林营打败齐国。同年,釐公薨逝,桓公即位。桓公在位十一年去世,文公即位。燕文公十九年,齐威王薨逝。文公二十八年,苏秦第一次来燕国拜见文公,说服文公走六国合纵抗秦之道,文公支持苏秦去游说赵肃侯,终,苏秦联合六国合纵成功,佩六国相印,任合纵长。燕文公二十九年,文公薨逝,太子即位,就是燕易王。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篇分解。#头条创作挑战赛# #学习带给我的力量# #寻找小组生活家#

9、公元前324年,苏秦迎面撞见文侯夫人,她脚下一滑。苏秦赶紧搀扶。但见文侯夫人娇羞微喘,不禁春情荡漾:夫人何其娇羞!不料却被易王发现,他居然说:厚待苏秦。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是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学成之后游历多年,却因穷困潦倒,干啥啥不行,以致于无功而返。苏秦羞愧不已,于是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历史上形容“头悬梁,锥刺股”中的“锥刺股”便是指苏秦。他钻研《周书阴符》,揣摩出了合纵连横之术。然后开始了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周游列国。初他向秦王游说,进献兼并天下的策略,哪知秦王没搭理他。他就去到燕国找燕文公去了。凭借三寸不烂舌和对燕国地理环境的长入短出,审时度势,他从燕文公那里获得了资助车马。从而开启了他的事业。他制定了合纵的策略,分头鼓动齐楚燕赵韩魏六国联盟抗秦。终凭借自己高超的游说艺术,说服六国的君主。他也因此担任了合纵联盟的首 长,同时担任六国宰相职务。他在回赵国的路上随行的车马行李阵容,堪比六国的君王。不料,齐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却和魏国与秦国联合,转而攻击赵国。已身在赵国的苏秦因此被赵王呵斥。他十分恐慌,要求派他出使燕国,去报复齐国。谁知他刚刚离开赵国,合纵的盟约就完全崩解。赵国掘开黄河堤防,引河水灌入齐、魏两军阵营,迫使两国撤军。而齐王发兵进攻燕国,攻占10座城池。公元前324年,苏秦回燕国报复齐国。一天,他撞见燕易王的寡母文侯夫人迎面走来,见她忽然脚下一滑。苏秦赶紧上前搀扶。但见文侯夫人娇羞微喘,不禁春风荡漾:夫人何其娇美!他们一个中青年才俊,一个寡居妖娆,一来二去,自然而然春风云雨,秋风几度。苏秦也真是胆大包天,竟然和燕易王的母亲私通。这在当时,私通太后是要掉脑袋的行为。果然,天有不测风云。两人的行径还是被燕易王发现了。可谁也没料到,撞见苏秦与自己母亲的私通,燕易王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对苏秦说,我会厚待你。苏秦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人才,仅凭一张嘴就忽悠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当时的燕国又羸弱不堪。刚刚还被齐国抢走了10座城池。眼下正是用人之际,我燕易王大人有大量,不计前嫌。我原谅你,你是不是也应该投桃报李呢?苏秦吓得捣地叩头,向易王:我在燕王无法提高燕国的江 湖地位,但去到齐国,定能让燕国在江 湖上排名靠前。还能助燕国抵抗其他国家的入侵。于是,受到燕易王赏赐的苏秦于惶恐不安中,到齐国进行间谍活动,以图削弱齐国的实力。苏秦到齐国之后,就不断挑拨齐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甚至怂恿齐王攻击宋国,成功引起了其他大国的仇恨。同时,他又劝说齐王大肆修建宫殿,使得齐国国力衰退。也成功帮燕国要回被侵占的10座城池。#历史# #秋日生活打卡季# #头条创作挑战赛#苏秦与文侯夫人私通的事情,历史记录有限。均一笔带过,我们也无法考证真实的历史画面。其实六国都知道,苏秦是没有什么忠诚度的。所以对苏秦并不十分放心。也会想尽各种办法监视苏秦的一举一动。苏秦居住燕国,使得燕国对苏秦的监视行动会比较方便。如果随便找一个人来监视的话,会很容易被苏秦识破,被他策反也是易如反掌。真成了苏秦的心腹,就得不偿失了。苏秦的长项,不得不防。况且在监视苏秦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时地向燕国君主汇报情况,这个过程中要是被苏秦察觉,那肯定也会前功尽弃。燕文侯的夫人燕易王的母亲?是比较可靠的间谍人选。万一被苏秦察觉到异常,至少人身安全是可以保障的。期间燕文侯夫人见燕易王也是人之常情,也会更隐蔽,不容易引起苏秦察觉。据《史记》记载,燕易王就去找苏秦,并且请求苏秦为燕国夺回10座城池。虽然从文面上来说是燕王因为苏秦的合纵策略而被天下耻笑,但苏秦可以一口答应,并且真的为燕国讨回了10座城池,这不得不说,也有燕王母的功劳。燕易王谓苏秦曰:“往日先生至燕,而先王资先生见赵,遂约六国从。今齐先伐赵,次至燕,以先生之故为天下笑,先生能为燕国得侵地乎?”苏秦大惭,曰:“请为王取之。”一个贤德的人,他的德行能够教化敦厚,匡正民风民俗;他的才能能够整顿朝廷纲纪,他的聪明才智能够观察到细微的东西,又能做长远打算。苏秦作为我国古代纵横家的代表之一,其才智也有过人之处。他虽然被车裂,但至少影响了战国历史30年。对一个原本就没有权势的人来说,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惊人的。他给我们后世留下的“锥刺股”的勤奋精神,也是世世代代莘莘学子们勤奋学习的精神写照。@菁菁者莪V 你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10、燕王哙即位公元前333年,燕文公去世,燕易王即位。燕易王在位的时候,苏秦和燕文公的夫人私通。害怕被杀,便想出一计。他向燕易王提出,自己愿意到燕国的敌对国——齐国去搞间谍活动,扰乱齐国。燕易王答应了,派他出使齐国。燕易王十二年(公元前321年),易王去世,他的儿子姬哙继承了王位。燕王哙刚刚登上王位,苏秦的阴谋被齐国人识破,被刺死在齐国。燕国大臣子之和苏秦关系好,苏秦的弟弟苏代也和子之有来往。苏秦死后,齐宣王开始重用苏代。子之和苏代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子之作为燕国的丞相,独断专行,尽管如此,子之的权力欲望还是没有得到满足,他渴望拥有更大的权势,甚至想自己做燕王。有一次,齐宣王派遣苏代出使燕国,子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苏代,并请他帮忙,苏代答应了。当苏代朝见燕王哙时,燕王哙问苏代:“齐宣王这个人怎么样?”苏代回答说:“齐宣王肯定不能成为霸主。”燕王哙好奇地追问原因。苏代回答说:“齐宣王不信任自己的臣子,许多贤能的大臣都被埋没了,凭这一点就知道他不可能成就霸业。”苏代这样回答燕王哙的目的是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增强燕王哙对子之的信任。这条妙计果然达到了预想中的效果,燕王哙觉得如果要成就霸业就一定要信任自己的大臣,而燕国头号重臣就是丞相子之。从此以后,燕王哙更加尊重信任子之。子之的野心依旧没有得到满足,他派遣亲信大臣鹿毛寿去游说燕王哙。鹿毛寿对燕王哙进言说:“您应该把王位让给国相子之,尧帝之所以被称为贤人,是因为他把天下禅让给了许由,而许由却没有接受,尧帝因此享有了禅让天下的美名,但是他实际上并没有失去天下。现在您如果把天下禅让给子之,子之也一定不敢接受,这样您不就是拥有了和尧帝一样的美名了吗?”燕王哙同意他的说法,真的把王位让给了子之。子之经过一番假意的推脱后,替代燕王哙登上了君位。他再次派亲信游说燕王哙说:“夏禹本来打算把王位禅让给益,但任用太子启的亲信作为臣子,夏禹年老的时候,启和他的亲信们联合起来推翻了益,夺得了王位。您现在也是一样,把王位禅让给了子之,但朝廷任用的官吏都是太子的亲信,实际上不还是等于太子在当权吗?”燕王哙一听,就把俸禄在三百石以上的高等官吏的印信文书全部收上来交给子之,并且授予子之任免官吏的权力。从这时开始,子之正式行使了国君的权力,国事一概由他来治理。真正的国君燕王哙却不理朝政,反而沦为臣子。在子之治国的3年内,燕国国内大乱,百姓一直处于恐慌之中。这时候,燕国太子姬平和将军市被联合起来,准备发兵讨伐子之,夺回王位。齐国得知了燕国内乱的消息后,决定趁着这个时机攻破燕国。齐滑王派人对姬平说:“我听说您要驱除奸佞,发动义举。我的国家虽然力量薄弱,但愿意听从您的派遣。”太子姬平得信,马上聚集自己的亲信兵马,任命市被为将军,讨伐子之。市被包围子之居住的王宫,奋力攻打。但子之的防守很严密,连续两个月也没有攻下来。子之派人离间太子和市被的关系,市被动摇,反而与百官联手回过头来攻打太子。市被在战斗中身亡,太子把他的尸体陈列在闹市,让百姓参观。燕国这一乱就是好几个月,死去的人有好几万。燕国的百姓恐慌,民心离散。当时,孟子正在齐国,就建议齐王抓住这个良好的时机进攻燕国。于是齐王派匡章为主帅,以帮助燕国的名义大举进攻。燕国的百姓对子之恨之入骨,因此热烈欢迎齐国军队,根本不作抵抗,齐军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就到达燕国首都。燕国军队军心涣散,连城门都没有关闭,齐国军队轻松攻克了燕国都城。子之在做了徒劳的抵抗之后被杀,燕王哙也在混战中被乱刀砍死。一个妄想成为尧、舜那样贤明君主的国君落下了这样一个结局。#燕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