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简介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16 12:07:49 浏览

魏征简介

1、魏征对李世民说,当年刚入长安的李渊看上了辛处俭的妻子,于是便将辛处俭调到了外地就职,以方便他肆无忌惮地与其妻幽会。说完,魏征饶有深意地看向李世民:“陛下可知老臣何意?”李世民面带微笑的说到:“纵使君臣有别,但是为君者依旧要有为君者的气节和礼仪,此乃天下人之表率,就算是成为一国之君,也不应当做出强抢民女强占臣妻之事,你的用意我了解,但我又岂是那样的人!”魏征接着又对李世民说道:“臣自然相信您的为人,只是有时候贵为天子,也会被身边一些小事蒙蔽,还望您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要三思。”李世民面上笑着答应了,但内心却疑惑,想着前朝近些日子也没有什么特别之事,那能让魏征如此为难的就只有后宫中的事情了。于是李世民连忙找到了长孙皇后,向她询问道:“我对后宫中的这些事情也不甚关注,近可有发生什么事情。”长孙皇后从善如流的回答道:“近些日子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不过之前您看中的那郑氏女再过些日子就要入宫了。”李世民听后更加疑惑,而后将魏征所说的那一番话复述给长孙皇后,末了还问了一句:“莫不是那郑氏女真的有什么不妥,这样,她入宫这件事先暂缓几日,你还是将她的底细好好在查验一番。”长孙皇后依言去查,这一查可真就翻了天,原来这郑氏虽然出身清白,但是早些年已经被家里人许诺给陆爽。虽然并没有明面上的婚约,但其实在两家人看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李世民要纳郑氏,郑家不敢不从罢了。李世民听到这个结果后也是怒极说到:“若不是有魏征提醒我,暗示我,那我岂不是真就成了那强抢臣妻之人,到时候怕是要被天下人戳着脊梁骨了。”长孙皇后脸色苍白的就要下跪请罪,但她毕竟是李世民的“枕边人”,李世民又怎会真的降罪于她。亲手扶她起来还劝慰她几句到:“你也不要太过放在心上,毕竟那婚约只是口头承诺,外人自然无从知晓,这次的事情也怨不得你,要我说,还是那郑家和陆爽太过懦弱,待明日上朝我倒要亲自问问看。”果不其然,李世民第二日上朝的时候,就命人将陆爽带到朝堂上来,并且郑重的询问他到:“我听闻你与郑氏女有婚约在身,此事是真是假?”陆爽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又唯恐一个答错有损天家威严,当即否认道:“没有没有,那不过是早些年两家关系好,礼尚往来多了些,是断断没有婚约这回事的。”一旁的房玄龄看在眼里,心思早就已经转了八百个弯,当即站出来说到:“既然他与郑氏女没有婚约在身,那么就让那郑氏女依旨入宫即可。”李世民见陆爽一口否认,只觉得此子不成大器,又有房玄龄在一旁煽风点火,当即就要答应下来,可魏征此时又着急的说到:“万万不可。”房玄龄反驳道:“那陆爽可是亲口承认的,魏大人,您还有不同意见吗?”眼看着严肃的朝堂即将为一个女子吵的不可开交,李世民重重的咳嗽了几声,随后就吩咐下朝,显然是不想为这件事情再起争端。可魏征是个直肠子,私下里又找到李世民对他说:“您已经知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不应当再纳郑氏女了。”李世民没有动怒,却反问道:“今日在朝堂上你也看见陆爽是如何回答的,他连这点事都不敢承认,就算是我纳了那郑氏女,又有什么干系!”魏征却以及严肃的说到:“那陆爽固然是个胆小之辈,但一来年纪尚小,二来又得知您也中意那郑氏女,他又如何敢承认。不过我并不是为他求情,而是为了您的名声考虑。”他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虽然今日陆爽亲口否认这段婚约,但两家的下人和亲近之人定然还是知道这段口头婚约的存在的,若是将来一不小心传出去,天下人恐怕要指着您的脊梁说您强占臣妻,为了一个女子实在是不值得。”李世民沉默好一段时间才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传我的旨意,赏赐陆爽,让其二人不日就成婚吧。”魏征当即跪下对李世民一通称赞,却不想李世民笑着说道:“你呀你,也还好还有你在我身边,能帮我想到一些想不到的事情。”就此,郑氏女这件事彻底告一段落,不过对于李世民来说,有无郑氏女只是锦上添花的区别罢了,毕竟在后宫他已经有一位贤后,前朝也有一众忠心耿耿的贤臣,于他来说已是满足。作者:林丹妮编辑:葛剑生#历史开讲##历史#

2、魏征直言敢谏,李世民虚怀若谷,君臣之间的关系被传为千古佳话。可是在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就翻脸了,他不仅毁掉了与魏家的婚约,还命人推倒魏征的墓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643年,魏征病重时,李世民带着太子李承乾以及女儿衡山公主来到魏征家中,他对魏征说道:“公强视新妇!”这里的“新妇”指的是衡山公主,原来李世民已经赐婚,打算将衡山公主嫁给魏征的长子魏叔玉,不过尚未成婚。魏征死后,李世民“亲临恸哭,废朝五日”,还亲自撰写墓碑的碑文。可是没过多久,李世民再度下旨,取消了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约,让人将自己为魏征书写的墓碑推倒。原来,这个时候爆发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事件,两个重要官员卷入其中,分别是开国功臣的侯君集、中书侍郎杜正伦。魏征生前,曾向李世民推荐这两个人担任宰相,因此李世民怀疑魏征在世时可能也与这些人结d。此外还有一件事也引起了李世民的不满,他得到消息称魏征生前把自己写过的奏章拿给史官褚遂良看。645年,李世民不顾朝臣的反对,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但未能取胜。班师途中,李世民想起了魏征,他叹息道:“魏征若在,吾有此行邪!”然后,李世民派人赏赐魏征的家属,同时让人用少牢来祭祀魏征,“复立碑,恩礼加焉”。#魏征简介#

3、643年,魏征病榻前,李世民将9岁的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叔玉。魏征死后,李世民便取消婚约,还推倒魏征的墓碑。魏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册封郑国公。历史上,魏征名气大,主要是因为他敢于“犯颜直谏”,充当李世民“圣君”形象的点缀,而不是处理政务。早年魏征贫困,却不从事生产,而是遁入空门,逃避现实。隋末战乱,魏征前往投靠瓦岗寨,协助李密创业,与王世充交战。618年,李密战败,魏征跟随李密投奔唐朝。此时,瓦岗旧将李绩手握重兵,镇守黎阳,是天下粮仓的所在地,魏征主动请缨,前去说服李绩归顺唐朝。魏征能说会道,且李密已经投降,李绩便同意归顺李渊。李绩、魏征两人能力一般,被窦建德打得落花流水,不但丢失了河北,还成为俘虏。621年,李世民率兵出征,在虎牢关擒拿窦建德、王世充,收复河北。魏征、李绩跟着回朝。李建成觉得魏征是个人才,将其纳入府上,充当智囊。李世民威望高,魏征给李建成出主意:“率兵出征河北,平定刘黑闼,以此树立威望,结交军中将领,作为外援。”623年,李建成采纳魏征建议,剿灭刘黑闼。有了军功,又是太子,李建成依然畏惧李世民,害怕他取而代之。魏征便建议派兵突袭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李建成于心不忍,不想手足相残,拒绝魏征建议。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提前动手,处死李建成、李元吉,及其十几个儿子,夺取帝位,然后派人去捉拿魏征。李世民火冒三丈,直言:“你为何鼓动我们手足相残?”魏征也不客气:“如果李建成听我的话,今天就不会是这个下场了。”魏征毫无畏惧,李世民大喜,非但不治罪,还授予詹事府主簿一职,将其纳入自己的智囊团。李世民需要笼络人心,需要魏征“帮忙”,故而没有杀他。李建成被杀,但享受太子恩泽的将士不服,尤其是驻守在河北的将领,他们时刻想复仇。唐朝初年,李渊杀戮过重,导致河北民众对朝廷意见很大,这是唐朝的隐患,李世民不得不防。招抚河北的工作,自然是魏征去干,他是合适人选。李世民连魏征都能宽恕,何况是外地将领呢?魏征去河北,向将士们晓以大义,赞颂皇帝的恩德,民心安定。魏征为人正直,李世民又励精图治,他们是君臣中的黄金搭档。为了达到“自我监督”的目的,李世民让魏负责门下省,可以驳斥皇帝、朝廷的旨意。三省六部制下,门下省地位显赫,连皇帝的旨意都要经过门下省,方才得以送到有司。魏征很较真,经常驳斥李世民的旨意,甚至当面跟皇帝扛起来,一点都不给李世民面子。励精图治的君王,就需要魏征这种“谏臣”,除了能指出自己的过失,还能作为“圣君”形象的点缀。李世民前期发奋图强,励精图治,魏征是他的一面“镜子”。李世民创造的“贞观之治”,魏征功不可没,李世民也没亏待他。643年,魏征奄奄一息,李世民带着李承乾、衡山公主去探望,并赏赐大量珍贵药材。李世民知道魏征的“苦恼”,儿子魏叔玉年过20还没结婚,便当即将年仅9岁的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叔玉,让魏征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儿媳妇。魏征奄奄一息,没有办法拜谢皇帝的恩泽,次日病逝,享年64岁。李世民悲痛万分,亲自给魏征撰写碑文,目送他的灵柩离去,眼泪纵横。魏征下葬不久,李世民便绘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征排第四。可惜,绘像还没干透,李世民就推倒魏征的墓碑,并解除儿女婚约,说魏征结d营私,教育无方,欺骗了自己。642年,眼看李承乾胡闹,在“违背礼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李世民便册封魏征为太子太师,让他好好辅佐太子,向外界表明没有更换“储君”的打算。辅佐太子,魏征确实不适合,上一次教不好李建成,这一次也教不好李承乾。魏征死后不久,李承乾便联手侯君集,想重演“玄武门之变”,结果被李世民擒拿,侯君集被处死,李承乾贬为庶人。侯君集,魏征曾极力向李世民推荐,说他有丞相之才。李承乾,又是魏征的关门弟子。李承乾、侯君集谋反,李世民自然恼火魏征,说他教育无方,没有识人之明。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劳民伤财,损兵折将。班师回朝后,李世民又想起了魏征:“如果他还在,不会让我远征辽东”,旋即下令修复魏征陵墓,还亲自去祭奠,但儿女婚约没恢复。魏征是“谏臣”,敢于犯颜直谏,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魏征的荣辱,也在李世民的一念之间。如果魏征多活几年,又遇上李承乾“谋逆”,也是难逃一劫。

4、有一天退朝后唐太宗正在玩一个小鸟,远远的就看见大臣魏征过来了,说实在话,唐太宗其实挺怕魏征的,可以说又烦他,又怕他,之所以能够远远的就看到是魏征,说明他对魏征是很留意的,以至于对的神态体貌都是熟悉。这小鸟长的的秀气可爱,是番邦小国进贡来的,很稀奇,但这时候他知道,魏征过来,如果看到的话,肯定又会说他玩物丧志,然后又叨叨一番,唐太宗听着心烦,于是为了避嫌,他就灵机一动,赶忙把小鸟揣到怀里。其实这魏征啊,他眼神也挺好,大老远的,他也看到皇帝在摆弄一个东西,然后看他走过来之后,又赶紧揣到怀里去了,他想着可能是个什么玩意儿,活物,于是计上心来。本来这个魏征,他并没有什么大事要找唐太宗商量,只是顺道路过皇宫,然后拐进来,顺便问一点小问题,可能就是3、2两分钟的事情就结束了,而看到唐太宗正在玩一个稀奇稀罕物,魏征这话就多起来了。就这样,他见到唐太宗以后,开始前三皇后五帝,和皇上聊起了各种朝中大事,军国大事,唐太宗觉得这也不是朝堂议事的时候啊!你真有事,到明天上朝再说不行吗?但看到魏征说的滔滔不绝,正在兴头上,知道他不好惹,又不好打断魏征,于是只好硬着头皮听下去,大概说的有半个时辰,现在讲也就是60分钟一个小时,这唐太宗腿都站麻了,魏征才慢慢结束了话题,说,那皇上你接着玩,微臣告退了,说着,转身就走出皇宫。唐太宗听他说这句话,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等魏征走远,就赶忙从怀里把小鸟掏出来,一看这小鸟早被捂死了,唐太宗心里这个可惜哦,心想这魏征这小子是诚心的,临走了,还嘱咐我一句,接着玩,看起来他是知道我在玩小鸟呀。这人太坏,我一定找机会要把他杀掉,唐太宗看着手中已经被闷死的那个可爱的小鸟,垂头丧气的走回寝宫,嘴里骂骂咧咧。这时,长孙皇后看到唐太宗神情不对,嘴里一直念叨着我要杀了魏征,我要杀了魏征,这个皇后就赶紧问,皇上,您今天是怎么了?魏征犯了什么死罪吗你非要把他杀掉?唐太宗看着长孙皇后,长叹一声说,朕的小鸟被他捂死了,这是番邦进贡来的,经过路途才到了朕的身边,结果这个魏征看到我正在赏玩小鸟,非要过来和我讨论政事。而且一说还就是半个时辰,我担心他看到我玩小鸟,又要说些让人心烦的话,就把小鸟揣到怀里,结果等他走了之后,小鸟早被捂死了。我怀疑他是故意的,所以今天我先把他放了,等哪天找个机会和罪名,我一定要把魏征杀掉。长孙皇后一听,马上对着唐太宗说,恭喜陛下,陛下大喜呀!唐太宗正烦着呢,不过他对谁烦,也不敢对千古贤惠的长孙皇后烦,于是很纳闷的抬头看着长孙皇后说,我哪里有什么大喜啊?烦心事都烦死了,连喜欢的小鸟都被魏征给弄死了。长孙皇后说,陛下不仅大喜,而且是双喜,其一,说明陛下是明君,其二,说明魏征是忠臣,正所谓君明臣直,只有皇帝是明君,才能出现这样直言敢谏的臣子,这难道还不是大喜吗?诶,这个李世民一听,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哈,他心想,自己要不是明君,这要想杀掉魏征,还不像捏死个蚂蚁一样啊!再说这魏征也确实是直言敢谏的臣子,确实是对对朕提了好多好的建议,看来皇后说的还真是有理呀,看来这个魏征还真不能杀了他,杀了他不当紧,我自己不是也变成昏君了?于是,唐太宗把魏征捂死自己小鸟的事也就放到脑后去,再后来,更加看重魏征了。后来魏征死去,唐太宗是甚为悲痛,曾留下三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朕失去了一面重要的镜子呀!

5、今天是2023年1月29日(第2期)欲知他的事,每日看阿勇,嗖……!甩出一个…………!本期要点:他真的是魏征的后代吗?他在吹嘘说自己是魏征的后代。我查询了一下,魏征:山西人,与河南根本不挨边,是唐朝的一个政治家,也不是什么官宦。魏姓至今也只有六百万人而已,百家姓也在五十名以外。魏姓在河南南都有一支,他祖宗也就是那一支了,也巧我的一个表弟叫魏明意,他说魏东洋按照辈分来说应该是他的重孙子!他挖空心思的找了一个魏姓名人来吹嘘是自己的祖宗,其目的是什么?

6、爱管“闲事”的魏征公元628年,有一个人管了皇帝的一桩家事。正所谓皇家无私事,更别说皇帝的亲事了。但因为这个人的干预,皇帝的这桩亲事,还真就取消了。这个人,就是被后世人称为千古第一谏臣,更被民间封为门神的魏征。唐朝是魏姓为辉煌的时期,因为在盛唐时期正是从钜鹿这个地方,接连走出了六位魏姓的宰相,魏征无疑是其中为知名的一个。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有一位姓郑的官员,家里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长得漂亮。李世民知道后想将他聘为妃子,并下诏书。但魏征听说这位女子,早已经和陆家订过亲事,便立即入宫进谏,说皇上嫔妃满院,更应该体谅百姓是否有美满的家庭,把已经许配人家的女子纳入宫中,不是为民父母的道理。李世民这才恍然大悟,收回了诏令。

7、贞观年间,李世民正逗鸟,突然瞥见魏征进来。他慌忙将小鸟藏在怀中。谁知,魏征呈上奏折却不肯离开,李世民急了,转身说:“退下吧!”魏征竟装作没看见,施礼道:“陛下,臣还有事禀奏。”李世民听完,脸色通红,才知道魏征已经看到自己在偷偷逗鸟。但碍于面子,他不肯承认,也不好意思直接将小鸟拿出来。两人都沉默不语,僵持了一会,魏征见时机成熟,便道:“臣告退!”李世民连忙将小鸟拿出来,但由于捂的时间太久,已经没气了。李世民气得踢翻椅子,道:“皇帝被臣子管教,古今奇闻!”说完,李世民又被气笑了。李世民即位后,魏征感恩李世民知遇之恩,尽心辅佐。魏征是当时出了名的直臣,急了连皇帝都敢怼。史书记载,李世民称,魏征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总是能提出自己的不足之处,纠正过错。但是,这面直肠“镜子”也总是让李世民很恼火,时常将他气得发狂。一日早朝,李世民刚坐下,一没忍住,“”噗噗噗”连放了几个响屁。朝臣们都面露难色,不敢说话,强忍着笑。李世民也感觉不好意思,“哼哼”几声来掩饰自己的尴尬。正准备讨论政事,谁知,魏征走上前来,扑通跪地:“陛下,身体接连出气乃是病,您要治啊!”话音刚落,群臣一片哗然,李世民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为挽回颜面,他故意想岔开话题:“爱卿,你说什么?没听清!”这时,太监识趣地咳嗽几声,想提醒魏征不要继续。谁知道,魏征竟又走上前几步,再次跪地,提高嗓门:“臣刚刚说,您身体接连出气是病,需要治。”大殿内气氛顿时降到冰点,李世民怒目圆睁,脸色气得铁青,手拍龙椅,腾地起身拂袖而去。大臣们摇着头,议论纷纷:魏大人要倒霉了!这时,魏征也意识到自己只想着龙体安康,说过头,损了皇上的面子。但又说:“定要为陛下寻找治病良方。”可没想到,太医院好几天,都没找到可以医治此病的方子。李世民为此还扬言要处决太医。再看魏征,自从知道太医们束手无策,他直接张贴告示重金寻药方。幸好,他顾及皇上颜面,只说是自己需要。几天后,一个人送来一张秘方:“此为气痢病,用牛乳加荜茇煎煮饮下。”魏征一刻没耽误,亲自看下人煎药,自己尝过确定没事,才一路小跑,将药送给李世民。李世民此时还在气魏征丢了自己的脸面,不想搭理他。魏征也知道皇帝恼自己,低声提醒他:“等您龙体安康,尽可惩罚老臣。”李世民没好气地说:“昔日你故意停留,闷死我的鸟,今又逼朕喝药!这皇位不如你来坐!”气归气,李世民也知道魏征是为自己着想,等魏征走后,还是端起来咕咚咕咚喝了。第二天,李世民感觉神清气爽,病一下就好了。李世民问魏征方子从哪里来得,魏征如实回答。李世民一开心,便要封送秘方之人为医官三品。可是,魏征觉得这不符合规矩,于是私下赏赐了他许多钱财,并没有提封官之事。过了一段时间,李世民又犯毛病,想起来并没有看到那人封官的消息!传魏征来一问才知道,他居然没有照办。李世民终于逮到魏征的过错,就像一个经常被家长批评教育的孩子,好不容易抓住家长犯错一样。一脸得意地训斥了魏征一番,魏征吓得连连点头:“臣这就去办!”看着魏征着急出去的背影,李世民欣慰地笑了。他很庆幸自己有一位这样直言不讳的良臣!魏征在李世民即位后,作为重要谏臣,他始终坚持直言不讳,勇于向李世民提出不同意见。为了龙体安康,他甚至不惜冒着得罪皇帝的危险,力谏李世民,为当时的繁盛也尽了绵薄之力。魏征前后上谏两百多件事,李世民几乎全部采纳。

8、唐朝宰相:魏征,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祟德、学史力行!——————感想,随手摄影![赞][赞][赞]#魏征简介#

9、大唐凌烟阁24功臣姓名、职务、爵位、籍贯一览表。河南5人,陕西5人,山东4人,陕西3人,河北2人,甘肃2人……他们都为唐朝的中兴立下了大功。值得一提的是杜如晦、房玄龄、魏征三人。他们是初唐的三大名臣。并且杜如晦、房玄龄的儿子都娶了李世民的公主,而魏征的儿子本来与公主婚事已定,因为魏征离世而搁置。不然他们三人都和李世民的儿女亲家。

10、公元643年魏征去世,唐太宗终日以泪洗面,无法释怀,但在魏征死后不久,唐太宗竟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这是为何?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签就是明君,而魏征更是以贤臣之名广为传诵,这对君臣演绎了一幕幕堪称史诗般的对话。实际上魏征并不是始终跟随李世民的,他初跟着李密混,后来被窦建德抓住,又当了他的参谋,之后是被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收归帐下。可惜李建成没有听从魏征的建议,终导致兵败玄武门。当然从这时候开始,魏征的生活终于上了正轨,他开始为李世民效力。开始魏征的职务是谏官,这正好符合他的性格,所以每天干得十分卖力,看到不顺眼的谏一次,听到不对劲的奏一本。有时候魏征的话让唐太宗心里不舒服,可是魏征根本不管不顾,照说不误,好在唐太宗是真有识人之明,也就没有太怪他。有一次魏征又让唐太宗下不来台,有与魏征不对付的人就借机给魏征上眼药,唐太宗还笑呵呵地说:“你们都说魏征粗鲁傲慢,实际上这却正好体现出他妩媚可爱的别样风采。”看到李世民连这样不要脸的话都说了出来,那些大臣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无话可说。然而人有生老病死,公元642年起,魏征就得了重病,李世民派使者多次到他家里探病、送药,还让御医出诊。可是转过年,64岁的魏徵不但没有丝毫起色,反而越来越重,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带着太子和衡山公主到他家中看望。这时的魏征已是起不了床,李世民为了振奋他的精神,指着衡山公主告诉他:“魏爱卿,你看仔细了,这就是你的儿媳妇。”可是无论何等好消息,也无法振作魏征的精神,很快他就驾鹤西游了。得知消息后,李世民痛哭失声,直接宣布五天不上朝,然后亲自到魏征家里参加他的丧礼,与文武大臣一起哭送魏征。随后是一连串的追封官职、赐谥号、送礼品,李世民还亲自提笔,为魏征撰写了碑文,可以说死后的魏征已是极尽哀荣。然而世事反转来得是如此之快,还没有过去两年,就冒出一个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当时参与其中的侯君集、杜正伦都是魏征举荐的。这时候作为皇帝多疑的通病终于在李世民身上发作了:“好你个魏征,当初你对朕表示,这两个人都是宰相之材,可是他们却想把朕推翻,作别人的宰相,真是罪无可恕。”想到这里他心里再次一动:“你魏征活着时,与这两个人好得仿似能穿一条裤子,难道那时候你们就在算计朕?哼,即使那时还没有反意,你们也是一个三人帮团伙!”此时的魏征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形象已经是大打折扣,从的忠臣向奸臣的方向慢慢地滑落。当然这时候李世民还没有想对魏征搞清算,毕竟这是他自己亲手树起来的一个良臣样板,没有真凭实据,毁了实在是可惜。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李世民忍无可忍,终于对魏征动手了。原来每次魏征看到李世民做事不对,他就要上去劝谏一下,这些内容他都仿似记日记一样写了下来。如果只是自己留个纪念也就罢了,可是魏征却没有秘密地搁起来自己保存,反而将这些东西都拿给当时负责撰写起居注的史官褚遂良一一看过。这可就犯了李世民的大忌,他是注定要做名主的,形象必须伟光正,可是魏征这么一搞,将他那些不好的一面就全部展露出来,岂不是有污英名。而且那些谏词里,魏征就是一切正确,而李世民反而处处不对,简直就是良臣对庸主的格局,这放在谁身上都会不舒服。李世民恨恨地想到:“你魏征想当名臣,但是却不能踩着我李世民上位。”到这时候李世民心里已经是恨上了魏征,他立即下令取消衡山公主与魏征儿子的婚约。如果说这个决定大家还不太惊奇,李世民下一个动作就让唐朝炸了锅:他让人将魏征的墓碑推倒了,那可是李世民亲自撰文并题写的,可以说是魏征荣耀的一个标志。李世民这个举动,彻底断送了一段群臣和谐的佳话。世事无常,谁都不能自己一生都是正确和幸运的,因而要过好每一天,身后的事情只能留待历史慢慢地淡忘。#历史开讲#文/蓝风烛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