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后代
1、《资治通鉴》31‖商鞅,也叫卫鞅,公孙鞅,是卫国的宗室之后。和吴起一样,商鞅的老祖宗,也和周天子是一家子。吴起,是周文王的爷爷,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姬太伯的后代,吴王夫差的重孙子。商鞅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卫康叔姬封的后代。所以,吴起和商鞅,两个著名的变法能人,竟然都姓姬。商鞅喜好法家刑名之学,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当中庶子。公叔痤了解到商鞅的才干后,想要推荐他,但还没来得及,就病倒了。弥留之际,魏惠王来看望公叔痤,问:“您如果不幸去世,国家大事将由谁来处理啊?”公叔痤说:“我手下有位中庶子,叫公孙鞅,年纪轻轻,却是个奇才,国君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一定会使魏国兴旺的!”魏惠王听后,默然不语。公叔痤又说:“如果国君您,不去重用公孙鞅,那就要杀掉他,不要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答应着告辞离开了。公叔痤又急忙召来商鞅说:“我必须先君而后臣。我将你推荐给国君,国君不听;我又建议国君杀了你,你赶快逃走吧!”公孙鞅摇摇头说:“国君不听你的推荐而用我,又怎会听从你的意见来杀我呢?”终,商鞅没有逃跑。魏惠王离开公叔痤的家,对左右近臣说:“公叔痤真是病的不轻。他先是让我把国家,交给公孙鞅这样一个毛头小子去治理,一会儿又劝我杀了他,这不是病糊涂了吗?”后来,商鞅听说秦孝公向全天下颁布了“招贤令”,于是去了秦国。通过走后门,由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推荐,见到了秦孝公。商鞅陈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计划,秦孝公听后大喜过望,听了三天三夜,不知疲倦。从此国家大事都与商鞅商议。
2、很多年以后,当商鞅出逃途中投宿旅馆,因怕暴露身份不敢岀示证件,店主告知:“商君新法规定,无证旅客严禁入住,否则店主要受连坐之罪!”商鞅听罢摇头叹息,垂头丧气地走出店门,站在院外泪流满面,仰天捶胸顿足道:“天呐,我这是作法自毙呀!”这就是成语“作法自毙”的由来。后来商鞅被惠文王处以酷刑,劳苦功高的一代改革法家被五马分尸,车裂而死。商鞅本是战国时期卫国公族的后裔,他从小勤学法律、军事方面的知识,逐步对刑法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探索出一套施政变法理论。因在魏国一直不被重用,郁郁不得志,还险遭暗害。当他得知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广招贤能之时,毅然决然地跨过幽谷关,投奔秦国。秦国当时地处偏僻地区,尚且弱小,势单力薄。但商鞅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忍辱负重,想方设法讨好秦孝公身边的宠臣景监,三见秦孝公。商鞅使尽浑身解数,了解到秦孝公痴迷于霸权,竭力迎合他急欲称霸中原的心理,滔滔不绝,大夸变法强国之道,力压众臣,终得秦孝公赏识,被委以重任,推行变法。这可是个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首先变法动了朝中众多老臣的奶酪,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切身利益,因而屡屡发难,横加干扰,处处与之作对。这些旧贵族中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群起而攻之。商鞅引经据典,趋利避害,舌战群儒,直指这些腐朽官僚之要害,咄咄逼人,霸气凛然。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于公元前359年开始,一共进行了两次变法。变法主要包括:废除世袭制度、以军功明确爵位尊卑、推行郡县制、整理户籍、废除“井田制”、整治全国土地、统一度量衡、严惩邪恶势力等等。通过商鞅变法,打击了奴隶社会旧势力,新兴的地主阶级利益得到巩固,使秦国由弱变强,军事力量也逐渐增加。秦国自此走向富国强兵之路,为秦国后来称霸诸侯,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因变法有功,得到了丰厚的嘉奖,受封商地十五邑,号商君,名利双收,风光无限。然而,“物极必反”。商鞅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后,得意忘形,施法太过偏激。他目中无人,为了杀鸡儆猴,树立威望,就连太子的人都不放过。太子不慎触犯了新法,商鞅毫不留情,两次对太子的老师公子虔施以墨刑、割鼻之酷刑,因此也为商鞅埋下了祸根。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史称惠文王。那些一直对商鞅怀恨在心的旧臣们,都明知惠文王对商鞅有宿怨,于是趁机制造流言蜚语,火上浇油,诬陷商鞅谋反,决意除之而后快。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惠文王为了出一口之前的怨气,下令逮捕商鞅。商鞅也自知失去了秦孝公这个靠山,大祸临头,逃离京城,想着前往他国暂避一时。当商鞅逃出秦境,来到关口,才得知惠文王早已下令禁止出境。商鞅无奈折回,打算找家僻静的旅馆住下后,另作打算。于是就发生了上文开头的那一幕……商鞅作为当时社会法家的杰出代表,他大刀阔斧地进行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也得到了后人的承认与称赞。但他生逢乱世,无力回天,终触犯了众多权贵的利益,树敌太多而惹火烧身,可悲可叹!#在头条看世界#
3、公元前338年,一代雄主秦孝公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太子赢驷继位为秦惠文王,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彼时的公子虔等旧贵族为报夙怨,他们诬陷商鞅谋反,并且鼓动惠文王逮捕他。此时众叛亲离的商鞅得到消息后一路逃到边关。人困马乏的商鞅想要在一家旅社住宿,但是无奈关山难越,请先验一下您的官册。我无有官册,怎么你没有官册。官册相当于我们现今的身份证,而正是因为此前商鞅变法的法令中有一条明文规定:不能留住没有身份凭证的人,否则违者就要受连坐的处罚。这正是"作法自毙"成语的由来。此时商鞅是百念皆灰,只好逃往魏国。但是他因为曾帮助秦国用计打败魏国,从而帮秦国从魏国手中夺回河西之地,因此魏国上下记恨他,而不肯收留他。走投无路的商鞅只能逃回自己的封地商邑,并带领自己的属下抵抗前来抓他的秦国大军。但是这样一来直接坐实了商鞅谋反的既定事实。秦国开始派遣主力精锐进攻商鞅的封地,终商鞅战败而死,尸体也被带回了咸阳施以车裂之刑。商鞅全家更是被赶尽杀绝全族处死。一代改革名臣,为秦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商鞅后就落得这样一个五马分尸,全家被杀的结局。这似乎有些出乎意料,但更让人意外的是在他死后,秦国的老百姓却一点都不觉得怜悯反而幸灾乐祸。这实在是让后人唏嘘不已。但是欣慰的是惠文王虽杀商鞅之身,却无废商鞅之法,而后又顺手除掉了反对变法的旧贵族,从而把秦国的政权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反观商鞅一生颇具争议,从我们如今的眼光角度,确实无法客观理性的去评价商鞅的功过是非。但是就当时秦国来说,商鞅主持的"商鞅变法"确实为秦国之后统一六国,结束东周列国五百多年纷争战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此贡献确实还是不可磨灭的。#商鞅后代#
4、商康祖(康丁)是商朝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父亲,也是商朝第二位君主商代的祖父。在他的后代中,还有著名的商纣王和商鞅等历史人物。商康祖生于远古时代,他是部族的领袖,拥有众多的盟友和部下。他是一位善于治理部族的领袖,凭借着智慧和胆略,使得他的部族成为当地的一支强大势力。商康祖有一位儿子名叫商嚣,他是商康祖宠爱的儿子,也是商康祖继任的第一人选。商嚣聪明机智,英勇果敢,他很快成为了部族中的佼佼者。商康祖看得出来,商嚣有着天生的领袖才能,因此决定让他接任自己的位置,成为族中的新领袖。商嚣继承了商康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他很快就成为了当时商朝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商嚣的统治下,商朝迎来了长期的繁荣和稳定时期。商嚣善于信奉神灵,从而获得了部族的信任和支持。他还善于采用节制政策,通过限制一些不当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商嚣能够成功地治理商朝,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够保持中庸之道。他明白,多元化的文化与宗教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文化交流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商嚣除了继承商康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外,还积极发展文化和科技。在他的领导下,商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商嚣的统治下,商朝成为了远古社会的一支强大的文明力量,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和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之一,值得我们常怀敬意。#商康祖子器#
5、商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而且在历史形象中,商鞅一直是一个正面形象,秦国的强盛也与商鞅密切相关。所以商鞅一度被视为秦国的功臣,但一旦深入秦国历史,就会发现商鞅并不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人,甚至可以说是肆无忌惮。有时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使用各种方式方法。《史记》对商鞅的描述存在诸多矛盾。商鞅在秦国刚开始进行变法的时候,可以说是无人问津。第一,商鞅破坏了贵族的利益,自然得不到贵族的支持。其次,由于法律的严厉,他不能得到任何人的支持。秦国的情况和其他诸侯国有一些不同,就是秦国一直是君主国,秦国的贵族一直被边缘化,所以商鞅变法只能在秦国成功。因为商鞅在秦国只需要君主的支持就可以震动全国,不像其他国家,他需要很多人的支持。所以这时候,商鞅找到了秦孝公,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之后别人试图反对也没用。这一点也得到证实。当时,秦王有两个老师。因为他们不满商鞅变法,与商鞅发生了冲突,谁知道他们被商鞅痛打了一顿,这些贵族见到太子都选择了沉默。解决贵族问题后,商鞅认为变法没有阻力,开始实施。为了杜绝百姓的流言蜚语,商鞅的做法是让百姓五口之家为一家,十口之家为一家,可以直接互相监督,互相监视。一旦其中一人有罪,其他人不报也会按同一罪名处罚。相反,如果举报有功,可以获得一等功称号。其次,一个家庭一旦有两个男人,就需要分开,否则还是按照两个家庭的税来处理。另外,人与人之间不能打架,否则会受到惩罚。其次,人民只能做两件事,要么参加军事活动,要么工作并向国家纳税。做生意是不允许的,因为做生意被视为国家的寄生虫,不仅要交昂贵的税,老婆孩子也可能因为交不起税而被收进政府,成为奴婢。其次,偷懒不干活的人也需要抓起来。除了普通百姓,贵族子弟没有好日子过,宗室子弟没有军功不得继承爵位,天下百姓也要根据爵位分配土地和房屋,地位高低与爵位高低有很大关系。其实这些法律是很苛刻的,甚至是不合理的,但是司马迁说这些法律实施十年了,老百姓很高兴,甚至出现了晚上不关门,不接路的情况。人民因此而极为高兴,人民认为这是有益的。然而,在这篇赞扬商鞅做法的记录之后,太史公写了一篇对商鞅的尖刻评论,即把商鞅与普里西拉相提并论。当总理的时候,普里西拉立下了不少功劳,累了也从来不坐公交车。夏天他没带伞,一个人出门,没有保安,没有武器。他死时每个人都在哭,人们都很悲伤。而商鞅则不仅仅是外出护卫十余人,还会选择贴身保镖。平时没有防护措施是不敢出门的。可想而知,商鞅的做法没有赢得任何人的支持,连太史公都否定了商鞅。可见这里的冲突很奇怪。司马迁一方面记录了商鞅的圣旨让百姓感恩戴德,但另一方面又显得商鞅很猥琐,甚至有随时被暗杀的戒心。如果他真的做了对国家有益的事,商鞅为什么还要再做?司马迁写史记是很严谨的。严谨的体现就是他不会遗漏任何信息,即使知道不一致,也会详细记录。而我也认为这是司马迁伟大的地方,司马迁也把这些问题留给了后人去寻找合理的解释。根据当时的情况,我也有一定的看法。当时秦国的法令混乱。根据出土的法律文献记载,很多秦人因为留不住而逃到楚国。民间也出现了很多盗匪和强盗,甚至有些人穷得连盗墓的钱都没有。可见当时秦国并不太平。而商鞅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变法消灭了很多贵族,削弱了贫富差距。这时候的秦国比较穷,严酷的法律让百姓无法成为强盗。可见所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就是说,这种和平其实是一种假象,并不是因为国家富裕了,大家的代码都出现了。#名人历史故事# 商鞅#我要上微头条#
6、如果商鞅有小孩,应该姓什么?公孙鞅、卫鞅、商鞅,到底选哪个?都不选!商鞅姓姬,周天子家的亲戚,生的小孩当然姓姬。上古将姓、氏分开,秦汉以后才模糊了合为一体。现在通用姓氏加名,古代是氏加名。姓是血统,祖先一脉,不会变。“氏”是变来变去的,一个人可以变几次,可以依据封邑,可以是职业,也可以是官位。看过一个说法,古代把姓带着称呼是不礼貌的,比如不该直呼嬴政,应该称呼为赵政,或者秦始皇。再如姜子牙,司马迁一直称呼为吕尚。上古为啥这么麻烦呢?因为区分!当然,这都是因为旧制贵族有那个闲空才讲究的。《通鉴·外纪》中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好比一棵大树,姓是树干,分支就是氏。大家以姓来识别血统,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氏来区别身份、地位。大白话就是姓分血统,氏分贵贱!解读一下商鞅的“氏”变化过程就好理解了,《史记》曰:“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对于司马迁“姓公孙氏”这一描述,有人理解为商鞅本姓公孙,但显然,公孙应为氏!春秋时诸侯太子以外的儿子都可称公,公之子称公孙。商鞅起初叫公孙鞅,这是原称,从小就这么叫,是卫国的公族。到了魏国,仅仅是一名小官,没名气,继续叫公孙鞅。到了秦国就不一样了,叫卫鞅。以封国为氏,显得更尊贵,符合客卿地位,突出卫国王室身份。变法强秦,以封地为氏,秦孝公“封於商十五邑”,称为商鞅,尊之为商君。古代先有姓,后有氏。氏的大量出现始于周朝分封诸侯,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为氏”,比如郑文公、齐灵公。另外,各诸侯国又对手下卿大夫分封,卿大夫的后人即“以封邑为氏”,比如韩氏、赵氏、魏氏。姜子牙和商鞅同属一种类型,本是姜姓,被封在吕地,所以又称吕尚。兵家田穰苴则不同,官至司马,以官位为氏,改称为司马穰苴。无论氏怎么变,姓是不会变的。如果商鞅有个孩子叫小虎,他可以叫商小虎,秦小虎,出于礼貌,不能直呼姬小虎。#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跳跳是只喵一个文科毕业的女子,感谢您的关注阅读!
7、一听到“变法”两个字,很多人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在前面加上“商鞅”二字。确实,作为中国历史上早期、成功的变法之一,商鞅变法给我们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不过今天我们不讲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讲一件他去秦国之前的事情。据《资治通鉴》记载,商鞅本名叫公孙鞅,卫国人,卫国某位国君庶子的后代,是一个没有资格继承君位的贵族。这哥们跟其他贵族不同,不喜欢打猎遛鸟,不爱好声色歌舞,就是对法律着迷。经过多年的苦读和研究,终于学有所成,胸中有了一套依法治国理念的雏形。当时的卫国是个小国,国君也没什么志向,另一个同名不同字的魏国就不一样了,自从魏文侯开始,就有招贤纳士的良好风气,商鞅就去到了魏国,在得到宰相公叔痤的认可之后,暂时在相府当了个小官。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接触,商鞅的气度和见识逐渐显露了出来,公叔痤这才意识到,这个年轻人了不得啊,在自己手下干活是屈才了,应该向国君推荐,给他一个更大的施展平台。可好巧不巧的,公叔痤病了,推荐的事情也就耽搁了下来。当时的国君是魏惠王,听说老宰相生病了,就前来探望。来到这一看,真没想到,公叔痤这不单单是病啊,那是病的相当严重,老头躺在床上都奄奄一息了。此情此景,让秦惠王不由得悲从中来,他声音颤巍的问道,人常说,死生有命,不可强求,可万一您不行了,国家大事,我该跟谁商量啊!听国君这么说,公叔痤精神不由得一震。我身边倒是有个人,叫公孙鞅,他虽然年纪不大,可胸中的韬略惊人啊。希望您不要嫌弃,可以让他代替我的位置。公叔痤这一番话,可有点惊到魏惠王了,他虽然没说话,可心里已经翻江倒海了。什么?公孙鞅!没听过这名字啊。怎么地,让这么一个人代替你当宰相?看着君主那疑惑的眼神,公叔痤也大概猜到了他的内心活动,就赶紧又续上了一句。如果你不准备用他,那就要把他除掉,如果他去了其他国家,那对魏国将会是一种灾难啊!说完这些,公叔痤已经累的够呛,躺在那里再也没力气讲话了。魏惠王楞住了,看来这老头是真的要不行了,一会让我用公孙鞅做宰相,一会又让我杀了他,这分明就是在说胡话嘛。魏惠王心里是一阵的不落忍啊,他就坐在一边,敷衍了公叔痤几句,而后转身离开了。半晌以后,公叔痤缓了过来,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招来了商鞅。面对这个自己无比欣赏的年轻人,公叔痤面带歉意。实在是对不住,作为宰相,我必须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所以我先向主上举荐了你,而后又提醒他杀掉你。现在作为朋友,我劝你还是赶紧离开魏国吧!商鞅看着眼前这位老者,微微一笑,您老放心吧,国君要是听你的话,就会重用我了,要是不听你的话,也不会杀我的,我没必要着急走的!果然,魏惠王出了相府以后,就跟身边人讲,宰相真是要不行了,一会要我用一个人,一会又要我杀掉他,可怜啊,他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本文作者:天下正好,公众号“品读二十四史”!
8、法无外乎情!楼主是商鞅后人?如若不是,哗众取宠罢了!大家不必太认真!#商鞅后代#
9、商鞅及其变法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商鞅是卫国人,姓卫氏,名鞅。他见卫国势弱,就到魏国,求事于魏相国公叔痤,公叔痤见他是个贤才,推举他为中庶子,一有大事,痤总要与卫鞅一起谋划,并总是成功,痤很器重他,欲引荐他做更大的官。只可惜痤不久得了重病,但痤还是告诉魏惠王,“卫鞅虽然年轻,但他是当世奇才,他若做了相国,比我强十倍。你如果不用他,就把他杀了,以免后患。”。公叔痤又对卫鞅说“我先公后私,如果魏王不用你,你赶快逃走,我已建议杀你”,卫鞅说:既然魏王不听痤的话用我,那他也不会听他的话杀我的。他于是不走。果然,惠王认为卫鞅没什么作为,这是公叔痤病重,在说糊涂话,因而,没有用他,也没有杀他。卫鞅听说秦孝公四下招贤,于是来到秦国,求见秦孝公。孝公见卫鞅高谈阔论、泛泛而语、不着边际,听了一会儿就睡觉了,一连三次如此。卫鞅没有气馁,后以“伯术”为题展开话题,却正中孝公下怀,两人交谈三日三夜,孝公不觉过瘾。孝公大喜,封他为左庶长。于是,卫鞅果断颁布变法之道。他想测试一下民众对变法的态度,更为了取信于民,以便新法能顺利地贯彻、实施下去。卫鞅派人把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放在闹市中,下令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去,就奖赏十金”,老百姓纷纷来看,但都抱怀疑的态度,无人去搬;卫鞅把赏金加到五十金,大家更加猜疑:秦国可是从来没有出这么重的奖赏的。有一人不信邪,心想:虽然没有这么多的奖金,但总有一些吧。他扛起木头,搬到北门,跟随的观众很多。卫鞅如数地兑现了奖金,大家这才相信:卫鞅出令必行!卫鞅想要进行变法改制,谋求富强,秦国的贵族们知道后很不高兴。他对秦孝公说:“对一般人,当新的政策刚开始施行的时候,没有必要和他们商量,只需要和他们共享成功的利益。有着高尚德行的人,言行不会和世俗的人一样;成就大功业的人,做事情不会和普通人一起谋划。所以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如果采取的措施能够富国强兵,那么就是没有必要墨守成规。”大夫甘龙说:“事情不一定是这样,按照原先的法制章程来实施,官吏做起事来熟习,而百姓生活也安定。”卫鞅说:“一般人往往习惯于旧的习俗,读书人也往往陷于自己的见闻难以自拔,这两类人,可以让他做官,让他守法,但不能和他讨论法制以外的事。有才智的人制定法律政策,愚笨的人只能接受统治;贤良的人因时革新礼法,平庸的人则只知道死守现有的法规。”秦孝公说:“说得真好!”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相当于早期的丞相。于是卫鞅开始了他的变法!
10、千古一帝的思维与格局,穿越古今的灵魂交流。品读千古一帝,开启智慧人生。商鞅变法到底变了什么?商鞅变法就变了两个字。什么是机制?为谁干干完怎么分?商鞅出现以前整个世界都是奴隶制,贵族的儿子永远是贵族,而商鞅变法叫封建制。什么叫分封制?封建制很简单,只要你上阵杀敌,建功立业,你就能够生成贵族。他改了什么?改了两个字一个是耕,一个是战。秦国穷,六国经常加一起打秦国,一个是战。什么是耕?只要你在我秦国开垦荒地3亩以上,连续三年这个地就是你的,粮食只需要20%上交给国家,剩下80%都是你的。你知道这个机制出来以后,所有的那些奴隶全跑去开垦荒地了,以前我跟那些贵族老爷种地,我吭吭吱吭吱吱干一年,每一年分我不到1%的粮食。有时候经常都吃不饱,但是现在我可以从1%变成80%,怎么会没有动力?所以说秦国干的热火朝天,但是劳动力还是不足,怎么办?商鞅狠到什么程度?在六国颁发将令,就是凡六国军民,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人吧?只要来到我秦国开垦荒地三亩以上,我也给你80%,而且干满三年,给你发一张我们秦国的缘卡。我的个苍天,六国老百姓没有地种的全跑到秦国种地去了。你知道吗?秦国虽然国库只收20%,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那个秦国的那个粮仓,那多到十年,20年50年都吃不完。这是第一个耕,第二个战,你想成为百万富翁吗?你想一夜暴富吗?还等什么?上阵杀敌,砍敌军人头一个奖100块,而且还能升官砍3个,升爵砍10个,直接这个成为贵族。我的个苍天,从此秦军将士只要一提到打仗,都跟过年一样。你知道吗?这是在改变命运,改变整个子孙后代的命运。我终于可以从奴隶脱级了,成为贵族了你知道吗?所以他们上阵杀敌,看到敌军的人头,这是钱这是官爵,六国军民,上阵杀敌是为了吃口饭。我的个苍天,那六国人看到秦国的这些虎狼之师,这是魔鬼,投降在座各位能不能投降?投降在秦国不叫打胜仗。因为商鞅清楚一个道理,秦国想一国灭六国,就一定要把六国的所有的这个战斗力全部削弱,所以投降不叫胜仗,按人头来算是否胜仗。能听懂吗各位?秦国有没有打胜仗很简单,他们那掉了几个人头,就这么简单,所以20万赵军降秦,不好意思不允许投降。我的个苍天,杀到赵国一夜无男T。从此以后秦国叫虎狼之师,叫杀人机器,叫恶魔叫魔鬼。所以可以一扫六合,你上阵杀敌是为了吃口饭,他们上阵杀敌,是为了改变整个家族妻儿老小的命运。怎么比?你上阵杀敌就是发军享,军享就是两块钱,永远是基本工资两块两块两块。而我们这虽然底薪也是两块,但是我们有提成,能听懂我在说什么的举手来这能一样吗?所以一定要干嘛?3%的企业研究机制,机制让企业发展。机制的本质是什么?成就人这个世界是圆的,你想算计别人,终被别人所算计你想成就别人,到后终会被别人所成就,付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想让别人好?别人好不好我不知道,反正你肯定会好想害人。你能不能害到那个人我不知道,害人终害己。你们知道为什么说商鞅伟大吗?就是所有的诸侯列国,都在研究制度的时候,只有商鞅在研究机制,机制就像一根火柴一样,员工就像万吨汽油一样。一旦你学会机制了,那个一根火柴,咔嚓就能点爆万吨汽油。这叫引爆员工。为什么周老师?每次讲课要这么卖命?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主页商品中购买。你们知道吗?你真的如果看懂了,你真的会感恩周老师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