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简介(雍正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0 07:08:01 浏览
1、雍正简介

清朝皇帝简介(12之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 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附:次序表】1、努尔哈赤→2、皇太极→3、顺治皇帝→4、康熙皇帝→5、雍正皇帝→6、乾隆皇帝→7、嘉庆皇帝→8、道光皇帝→9、咸丰皇帝→10、同治皇帝→11、光绪皇帝→12、宣统皇帝

2、雍正皇后所有简介

总督。你知道清代总督都是什么级别吗?清代总督一般是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者为从一品,领大学士衔为正一品。统御一省或者两三省的军政行政大权从雍正二年1724年设直隶总督为定制。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盛京将军为东北三省总督。清代共有十一位总督:东三省直立两江,两广永浙胡广,陕西四川,河道曹运云贵。今天给大家主要介绍一下,1881年擢升陕甘总督的谭仲麟。谭仲麟生于1822年,卒于1905年,字文卿,谥文勤,晚清政治人物。湖南茶陵人,咸丰进士。其次谭延楷是晚清清奇男子,作为跨越晚清民国的政治家书法家美食家诗人。他一生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是这些成就,而是他拒绝了宋美龄,坚持一生只娶一位夫人的事迹。妻子去世后基本一年做一首诗来怀念妻子。直到1930年去世,扯远了我们扯回来。谭仲麟年轻时曾游历陕西,17春奉旨入京,以尚书衔补吏部左侍郎,后任户部左侍郎,工部尚书,闽浙总督,四川总督等职。在任两广总督期间残酷的镇压了由孙中山领导的己末广州起义。由于谭仲麟有浓厚的忠君保国的思想,对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都持反对意见。戊戍变法时曾多次上书反对变法,但也因不满慈禧租借香港,九龙等地于英国。不久便已年迈告老还乡,或许我们还得感谢这位陕甘总督。要不是他在光绪九年也就是1883年任陕甘总督期间支持,支持并重视兰州百合的发展。我们可能要错过了于百合的邂逅,让兰州百合从贡品走向民间。这位谭大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雍正的简介#

3、雍正十三弟胤祥简介

1722年,胤禛见康熙整天唉声叹气,于是,他就说道,“父皇,我那花园里的牡丹开的正艳,您要不要去看看?”康熙一听要赏花,挺高兴的。只是,康熙不知道的是,这只是胤禛为夺取皇位而设计的一个步骤而已。康熙一共有35个儿子,但健康长大却只有20个。其中,因为孝诚仁皇后的原因,胤礽受康熙宠爱,刚满周岁他就被立为了太子。无奈,康熙寿长,胤礽终究因为一句“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的狂悖之言,令龙颜大怒。胤礽的太子位被废后,康熙的其他几个儿子都嗅到了机会,纷纷参与到夺嫡大战中,于是便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事件。终在“九子夺嫡”中胜出的是以“忍”字著称的四阿哥,胤禛。胤禛是太子d的人,他本对太子之位没什么企图,直到太子被废后,他才逐渐有了夺嫡的心思。不过,与锋芒毕露的八皇子不同,四阿哥胤禛一直都把自己的野心隐藏的很好。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旦表现出夺嫡的企图,势必会遭到康熙的猜忌。所以,为了让老皇帝对自己放心,胤禛可谓是煞费苦心。首先,太子被废后,几乎所有参与夺嫡的皇子们都选择了落井下石,表现出对皇位的极大渴望。唯独四阿哥胤禛,始终都在维护旧太子,并在其病倒后,多番探视,甚至侍其左右。这一点让康熙对他刮目相看,深觉自己这个儿有情有义。其次,胤禛平常总是表现出一副不求进取,无欲无求的样子。独来独往,深居简出,从不拉帮结派。每天除了念佛经,就是练书法。这样的人设自然让康熙对他放心。后,他还会时不时地适度的在皇帝面前表现一下自己才能。因为他知道,想要顺利接班,贤孝与才能缺一不可。不过,在表现自己的才能这件事上,他始终坚持的原则是:不抢风头。他只是把康熙偶尔交给他的任务,尽量出色的完成。因为做到了以上几点,所以,康熙皇帝跟胤禛这个儿子相处时总是那么亲近且放松。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康熙晚年才会经常光顾雍亲王府的小花园。这可是其他任何一个皇子不曾有过的荣宠。当然,胤禛暗中肯定还是要培植自己的势力的。比如,五阿哥和十三阿哥就是助他夺嫡的得力助手。除此之外,胤禛还暗中结交了九门提督隆科多,以及大将军年羹尧。这些人都在胤禛的夺嫡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康熙去世时,就是年羹尧半路拦住了紧急入京的十四阿哥,为雍正赢得了时间。接下来,胤禛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他要想办法把自己的儿子弘历,介绍给康熙认识。当时,康熙赏赐给了胤禛一个小花园,因为直知道康熙喜欢牡丹,所以胤禛便在花园里种满了各个品种的牡丹。而后来的圆明园便是在这个小花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1722年的春天,被“九子夺嫡”事件搞得心力交瘁的康熙,整天郁郁寡欢,情绪很低落。胤禛见状便问道,“儿臣赐园里的几百株牡丹开的正艳,都是稀世珍品,父皇要不要去看看?”康熙皇帝很爽快便答应了。随后,父子二人坐在一座叫做“牡丹台”的地方,喝着酒,下着棋,聊着与国事无关的家长里短,气氛融洽。就在这时,胤禛装作漫不经心的说道,“您的两个孙子,如今都已经十多岁了,还没见过您呢,要不要见见?”康熙一听,便随口说道,“也好,那就叫过来见见吧!”接着,康熙便见到了胤禛的第四子弘历和第五子弘昼。弘昼没有给康熙留下太深的印象,但是弘历却让康熙“见即惊爱”。据《清高宗实录》记载,那天康熙以《爱莲说》来考弘历。怎料,年仅十二岁的弘历不但一字不差的背了出来,还准确的讲出了文章的意思。这让康熙惊讶,因为弘历无疑是他见过的几十个孙子中为出色,为聪明的一个。第二天,康熙便派人去雍亲王府要走了弘历的生辰八字。按照命理,弘历的八字极好,文武双全,为人仁孝,子息极多,寿元高厚。康熙看到弘历的八字,立刻做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决定:将弘历“养育宫中”。而到此时,雍亲王胤禛也是在心里偷偷地高兴。这一步棋的成功,让他离皇位又近了一步。这是因为在古代,老皇帝在决定要把皇位传给哪个儿子之前,会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皇孙的能力和素质。而弘历也的确没有让胤禛失望,他出色的表现,获得了爷爷康熙的喜爱。成为康熙心中理想的隔代继承人。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突然崩逝于畅春园,终年69岁。而皇四子胤禛也终于靠着自己的“权谋”与“手段”,一鸣惊人,登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皇帝的宝座。@轻心读书胤禛之所以能够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他能“忍”。不显山不露水,等待时机,蓄势而发,正可谓是“戒急用忍”。其次,他还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所以他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他始终表现的深藏不露。因此才躲过了政敌的陷害和康熙的猜忌。#头条创作挑战赛#

4、雍正简介及妃子列表

清代五帝铸造时间,古泉老物件。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清朝五帝钱的铸造时间。顺治通宝大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年铸造,普品80-150元,雍正通宝大清雍正年间,公元1662年铸造,普品50-100元,公元1723年铸造,普品300-500元。乾隆通宝公元1796年铸造,普品10-50元,嘉庆通宝大清嘉庆年间,普品50-100元。

5、雍正的简介资料

雍正的死因!雍正在位13年,无论史书上面如何介绍,雍正的勤恳也是大家众所周知的。而他本人富争议的是继位之谜和死亡之谜。雍正是在圆明园猝死的。关于他的死因,史书上没有详细介绍,众说纷纭。第一种版本就是吕四娘刺杀。她的爷爷和父亲因为文字狱的事情被雍正杀害,为报杀父之仇。所以将雍正帝的头颅砍下。因此传说雍正帝安葬的时候,并没有头颅,只好打造了一个纯金的头颅,代其下葬。第二种版本是丹药中毒。雍正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为了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为了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甚至一个长生不老的神话。他选择服用丹药来提起自己的精力,让自己时刻充满精神处理政务。但是古时候的丹药多数是用水银等重金属炼制,对人体是有害的,日积月累,毒发身亡。当然这两种版本也只是猜测,雍正的死因至今仍是谜云。关注我,每天一个历史冷知识。记得关注我哦!

6、雍正母亲的简介

我发现康熙帝的四阿哥胤禛后能成为皇帝除了“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外,还有一点,被我忽略了。那么这一点是什么呢?原来胤禛自从开府上朝以后,他被康熙分在户部工作。户部这特别重要,为什么呢?古代我们都知道在隋唐有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中书、门下、尚书省,六部是在尚书省下设的,分别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那么他们分别管辖的是什么呢?吏部自然是人员任用,就像现在的人力资源部,户部管的是户籍、还有钱财,礼部有祭祀、外交,兵部自然是管的是兵,军队,刑部管的是刑罚,工部就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以上我们介绍了六部的作用,那么四阿哥在户部会带给他多少有用的呢?其实当时的户部管的是国家人民的户籍,还有财政大权,户部其实就是管着国家的钱袋子。欲成大事者,没有钱自然是不行的,他掌管了户部,相当于握着这个钱袋子。没有钱财,你就买不到东西,请不动人,这是真理。历史上活生生的例子大家知道吗?知道巴黎公社为什么会失败吗?没错,就是因为没钱。巴黎公社当时在成功后,却没有接管法兰西第三银行,所以失败了。这是我新总结出来的一点,我觉得户部也是雍正能当皇帝的重要一点,不知道大家怎么认为,欢迎发表您的观点。#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分享历史五千年##雍正的简介#

7、雍正怎么死的

雍正喜欢催着四阿哥乾隆读书,他自己也经常陪着乾隆挑灯夜读,这两个清代皇帝常读的书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的司马光编著的一本编年体史书,从周朝开始写,到五代时期的后周结束。里面的内容则以当时的朝堂为主,还掺杂着一些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这本书较为知名,自宋神宗之后,成为历代皇帝学习参考的书目之一,明清历代的皇帝大多都读过这本书,清代的雍正乾隆两位皇帝,更是特别喜欢。然而这本书对于普通人来说太过于晦涩,市面上的译本也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知名的历史学家柏杨,翻译了《资治通鉴》译文,同时,他还在自己的作品里创新,对这本本来晦涩的史书,进行了改良。《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这本书,对于普通人友好。首先,他把《资治通鉴》里,那些复杂的帝王年号,改成了公元纪年,把干支纪年,改成了数字年份,让人一目了然。其次,柏杨把《资治通鉴》里,历代比较繁复的官职名,都对应当代人熟知的官名,一一在旁边做了标注。还有,对于那些和地名有关的历史事件,柏杨更是在《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里,耐心地亲自画了地图,标注了当时的形势,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事件。在柏杨去世后,柏杨的妻子张香华女士努力地让此书出版,在她眼里,这本严谨中带着通俗的历史注书,是柏杨出色的作品之一。又或许,《资治通鉴》那种“不为塔尖唱赞歌,只为百姓说人话”的气节,也深深地存在于柏杨先生的身上。

8、雍正的妃子们的简介

仅仅一顿貌不其扬、四道小菜的饭,能够让未来九子夺嫡中胜出的雍正帝大加赞赏,能在吃完后对一人作出极高评价:“你乃大清贤臣呐!”这人是何方神圣?这位被还是皇子时的雍正帝大加赞赏的官员,正是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学家——朱轼。他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端方正直、一尘不染而深受朝廷信任。朱轼不是一出生就在罗马的,在他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从小就聪明机敏,热爱读书,父母希望他能够读书来考取功名,恰好,他也有做官的想法,但是他却是想造福百姓。朱轼在中进士的当年即被选为庶吉士。学习三年期满,他被任命为湖北潜江县知县,食七品俸。他所任官的地方是个不易治理的地方,当地赋役繁杂,百姓负担沉重。但他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勤勤恳恳的成为一个真正的“父母官” 而他的所做所为也被未来的帝王胤禛看在眼里。康熙二十四年,南方暴雨频发,冲毁房屋,破坏庄稼,百姓流离失所,深受水患的迫害,一个又一个的救灾折子被送往宫中,康熙帝为此忧心不已。他紧急召集朝中大臣,商量对策,按照以往惯例,需要派遣一个中央重要人物前往灾区,一来可以安抚民心,二来也能更好组织救灾,尽快平息动荡。那么,应该派谁去呢?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经过大臣和太子举荐,终决定让皇子胤禛前往,这样既可以显示皇恩浩荡也可以锻炼皇子。皇上立刻作出了决定,而同样有意于皇位的四皇子胤禛也想要一个机会向皇阿玛表现自己,就这样他和十三皇子开始赶往浙江治理水患。按照常理,京官皇子到地方寻访是需要地方官员早早等在衙门进行迎接的,一路奔波的一行人也直奔浙江巡抚衙门。然而,巡抚朱轼却没有在衙门内,胤禛十分疑惑,现在可是办公时间,灾情这么严重,巡抚却没在衙门坐镇,并且已经提前告知他们要来,朱轼这样可以称得上是怠慢了。衙役看着一行人的脸色赶忙解释朱轼没在这的原因,胤禛这才知道朱轼一大早就去粥棚施粥,安顿流民。胤禛也没有再多停留,匆匆赶往了粥棚。粥棚的粥是白米粥,粥旁是一个穿着官服浑身泥土的朱轼,还有衣衫褴褛的流民百姓以及破败的房屋,胤禛吩咐他的随从们加入赈灾队伍,制止了朱轼前往参拜。经过一日日的努力,灾情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难得有空喘口气,胤禛打趣地让朱轼好好地为他们办一个接风宴。朱轼引着他们来到了自己的住处,等他说到了的时候,胤禛他们难以想象眼前这个房屋竟是堂堂一个巡抚的家!不说要多么富丽堂皇,但没想到破败至此。房子散发着被雨淋过后的霉味,屋顶上甚至还有个大洞在往下滴水,这房子与周围贫穷百姓的房子无异,朱轼对眼前的寒酸解释:“有一席容身之地,臣已是十分满足。”过了一会,朱轼的女儿把做好的饭菜端出来招待他们,只有四盘菜,这四盘菜分别是烧肉皮、炒腊肉、干拌笋和煮粉丝。胤禛看到后震惊了一下,周围随从打着圆场说:“这是怕四爷吃惯了宫里的山珍海味,给四爷换个清粥小菜尝尝吗?”朱轼见状,十分惭愧的解释:“实不相瞒,这是微臣能拿出来的好的食物了,还望四爷多多担待。”胤禛毫不嫌弃地夹了一筷子菜,感慨道:“这才是大清的贤臣,大清的父母官啊,有你这样的贤臣,大清何愁不兴盛啊!”听到这,朱轼赶忙推辞:“这是下官应该做的,经此天灾,百姓如今流离失所,下官应当与百姓同甘共苦,这是下官的本分,四爷谬赞了。”待胤禛回到宫后,向康熙帝禀报了水患的治理情况,并介绍了朱轼的为官作风,康熙听后龙颜大悦,立即下旨升朱轼为左都御史,后又升至文华殿大学士。朱轼在雍正即位后仍是肱骨大臣,成为一代(乾隆)帝师,始终忠心耿耿,为国为民,一直到逝世,谥号“文端”。后来,用“朱公席”用来招待来客的习俗逐渐传到朱轼的老家江西高安县,一直延续至今。#历史开讲#作者:三摩地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