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简介(燕王朱棣起兵谋反过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0 09:33:30 浏览
1、燕王朱棣起兵谋反过程

可怜的北军并没有探雷器,也没有所谓的工兵,要想过去,只能拿人来排雷了,于是大家一拥而上,踩上地雷的只能算你运气不好,下辈子再投胎,运气好的算是捡了一条命。史载,此战中燕王朱棣“从三骑殿后”,我曾一直为朱棣同志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但综合起来看,似乎并不尽然,此举甚有引人为己排雷的嫌疑。——《明朝那些事儿(全七册)》

2、燕王朱棣是如何壮大的

1399年,燕王朱棣突然变得疯疯癫癫,满街乱跑,抢别人东西吃,在路边倒头就睡,烈日炎炎下穿着皮袄烤火,乱喊乱叫“冷冷冷 ”。这一举动让明惠帝朱允炆放松警惕,没想到三年后结果翻盘。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儿子,长期驻守北部边疆,为朱元璋看管好大门,他的封地就在燕京(如今的北京)。在诸多皇子中,朱元璋看好皇太子朱标,他是马皇后第 一个孩子,英明决断,协助朱元璋处理朝政,在兄弟中间很有威望,很受朱元璋器重,可惜37岁突然病逝。后来,朱元璋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长孙,意味着将来做皇帝,这可让一群藩王叔叔们心中不高兴了。朱允炆也是一个精明聪慧的人,但和叔叔朱棣相比,还是显得稚嫩了些。有一次,明太祖和群臣对对子,他出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就赶紧说出下联,“雨打羊毛一片膻”,明太祖的脸一下子变得铁青,这时朱棣马上对道:“日照龙鳞万点 金”,朱元璋立即喜笑颜开,连连夸奖。这一次,英勇善战的朱棣开始藐视朱允炆了。朱元璋为了让朱允炆能顺利继位,也是煞费苦心,甚至在他病重期间,给各藩王下令:在各自国内哀悼,不必到京师。他害怕手握兵权的朱棣趁吊唁之际起兵造 反。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顺利继位,就是明惠帝。朱允炆上台后,藩王们愤愤不平,甚至有藩王进行联合。朱允炆知道后,召集信任的黄子澄、齐泰商议,要采取削藩政策,才能稳固皇位。朱允炆先后成功对五个藩王削去王位,贬为庶人,充军到边远地区。这让其他藩王都十分不满。在各藩王中,燕王朱棣的势力蕞大,能力蕞强。他得知这一消息,召集得力干将、心腹商量,大家提出与其等着被诛,不如反叛继承王位,这更坚定了他的想法。燕王很快就开始行动,私下招兵买马,积蓄力量。为了打造兵器,他在燕王 府挖了一条地道,通到后花 园后建立一个很大的地下室,在那里打造兵器,并喂养了一大群鸭鹅来干扰噪声。他的行为还是让朱允炆知道了,派兵来讨 伐他。朱棣见势不妙,为了推迟时间,就派人上书称病,并且是病入膏肓,又疯又傻,没有记忆。朱允炆派人去落实他的病情,回来的汇报让他掉以轻心,放松警惕,不再行动。可黄子澄、齐泰认为有点反常,认为燕王是在装病,就派北平督指挥使张信带兵去拘捕燕王,可张信却认为朱棣有实力,反而把这事告诉朱棣。朱棣看已经兵力充足,计划开始反叛。朱棣知道,朱允炆是朱元璋决定的皇帝,公开反叛会落下骂名,引起人们的公愤。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就借助明惠帝朱允炆铲除身边的叛臣黄子澄、齐泰为由,发动“靖康之变”。他安排儿子朱高炽在家处理事务,带儿子朱高煦、姚广孝等开始行动,当日就占据北平府,然后一路南下。朱棣带领部队,各地州县官兵都纷纷投降,受到皇帝派兵的追杀。双方交战,各有胜负,燕军部队很快抵达南京。朱允炆万般无奈,派成庆郡主与朱棣讲和,甚至愿意割地求和,遭到朱棣的强烈反对。然后和方孝孺商议应对策略,要坚持防守,等待救援部队的到来。历经三年,燕军兵临金陵城下。1402年7月13日,守卫京城的李景隆却打开城门迎接大军,朱棣带领大军进入,一路杀入皇宫。朱允炆放火,一场熊熊大火后,唯独不见朱允炆,他的死成了千古之谜。1402年7月17日,朱棣继位,就是明成祖。朱棣靠装疯卖傻保存实力,积蓄力量,为后来的反叛做好充足准备。燕王以“靖康之变”为由,不择手段,将侄子赶下台,自己继承皇位。成者王败者寇。历史没有假设,在为朱允炆痛惜的同时,也为朱棣的雄才大略而赞叹。朱棣也堪称是一代霸主,开启北征蒙古,迁 都北京,疏 通河道等轰轰烈烈的大工程,成就不逊于朱元璋,是大明少有的皇帝。他派遣郑和七下西洋,这一伟大成就,建立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沟通,开阔眼界。试想如果海上事业继续发展,中国近代历史就有可能改写。可也有人说郑和的行动是为了寻找朱允炆,难道朱允炆逃到海外去了?历史孰是孰非?你怎么看待明成祖朱棣的造 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哈。(网络图片 侵删)

3、燕王朱棣简介读音

燕王朱棣带兵南下时,姚广孝嘱咐他说:“殿下攻下京城后,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但你千万不能杀他!杀了他,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绝了!”方孝孺,浙江宁海人,父亲名叫方克勤,是洪武年间一名奉公守法的官吏,因“空印案”获罪被处死,这事我在前面的章节中提过。史料记载,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每天读书超一寸厚,有“小韩子”之称。长大后,方孝孺拜大儒宋濂为师,常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已任,在士林中影响极大。不过奇怪的是,朱元璋虽然对方孝孺很欣赏,却一直没有重用他,若按照《明史》的说法,他是朱元璋故意留给朱允炆的人才。朱允炆即位后,方孝孺先后被任命为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等职,与齐泰、黄子澄构成朱允炆的主要智囊团,讨伐朱棣的诏书檄文都出自其手。方孝孺被俘后,朱棣虽然不太理解姚广孝话里的意思,但出于慎重考虑,刚开始并没有为难方孝孺。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他的打算。朱棣觉得,既然自己的皇位来得不是很正,那么不如借助方孝孺的声望和影响力,写一道昭告天下的诏书,以申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想法确实挺好,只不过让朱棣失望的是,方孝孺比他预估的还要难搞定。方孝孺见朱棣之前,已经被关进了监狱,精神状态不是很好。等到他出去见朱棣时,穿得也不好,因为他穿了一身孝服。还没等侍卫反应过来,方孝孺已经跑进殿廷,伏地大哭不绝。朱棣见他来者不善,尴尬地说:“先生不要这样了,我是学习周公辅助成王的。”方孝孺问:“成王在哪里?‘朱棣答道:“自焚死了。”“成王的儿子呢?“国家需要一个年长的君主。”“那成王的弟弟呢?“这是我的家事。”朱棣终于忍不住了,说完这话,让人拿出纸和笔给方孝孺,逼着他给自己写即位诏书。方孝孺倔脾气上来了,坚决不写。朱棣倔脾气也上来了,逼着他写。方孝孺于是边哭边写,但只写了四个字。这四个字差点把朱棣气晕,因为内容是“燕贼篡位”。朱棣终于愤怒地失去理智,说:“你不写,不怕我灭你九族吗?”方孝孺早就做好了死的准备,慨然说:“灭我十族又如何?”结果,朱棣真的灭了他十族。历史上,从来只有九族,但是朱棣为了满足方孝孺的“愿望”,就把他的朋友门生作为一族,凑成十族,全部杀掉,共计873人。方孝孺则被处以凌迟,在死前,他看着受自己牵连,将要就戮的弟弟,泪流不止。他的弟弟倒是看得开的人,还写了一首诗宽慰他说:“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回家山。”虽然感觉有些凄凉,但有时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样。因为一旦你选择做“取义”这件事,就应该做好“成仁”的准备,无论结局多么超出你的想象。况且,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要么照在他的墙头,要么照在你的坟头,并没有谁会真正在意的。其他被灭族和施以酷刑的文武官员还有很多,如左佥都御史景清,对朱棣篡位的行为不满,但一直憋在心里。直到有一天,他怀刃入朝,试图刺杀朱棣。未果,朱棣为了报复,将景清剥皮灭族后,还顺藤摸瓜,诛杀他的左邻右舍,史称“瓜蔓抄”。兵部尚书铁铉,曾在靖难之役中大败朱棣。朱棣进入南京后,他又拥兵淮南,企图兴复,后被逮捕。铁铉铁骨铮铮,面对朱棣的霸凌,抗言不屈,破口大骂。朱棣下令划开他的髌骨,割去他的耳鼻,以磔[zhe]刑寸割处死。其用刑之惨为历史所罕见。不过有点奇怪的是,尽管朱棣在杀人这件事上不输历史上任何一个暴君,可事实上,很少有人把他当成暴君。对此,有学者解读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朱元璋毕竟出身草野,头一次当皇帝,政治手腕有诸多不够老到之处,许多招法用得过辣过猛,杀人过多,成为政治败笔。而作为朱氏家族的第二代皇帝,朱棣继承了老皇帝的政治智慧,文化水平更高,性格更阴鸷,手法更老到更圆熟。比老皇帝更高明的第一点就是适可而止,对残暴用之有度。目的达到了之后,他就适时收手,着手修补自己的形象。因而,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七日,当朱棣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后,做的主要的一些事就是,继续执行洪武时期重视社会生产的政策,大兴水利,轻徭薄赋,多次迁徙有钱的和没地的百姓到北京垦荒屯田,等等。与此同时,他还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使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比如削藩、迁都、设立内阁和重用宦官。此外,他还完善了文官制度,减轻了由于废除宰相给皇帝还政带来的极大压力。同时,这也是为内阁制度的建立而奠定了坚实基础。就这样,短短几年后,明王朝已经重新恢复了生机,社会秩序开始进入稳定阶段。朱棣亲自倡导编纂永乐大典,而它已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极为珍贵文化遗产之一。外交上,他派郑和七下西洋,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先河,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就这样,在朱棣的统治下,大明王朝进入了巅峰时期。他在继承父亲朱元璋打下的江山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永乐盛世四个字就是高的褒奖。#看《山河月明》学了哪些历史知识##以书之名#

4、燕王朱棣电视剧

一口气看完明太宗朱棣的一生1360年,朱棣生于南京,是朱元璋的第四子。1367年,由于战事频繁,朱元璋在朱棣七岁时才为其起名为帝。1370年,朱元璋册封十岁的朱棣为燕王。1376年, 16岁的朱棣与徐达的长女徐氏成婚。1378年,徐氏为朱棣生下长子朱高炽,即后来的明仁宗。1380年,朱棣去北平就藩,由于朱元璋笃信佛教,诸王出峰时,朱元璋都要为他们选一名僧人加以辅佐,于是法名为道衍的僧人姚广孝因颇有谋略与学时,被朱元璋选中,随朱棣北上就藩。姚广孝后来成为朱棣的重要谋士。1381年,朱棣跟随岳父徐达远征北元,开始了真刀实枪的战场历练。1390年,燕王朱棣率傅友德等人北征北元,此战朱棣招降了北元太尉乃儿不花,朱元璋知道后高兴地说肃清沙漠者,燕王爷。1396年,朱棣独自率军北征,此战朱棣生擒十多名北元将领。1392年,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为了杜绝诸王对皇位的觊觎,于是立朱标次子朱允文为皇太孙。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文即位,是为建文帝。同年,建文帝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厉行削藩,周王,明王,齐王,代王先后被废,襄王朱柏因不堪其辱,自焚身亡,而朱棣则唐起封王,假称有病,暗中加紧练兵。1399年,朱棣以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由,发动靖难之役。同年,建文帝派老将耿炳文率兵30万讨伐朱棣,结果被朱棣击败。建文帝又派李景隆率50万大军北伐朱棣,结果李景隆连战连败,丧失数十万。1400年,建文帝改派盛庸代替李景隆为帅,盛庸率师在东昌大败燕王朱棣。此战朱棣大将张玉战死。1401年,燕王朱棣得知南京空虚可图,遂率师南下。朱棣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扬州。建文帝急忙派庆城郡主向朱棣割地求和,然而朱棣不许。1402年,朱棣率军渡江,直逼南京,谷王朱与李景隆开金川门投降,朱棣随即率军攻入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同年,朱棣在南京即皇帝位,是为明太宗,并改年号为永乐。1405年,朱棣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郑和也开启了他28年间的七次下西洋。1406年,明太宗朱棣派朱能,张辅等人率兵号称80万征讨越南,明军连战连捷,终将越南并入明朝领土。1407年,永乐大典正式成立。同年,朱棣原配妻子徐皇后病逝,年仅46岁。朱棣伤心,决定不再复立皇后。1409年,朱棣设立努尔干都司,管辖今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1410年,朱棣率50万大军第一次亲征蒙古鞑靼。此战,朱棣在飞云山击败五万蒙古铁骑。1412年,朱棣在南京建造气势恢宏的大报恩寺。大报恩寺先后动用十万,工艺耗费巨大,历时19年建成。1414年,朱棣第二次亲征蒙古瓦剌,并在呼兰忽失温击败据险而守的瓦剌首领马哈木。1418年,在朱棣的治理下,明朝官方统计人口数量达到6600万。当时的明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史称永乐盛世。1420年,朱棣设立东厂特务,并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的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可随意缉拿臣民,从而开启了明朝宦官的干政之端。1421年,北京紫禁城建成,朱棣随即下令迁都北京。同年,朱棣调集十万大军,在北京北边的怀来举行了盛大的阅兵活动。这次阅兵令外国使节大开眼界。1422年,朱棣第三次亲征蒙古鞑靼,鞑靼大汗阿鲁台得知明军来袭,乘夜逃离。朱棣焚烧了阿鲁台大批辎重后,下令班师。1423年,鞑靼首领阿鲁台再次入侵明朝边境,朱棣随即决定第四次亲征蒙古鞑靼。此时蒙古内部互相攻伐,阿鲁台被瓦剌所击败,朱棣得知后便班师回京。1424年,鞑靼首领阿鲁台进犯山西大同等地,朱棣随即发动他人生中后一次亲征蒙古鞑靼。阿鲁台获悉朱棣亲征后逃往草原深处,不见踪影。此时明军粮尽,朱棣只得下令班师回朝。在回师途中,朱棣病死于榆木川,享年64岁,在位22年。#燕王朱棣简介#

5、燕王朱棣的老婆

朱棣1420年下令处决3000名宫女,并且手段十分的残忍,行刑时,他亲临现场观赏全过程,一位宫女熬不住刑,破口痛骂朱棣!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驱使一代明君在晚年突然疯狂屠戮,又是如何一个女人引发这场滔天浩劫?1402年,燕王朱棣夺取帝位,之后就建立大明王朝。可是上位之后的朱棣没有勤于政事,而是迷恋上朝鲜送来的5个美人,将她们收入后宫深宠。当时的朝鲜是我们的藩属国,所以才献出了几位天生丽质的美人,其中得宠的便是温婉美丽的权贤妃,她不仅长的漂亮而且为人处世也很懂规矩,身边的人也都十分喜欢权贤妃。朱棣对她十分的宠爱,恨不得整日陪伴在她身边,甚至在北征的时候,还特意带上贤妃,可惜回程路上贤妃由于多日奔波突然去世,这件事情让朱棣痛不欲生,他多日都沉浸在悲伤之中。为了排解这种痛苦,朱棣又开始亲近另一朝鲜美人吕氏,这个人和权贤妃十分的相似,所以朱棣也很喜欢她。可是在吕氏得宠没多久,有人前来告发权贤妃并不是意外死亡的,而是吕氏出于嫉妒的目的毒害了权贤妃。朱棣听到了这些事情后,就对吕氏进行了严刑,在这样的情况下吕氏身不由己,所以吕氏和其宫人都“招认”了罪行。后来吕氏遭受一个月的折磨后身亡,朱棣还是觉得不解气,于是直接杀掉了吕氏的母亲和其他亲人。朱棣以为这样就已经为贤妃报了仇,于是渐渐地将她们淡忘。可是在十年后,本来这件事情早已经过去了,但是有一个小太监突然出来告发,原来吕氏是被冤枉的,真正害死贤妃的,是另一位妃子吕美人。吕美人出身卑微,由于自己不得宠就一直妒忌吕氏。吕美人的贴身宫女鱼氏与官宦对食,被吕美人撞见后,鱼氏为了防止其告密,就先下手为强,策划与吕美人一起诬陷吕氏后将她害死。朱棣听到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十分震惊于自己误杀了无辜的吕氏,更为鱼氏与吕美人的阴谋感到愤怒。在审理此案时,朱棣发现宫中有许多宫女太监私通,这些都可能成为祸乱后宫的隐患,因为有些不得宠的妃子如果和太监私通,岂不是祸乱后宫。于是,朱棣决定清理宫闱,凡与此案有牵连的人员,统统进行处置。很多宫女之间互相掩护,都不肯供出真相,朱棣因此而大怒,决定采取连坐之法,竟连坐了3000余人。行刑前的时候,突然天降异象,这似乎预示着朱棣不应该这样做。可是当时的朱棣十分不屑,因为他的手段极其残忍,血腥程度让人无法忍受,后还有宫女怒骂朱棣说他是个昏君。然而,后世的史家却对此事保持怀疑的态度。因为《明史》没有这段记载,修史者常搜集朱棣黑料,如果真有此事,一定会记下的。此外我国的传世史料,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这种记载。因为1420年,朱棣当时正忙于北征,哪有闲心管后宫。再怎么嗜杀,也不至于无故活剐3000人。朝鲜王朝为何如此记载,实在是令人费解。这起事件是真实存在,还是后世的臆想目前我们不得而知?权贤妃与吕氏是否真有其人?朱棣是否真的在疯狂中错杀了3000名宫女?这些问题似乎都无从考究。这起惊世骇俗的事件,只是后世对一代明君昏庸暴虐一面过度渲染的产物,成为一条历史上的血色谎言。或许真相就永远埋藏在历史的迷雾中,成为一个永远的谜,至今仍然令人唏嘘和议论。【贝】

6、燕王朱棣就藩

公元1402年7.17,这一天燕王朱棣登基称帝,三年的内战终于结束了。硝烟散去,国家和百姓新的统治者。燕王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役”得天下,燕王朱棣反罢了!中华历史,除了开国皇帝,没几人是通过造反得的天下,燕王朱棣可以呢?朱元璋说;后世只要皇位在朱家人手里,谁当皇帝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他还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之所以敢造反就是打着清君侧,初奸逆。不过,皇帝的家事是是非非是是非!

7、棣读di还是li

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儿子,和他爹一样有个性。朱元璋死后没有把皇位传给25个儿子,而是传给了孙子朱允炆。这孙子一上来竟然还削藩、撤销藩王。作为燕王的朱棣不干了,一怒之下从北平一路打到南京,终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刚刚坐上龙椅,便做出了迁都北平的决定,朱棣绝非等闲之辈。那么朱棣到底是怎样想的?·第一南京风水不好,只适合偏安政权。南京地处江南与中原的交界处,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邻长江,地形险要,号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从吴大帝孙权在此筑城建都开始,先后有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等王朝政权在此定都,寿命都比较短。相似的历史一再上演,让人们不得不怀疑南京的风水不佳,以及"金陵有王气之说"。若在此定都,无法政权的长治久安。·第二江南世风萎靡,久居南京会销蚀进取的意志。江南地处沃野千里,物产丰饶,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民只要不遭受大规模的战乱,便可以过上一种富足的生活。正因为如此,江南民众没有向外扩张的动力和兴趣,并由此滋生出贪图享乐,追求奢靡浮华之风。就明朝而论,其实朱元璋在建国后不久,便已经决定将都城迁出,先是计划开封,后又打算西安,但都没能够实现。由此看来,朱棣将都城迁往他处,也可以说是继承父亲的遗志。·第三朱棣的根基。在北京而非南京,一座城市能否被定为首都,除了他的政治、军事、地理价值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他周边辐射地区的民众,是不是该政权的"铁粉"。秦汉隋唐定都长安,五代北宋定都开封,明初在南京开国,都是考虑到这些城市所在地,是他们获取支持,并赖以存在的根基。但南京对于朱棣来讲,非但不是根基所在地,却因为他的篡逆之举,反而成了明里暗里反对,和敌视他的"大本营"。毫不夸张地讲,在南京停留的每一天,朱棣都处处感觉不自在,总不如在经营多年的。北平待着舒心踏实,舍弃敌意深厚的南京迁往经营多年的老巢对朱棣来讲是再好不过的安排。·第四北京地理位置极端重要,可以实现一系列伟大的抱负。北京地处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处,交通便利形势险要,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不仅是抵御蒙古入侵的屏障,而且可以向东北进一步控制关外地区。向南可以统领中原,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统一。定都北京,进可以肃清漠北开疆扩土,退可以保护中原,做到天子守国门。因此朱棣篡位后就着手迁都事宜,在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府为北京顺天府。此后经过长达15年的营建,北京城已颇具规模。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起正式被确定为明朝的首都,而南京则降为陪读。朱棣迁都北京还有什么想法?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感谢关注!

8、燕王朱棣辈序

《野心勃勃的明成祖朱棣》朱棣生于1360年,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11岁封为燕王,40岁以靖难之役名义起兵,四年后,从他的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在位22年。、1390年,燕王朱棣率军征讨蒙古乃儿不花,大获全胜声名大振。建文帝登基后刻意削藩,藩王人人自危,燕王朱棣是削藩的主要对象。1399年,朱棣起兵,历时四年,大小百余战,终兵临南京,从金川门入京师,朱棣即皇帝位,建文帝不知去向。成祖朱棣一生智谋过人,历史上流传着很多他的智谋故事。当时年轻的建文帝继位后,一口气想削夺五个藩王,而燕王暂时没被削,但是它周围布满建文帝的眼线,被重兵包围形势严峻。朱棣冷静用心的培养了一批忠心志士,还在自己府里打造兵器,掩盖得十分隐秘。他在王宫后院修建很大的地下室,为防止打造兵器声音被别人发现,他在府里故意养了很多鸭鹅,用鸭鹅的叫#燕王朱棣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