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苏联撤走援助,把我们逼得能干了,现在困难逼我们,一定能把我们逼得更聪明。”梁启超之子,拒绝美方诱惑回国缔造“东风”。51岁这年,梁启超生下了自己的第九个孩子,也是后一个儿子,取名为梁思礼,意为“熟知礼数的彬彬君子”。梁启超先生的书房中,藏有大量国内外各领域书籍,这些都成为了梁思礼少年时的启蒙读物,也帮助梁思礼了解了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的来龙去脉。通过这些书籍,梁思礼成为兄弟姐妹中开蒙早的一个。只可惜, 1929年初,梁启超因手术副作用发作而病逝,彼时的梁思礼还不足5岁,便永远的失去了父亲,他没有给家里留下什么遗产,梁思礼的夫人王桂荃独自养活一家儿女,一家老小的经济情况顿时捉襟见肘。无奈之下,王桂荃只能把房产、家里的物品都变卖掉,以此来维持孩子们的吃穿,从名门公子一朝落魄,梁思礼一心扑在学业上,早早便有了“科技兴国”的概念和思想。1941年,王桂荃变卖了家中所剩不多的细软,还向朋友借了钱,为梁思礼凑够了400美元学费,于是梁思礼在17岁那年,独自一人踏上了求学之路,一别就是8年。临行前,梁思礼把母亲的一句话一直都记在心里:“儿啊,好好学习,回国报效祖国。”“师夷长技以制夷”,梁思礼抱着工业救国的梦想,在异国他乡开始了求学之旅。即使是勤工俭学的情况下,梁思礼也没有放松课业。寒窗苦读8年,他提前一年获得了辛辛那提大学的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当年中国一穷二白的,科研环境极为恶劣,美国却向他开出了美国绿卡加一年30万美元的薪水。目的就是为了留下这个难得一见的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需要大批的人才,王桂荃让在国外留学的孩子回国报效国家,于是,梁思礼在1949年9月乘坐着“克利夫兰总号”,以第一批旅美的中国留学生身份回到了祖国。面对困难,梁思礼先生曾经说过,什么事都是逼出来的,人越逼就越聪明。当时中国的科研环境艰苦,技术、设备、厂房这些必备条件一无所有。梁思礼的团队中有90%的人没有见过导弹的模样,但是梁思礼没有退缩,带领自己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一件大事。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试验成功,射程比它的参照苏式导弹远出一倍!之后,梁思礼带领自己的团队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以梁思礼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努力下,我国的军工实力一直在增强。1965年,为了“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打击精准度要求,年逾四十的梁思礼再次临危受命,着手研发平台-计算机制导技术。梁思礼团队在一个一个困难面前的不断突破,他们完成了,即便是技术先进的外国人也棘手的集成电路化的计算机制导技术。1971年9月10日,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进行首飞试验,一举成功,消息一出顿时震惊全球。梁思礼用身体力行践行着他报效祖国的诺言,他是航天CAD技术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严谨作风令人敬仰。2016年,梁思礼院士在北京去世,享年91岁,去世前,他曾在6万名学子面前说:“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2、梁思成简介梁启超的儿子梁思礼从前是个爱交朋友的人,可是自从他从国外学习回来后,就无端从家人朋友圈消失了。直到20多年后,梁思礼突然又回到了他的朋友圈,这令他的朋友们都特别惊讶。这些年梁思礼到底去哪里了呢?1949年10月上旬,梁思礼乘着“克利夫兰总统号”到达了香港,他终于不负母亲的厚望学成归国了。他学的是自动控制专业,如果留在美国应该前景不错,但是年轻的他谨遵父亲的报国之嘱托,完成学业后他回国。25岁的他初回国没有专业对口的工作,因为国内还没有进行自动控制方面的研究。好在他在普渡大学时学过无线电,于是他被分配到了邮电部。本着“祖国去哪儿,我就去哪儿”的思想,梁思礼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在邮电部,他艰苦努力,建成了国际广播电台,在全国人民都能听到中国人民声音的那一刻,他兴奋不已。1958年,他被分配到了新组建的炮兵教导大队做技术副大队长。在教导大队工作了一个月后,由于表现突出,被选派到陪苏联专家去选择仿制导弹的工厂,进入了国防部五院,他终于做了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这使他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谁料想进入国防部五院的大门后,他就彻底与世隔绝了。这里有严格的保密要求:不准和家人,无关人员联系,包括亲戚朋友。为了适应对敌斗争和情报、反情报的需要,梁思礼甘愿隐姓埋名去做地下工作。他全身心地投入中国航天事业。断绝了所有的对外往来。从朋友圈消失的梁思礼主要承担着导弹、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制任务。他是我国著名的火箭控制专业,其中 国际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为了家国,他们牺牲了个人感情,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点亮真知计划##梁思礼简介#
3、梁思礼子女1903年,梁启超对妻子送来的女人王桂荃说:“我可以娶你,但是不能给你名分!”王贵荃点点头说:“我愿意”。梁启超又对她说:“将来你生了孩子,也不能叫你妈,只能喊姨,你也能接受吗?”王桂荃苦命出身,2岁时母亲过世,4岁时父亲又过世,继母为了换取点生活费,将她卖给了人贩子。后来,经过4次倒手,被卖到了北京的大户李家,成了李惠仙的丫头。因为勤快,人又老实,跟随李惠仙陪嫁去了梁启超家。李惠仙是十分贤惠又能干的女人,把家里的事情打理得整整有条,完全不用丈夫操心,让梁启超安心在外面工作。梁启超和康有为都是戊戌变法的标志性人物和领导者,但他们的爱情生活却完全不同。被称为“情圣”的康有为,喜欢18岁的少女,先后娶了5个18岁的小妾;梁启超一生只娶了一个人,就是李惠仙。李蕙仙23岁嫁给19岁的梁启超,婚后两人生活美满,而后生下了孩子梁思成,但显然在那个年代,一个孩子是不够的。加之,梁思成生下来就体弱多病,李蕙仙担心他养不大,因此她提议让梁启超纳妾。于是,她考虑着把自己的丫鬟王桂荃给梁启超纳为妾室,毕竟王桂荃知根知底,又有卖身契在自己手上,也不用担心影响自己正妻的位置。此时的王桂荃已经17岁了,长得亭亭玉立,美丽动人。1903年,由于国内形势所迫,梁启超带着全家逃亡到日本。李惠仙对梁启超说:一切都安排好了,你今晚就跟桂荃圆房吧。没想到,梁启超拒绝了。他说:“我和康有为是“一夫一妻制”的倡导者,不能纳妾。”李惠仙就说:“康有为纳的妾还少吗?”梁启超后来被说服,走进了王桂荃的房间。于是便出现本文开头的那一幕,洞房之夜,梁启超对王桂荃说:““我可以娶你,但是不能给你名分!你生的孩子也不能喊你娘。”在王桂荃眼里,能嫁给梁启超,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所以对于他的话,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应该是上天怜惜她,第二年,王桂荃就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梁思永。此后又顺利地诞下三儿二女,共六个孩子。但是,梁启超很少对外公开提到王桂荃,因为这段婚姻违背了自己订下的“一夫一妻制”。为此梁启超甚至严令禁止孩子们叫王桂荃为"妈妈",只能叫"王姑娘"或者是"王姨"。尽管没有名分,但王桂荃始终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一家大小,默默奉献。王桂荃聪明勤快,深得梁启超和李惠仙二人喜欢,梁启超教她读书写字,还给她重新取了一个名字:“王桂荃”。虽然她不懂这个名字的含义,但心中还是欣喜,作为陪嫁丫头,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梁家。她用真情实感对待孩子们,梁思成对王桂荃的感情比对李惠仙还要深。有一次,小梁思成因为贪玩不认真念书,李蕙仙就拿着鸡毛掸子打他,王桂荃就用自己的身体去护着梁思成。事后,她还告诉梁思成不要怪妈妈,她是为他好。还有一次,李蕙仙的另外一个儿子梁思庄,10岁时得了白喉,李蕙仙身体不好不能在医院照顾,都是王贵荃全程在医院去照顾孩子。因此,孩子们不顾梁启超的反对,为了区分大太太李蕙仙,便叫李蕙仙“妈妈”,叫王桂荃“娘”。1926年,梁启超因病住院,王桂荃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为了使丈夫的病情早日好转,王桂荃还向医生学习了饮食调理的方法,每天精心烹制药膳给梁启超食用。5年后,李惠仙和梁启超相继去世。梁启超去世前拉着王桂荃的手说:“对不起,让你受苦了,以后孩子就拜托你了。”而王桂荃也没有辜负梁启超的嘱托,诺大的一个梁家,全靠王桂荃一人撑着,一个女人辛辛苦苦拉扯着9个孩子长大。动荡年代,梁启超也没留下多少钱给她们。那时,孩子大的还没有成年,小的才5岁。为了维持生计,王桂荃将旧楼卖掉,她和孩子们就挤在后院一间小房子里。困难的时候,她靠着洗衣服挣钱,为了让9个孩子有安稳生活,可以说王桂荃费尽了心思。王桂荃辛苦付出终究没有白付,子女们个个是国之栋梁: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中国文史馆馆长);梁思成(中国建筑专家,中科院院士);梁思永(中国研究院院士);梁思忠(英烈);梁思庄(图书馆学家);梁思达(经济学家);梁思懿(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梁思宁(革命家);梁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科院院士)。1968年,82岁的王桂荃早已两鬓斑白,她在混乱中与子女走失,终在一间阴暗的小屋里与世长辞。一切平息后,孩子们在梁启超与李惠仙墓旁给王桂荃立碑茗文,并种下一棵“母亲树”来惦念王桂荃。纵观她的一生,似乎都在为别人而活,为了报恩,为了丈夫和儿女,她活得卑微,却又异常高尚。拥有仰慕的丈夫,和睦的家庭,孝顺成才的子女,即使无名无分,我想,王桂荃应该也是幸福的。王桂荃是承接旧时代与新时代中国寻常女性的缩影,承担起了一个家庭,一个母亲的责任,她们是可亲、可敬的人!参考资料:《梁启超的第二夫人》#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头条创作挑战赛#
4、梁启超的九个子女“美国人给我年薪30万美金,但我依然选择回国,拿百分之一的薪水,搞出了洲际导弹。”说出这句话时,梁思礼满脸自豪。51岁这年,梁启超生下了自己的第九个孩子,也是后一个儿子,取名为梁思礼,意为“熟知礼数的彬彬君子”。老来得子,梁启超对这个小儿子颇为疼爱,自己的书斋“饮冰室”,素来不许儿女们入内嬉戏,唯独梁思礼有特权,可以常伴在父亲左右。也正是因这个缘故,梁思礼是兄弟姐妹中开蒙早的一个。父亲的饮冰室中,藏有大量国内外各领域书籍,这些都成为了梁思礼少年时的启蒙读物,也帮助梁思礼早早了解了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的来龙去脉。只可惜,1929年初,梁启超因手术副作用发作而病逝,彼时的梁思礼还不足5岁,便永远的失去了父亲,也自此终结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尽管同为戊戌变法的引领者,梁启超却不似康有为一般,懂得借用身份和名望在海内外骗取巨额钱财,梁启超临终时并未给家中子女留下什么遗产,一家老小的经济情况顿时捉襟见肘。无奈之下,梁思礼的母亲王桂荃只好变卖家中房产,这才勉强让未长大的几个子女吃饱穿暖。父亲虽已亡故,但其留下的著作《少年中国说》却一直陪伴着梁思礼成长,他自幼便懂得自己的父亲是多么伟大的一位革命先驱,自己也一心扑在学业上,早早便有了“科技兴国”的概念和思想。1941年,王桂荃变卖了家中所剩不多的字画细软,为梁思礼凑够了400余美元的学费,送年仅17岁的儿子踏上了赴美求学之路,一别便是8年。这八年里,梁思礼从未放松学业,将全身心都放在了科研上,提前一年取得了自动控制专业的博士学位。面对美国人给出的优厚待遇,梁思礼的部分同学心动不已,决定接受美国绿卡。毕竟,一年30万美元的薪水,哪怕放在如今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更何况彼时的我国仍是一穷二白,科研环境极为恶劣。然而,梁思礼却不为所动,下定决心要回国发展祖国的航天事业,并赶在1949年开国大典前登船归国。尽管科研环境跟在美国时云泥之别,梁思礼的团队却悉数克服,并于1960年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试验成功,射程甚至比团队所参照的苏式导弹还要远一倍。团队所有成员一切的努力,都在1971年9月10日取得了回报,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进行首飞试验,一举成功,消息一出顿时震惊全球。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梁思礼院士用67年的时间证明,他无愧于自己英雄的家族,更无愧于自己坚强的内心,中国航天因他的存在,星星之火终于燎原!作者:路遥编辑:庆年平#头条创作挑战赛##打开眼界#
5、梁思礼抖音船舷上是一起出国求学的两个青年,一个学成回国,终成为导弹控制专家,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这位回国的人叫梁思礼,是梁启超小的儿子,梁思礼出生时梁启超51岁,梁启超去世时梁思礼5岁。梁启超有五子四女,长子梁思成是“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次子梁思永是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是中国田野考古学之父;三子梁思忠是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炮兵上校,淞沪抗战中为国捐躯;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中国科学院经济所所长;五子梁思礼,就是前文提到回国的火箭专家!船舷上另一个叫林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