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套好书,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吕思勉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排名不分先后),他的《中国通史》得到许多史学界大佬的高度认可。顾颉刚:以一个人的力量写通史,是困难的事业,所有的通史,多属千篇一律,彼此抄袭。其中较近理想的,便有吕思勉的《白话本中国通史》。编著中国通史的人,易犯的毛病,是条例史实,缺乏见解,极为枯燥。吕思勉有鉴于此,乃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方为通史写作开了一个新纪元。王家范:吕思勉先生于著作中常透出一些精彩议论,知道他实得益于对社会学、人类学等新知识的吸收,社会经济、社会组织、社会生活都进入了他的中国通史,实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先驱。吕思勉,字诚之,江苏常州人,大半生以教书为业,学生有钱穆、黄永年等史学大家。他是史学界公认的史籍阅读得多的一位学者,曾通读数遍二十四史,创造了中国现代史学三个“中国之”:治学勤、著作富、研究领域广。他是易中天推崇的史学大师,易氏曾于多种著作多次引用了他的史学观点。后来易中天也写了一部中国通史,显而易见受到了吕思勉影响。《中国通史》共计六十余万字,浓缩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文化史,借鉴古代史书的典制体,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等18个历史专题知识;第二部分是中国政治史,从民族起源开始,深入解读了近20个朝代的兴衰演变。《中国通史》开宗明义:历史究竟是怎样一种学问?我可以简单回答说:历史者,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而认识其变迁进化之因果关系者也。宇宙之间无论哪一种现象,都是常动不息的,都是变迁不已的。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因果关系”。明白了他的“原因”,就可以预测他的结果,而且可以谋改良、补救的法子。要明白一种现象的因果关系,先要晓得他的“事实”。考究人类社会已往的事实的东西很多,譬如人类之遗骸;古物,无论工艺品,美术品,建筑物;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等。记载往事的书籍,不过是其中一种。然而完全正确的,究竟要推书籍。所以研究历史,仍得以“史籍”为中心。我以为历史的书,从内容上分起来,不过纪载,注释,批评三种。研究史学有两件事情应当注意:其一,要有科学眼光。现存材料要用科学方法去整理。一是把不关于历史之学的析出,以待专家们研究;二是把所存材料用种种科学眼光研究,以便说明社会进化的现象。其二,要懂得考据之学。研究历史,紧要的就是“正确的事实”。一是要懂得汉学家的考据方法,二是要参考外国的书。书中写三皇时代:八卦是中国古代的宗教。燧人的时候还在“渔猎时代”,所以要教民熟食。渔猎时代还没有“夫妇之伦”,一群女子都是一群男子的妻,所以“但知其母,不知其父”;渔猎时代还没有“所有权”,所有权要到畜牧时代,所以“饥即求食,饱即弃余”。到伏羲时候,便进入“游牧社会”。游牧社会,人民便从山谷之中分散到各处平地;“家族制度”从此发生,所以有“夫妇之伦”。从游牧时代变到耕稼社会,总是因为人民众多,地力不给,所以神农要“教民农作”。......这本《中国通史》全六册介绍给大家,精装正版,印刷雅美,纸质优良,物美价廉,收藏赠人阅读皆佳,喜欢的朋友可以买一套看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顾颉刚简介#
2、顾颉刚全集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中,钱穆、吕思勉、陈垣、陈寅恪为著名,除此之外,像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的顾颉刚,像写就《万历十五年》的黄仁宇,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他们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如果论博古通今、才学,我想,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的陈寅恪无疑是出色的一个,尤其是对历史的考据,他不是单纯地人云亦云,或者妄自揣测,而是以博古通今的大才,对历史做了条分缕析、鞭辟入里的分析,无论是从哪个角度,他的考证都不像是书生的单一解说,而更多的是扎实的研究和学术。在汉唐历史上,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自1944年出版之后就成为了历史学家们研究的范本。书并不厚,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是陈寅恪先生上课的讲义,如果你读一下,你会发现,对待这段隋唐历史的讲解,陈寅恪先生抓其主脉,梳理清晰诛仙,在隋唐史的研究和理解中,更类似于入门级的读物,虽然对于现代的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而言,已经是有点难度了,但是无疑对历史观的拓展延伸有很大的帮助。
3、顾颉刚简史顾颉刚先生认为,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并没有分封太多的诸侯。他的弟弟周公辅佐的周成王据说分封了 71 个诸侯,其中自家姬姓的 53 家。剩下的分为两个部分,联姻家族和商朝遗老。殷商文化在哪里?有一个说法,被遗老诸侯继承,这个群体里出现了三个人,一个叫孔丘,另一个叫孟轲,还有一个叫宋襄公。所以,孔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单纯,他口口声声说周公是自己的偶像,其实玩了个瞒天过海,把商礼改良过的周礼给推行了出来。是的,周礼是商礼的 2.0 版本。否则,你真以为,周文王,周公旦那么厉害,能短时间自己塑造出一整套健全的政治系统吗?如今的华夏文化还是被继承了下来,就是儒家。周公旦真的是只会讲道德的傻天真吗?分封了殷商遗老以后,随即在殷商诸侯,比如宋国附近安插上了自己人,这是姜子牙家族代表的齐国,和王族亲弟弟伯禽代表的鲁国的使命之一。于是,在周代的寓言故事里,脑残的角色大多是由殷商诸侯遗老扮演。
4、顾颉刚简介及代表作民国无大师、多是老公知!他们大多受了欧美日文化,彻底被唬住了,然后千方百计的搞历史虚无主义,并培养了一堆徒子徒孙,直到当代社会还有他们孙子的孙子们横行,不遗余力。胡适、顾颉刚、闻一多,包括稍后的吕思勉,这帮人们是公知的创始群体,他们为欧美唱完歌和膜拜,比如:1,羊皮卷出土2,只有考古能证明的才叫历史3,中国东周以前无信史4,实在欧美历史比不上中国了,不顾廉耻的捧印度文化的臭脚,也得“打败中国”。所以产生了一大批印吹,比如林徽因、徐志摩现代的钱瘟中等
5、顾颉刚读音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的家族很有意思在他的自传里边,顾颉刚回顾了他的家族,从几百年前一直到他的历史在家族传承过程中,顾颉刚也提到了一件挺有意思,甚至是挺怪的事那就是在他的家族当中,多次出现长房绝嗣,然后从次房过继延续香火,虽然如此,却代代不绝他的祖先当中的长房,有去外地当官,却遇到地震全家遇难的,也有没有孩子的,或者是只有两个女儿的各种原因之下导致,后他们家长房绝嗣,接连几代从次房过继当然了,有一些传统,现在看来已经被普遍认为是封建糟粕了,比如现在,我们通常都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但是从历史的角度,从一个家族发展的角度,能够有这样的规律,能够被家族后代的一个历史学家发现,这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6、顾颉刚简介50字对于顾颉刚先生和其“古史辨”运动,别着急去骂,我们来看看学界是怎么评价的?在目前的网络上,对顾颉刚先生和其“古史辨”运动,可以说是骂声一片。而我要说的是,在研究古人和其思想时,我们应该尊重研究对象并秉持客观性,不应该以今人的知识结构来看待古人。以下对顾颉刚先生的评价,摘自许宏先生的《早期中国》,可以代表中国主流史学界目前的态度。古史辨运动让传统史学彻底摆脱了儒家“经学”框架的沉重束缚,动摇了历代相传的三皇五帝体系,在客观上引起人们对用现代科学眼光重新考察中国文明的起源和进程的兴趣,推动了中国早期历史的研究。与此同时,由盲目信古到全盘否定式的疑古,也颇受矫枉过正、“疑古过头”之讥。但是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也许对于沉疴太重的中国传统史学,不下此猛药不足以使其猛醒。也许正是借助于这点儿不分青红皂白的扫荡,后来的学者才有足够的空间对古史作比较从容、比较客观的剖析,真正做到则其善者而从之。附图分别为顾颉行先生和许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