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直简介(鲁直的个人资料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0 17:35:22 浏览
1、鲁直的个人资料简介

他被誉为“大字鼻祖”,学书法你可以绕过王羲之,但绝不能错过他!从书法的书体上划分,我们知道,基本可以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而从书法的体系上分,可以分为“秦汉”和“魏晋”。但还有一种分法,就是大字与小字的分类。在篆书、隶书的表达上,大字小字基本是不分家的,但在“二王”一脉的楷书、行书、草书体系当中,大字与小字的书写技巧,几乎是大差离格。所以在历史上学习“二王”一脉书法的人都会有一个痛苦的过程,那就是字无法放大来写,而这种情况在当代书法家群体当中更是普遍,在上一届全国青年展的作品当中,我们会经常见到一些写得极为精到的“二王”小行草,但是极难见到高水平的大字作品,这就是学习“二王”一脉带来的弊病。当然,也有解决之道,其一是学习颜真卿,上缀汉魏一脉,另外一条路就是从黄庭坚的书法当中进去,黄庭坚曾经被有誉为“大字鼻祖”,因为从目前传世的古人书法作品当中,他是第一个用墨迹呈现大字的一个人,魏晋书法无大字,唐代也无大字墨迹传世,而宋代能够把字写字,并且达到极高水平的高,只有一个黄庭坚了。黄庭坚生平出名的大字作品,莫过于他的《青衣江题名卷》,此卷写得从容而悠游,每一个字绵里裹铁,通篇应是以大笔羊毫书写,当你走进了这幅字当中,你就能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无意佳乃佳”,“唯笔软则奇怪生焉”的道理,而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在整个书法史上寥寥数人而已。黄庭坚这件《青衣江题名卷》乃是在他一生的创作高峰期,被贬贵州时所作。此作乃是一次他受邀来到朋友的寓所,途径青衣江的时候,有感而发,在酒桌之上,挥毫写下了此作,每个字长约将近20公分,而这种大字作品在宋代以前是极为罕见的。此作后来几经辗转,如今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如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成为了其“书法重宝”之一。此作虽然寥寥几十个字,但是每一个字都值得你反复引申和揣摩,当你写小字写累了,用大笔蘸重墨,在写满小字的宣纸上临摹此帖,每个字日临百遍,你的大字必能大成。而今,我们将这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这件《青衣江题名卷》原作进行博物馆级别的超高清1:1复原,以供大家临摹学习。欲购此《青衣江题名卷》原迹超高清复原版,请点击下面“看一看”#鲁直简介#

2、鲁直简介资料大全

苏轼才是“宋朝书法第一”,米芾远远比不上,黄庭坚:此作无法复制古代为官者大多艰苦不易,有时一句话说错便可能招来灾祸,苏轼的仕途就坎坷不已,苏轼乃“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行、楷,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苏轼早年仕途坦荡,中年时王安石推行新政,苏轼对其举措极为不满,便加入两派斗争之中,后因“乌台诗案”构陷,被贬黄州,让他备受打击。《黄州寒食帖》便诞生于这一背景下,当时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三年之久,内心惆怅不已,于是大笔一挥,写下了这幅号称“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开头在写“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时,内心较为平静,因而下笔较为轻缓、匀净,但几处较重的折笔与字体的偏离,还是暴露出了苏轼内心的不安。自“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开始,苏轼心情变的沉重,失意与无力之感散于笔尖,因而运笔逐渐加快,笔势舒展,笔画开始肆意。从第四句至结尾,苏轼以海棠花自比,被污泥沾染的海棠花如同他被污蔑的处境,他开始感慨人生,因而行笔放缓,笔墨浓重,字体略微变大,以重笔书写诗歌重心。自此第一首诗结束,第一首诗感情表达还较为隐忍,在书写时较为节制,笔法点画没有太奔放,但在第二首诗中苏轼情绪却骤然强烈起来。开头“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笔画凝重,字体大而宽阔,此时能看出苏轼情绪变的激荡,但受局势影响他无法诉尽愤怒,只能继续隐忍。于是他开始讲述自身的悲苦处境,“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曾经高朋满座、饮酒欢歌之情已成梦境。只剩现在的凄凉之景,寂寞惆怅之情难言,毛笔也随着情感挥动,行笔或急或徐,笔画忽肥忽瘦,时而细密缠绵,时而潇洒不羁,运笔节奏感发生了剧烈变动。后的“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似是心如死灰,又似是涅槃重生,下笔依然起伏有势,点画也是凝重有力,让人回味不已。苏轼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乃宋代“尚意”书风的开创者,崇尚书法的意境表现,打破了唐楷严谨的书风特点,将情感注入字体,丰富书法的内在意境。这幅《黄州寒食帖》以“意境”著称,笔随心走,行笔跌宕起伏、稳健迅疾,形神兼备,字体排布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浑然天成,富有节奏感。黄庭坚曾赞此作:“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与米芾沉着痛快的风格相比,此作富含的意境之美,比他更胜一筹。此帖既有书法之美,又含诗词之境,可挂于家中,品味其中情感,陶冶自身情操,丰富审美思想,亦可进行临摹,品味苏轼的悲苦之情,学习尚意派行书笔法。真迹现存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馆,经多方努力我们对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艺术微喷设备,相对原作进行1:1还原,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鲁直简介#

3、鲁直主要事件

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谥号文节,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金华仙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4、鲁直生平简介

黄庭坚,慢书闲笔书如其人黄庭坚,宇鲁直,号山谷道人,宋朝江西修水人。他不仅擅长画画,书法也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和蔡襄并称书坛“宋代四大家”。此外,他的诗作亦著名,颇受苏东坡欣赏,是宋代“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早期的诗作,多有对情爱描述的艳丽之词。有天,他前往拜访法云秀禅师,禅师对他说:“你所作的那些艳歌,容易引人想入非非,挑动人之淫欲,使没有自制力的人,逾越礼节,违背道德。您所犯的过失,恐怕会堕入恶道。”黄庭坚闻言大惊,汗流決背,自此不再作艳诗绮词,而专心书法创作,而且是慢书闲笔。黄庭坚的人生经历和苏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历经坎坷,但都能笑对磨难,保有难得的闲淡悠游之心。书如其人,黄庭坚写字像是是闲庭信步,也有人说像是打太极拳。反正,他写字速度是慢慢悠悠的,即使写草书也是这样。每个写书法的人,重要的,都是找到契合自己性情的书写方式。黄庭坚强化笔锋的逆入动作,使得笔画在一开始就像钉子一样钉进纸张,古人说写字力透纸背,说的就是这种情形。黄庭坚的字得用“擒纵”来形容,甚至在平心静气的状态下,也能写出大开大合,这就是胸襟和气象了。黄庭坚的书写速度比一般人慢,使得他的草书别出心裁,历经千年而不衰。他从船工划桨中得到了启发,创新了独特的运笔方式。他起笔逆入,逆入之后迅速调锋,调成中锋后,以轻微的波动行笔,曲中有直,曲直相间。黄庭坚的章法,时而大开,纵放伸展,时而大周,含蓄收束。很多人写行书、草书,很难有酒脱的感觉,我觉得多半是个人性情的原因。性情中有大起大落,书写时才更容易写出大开大合的节奏。黄庭坚的草书的几个特点:第一,草书笔画没有一个是直的,或是上下倾斜、或是左右摆动、或是正斜互用。横竖这样的大笔画,在我们的印象都应该很直,但是在黄庭坚笔下都是曲的,由此可见他行笔的速度不是特别快。第二,用点代替起笔。很多笔画是先侧锋打个点,然后顺势调到中锋后行笔的。有后人说他的草书“点画狼藉”。第三,草书的宇,经常不是向左倾就是向右斜,上下字的排版没有两个字重心是重合的,皆有左右穿插的条动感。在章法上,天头不整齐、下部也是参差的。可以说是错落有致,构成一种不凡的气势。黄庭坚(1045—1105) 北宋书法家。宇鲁直,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因游潜皖山谷寺,乐其泉石之胜,又号山谷道人。工书,擅行、草书,初师法周越,后上湖颜真卿、怀素,尤得力于《瘗鹤铭》,用笔以侧险取势,纵横抝崛,自成格调。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传世墨迹有草书《诸上座贴卷》、行书《惟清道人站》等。著有《山谷集》、《山谷精华录》、《山谷题跋》等。

5、鲁直个人资料

黄庭坚行书集字古诗18首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行书和草书入古出新,个性鲜明,与苏轼、米芾和蔡襄合称“宋四家”。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学书尤为推崇王羲之《兰亭序》。其有一首赞颂杨凝式的诗可以说明他对《兰亭序》习练体会之深:“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这其中不能没有其对王羲之书法学习的深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