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个人简介(朱自清个人简介与作品)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0 18:55:46 浏览
1、朱自清个人简介与作品

#翻阅2022#中学生寒假读什么?朱自清《经典常谈》不可错过新消息:2023年春季新学期,部编版八下语文教材将作重大调整:两部“名著导读”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留,《傅雷家书》撤下!“披挂上阵”的,是名著《经典常谈》。而寒假临近,学生可在此宝贵的闲暇时光阅读哪些图书?我们向各位中学生朋友推荐《经典常谈》。《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出版于1946年,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 该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从《说文解字》《周易》《尚书》到诗词文赋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经典入门必读书,更是普及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经典内容。当朱自清写《经典常谈》时,“新文学”与“新文化”已经站稳脚跟,开始担负起参与“抗战救国”的历史责任。因此曾经对于传统经典持有激烈批判态度的“新文化人”也转向表彰其间的积极因素,肯定其在“国民教育”中作为“文化训练”载体的重要作用。但态度调整并非简单的立场反复,“新文化人”依旧是在当初“新文化运动”的延长线上完成的对于传统的接纳。《经典常谈》虽是一本小书,但昭示的却是“新文化人”自我演进的大道。朱自清凭借其站在思想史、学术史、文学史与教育史的多重背景的交汇处,为“新文化人”应当如何回应这一问题成功地“发凡起例”。朱自清先生的初衷,希望这本书成为一艘把读者载入经典的航船。朱自清的自序,是为《经典常谈》辩护。他的辩护,可概括为三点。一是写作此书的目的:“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二是写作此书的理由:“读经的废止并不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三是此书的自身特点:经典训练需要理想的经典读本,“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 (《朱自清全集》(第6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这三点辩护,前后两点明确地道出了本书的意图和用途,对我们今天阅读此书,依然是切要的指导原则。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朱先生的《经典常谈》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都可以有个简明的概念。……因这本书的导引,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可以说,《经典常谈》一书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点研究传统典籍,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朱自清个人简介#

2、朱自清个人简介思维导图

其实,朱自清的《背影》歌颂的不仅仅是父子情深,背后还隐藏了一种情感。在写作这篇短文之前,朱自清和父亲感情不好,他曾怨恨了父亲很多年,还一边流泪,一边恶狠狠的说道:母亲就是你害死的。不要认我这个儿子。原来,朱自清是家中长子,父亲母亲,祖母都喜欢他,当时的朱家也算是书香门第。可是父亲却在晚年和小妾恩爱异常,让朱自清难过。而且,也正因为父亲宠爱小妾,母亲遗憾而终,父亲也因为这件事丢了官。既失至亲,又失疼爱,一度让朱自清对于父亲厌恶到了极点。他曾声音狠厉的和父亲说道:母亲就是你害死的,不要认我这个儿子。然后现实的打击总是接踵而至,就在母亲过世不久,祖母也去世了。此时的朱家,连着失去两位亲人,朱自清自己要去外地念书,父亲又正好赋闲回家。可以说,生活黯淡,令人扼腕。而父亲,在此时变卖了家当,给祖母办了丧事,接着就打算送儿子去外地念书。背影就是在这个环境下写作的,一开始,朱自清对于父亲也没有完全原谅,但是看到他步履蹒跚的和他道别,还要笨拙爬上月台,就是为了给自己买几个橘子。回来之后叮咛说:到了那边,给我报个平安。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朱自清才终于释怀了。年少不知背影意,再看已是事中人。这可能就是朱自清先生写作《背影》带给我们的深刻思考吧。其实,朱自清先生的文风一直都是得到学生喜欢的,他写作的《春》一度被学生评价为写作春天诗意的作品。他的《荷塘月色》情绪幽美澄净,素雅和谐,让人感受到一种独有的气氛。而支撑起先生多年文学底色的,是他多年写作的耕耘和对文学经典的研究。可以说,朱自清先生就是一代文宗,开启了一种抒情安静文风,人们在他的文字中,体验到一种温暖和静谧,一种舒心和惬意,想来这就是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大财富了吧。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朱自清先生写作的《经典常谈》,这本书是先生在阅读传统名著之后写作的一个随笔,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本,但是其中蕴含了太多真意。书中的13篇文章,每篇几千字,谈四书五经,论诸子百家,谈经论史,品诗评文,言简意赅,行文流水,字字见学问,又不卖弄学问。文字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很多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朱自清先生身为文学家和散文家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起来有方法,有系统,有料,有趣。其实,不只是普通读者,这本小书作为孩子的启蒙书也是不错的,跟着大师的脚步,看秦汉风云,唐宋风貌,明清风光,看到古老智慧闪烁的熠熠光芒。这本书写于1942年, 如今已经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光阴,但是他依然丝毫没有褪色,而是广为流传,朱先生用13篇小论文着重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作品,从说文解字到诗经论语,从诸子百家到李白,苏轼,系统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全书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做到了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殿堂作品。可以说,透过这本书,就能深刻理解,把朱自清先生称为大师,那是当之无愧的。如果您喜欢古文鉴赏,或者想给家里的孩子买一份名著启蒙,那么请不要错过这本佳作。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能让你物超所值,喜欢的朋友点击下方“看一看”即可购买,跟随大师的脚步,追逐更壮美的风景。

3、朱自清个人简介400字

1932年,才貌双全的陈竹隐嫁给朱自清。成了朱自清的第2任妻子,5个孩子的妈妈。可是婚后不久,陈竹隐发现朱自清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提出分手,幸好朱自清在陈竹隐的哭声中醒悟了。1929年,朱自清的第一任妻子武仲谦因病辞世了,留下了五个年幼的孩子。从未管过孩子的朱自清,他根本搞不定5个年幼的孩子,即便他放弃事业。后来经友人介绍,朱自清认识了才貌双全的陈竹隐。才子佳人互相吸引,朱自清通过71封情书打动了陈竹隐。相识两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没有浪漫的二人世界,陈竹隐便投入到了繁重家务中:洗衣做饭、照顾孩子们的起居......陈竹隐学着去适应。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竹隐慢慢感受到了力不从心。永远干不完的家务,孩子们无休止的吵闹,将陈竹隐对爱情的憧憬磨得粉碎。二人之间也没有了婚前的浪漫,没有有时间谈心,更别说是看电影,散步了。陈竹影彻底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不工作、不写生、不唱戏、不会友,每天忙不完的家务,断不完的官司。年轻的陈竹隐开始怀念曾经的热闹,可是朱自清就是每天只忙于自己的工作。一天,陈竹隐好容易拾掇完一切后,一个朋友来看她。或许是近太憋闷,陈竹隐和朋友开心的聊起来,从戏曲爱好聊到同学情谊,从女人服装聊到当前时尚,两个女人聊得越发起兴,乐此不疲。朱自清很不耐烦地听着两个女人的闲扯,脸也黑了下来。朱自清不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武仲谦。妻子在世时,凡事都以他为先,通常,在他读书写作时,妻子还会为了给他安静环境,刻意将孩子们哄走。可现在的妻子,却不仅经常管不好孩子,还邀了朋友来家里“吵”。朱自清越想越气,他在日记中记下了自己的苦闷。陈竹隐慢慢觉察出了朱自清对自己的冷淡。当两人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时,双方都会认为是对方的错。后来陈竹隐终于委屈到控制不住情绪,崩溃大哭,并提出要离-婚,朱自清才慌了神。朱自清看着痛苦的妻子想:自己竟一直忽略了她的感受,她还是一个没生过孩子的女人啊,竟然直接成了5个孩子的妈妈。陈竹隐开始向朱自清哭诉,哭诉自己婚后的种种委屈、不满。眼泪是女人的法宝,一旦运用得当,通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朱自清在陈竹隐的哭声中醒悟了:她和前妻是完全不同的女人啊,我怎可对她做同样的要求。朱自清不想再失去这个妻子,敞开心扉,彻夜长谈后,两人的心结终于打开了。这以后,不论多忙,他都会抽时间陪妻子散步,偶尔,他还会抽空陪她去听戏。每晚睡前两个人都会谈心,分享一下一天的喜怒哀乐。陈竹隐也开始不断地调整自己,她在照顾孩子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了丈夫的写作工作中。后来,陈竹隐也为朱自清生下了3个孩子,但她对于前妻的5个孩子,始终视若己出。5个孩子也特别敬重这个继母,始终称呼她妈妈。朱自清的生活来源通常是教书的工资和稿费,但这些钱,对于一个这个大家庭而言,经常是不够的。陈竹隐经常想出各种办法省钱,难的时候,为了贴补家用,陈竹隐偷偷去卖过好几次血。由于饮食不规律加上长期吃不好,朱自清的胃出现了问题。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朱自清带着全家随清华南迁到昆明物价上涨,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陈竹隐为了减轻朱自清的负担,毅然带着孩子们回了成都老家。为了不让孩子们挨饿,陈竹隐托人在四川大学图书馆找了一份工作,一边贴补家用,一边照顾孩子们。半夜时,朱自清总不觉想到妻子的种种,他曾在抗战时写给妻子一首《妇难为》,从这首诗中可知,朱自清甚懂得妻子的艰辛。在有人体恤的情况下,女人从来不怕生活的艰难,这对新婚之初很不合拍的夫妻,已经在不断地调和以后,让感情呈现出了世间好的模样。后来,朱自清坚决拒绝食用美国援助的面粉,年仅50的他便匆匆辞别了人世。朱自清离开后,年仅45岁的陈竹隐,陪着8个孩子们长大、成才。给他们母爱和温暖。1990年,带着对孩子们的眷恋,陈竹隐离开了人世。子女在搬家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只小箱子,里头静静地躺着七十五封书信。@紫荆读书他们的爱,全部倾注在了日常的琐碎生活中,倾注在了几十年的默默相守中,而他们的一生因为有了彼此而圆-满幸福。感情中本没有那么多绝路,不欢而散的,无非是双方都不肯低头倾诉。两个人要想长久走下去,就要学会多为对方着想,你能做到吗?#人世间的故事# #打卡挑战局#

4、朱自清个人简介手抄报

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有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包含的意思却是森罗万象。举例来说,这句话就指出了战场上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得到敌人的情报,才能掌握敌人的动向。抗日战争时期,两d第二次合作,构建了全民族统一的抗日战线,不过,国民d却伺机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破坏我国的抗日大业。在这种背景下,我d安排了很多d员前往国民d部队,执行“到友军中去,到敌人后方去”的工作方针,潜伏到国民d部队,巩固抗日统一战线,以期尽早赶走日本侵略者。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不仅是名人之后,而且也是奉命潜伏到国民d部队的d员。同时,他还在1949年策划了和平起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大功。不过,建国后,此人却被枪决。他的名字叫朱迈先,是朱自清的儿子。那么,朱迈先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朱迈先出生于1918年,江苏扬州人,是朱自清的长子。朱迈先出生的时候,朱自清只有21岁,当时朱自清在江浙一带教书,因此,小时候的朱迈先主要在祖父祖母身边长大。1925年,朱自清前往北平,不久后,朱迈先的母亲也带着两个小的孩子到了朱自清身边,作为长子的朱迈先只能继续留在家乡。然而,不久后,朱迈先的母亲去世,朱自清另娶,这就使得朱迈先与父亲的联系也越来越少,直到朱迈先14岁的时候,朱自清才把他接到北京,让他在北京读中学。随着视野的开阔,朱迈先也开始参加学生运动,尤其是1935年,日本策划了华北五省自治事件,为了反抗这起事件,“一二九运动”爆发,朱迈先也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他走上街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同时,朱迈先也在这场运动中得到洗礼,坚定了自己的抗日信念。1936年,18岁的朱迈先加入我d,开始在我d的指挥下从事抗日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d决定派一批学生南下,宣传我d的抗日思想,朱迈先也加入了南下的队伍。1938年,朱迈先到达安徽六安,与长江局取得了联系。1938年,根据当时的“到友军中去,到敌人后方去”的工作方针,经过长江局批准后,朱迈先加入国民d部队,潜伏在那里,做了很多有利于巩固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朱迈先继续在国民政府工作,然而,随着国民d政权的倒台,物价飞涨,朱迈先的生活也变得越发艰难。1949年,朱迈先经人介绍前往广西桂北第八专署,成为一名秘书。不过,随着四野的南下,国民d政权到了土崩瓦解的时刻。在这种背景下,1949年12月,朱迈先代表桂北国民d军政人员联系了我d,策划了和平起义,促使桂北的七千余名国民d士兵接受我军的改编,为解放战争的取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立下大功后,朱迈先进入广西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桂林松坡中学任教,不过,在1950年年底的“镇反”运动中,朱迈先被捕,1951年11月,新宁县法庭以“匪特罪”的罪名判处朱迈先死刑并立即执行,朱迈先也因此被枪决。朱迈先被枪决后33年,也就是1984年,相关部门为朱迈先平冤昭雪,恢复了他的一切名誉。#朱自清个人简介#

5、朱自清个人简介及生平主要事迹

1929年,朱自清的妻子去世,他立誓不再娶妻。没过多久,他就再婚了。一天夜里,他看一眼旁边熟睡的妻子,静悄悄地来到书房,拿起纸笔,给他的亡妻写一封信,写着写着,顿时声泪俱下。朱自清的第一任妻子,名叫武仲谦。两人是包办婚姻,但感情却是出奇的好。武仲谦的父亲武威三是行医的,当时,朱自清的父亲生病,武威三被朱自清的母亲请来看病,闲聊中发现武威三有个女儿,与自己的儿子年纪相当。朱夫人寻思着,儿子也到结婚的年龄了,就拍板为他定下这门亲事。1916年,刚考上北大的朱自清,就被母亲的一封家书催回家完婚了。武仲谦虽然不是大户人家出生,但从小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娇生惯养,父母从不让她干一点家务。自从嫁给朱自清,武仲谦就开始操持家务,家中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婚后不久,朱自清回到学校。那个时候,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失业在家,心情郁闷的他总是拿儿媳妇出气,武仲谦只好忍受着。家里经济一下子变得拮据,连朱自清的学费都成问题,武仲谦二话不说,立马拿出自己出嫁时的镯子当了,给朱自清当学费。朱自清很是感动,他向武仲谦承诺,将来一定买一只镯子还给她,可是直到武仲谦去世,这个诺言还是无法实现。其实,武仲谦才不在乎镯子呢,她的心里,一心一意装朱自清和六个孩子。嫁给朱自清十三年,武仲谦生下了3男3女,每个孩子,都是她的心肝宝贝。因为孩子接连出生,她甚至没有睡过一天好觉,总是半夜奶孩子。战争打响时,朱自清远在北平,武仲谦只好一个人,带着婆婆和孩子翻越山岭,逃避战乱。慌忙出逃中,她还紧紧背着朱自清的一箱书。她知道,朱自清爱的就是书。别人嘲笑她,她说道:“教书的怎么可以没书。”武仲谦的心里,似乎再没有位置,再关心自己。她不停地生孩子,每次坐月子却只坐四五天,朱自清劝她再休息,她却说,家里有好多事要做,没有她操持不行。积劳成疾,武仲谦身体再硬朗,也总有垮了的时候,她生病,却不跟人说,总是自己默默忍受病痛。明明发着烧,在床上躺着,听到朱自清的脚步声,立刻就坐起来,强撑着精神,跟没事人似的。时间久了,朱自清也发现了不对劲,带她去看医生,才知道她的肺已经烂了一个大窟窿。这时候,她的第六个孩子尚在襁褓中,就算有老妈子照看,武仲谦也要亲力亲为。小六儿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她自己强忍病痛,抱着孩子,为孩子熬药,连觉都没好好睡过。1929年,积劳成疾的武仲谦倒在了病榻上,那一年,她才31岁。妻子去世,朱自清肝肠寸断,悲伤不能自已。后来,父母曾多次来信,让他续弦,朋友也曾多次想要牵桥搭线,朱自清没有回应,这世间懂他的人,已经将他的心带走,他立誓不再娶妻。1931年,好友顾颉刚告诉朱自清,今天是他的生日,他在去北平的大陆春饭店请人。好友盛情邀请,朱自清只能前去。但是他不知道,这哪是什么生日宴,明明就是给他安排的相亲会。顾颉刚介绍的相亲对象,名叫陈竹隐,是一个谈吐大方,才华横溢的女子。她从小父母早逝,靠着自己的努力和亲友的资助,考上了北平艺术学院。那天,朱自清穿了一件极其朴素的米黄色长褂,和一双土气的双梁鞋。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陈竹隐心目中的形象。在此之前,陈竹隐早就读过朱自清的文章,对他十分崇拜,而陈竹影的谈吐,更让朱自清觉得犹如一缕清风,与已逝的妻子有不同的感觉。一见钟情的两个人,慢慢地走在了一起,1932年8月,两人举行了一场简单朴素的婚礼。婚后,陈竹隐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照顾着几个孩子的吃喝拉撒,还有家务,起早贪黑,却毫无怨言。新婚三个月,看着家中一切又恢复井然有序的样子,朱自清不禁想起了武仲谦在的时候,三年了,几回梦中相见,都没来得及一诉衷肠。这天夜里,朱自清又梦见武仲谦,在梦中,她似乎在微笑。忽然惊醒,看着身边的妻子正在酣睡,于是,朱自清为她掖好被子,转身去了书房。他拿起纸笔,给她死去的妻子写一封信。要让她放心,现在她挂念的几个孩子,都很好。把自己三年来的思念一一倾诉。这封信,就是感人肺腑的《给亡妇》。在朱自清与陈竹隐之间,是从来不用避讳武仲谦这个人的,陈竹隐知道,她是朱自清生活的一部分,她给了朱自清太多的温柔和爱。后来,陈竹隐还和朱自清一起去拜祭武仲谦。有了陈竹隐的照顾,相信武仲谦泉下有知,也会安心的。@空空墨瓶子后来,陈竹隐又给朱自清生了两个孩子,一家十几口人,全靠着朱自清一个人养活。家贫如洗,陈竹隐也从无怨言,她担起一切家务,让朱自清安心工作,两个人说好了,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就可以。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正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妻间的相互扶持,大抵也就是这样子,岁月漫长,深情酝酿。你怎么看,欢迎留言。更多精彩故事,请关注@空空墨瓶子

6、朱自清个人简介作品赏析

“谦,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经死了三个年头了。这三年里世事不知变化了多少回,但你未必注意这些个。我知道,你第一惦记的是你几个孩子,第二便轮着我。”1932年11月,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朱自清,怀着对亡妻武钟谦的愧疚和深深的思念,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给亡妇》,读之让人泪下。回顾他与妻子的婚姻,是1917年,朱自清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朱父认为这是家道中兴的吉兆,要凑个“双喜临门”,他决定给儿子完婚。新媳妇是朱自清14岁时就订好的,扬州名医武威三的独生女武钟谦。完婚后,朱自清对这个“父母之命”娶来的妻子还不错,蜜月也过得琴瑟和谐有声有色。婚后50天,朱自清北上读书,留下新妇武钟谦侍候公婆。武钟谦家境殷实,母亲早逝,父亲和祖母宠她如掌上明珠,养成了她快乐活泼不知忧愁的性格,加上对丈夫很满意,她每天都乐呵呵,脸上带着笑。然而这笑,落在事事不如意的公公眼里,竟那么刺眼;婆婆也明里暗里讥讽新儿媳,进门就家败,是个“丧门星”。在公婆的双面夹击下,武钟谦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再也不敢笑了,她经常躲在屋里,暗自垂泪。更难的是,武钟谦是个小脚小姐,不识字,心里的苦,也无法写信告诉丈夫。其实告诉了又怎么样呢?朱自清能理解这种婆媳之间的矛盾吗?即使理解,他也鞭长莫及啊。朱自清探亲时,见识了父亲和新妇的不合,他把武钟谦带出来,建立了自己的小家,从此,家里才安宁下来。武钟谦对朱自清必是深爱且感恩的,她用自己全身心的爱来回报,12年里,生下了6个孩子。哺乳、生育、抚养,大大小小,一个又一个,接连的生育,困窘的经济,漂泊的生活,损害了武钟谦的健康。孩子第一,丈夫第二,是武钟谦的生活准则,自己,则是可以无限慢待的。生第6个孩子之后,她的肺病更严重了,整日咳嗽,发低烧,但她仍然强撑着,料理这个大家庭。病势越来越严重,在北平看病,又没有钱,朱自清和武钟谦商量,还是回扬州吧。1929年10月,回扬州一个月后,武钟谦病逝,年仅31岁。三年后,朱自清思及亡妻,哀思难抑,他用文字细数妻子的种种,《给亡妇》平实细致,感人至深。妻子走后,朱自清续弦陈竹隐,陈竹隐又给他生了3个孩子。作为8个孩子的父亲,教育的责任不可谓不大,朱自清还写信向朋友俞平伯请教,怎样做个好父亲,该如何教导孩子成才。甚至,他利用教学的业余时间,专门写了《经典常谈》一书,给中学生们普及经典的读法,引领中学生去接近经典。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中写道:“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他认为,一个受过相当教育的国民,有义务通晓本国传统文化有关经典的基本知识,对于经典作品,至少应该接触一些。而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这样的经典作品,比如众所周知的经、史、子、集,都是文言文,语言用法、文化背景距离现代时间久,读起来特别难,让一般人望而生畏,结果就是敬而远之。针对这些经典,朱自清选择周易、诗经、尚书、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写下十三篇导读,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对于这些经典的解读,朱自清采用了他的散文写法,像他的《荷塘月色》、《背影》一样,平平说出,曲曲写出,既讲究文字的艺术性,又体现了简炼平实、自然流畅的散文优美风格。《经典常谈》的作用,就是用贴近现代、浅显的白话文导言,让中学生亲近经典,启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引领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难怪,这本书被教育部认定为八年级下册必读书目,是初中生语文的必读经典。除了中学生,这本书还适合三个层次的读者:1.初学者,对初学者特别有用,因为所讲都是基本精要的传统文化知识;2.有一定文史知识的读者,指引循序渐进的学习途径与方法;3.学已有成的读者,这是一代文师朱自清先生对传统文化点击研究的一个总结,他的文化观、历史观、不拘泥于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达平和,真知灼见闪烁其中。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传承下来的经典也多,所以经典的阅读,就是一个浩繁的工程,有了朱自清这位国学大师引路,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春节给孩子再多的压岁钱也会花完,不如给孩子多买些书,让知识与文化留存在孩子记忆中,转化成孩子自己的能量。《经典常谈》,不到20块钱,请朱自清带你常读经典,祝每一个孩子在新的一年,都读有所获,学有所成,健康成长!#以书之名#

7、朱自清个人简介编成故事

[微风]1929年,前妻去世不久,朱自清就对齐白石的弟子陈竹隐一见钟情,陈竹隐不愿意给他的6个孩子当后妈。没想到朱自清一连写了71封情书,终于打动了她。然而婚后不久,陈竹隐就发现朱自清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因此提出离婚。朱自清在前妻武钟谦去世后,内心十分崩溃,觉得愧对与对自己这么好的妻子,于是决定,自己照顾着6个孩子,从此不在迎娶新人。可是在日后的生活中,朱自清就啪啪打脸了,因为自己一边要搞文学作品,一边给学生们上课,一边工作回家又要照看6个年幼的孩子的衣食住行,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文学梦想与现实家庭两者不断地纠结中,朱自清决定摆脱这般痛苦,不再过着每天都累死累活的生活,朱自清决定再娶一个妻子,来照顾家中的6个孩子。[微风]朱自清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面前朋友介绍的相亲对象,对方听朋友是齐白石的弟子陈竹隐,人长得貌美如花,倾国倾城,性格也和朱自清合得来,性情大方,温文儒雅,不愧是齐白石大师青睐的弟子!因为两人性格合得来,每天都有共同话题,常常有说有笑的,在他们恋情如骄阳似火般热烈时,朱自清提出了结婚。陈竹隐本来想答应,但是了解到了朱自清家中有6个孩子,陈竹隐可不想当6个孩子的后妈,成为一个家庭主妇,便婉言拒绝了朱自清,此后也渐渐疏远了朱自清。朱自清也察觉到了陈竹隐不愿扮演这个后妈的角色,但是他不舍得陈竹隐这么好一个人,于是便开始了源源不断的情书“轰炸”,连着写了71触动人心的情书,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朱自清对陈竹隐的爱恋,想让她留在朱自清身边。陈竹隐被朱自清这一句句肉麻的话触及了心灵,是的,她被朱自清这发自内心的肺腑感言彻底打动,于是,陈竹隐慢慢地接受了他和他的六个儿子,成为了他们的后妈。陈竹隐每天忙上忙下,尽心尽力地照顾着6个孩子,又要忙着完成老师布置的作品,和朱自清之前一样,力不从心。于是陈竹隐放下了搞艺术,和老师休了假,开始全身心投入抚养那六个孩子,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家庭主妇。在照顾孩子期间,朱自清有时一直会在房里提笔写文章,为了不打扰朱自清,陈竹隐每次照顾孩子都小心翼翼地,生怕惊扰了朱自清,打乱了他的写作思路。孩子哭的时候,陈竹隐都小声安抚孩子,让他尽快安静下来,打扫卫生,忙家务事儿的时候,陈竹隐也轻悄悄,生怕惊扰了朱自清。但是,作为一个知名画家的得意门生,肯定会有很多的人脉,陈竹隐有的时候便会邀请一些朋友来家中坐坐,喝喝茶,聊聊日常琐事。有时聊得欢了,难免会惊动到房里的朱自清。朱自清就恼火了,客人走后,就指责陈竹隐是不是故意打扰他写作!陈竹隐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聊得开心了就……”朱自清认为这些话都是辩解,于是不予以理会。日后,便开始冷落陈竹隐,无视她,也开始创作了许多关于他的前妻——武钟谦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是对武夫人的留恋。[微风]陈竹隐也感觉到了,朱自清在疏远她,当看到那些文章时,便大发雷霆,直接对朱自清提出了离婚二字。朱自清听到这两个字,满脸后悔,拼命挽留。毕竟二人感情这么好,又合得来,只不过是朱自清太过火了。朱自清及时地沟通,理解陈竹隐,开始每天抽出时间,来陪伴陈竹隐和孩子们,偶尔陪着陈竹隐去外边散散步,陪着孩子们嬉戏打闹。陈竹隐看着朱自清变化如此之大,很是欣慰,在结婚第二年就生下了一个孩子,虽然加重了陈竹隐的压力,可是她也在所不惜,每天尽心尽力照顾着七个孩子们,并且一视同仁,绝不偏爱哪个,冷落哪个。之后的几年,夫妻二人生活美满,家庭和睦,关系和谐,时不时作画写文畅谈一宿。但是好景不长,几年之后,朱自清离世了,让陈竹隐活下来的动力,就是那74封情书,71封是婚前写的,3封,是婚后写的,记满了朱自清对陈竹隐满满的爱。参考文献:朱自清与陈竹隐的患难情缘作者:以太排版:一一#历史##头条中国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