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因乌台诗案的牵连被捕入狱。一天,苏轼看见送进来的饭菜里有一条熏鱼,当场吓瘫,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了。这还要从王安石变法说起。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在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下,王安石力推变法,实施新政,满朝大臣大多数全力支持。此时,苏轼已经43岁。虽年过不惑,但其率真、孤傲、仗义执言的性格棱角却从未被岁月磨平。苏轼则认为,变法过程中一些政策的推进太过激进,一定程度上损害到了老百姓的利益。因此,苏轼站在了以王安石为首的“新d”对立面。苏轼本人在各界拥有不少拥趸(读音yōng dǔn,相当于现代的“拥护者”),个人影响力太大。在“新d”眼中,他自然成为了新法推进过程的重要阻碍。苏轼调任湖州知府时,为感谢宋神宗知人善用之恩,写了《湖州谢上表》以示感恩。却未曾想到因其中一句“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引来牢狱之灾。在别有用心之人口中“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被错误地地理解成,不想适应时局变化,不想与新d共事。得知此事后,神宗震怒,苏轼被打入大牢。入狱前,苏轼与自己的儿子苏迈定下了约定,用菜品暗示当下自己的处境:如果是肉类跟蔬菜表示当下处境安全,神宗皇上尚未痛下杀心,加上弟弟苏辙正在四处奔走,事情还有很大转机;如果菜里面有鱼,则表示自己处境很危险,神宗黄帝已经决定除掉自己,到那时苏轼只有谢恩领死了。一天,苏轼看到了饭菜中的一条鱼,先是大惊失色,继而掩面啜泣。回想自己漂泊半生,成名于自己的文字才气,终究还是因文字送命,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于是苏轼提笔,给弟弟苏辙写了一首诀别诗: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诗中饱含对家人的不舍、对皇上的感恩,可谓感人肺腑。既知生离死别,自是情真意切。只是东坡先生的真感情流露得过于急躁了,因为皇上根本没有要拿苏轼开刀的意思,完全是儿子苏迈闹出的乌龙。原来,那天苏迈有急事需要出门处理。把送饭的事情交给了一个亲戚。亲戚心想:难得有机会给大文人苏轼送饭,要不今天就给他改良下伙食吧。翻看往日的食谱后他发现:平日里没有送过鱼,正所谓大鱼大肉,哪能整日里吃不到鱼呢?于是他吩咐老婆买了条大点的鲤鱼,给苏轼做了一道红烧鲤鱼送去。此时的苏轼哪有心情吃鱼,只有掩面哭泣的份了。苏轼终是没等到死亡。这几句诗终被神宗听到,皇上被手足情深的兄弟之情感动。就连政见不合的王安石也来说情,于是皇上决定放过苏轼,让他做了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因诗入狱,又因诗获救。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也成就了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开朗的豪放词风。被贬到黄州以后,虽然家里生活很困难,苏轼却能苦中作乐。既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又有《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中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他一边创作,一边每天都带领全家人耕种劳作,虽然辛苦,生活却充满乐趣。后来,为了方便耕作,苏轼直接在菜地旁边搭建了一处茅草屋,因为该地位于于黄州东坡,他便以“东坡雪堂”命名了这个屋子,而他也多了一个名号,那便是“东坡居士”。自此以后,宋代多了一个白日里放歌纵酒的山野村夫;中国浩瀚的文学天空中多了一颗比肩李杜的璀璨明星。“人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这是林语堂先生对苏轼高度的评价,也是后人对他的一致评价。参考资料:[1] 巩本栋.“东坡乌台诗案”新论[J].江海学刊,2018(02):192-198[2] 林语堂.《苏东坡传》
2、王安石的生平白话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北宋是一个特殊时代,地图没有唐朝大,周围的小国都不太听话,敌人比较多,西夏国、辽国、金国、蒙古国虎视眈眈。加上北宋比较重视文官,文官的地位都很高,武将地位比较低,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还有宋太祖赵匡胤定下的三条戒律,第一条:厚待柴氏子孙(宋朝的天下是从后周柴荣那里“黄袍加身”和平抢夺过来的,《水浒传》中柴进就是柴氏皇族的后代)。第二条:刑不上士大夫(北宋时期,真人的待遇特别高。武官轮流值岗,形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因此战斗力也就比较薄弱)第三条:永不增加农赋(宋朝的百姓比较安居乐业,百姓也很富裕,但是国家比较富裕。藏富于民,国库空虚。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制定的目的是想百姓富裕的同时,也要提高国库收入)宋仁宗在位期间,国库已经日渐匮乏,宋英宗继位几年也没有扭转局面。宋仁宗和宋英宗都不是特别喜欢王安石,也因此,王安石科举考试后三次拒绝上京做官。(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原本是状元,因四个字“孺子其朋”。这句话引用的是周姬旦教训他的侄子周武王的话。大概的意思是,周天子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承王位后,由于年纪比较小,他的叔叔周公周姬旦辅佐他,他的叔叔说:“孺子其朋,孺子其朋,你要多跟大臣们交朋友。”宋仁宗看后生气。为什么变成第四名呢?第二名第三名是做官参加科举考试,按照宋朝的官吏,这两位是不了做状元的,所以王安石直接变成第四名,第四名幸运的变成第一名。王安石简介:字介甫,介:指的是一种美好的石头或者玉。甫:指的是美男子。号半山,又号临川先生,因封荊国公,世称王荆公,死后谥号“文”,故又叫王文公。一般历史性中都认为死后谥号“文”是谥号中级别高的。范仲淹和司马光的谥号是“文正”,这个谥号排名第二。欧阳修和苏轼的谥号是“文忠”,应该排在第三。王安石北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脾气倔强,人称王拗公。文学家只能排在王安石个人简历中后一位。自古以来,人们对王安石的评价一直是褒贬不一。梁启超,,王阳明,列宁,光绪等人都给王安石高的评价。王安石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是一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官员,他是一个大智慧,强手腕的政治家。他是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坡,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王安石变法中的反对派有:司马光、三苏(苏轼、苏洵、苏辙、范纯仁(范仲淹的二儿子)、欧阳修。王安石在遭到这么多名人大碗的反对,依然坚持变法。可见他顶着多大的阻力,但是依然下定决心变法,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碎,这份赤子之心无不让人感动。虽然变法终失败,但是王安石的变法并不是一无是处。倘若宋神宗和王安石再多活几年,北宋的江山或许是另一番局面吧。宋神宗去世后,宋哲宗继位,王安石被罢免宰相之位,认命司马光为宰相。宋哲宗和司马光立即废除王安石所有的变法,这也加速了北宋灭亡速度。我们都知道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八大家的地位固然有高下之分的。柳宗元只有记行的文章写的好,曾巩各种文体都有,范围稍微狭窄一点。苏洵和苏辙其实都是依附着苏轼才被显出来的。只有韩愈,欧阳修,苏东坡和王安石他们四个人势均力敌。苏东坡的文章很美,王安石和欧阳修的文章都是出自韩愈,模仿学习韩愈,而学习韩愈像的是王安石,几乎如出一辙。
3、王安石的生平作文王安石的天道思想及其变法精神是怎样的?宛如一道晨曦初露,穿透了漫漫的历史长河,王安石的天道思想及其变法精神犹如北宋时期的一抹光辉。这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在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坚定地为民谋福祉,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努力。让我们共同探寻王安石的天道观念及其新法改革的奥秘,从中感受这位杰出的先知与改革者的智慧与情怀。横亘在北宋天空的道德之光,便是王安石所倡导的天道思想,王安石的天道观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将儒家的仁爱、忠诚、尊敬等美德统摄于天道之中。王安石认为,天道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人们应当遵循这种原则行事。而天道的道德原则包括了诸如爱人、尊师、忠君、敬亲、诚信等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对天道思想的传播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目的,而人们只要践行天道,就可以达到道德的至善至美。王安石的天道观念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这一观念不仅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和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这种观念,王安石进一步提出“民本”思想,主张政府应该以民为本,关注百姓的福祉,同时,他还强调“天道无私”,认为天道是一种超越个人私欲的至高原则,所有人都应遵循。王安石的天道观念与儒家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强调道德修养,积极倡导礼仪制度,并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以选拔道德品质优良的官员。可以说天道观念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特别是为北宋时期的士人阶层提供了道德和精神的支柱。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军事力量不足,社会矛盾日益突显,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安石挺身而出,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被誉为“新法”。这些改革旨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调整社会结构,提高百姓的生产力,从而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新法在国家经济层面制定了两税法,以此来改革税收制度,将先前繁琐的苛捐杂税简化为田赋和丁税两项,以减轻百姓负担,稳定国家财政。同时制定免役法,取消一部分农民的徭役,使农民能够专心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也稳定了国家的税收基础。此外,在商业上实行均输法,通过对商业流通的调控,实现市场公平,促进商业的繁荣,还在全国推广农业水利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发展。而在军队上提出保甲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军事素质,增强作战能力,还有改进科举制度,选拔有道德品质和才能的官员,提高官员选拔的公平性。新法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北宋社会的矛盾,国家财政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良,农民的生活负担减轻,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商业市场欣欣向荣。同时,军事素质和官员选拔的公平性也得到了提高,然而,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也不乏反对的声音。新法改革直接触及旧士绅阶层的利益,所有的改革法令都是从旧权贵手里夺取利益用来再分配,因此受到了士绅的强烈反对。特别是在保甲法和科举改革方面,直接改变了士绅阶级原有的“晋升”机会,处处阻碍着新法的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法改革的效果,使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然而,尽管新法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但其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积极改革举措,依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王安石的新法改革深深影响着后世,政治改革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改革,可以优化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王安石的天道观念和民本思想强调政府应以民为本,关注百姓的福祉,这一观念至今仍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注民生、改良民生,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新法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在推进改革时,既要有勇气去挑战陈规陋习,又要审慎分析现实情况,以改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外,还需关注改革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社会矛盾,力求在改革中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纵观历史长河,王安石的天道观念和新法改革精神堪称北宋时期的一抹光辉,他的天道观念及新法改革精神,向我们勾勒出一个勇于改革、关注民生、追求道德至善的伟大政治家和文化名人的形象。在国家危难之际,是他挺身而出,顶着巨大的压力实施新法,其中他所倡导的天道思想一直作为他的信条,为新法改革奠定思想基础。通过学习和传承王安石的天道思想及其变法精神,我们可以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激励我们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不懈努力。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加全面地评价王安石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深入挖掘他的智慧与精神内涵,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更有益的借鉴与启示。让我们共同致敬这位伟大的改革家。参考资料:《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通鉴纪事本末》
4、王安石生平完整版包拯死后,展昭一夜神秘消失,包拯临死前究竟对他说了什么?北宋年间,朝廷重文轻武,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官。比如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等。其中还有一个办案高手、旷世奇才,他就是北宋名臣包拯。包拯这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成为了百姓心中永远的“包青天”。在《电视剧》以及一些文学作品中,包拯一生有很多“保镖”,比如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甚至还有展昭、公孙策等。据传,包拯与展昭相识真的是缘分,颇有江湖中“不打不相识”的英雄名场面。包拯遇见展昭的时候,还不是开封府的“青天大老爷”。此时的他还只是进京赶考的书生。这一天,包拯路过青龙寺借宿,偏是不巧,被当地的盗贼给盯上了。可怜包拯一介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盗贼抢走自己的财物。恰巧这时,一位武功高强的壮士拔刀相助,盗贼抵抗不住,灰溜溜逃走了。这位壮士就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展昭。两人也因此缔结下了深厚的缘分。此时的展昭,在江湖上已经颇有名气,喜欢自由,也好打抱不平,见包拯孤身一人,担心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便决定护送包拯进京赶考。有了展昭的陪伴和护送,包拯科考很顺利,终获得乙科第一名。二人喝酒庆祝之后,双双分别,包拯前往官场赴任,展昭回归江湖潇洒去了。但不得不说,有些人的缘分,是分别也斩不断的。包拯到任之后,一改当地的歪风邪气,接连秉公执法办了几个大案,这引起了当地地头蛇们的严重不满,他们采取手段,威胁包拯。此时的展昭和包拯虽然分别,但是兄弟情谊已然深厚,听说了包拯的处境之后,展昭心急如焚,决定前往保护包拯。展昭来到永西之后,成为了包拯的贴身保镖。当时的展昭在江湖上已经颇有大名,剑法甚是了得,自他护卫包拯安全后,很多人都不敢再打包拯的主意。包拯也因此得以更加全心全意办案。展昭留在包拯身边后,对包拯的敬佩与日俱增,他发现包拯真的是个父母官,不仅为民做主,铁面无私,而且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拒绝任何诱惑。罪犯送来的金银珠宝、美丽女子,他不看一眼。坚持秉公执法,为民做主。包拯对展昭也是青睐有加,有意让他留在身边,为朝廷效力,便向皇上举荐了展昭。在包拯的推荐之下,展昭被封为“四品带刀侍卫”,从此入朝为官,一边为朝廷效力,一边护卫包拯安全。但是,因为包拯的清正廉明,在朝堂上得罪了不少人。很多官员只要有机会,一定不会放过。有一次,展昭为了帮助民女聂小红救父亲,作为“四品带刀侍卫”的他,放任其盗走了宫中的青龙珠,后来太后需要用青龙珠治病,这件事暴露了,被包拯的死对头庞太师死死揪住不放,大做文章,逼着包拯“大义灭亲”。在证据面前,展昭没有求情,而是慷慨赴死,看着即将被问斩的展昭,包拯心痛万分,但也很无奈。就在这时,民女聂小红的师兄治好了太后的病,借此细细说明缘由,太后体谅这番苦心,决定对展昭网开一面,这才免了展昭死罪。但也是因为这件事,让包拯对朝堂的局势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包拯临死之前,他特意把展昭叫来身边叮嘱一番,才离世而去。包拯死后,展昭一夜之间神秘消失了,人们把开封府里里外外翻遍了,都不见他的踪影。那么,包拯究竟对展昭说了什么呢?又为何要让展昭远离官场?结合当时的形势,原因应该有几点:首先,包拯死的时候已经60多岁了,而且展昭比包拯年纪还大一些,虽然展昭会武功,但毕竟年龄大了,如果遇到很多强大的敌人,难免会遇害。包拯肯定不想展昭是这样的结局。其次,包拯与展昭办案多年,肯定得罪不少人,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一旦包拯死了,这些人一定会趁机报复,如果展昭继续为官,以他为人耿直、喜欢行侠仗义的性格,官场中若没有包拯的保护,难免会遇到其他奸诈小人的陷害,终可能会丢掉性命。再次,展昭于包拯而言,不仅是救命恩人,也是好的朋友,肯定希望展昭可以安享晚年,而不是每天过着提心吊胆、被人陷害,甚至刺杀的日子。后作为展昭的朋友,包拯肯定知道展昭向往的是江湖生活,而不是官场尔虞我诈的生活。如今,包拯自己即将离去,也不需要展昭保护,应当放展昭自由,让他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所以,包拯离世前对展昭说:“我死后,你就辞官,远离朝堂,不要与任何人联系。”而包拯死后,展昭也确实是消失了,也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儿。参考资料:《三侠五义》#历史开讲##王安石的生平简介#
5、王安石生平自助游司马光:苏轼的文章好。王安石:他的文章不行,如果我是考官,不会录取他。宋朝的制科考试,参加考试的人是由大臣奏荐的。苏东坡参加制科考试的时候,推荐人是欧阳修。而苏辙的推荐人是杨畋。杨畋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他的曾祖父叫作杨重勋。杨重勋有个哥哥,名叫杨业,就是杨家将里的老令公。所以,杨畋其实也是杨家将的后人。制科考试有三个程序:缴进辞业、密阁六论和殿试策问。只有辞业评定在优等以上的应试者,才有资格进入密阁六论。苏轼两兄弟双双获得资格,而密阁考官是司马光、杨畋以及沈遘——后者跟沈括是亲戚,年纪比沈括大,但据说是沈括的从侄。苏轼的策论获得了考官的一致认可,被评定为三等(一二等为虚设,三等为实际的高等次)。苏辙的策论也被司马光评定为三等,但覆考官认为苏澈出言不逊,应该刷掉。双方争执不下,后闹到仁宗皇帝那里,仁宗皇帝后将苏辙评定为四等。由此可见,司马光也算是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恩师。但是王安石很不喜欢苏轼的文章,认为苏轼的文章策士气息太浓,“如果我是考官,就不取他。”后来王安石变法的时候,苏轼坚定地跟着司马光,站到了王安石的对立面。王安石也毫不客气,把司马光、苏轼统统给贬了出去。然而风水轮流转,等到王安石失势,司马光掌权的时候,我们的砸缸小能手也是毫不手软,要将新法尽数废除,而苏轼却站到了司马光的对立面。于是,苏轼又一次被贬……参考资料:《苏东坡新传》(李一冰 著)#二十四史名家精讲##翻阅2022#
6、王安石的生平简介50字宰相王安石因为苏轼与自己政见不合,把他一贬再贬。当王安石因变法失败在家赋闲时,俩人变为知己。1042年,王安石考中进士,过了27年后,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主持变法。苏轼比王安石小16岁,他在1057年考中进士,与王石同朝为官。王安石和苏轼在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耀眼的明星,他们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王安石与苏轼相差16岁,在古代就算是两代人。王安石是改革派,苏轼虽然年轻,但受父亲苏洵的影响,却是保守派。两人在政见上经常针锋相对。王安石要求在科举考试中废除诗、赋等考试科目。苏轼就立刻反对,上奏朝廷旧有的科举考试不能轻改。宋神宗想让苏轼修改起居住,王安石就向神宗进言,说苏轼是奸邪之人,对苏轼必须像调教恶马一样,多打多敲才能使其顺服。苏轼看到王安石的变法存在弊端,就给朝廷上书陈列新法的弊病,惹得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大怒,说服神宗把他一贬再贬,受尽人间磨难。苏轼生性豁达,被贬途中,虽然过着受尽冷眼,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从不怨天尤人,他用诗词来抒发心中的郁闷,自有一番情趣。不过虽然俩人在政治上意见不合,王安石还是欣赏苏轼的才华的,经常夸他虽然年轻,却能饱读诗书,能力之强,才华出众,值得赞扬。苏轼对王安石的才华也钦佩,常夸王安石写的《英宗实录》是上乘佳作。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逮捕入狱,择日问斩,王安石听到消息后,赶紧跑到神宗那里给他求情,才让苏轼免遭杀戮。要知道,王安石可不是随便给人求情的人。当年王安石的亲弟弟王安国被人诬陷流放,王安石都没有帮他求情,却为苏轼这个政敌求情,可见王安石是极其欣赏苏轼的才华的。王安石变法失败,被革除了宰相官职,回老家赋闲。保守派重新掌握了权力,苏轼又恢复官职。苏轼去汝州赴任途中,路过南京,特意去拜访赋闲在家的王安石。快到王安石家门口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位衣衫不整,头发凌乱的白发老人,骑着毛驴在山路上慢悠悠的走着,颇有一种凄凉之感。这人正是王安石。苏轼不由鼻子发酸,他走上前去,握着老人的手说道:“我还是想看到老先生您当年英姿勃发的样子呀!”王安石下了驴,一手挽着缰绳,一手拉着苏轼的手,俩人边走边聊,说了很多这半辈子没有说清楚的心里话。以前的恩怨,就在这推心置腹的话语中化作了一阵清风,消失殆尽。苏轼回去后把这次见面写成了一首诗《次荆公韵》。意思是王安石劝苏轼也来南京买几亩薄田,和他做个伴,一起来山水间忘掉人世间的烦恼。苏轼大笑道:先生这话如果早说十年,当年如果我们懂得友谊的珍贵,哪会发生那么多争执呀!俩人在南京分手后,依然保持书信来往,在后半生变为知己。王安石和苏轼,俩人虽然政见不同,却都是一心为国。他们都是散文大家,才华横溢,彼此欣赏,相爱相杀的恩怨情仇为后代留下一段佳话,值得世人品味。参考资料:《三言两拍》《警示通言》#头条历史##中华文化传诵人#
7、王安石的生平简介是什么王安石有一个儿子叫王雱,才气过人,又喜得一子,全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但王安石不顾所有人反对,坚持要把儿媳妇送走。王安石位及人臣,梁启超说他是古今完人。但明代冯梦龙对他的评价是执拗、倔强,外号“拗相公”。王安石儿子王雱虽然智商高,但在精神方面异于常人,常常怀疑儿子不是亲生的,心生厌恶。他每天恐吓小儿,以致儿子夭折。作为孩子的母亲,敢怒不敢言(北宋时代女人地位相当低下),整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王安石见儿媳倍受折磨,不顾家人反对,固执地要把儿媳送走,让她去寻找下一站幸福。家人都以为他脑子坏了:这人也太直了。在对待女性问题上,王安石的确值得表扬,他主张博爱平等,拒绝纳妾,爱护女儿和姊妹,是北宋的异类之一。不但如此,这个钢铁直男,在读书和诗词方面也很执拗。考中进士时,王安石才21岁,妥妥的学霸。大宋长达300年,共举办118次科举考试,录取20000多人,平均一次只有169人中奖,脑补一下王安石是怎么把学问钻研到底的,没有执着劲儿怕是没戏。还有众所周知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经典就是这个”绿“字,形容词被王大师用活了,亮点就是这意境之美。可王安石在创作时可费了大力气,第一稿用的是“到”,后又改为“过”,不行,又改成“入”,差点意思,改用“满”,怎么读都别扭,换来换去改了10几稿,才定为“绿”。终于,在王安石的反复推敲下,“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千古绝唱。凡事都是相对的,老话说曲则全,枉则直 。那天上司包拯请客,司马光和王安石却滴酒未沾。包拯向两个才子示意,司马光心领神会,举杯就喝,王安石只说了一句话,让包拯的脸更黑了。那天天气大好,包拯一高兴大手一挥要请人吃饭,司马光和王安石均在场。上司包拯一番发言之后,发现两个才子都没喝酒,端起杯子示意。大家一见领导有所表示,立即行动,司马光也举起了杯子。唯有王安石不发一言闷头吃饭,假装看不见,心中还一万不愿意:这该死酒桌文化。包拯有点不开心了,点名道:小王,走一个。王安石又假装不懂:为什么要喝酒呀?立马包拯的脸色不对了,再也不喊他喝酒。王安石就这情商,一根筋。@遇见陈澄就连苏东坡、司马光作为他多年同事,也这样评价: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大意是说他太轴,一条道走到黑。但王安石作为出色的政治家,杰出的文学家,历来无人否定他的才识,但就其邋遢生活习性和业绩褒贬不一。(当然我在前一文讲过,有人说他邋遢实属泼脏水)在黄山谷眼里他是“伟人”,朱熹则把大宋没落归咎于变法失败,说他是千古罪人。不过啊,做人有多个面,从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在王安石妻子眼里, 她痴情暖男,因为王安石一辈子不纳妾;在苏东坡看来,王安石让他又爱又恨,爱他敬业,爱他有才,爱他救过自己的命,也恨他太顽固…………言而总之 ,看人只看优点,才能宽恕别人,温暖自己。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你们怎么看王安石呢?参考资料:《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与王介甫书》#中华文化传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