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祖简介(郑光祖原名)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1 03:09:05 浏览
1、郑光祖原名

马致远的散曲与金莲川草原陈耀全马致远(约1250-1321年以后),字千里,号东篱,汉族,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杂剧《汉宫秋》是他的代表作,写昭君出塞的故事。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由于仕途不得志,马致远晚年归隐山林,隐居田园。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元朝统治者开始注意到“尊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一部分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后来担任过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冷,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寻求解脱。由于创作了《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小令,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这首小令多年来在初中语文课本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元代散曲中脍炙人口的词句,特别是“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成了千古名句。其实,这首小令共有三首,不看其他两首,人们往往认为这首小令描写的是江南水乡的情景。如果读了其二、其三,就会知道这是马致远从大都北行到金莲川草原写下的塞外草原景象的诗句。其二:“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其三:“西风塞上胡笳,月明马上琵琶,那底昭君恨多。李陵台下,淡烟衰草黄沙。”不难看出,这是一组有一定关联的场景的结合,伏着千万思绪惆怅,笔锋一转,漂泊者的坎坎坷坷,深层的意境,跃然跳出,一幅精美绝伦的古画浮在眼前!第一首和第三首有一个共同词“西风”,第二首和第三首有一个共同词“塞上”,谁都知道,草原上一年四季“西风”不断。塞北的天气总是和“西风”连在一起,“西风”是草原上特有的风;“老树”,金莲川草原处于高寒地带,树木生长缓慢,是当地特有的一个词汇,指生长了几十年仍然长不大的树;乌鸦是草原上一种吃害虫的益鸟,现在的坝上草原仍然遍地都是。但为什么有“小桥流水人家”呢?马致远是一个文人、一个隐士,一个从京城到江南做官,辞官后,又到北方草原旅行,来到滦河旁边的李陵台,当然也就能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了,这是他的一种心境,为什么在草原深处也有此景。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小桥流水人家则给人一种希望,一种闲情逸致。如果把“枯藤,昏鸦,小桥,人家,古道,瘦马,夕阳,平沙,细草,塞上,早寒,胡笳,昭君,李陵台下”这些词语连在一起,那谁也不可能说他是描写江南水乡的情景吧。生长在草原上的人们,仔细揣摩这三首小令,就会体味到是塞外草原真实的写照。那么苍凉、寂静的意境,怎么会是南方?南方哪有这么辽阔的秋景。看着三首小令的词语,特别是“古道”一词,是金国时期京城通往塞外之路,又是元代大都通往上都之路;虽然有许多“文人骚客”也怀疑过这首小令的描写地点,但毕竟不是生长在塞外草原上的人,也只能是点滴感想,模棱两可。在大都生活的汉族文人马致远从京城“古道”来到塞外草原,来到苍凉的李陵台,当然把此地说成“天涯”了。又与第三首小令中的“李陵台”遥相呼应。李陵台就是上都河畔的老黑城子遗址。现在遗址周边仍有与上都河相通的护城河遗迹,李陵台城堡沿上都河谷地带草原而建,自然风光十分秀美,夏秋季节,小桥流水,青砖灰瓦,古朴自然,说明700年前的金莲川草原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再结合第一首“古道”、“断肠人”等词语,应该是一组纪行之作。这一组小令是马致远从大都至上都这一条古道上旅行时情景的真实记录。根据诗意、景物,以及塞上、胡笳、昭君、李陵台等词语的判断,他所记录的应该是塞上行旅情景,具体位置,就在今天上都河畔的金莲川草原。

2、郑光祖的真实生活

今天给大家整理的是关于初中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积累,中考复习可用哦!!本篇笔记包括常见古今中外文学名家,作家作品,文体知识,中国文学之,下周会有文学常识其他板块,比如中国古代历史人文,传统节日,敬辞谦辞,各种称谓,礼貌用语,还有常见借代词语的表达,都是满满的干货!初中语文知识点千千万,我会给大家陆续整理分享出来的哈,文常会出现在基础知识作用部分,不会主动学习,但是一定不可以不知道!必须掌握好,学得好的同学也可以把积累的文学常识,古代文学典故这些内容适当去用到作文当中,语文各模块都很相通!42.三吏三别:指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六首诗。“三吏”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3.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三人。44.初唐四杰:指唐初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45.南宋四大家:陆游、杨、范成大、尤袤。46.元曲四大家:元杂剧作家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白朴。47.唐宋八大家:指唐宋时期的八位散文家,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48.中唐三大诗人:李白(“诗仙”)、杜甫(“诗圣”)(其诗有“诗史”之称)、白居易(“诗魔”)。⚠️补充:王维(诗佛)、李贺(诗鬼)。49.晚唐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补充:大李杜:李白和杜甫。50.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51.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多反映塞上战争和军旅生活。52.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53.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文学常识一定要下功夫读读背背哦!七年级中考复习,诗经,中考语文,初中语文怎么学,八年级,九年级,准初三文学常识,语文文学常识,文学典故,初中语文知识点。#挑战3天在头条写日记# #2023高考季#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头条创作挑战赛#

3、郑光祖诗词

#头条创作挑战赛#[微风][微风]我的家乡在山西(一)[微风][微风]山西享有“中国戏曲摇篮”的美称。元杂剧的创作者大多出自山西。著名的“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中,除马致远外,其他三位都是山西人。山西四大梆子即蒲剧(蒲州梆子)、晋剧、北路梆子、上d梆子。[撒花]蒲剧:著名剧目有《窦娥冤》《挂画》。[撒花]晋剧:古称中路梆子、山西梆子。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撒花]北路梆子:传统剧目有《王宝钏》《斩黄袍》《血手印》《铡美案》。[撒花]上d梆子:剧目有《彩仙桥》《白毛女》《雁门关》。[撒花]山西民间的小戏种主要有:落子、秧歌、花鼓戏、小花戏、二戏、碗碗腔 、啰罗腔等。

4、郑光祖事迹

【冀东杂谈 谁是第一代老北京人研究(中)】二、元曲四大家及官妓诸秀是教坊勾栏瓦舍城市功能的社会核心动能蒙元初元帝忽必烈居金中都旧城故宫,改金中都旧城为燕京,并开始筹划元大都的营造方略。忽必烈营造元大都城从1267年规划~1285年基本建成,原金金都故城的燕京几十万人迁入大都新城,也可称为新燕京城。元大都新城内不仅规划皇宫宫殿行政区,也必须设置城市市井娱乐功能新燕京大都皇华坊,就是具有勾栏瓦舍戏楼演乐城市功能。城市功能布局中有教坊勾栏,就会有相匹配的城市族群,元明清城市功能布局与调整,带来不同的老北京城市变迁与老北京人族群的演化。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这几个人都是第一代老北京人吗?1、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是金末元初的冀中乡绅子弟,家传行医。关汉卿生于1234年,是冀西安国县伍仁村人,也可能去过山西随家人行医走穴。晚年去世后葬于祖坟所在地安国县五仁村。在金中都兴盛末期随家人行医进入金中都也到过金中都美俗坊,耳濡目染勾栏杂剧演出场景,而后兴致达情创作元杂剧等。元灭金国中都城池时全家人回冀中安国老家避险。在元大都城未建成之前,青少年时代的关汉卿在金都旧燕京故城中教坊勾栏的社会历练中逐步成熟,大都建成后随迁进入大都皇华坊教坊勾栏一带居住,后出燕京南下寻珠帘秀狎情浪迹江海。应为第一代老北京人。2、白朴出身金国官僚士大夫家庭,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士,曾做过县令,叔父早卒。白朴成年后居住在冀南真定即今正定古城,后游历江南金陵等并撰写戏曲脚本,两次进过大都聚会关汉卿于勾栏胡同,在京漂流了一段时间就回到真定城市,非元大都第一代老北京人。3、马致远元曲作家,1250年生于冀南沧州、东光县,马祠堂村,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宗谱有记载。马致远年轻时代在金中都旧城燕京京漂,1324年秋病逝葬马氏祖茔,京西古道村镇马致远居所,应为东篱先生的乡墅,马致远在此是否金屋藏娇,元代时期已无据可考,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俳句又可见一斑。元大都建成后随迁大都新城勾栏胡同一带居住,年轻时代创作元曲并撰写双调曲目,皇华教坊勾栏瓦舍中作曲人,为第一代老北京人。4、郑光祖生于1264年,元世祖至元初年,字德辉,汉族。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平阳襄陵人疑似周地方封国世家贵族邦家后代,其人元杂剧故事来源多出自梦幻所撰。从小就受到古襄陵地方勾栏瓦舍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郑光祖的戏剧创作主要活动在南方苏杭一带,成为南方昆曲评弹戏剧圈中的巨擘,晚年可能皈依佛门在灵隐寺火化。非元大都第一代老北京人。5、从陶公南村辍耕录中的连枝秀疏文内容分析,连枝秀即在金都故城燕京也在大都新城勾栏胡同杂剧演出,早于关汉卿从大都皇华坊回归松江郡乡野。连枝秀的同行珠帘秀也在南村辍耕录中有记载,关汉卿下江南寻珠帘秀狎情,在连枝秀疏文中也有叙述:大都来几个知音,多管是前生有分。应是大都教坊勾栏的几个好友聚会于松江郡连枝秀的居所。元大都皇华教坊一带的勾栏瓦舍演艺圈,带动元大都政务活动以外的市井繁荣,元曲杂剧不断出新的曲目离不开元曲四大家和创作群体基数。各类官妓诸秀及乐师群体与元朝贵族富贾的交汇,形成饮食、服装、器物、装饰等多样化供需关系,对大都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动能。元曲四大家中的关汉卿、马致远可以确认为是第一代老北京人。​(未完待续)​~伊尔根觉罗•洪志 壬寅年元宵节 冀东 燕郊小镇

5、郑光祖是什么人

山西的历史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周朝时,山西是唐国的领地。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公元前403年韩康子和魏桓子与赵襄子三国分晋,从晋分出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d、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到隋时,太原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隋末 ,李渊父子起兵于太原 ,建都长安后,把太原尊为“北都”,意即“别都”。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金元时期,山西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北部居领先地位。明代时,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山西五府三州。清代,开始称为山西。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禹凿孟门”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中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为“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时,大同(当时称平城)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且此后做过辽金及元初的陪都,素有“三代京华”之称。省会城市太原,被誉为“龙脉”所在地,向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即由此而来。明清时期,讲究诚信无欺骗行为的晋商和山西票号的崛起,著称中外。黄河流经山西,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山西曾涌现出众多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晋文公重耳,有中国的女皇帝、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有白袍将军薛仁贵,有中国的“武圣”、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张辽,有唐朝名相狄仁杰、裴度,有抗击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有创立“制图六体”的西晋地图学家裴秀,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宋朝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有金代文学家、诗人元好问,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傅山,被嘉靖帝誉为“天下直臣”的高金,清末维新派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十大名将中的、傅作义等。山西,人杰地灵,代不乏人。历史遗迹早在180万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就在晋南芮城大(黄)河拐弯处的一个叫西侯度的地方,点燃了人类历史上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把火,从此,开启了一个伟大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位于晋南的襄汾,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丁村人”遗址、陶寺夏代遗址,驰名中外。侯马的春秋晋城遗址,展示了春秋霸主晋国都城的辉煌雄伟。另外尚有汉末黄巾军郭太部屯兵的白坡垒;以及史威村金代建筑的“普净寺”、丁村明、清居民建筑等宝贵文物。山西是厚重的黄河文化主要代表之一。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雄关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珠串全省,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全省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19多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同旅游区的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与被陈运和诗称为“悬空的寺 踏实的诗”悬空寺以及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朔州旅游区的应县木塔、崇福寺;忻州旅游区的五台山、芦芽山、代县杨家将故地;太原旅游区的晋祠、天龙山石窟、窦大夫寺、玄中寺、卦山和天宁寺、文水则天庙;晋中的平遥古城、昔日晋商的豪宅大院;临汾旅游区的尧庙、洪洞县的大槐树、广胜寺、吉县黄河壶口瀑布、侯马晋都遗址;运城旅游区的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壁画、夏县司马光墓、永济黄河铁牛、永济普救寺和莺莺塔,万荣飞云楼等。其中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6、郑光祖公示

几个家伙一本正经地谈“戏文来自民间”,不着调,不靠谱。戏曲是文化精英的杰出创造,是从高端流向底层,为民间乐道。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光祖、阮大铖、汤显祖、洪昇、孔尚任,哪一个是民间无名之辈?关汉卿等人不一定当官,但关汉卿说:“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的浪子班头。”

7、郑光祖个人简介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是什么意思?钟无艳、夏迎春为两个女子,都是齐宣王身边的女人,前者奇丑,后者奇美。但钟无艳十分有才,能替齐宣王做事,总能帮他的忙;夏迎春除了美色和哄齐宣王开心玩乐之外一点忙都帮不上。“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是说齐宣王有难的时候就跑去找钟无艳,灾难一过就去找夏迎春寻欢作乐,把钟无艳抛到一边。形容人忘恩负义,薄情寡义。钟离春,据史书记载,她复姓钟离名无盐(一说名春,字无盐 ),她之所以叫无盐是因为她是无盐邑(今山东东平)人。史书上并没有叫钟无艳的说法,这是后世戏剧中给她起的外号。钟离春的故事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钟离春者,齐无盐邑之女,宣王之正后也。其为人也,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匈(通胸),皮肤若漆。年四十,行嫁不售,自谒宣王,举手拊膝曰:‘殆哉!殆哉!今王之国,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强楚之雠,外有二国之难,一旦山陵崩弛,社稷不安,此一殆也。渐台五重,万人罢极,此二殆也。贤者伏匿于山林,谄谀者强于左右,此三殆也。饮酒沉湎,以夜继昼,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政,此四殆也。’”大意是:她是齐国无盐县人,她德才兼备、却容颜丑陋,年四十未嫁。丑到何种程度?她额头、双眼均下凹显得黯淡发干,上下比例失调,而且骨架很大,的壮,像男人一样,鼻子朝天,脖子很肥粗,有喉结,额头像臼,就是中间下陷的。又没有几根头发,皮肤黑得像漆。钟离春虽然长了一副让人吃惊的模样,也不会像其他的美女妃子那样能歌善舞,但是一心只问政治。当时执政的齐宣王,政治腐败,国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欢吹捧,钟离春冒死自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条,并指出如再不悬崖勒马,将会城破国亡。齐宣王大为感动,把钟离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宝镜。其谏议为宣王所采纳,立为王后,从此国大治。而中国也留下两句成语“丑胜无艳”和“自荐枕席”。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写了一出元杂剧叫《丑齐后无艳连环》(也叫《钟离春智勇定齐》),说的是齐公子夜梦浮云遮月,上大夫晏婴替他圆梦,认为公子将娶的夫人隐于乡村,时运未通,并建议他出城围猎寻访淑女贤人。齐国无盐邑钟离信的女儿相貌丑陋但文武兼备,很有才能,外出采桑时与追赶白兔的齐公子相遇。晏婴见她出言不俗,便劝齐公子娶她为后。当时秦、燕二国都想制服齐国,故意以难题刁难,让齐国人解开玉连环,弹响蒲弦琴。秦国派使者送来一个玉连环,想为难一下齐国,问:齐国人很聪明,此玉连环是否可解?群臣都是手足无措,想不出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但是,钟离春并没有惊慌失措,只见她拿起一把锤子,直接将玉连环敲碎了,告诉秦王的使者说,已经解开了。而以蒲苇为弦的琴,如何弹得响?钟离春让人把蒲弦琴挂在竹竿之上,不一会儿的工夫,那竹竿之上的蒲弦琴竟不弹自响。钟离春巧妙地运用了高空的风,让风弹响了蒲弦琴!钟离春凭智慧解决了这两个难题。此后,秦、齐两国交兵时,钟离春又率兵布阵打败了他们,使齐国无忧。夏迎春,战国时齐国美女,齐宣王嫔妃,与钟无艳同时代人,因其貌美,颇得齐宣王宠幸。不过,历史上可能并没有夏迎春这个人,是后人想像出来的。#郑光祖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