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简介(胡林翼故居)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1 05:15:58 浏览
1、胡林翼故居

1859年,左宗棠连夜逃亡,前往巡抚胡林翼营中避难。然胡林翼对他说:“皇上下旨杀你,我只能保你一时,现在可以救你的,整个大清也就只有他!”左宗棠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经平定了太平天国、捻军、回民等叛乱,开创了西北新疆,被称为“封疆大吏”。但是,在他的光辉事迹之前,他曾经险些被朝廷处死,原因竟然是一场因为“掌掴”而引发的公案。这就是著名的“樊燮案”。当时,太平天国叛乱已经危及江南地区,朝廷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负责平定叛乱。曾国藩以湘军为主力,与太平军展开了殊死搏斗。而湘军的后勤供应和人才选拔,则主要依靠湖南巡抚骆秉章和他的幕僚左宗棠。左宗棠是一个举人出身的秀才,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是却有着过人的才干和胆识。他在骆秉章手下,负责湖南的政务、财务、军务等各方面的工作,为湘军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他也因此得罪了许多宵小之人,其中就有永州镇总兵樊燮。樊燮是一个武官,担任永州镇总兵已经十多年,权倾一方。他与湖广总督官文有姻亲关系,又是朝廷二品大员,自以为了不起。他在永州地区贪污腐败,纵容土匪,不尽职守。左宗棠多次上书弹劾他的罪行,要求朝廷查办。樊燮对此十分恼火,心生怨恨。咸丰九年,樊燮到长沙向骆秉章汇报工作。在骆秉章府上,他见到了左宗棠。按照礼节,他应该向左宗棠请安,因为左宗棠虽然只是一个举人,但是却是骆秉章的得力助手,相当于一个京堂候补。但是樊燮却不屑于这样做,只是随意地拱了拱手,就想走过去。左宗棠见此情形,心中不快,便喝问他:“武官见我等文臣,无论大小都要先行请安,你怎么不请安?”樊燮听了不服气,于是两人就吵了起来。左宗棠在气愤之下,竟然上前打了樊燮一个耳光,并把他赶了出去。樊燮被打得耳鸣目眩,气得七窍生烟,立即向朝廷告状,弹劾左宗棠是“劣质幕僚,为非作歹”。他还找来了湖广总督官文的支持,一同上书咸丰皇帝,要求严惩左宗棠。咸丰皇帝看了奏折,十分震怒,下令湖广总督官文调查此事,并密旨道:“左某如果有不法情事,即行就地正法。”这是一个极其严厉的处罚,就地正法的意思就是当场处决。左宗棠一时陷入了生死危机。他的上司骆秉章和好友胡林翼都十分担心他的安危,纷纷为他求情。骆秉章写信给官文,请求他暂缓执行密旨,慢慢调查清楚。胡林翼则让左宗棠到他的军营里避一避风头,并写信给南书房值班大臣潘祖荫和钦差大臣肃顺,希望他们能在咸丰皇帝面前为左宗棠说情。肃顺是咸丰帝的亲信,深得皇帝信赖,然而他是汉族大臣,在当时满汉虽共处一堂,但还是存在不小的隔阂。而左宗棠和此人并无交集,幸而肃顺比较欣赏左宗棠的为人,在潘祖荫等人的帮助下,在咸丰皇帝面前,陈述了左宗棠的功绩和才能,认为他是湖南不可或缺的人才,不能因为一时之误而毁掉。咸丰皇帝听了他的话,有些动摇了。同时,太平军又在江南地区发动了新一轮的进攻,朝廷军队节节败退,只有湘军能够抵挡住太平军的猛攻。咸丰皇帝意识到,如果处死左宗棠,可能会影响湘军的士气和战斗力,不利于平定叛乱。于是,在咸丰十年四月,咸丰皇帝下旨赦免了左宗棠,并任命他为四品京堂候补,随署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而樊燮则因为贪污、纵匪等罪名被革职回籍。这样,“樊燮案”才算告一段落。“樊燮案”对于左宗棠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从此以后,左宗棠开始了他的独立领军作战和飞黄腾达的时期。他先后平定了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地的叛乱,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对于樊燮来说,就很惨了。他从一个权倾一方的武官,沦为一个被革职的废人。他对左宗棠怀恨在心,誓要报仇雪恨。他回到家乡后,就在庭院中修了一座读书楼,把儿子关在里面读书,要他们考中进士,超过左宗棠。他还特制了一块“洗辱牌”,上面写着左宗棠骂他的话。他立下家规,要求儿子们考中秀才、举人、进士后,才能焚烧洗辱牌,告慰祖先。这就是“樊燮案”的始末。这是一场由小事引发的大案,也是一场由私怨引发的政治博弈。这场案件改变了左宗棠和樊燮两个人的命运,也反映了晚清时期汉族势力和满族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曾国藩简介

1859年,左宗棠连夜逃亡,赶往巡抚胡林翼营中避难。然而,胡林翼却对他说:“皇上下旨杀你,我只能保你一时,能救你的,整个大清就只有一个人了。”“千秋独有左文襄”,作为晚清忠臣,左宗棠曾经平定了太平天国的暴乱,收复了新疆,被称作“封疆大吏”,但是在完成这一切的光辉成就之前,左宗棠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甚至还险些被朝廷处死,这究竟是为何?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叛乱,对清政府的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次曾国藩临危受命,被朝廷任命为两江总督,负责平定太平天国的叛乱。曾国藩带领着湘军部队,同太平天国展开了多次大规模战役。但此时的太平军发展十分迅猛,,而八旗军和绿营正规军已经腐朽没落,剿灭太平天国的重任自然全部压到了湘军的肩上。好在湖南巡抚骆秉章是一位典型的实干家,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在他担任湖南巡抚期间,对湖南内部进行了大换血,将原来很多不作为的官员全部降职或者外调,而作为骆秉章的幕僚——左宗棠,则在这场大换血中多次为骆秉章出谋划策。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左宗棠得罪了很多心胸狭隘之人。湖南官场十分畏惧骆秉章,因为他为官太过清廉,几乎没有任何黑点,于是他们这些官员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将矛头不约而同地都指向了权力稍小的左宗棠。作为永州镇总兵的樊燮率先向左宗棠发起“进攻”,他向朝廷控告左宗棠“劣质幕僚,为非作歹”,但事实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吗?实则非也,在这之前,樊燮和左宗棠二人并不相识,但此时控告左宗棠,却无疑是给湖广总督——官文解了燃眉之急,因为骆秉章和胡林翼可以称得上是自己在政治上大的两个对手,如今终于有了还手的机会!而对于咸丰而言,樊燮控告内容的真实性并不是关键因素,他的目的主要也是想趁这次机会对湘军进行打压,维护清朝的,并且官文是满人,在这件事情和咸丰默契地达成了一致,于是立刻下令调查左宗棠,并且下旨:“情况属实,就地正法!”得知这件事情之后,胡林翼和骆秉章纷纷为其求情,与此同时,骆秉章给官文写信,请求他延缓执行密旨,对这件事情再做进一步的调查,而为了保全左宗棠的性命,胡林翼则让其呆在自己的军营中。胡林翼写信给南书房值班大臣潘祖荫和钦差大臣肃顺,希望他们二人能够在咸丰皇帝面前说说好话。作为咸丰帝的亲信,肃顺深受皇帝赏识,左宗棠与其虽然没有过多交集,但是肃顺却十分欣赏左宗棠的为人,于是在咸丰帝面前谈论了左宗棠为官以来的功绩,“左宗棠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能因为一时的错误而否定他所做出的全部贡献啊!“听完肃顺的话之后,咸丰帝明显有些动摇,而与此同时,太平天国军队又在江南地区发起了新一轮的猛烈进攻,此时的清朝军队节节败退,只有湘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咸丰帝也意识到,此时国家安危问题已经明显大于朝廷问题,若是此时处死左宗棠,很有可能会对湘军的士气造成严重的打击,那整个朝廷几乎再也不能抵挡天平军的攻势了!于是在咸丰十年,咸丰皇帝下令赦免左宗棠,并任命其为四品京堂候补,跟随曾国藩处理军务,而樊燮则因为贪污、纵匪等罪名被革职回籍,这场闹剧终于才就此收尾!#历史开讲#

3、张之洞简介

晚清中兴名臣,英年早逝的胡林翼,在病危之时,曾留下两份遗嘱,一份是给左宗棠的,一份是给曾国藩的。在给左宗棠的遗嘱中,胡林翼说:“涤公(曾国藩)之德,吴楚一人。名太高,望太切,则异日之怨谤,亦且不测,公其善为保全,毋使蒙千秋之诬也。”胡林翼认为,曾国藩统帅湘军,已经有了功高震主趋势,为了避免兔死狗烹的悲剧发生在湘人身上,胡林翼后嘱咐左宗棠,一定要设法保全曾国藩。在给曾国藩的遗嘱中,胡林翼说:“季高(左宗棠)谋人忠,用情挚而专一。其性情偏激处,如朝有争臣、室有烈妇。平时当小拂意,临危难乃知其可靠。”胡林翼告诉曾国藩,左宗棠虽然平日里偏激好争论,但他本质是忠义可靠之人,所以你一定要信任他,关键时刻,他可与你共患危难。曾国藩与左宗棠后来失和,是真有矛盾,还是蓄意唱双簧?谈论这个话题时,很少有人提及胡林翼的这两份遗嘱。晚清曾左胡,胡林翼若非早死,功业不会在曾国藩、左宗棠之下。临终之时,他一手握着一位,一定要左宗棠保全曾国藩,一定要曾国藩信任左宗棠,这其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在他们的那个高度,他们之间的交往是有策略的。关于曾左失和,左宗棠的曾孙左景伊做过分析,并且披露过很重要的内幕。左景伊说,曾左因为太平天国幼主一事,在慈禧面前互相攻讦,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不符合他们素以道德文章名重天下的大臣身份,也不符合他们一向情意孚洽、彼此提携的交往历史。再者,错报一次军情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曾国藩只须上奏检讨一下,说是误听下属报告,以他攻克金陵之功,清廷决不会计较,何必如此大动肝火?还将左宗棠克复杭州的情况硬扯上去。当时,他明明知道杭州与金陵情况不同,杭州城并未被全部包围,汪海洋等逃出,左宗棠也已据实上报。以曾国藩的水平,无论如何是能见到这些的,可他却剑拔弩张,气势汹汹。细细想来,双方攻击对方,都不涉及要害痛处,这样雷声大、雨点小,实属于小题大做,唱双簧戏。这说法很到位呀,也点出了曾左唱政治双簧的精妙权谋——看似把政治气氛搞得很紧张,其实根本没去揪对方的小辫子。左景伊披露的另一个重要内幕,也很有意思。曾国藩去世之后,左宗棠曾对儿子左孝威说:“从前彼此争论,每拜疏后,即录稿咨送,可谓鉏(chu)去陵谷,绝无城府。”左宗棠说,我们之间表面上争论如此激烈,实际上每次都将攻讦内容抄送对方,使对方做好准备。左景伊还说,金陵是九帅曾国荃攻陷的,谎报军情一案曾国荃首当其冲。但是,左宗棠为此和曾国藩失和,和曾国荃却一直友好,而且还相互帮助。光绪十年(1884年)左宗棠任两江总督时,因病告退,奏荐曾国荃代理,两个月后曾国荃受代。正当那时,为左宗棠西征筹款有功的胡雪岩出了事,他所经营的钱庄多处倒闭,京师王公大臣多有银款存在胡雪岩钱庄,因此怂恿朝廷下谕责成两江总督查办,并怀疑左宗棠与胡有私。若曾左两家有积怨,这是宣泄报复的机会。但是,曾国荃对左宗棠却维护备至,胡案因此未牵涉左宗棠。明眼人一看,曾左两家是有默契的,他们之间是相互信任,相互保全。纵观历史,功臣自保,有很多戏码,曾左双簧也算是代表之作了。——老黑新专栏《深读曾国藩》,酝酿三年,今已上线,视角,全新写法,阅之必有收获,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订阅。

4、胡林翼真实视频

1859年,左宗棠连夜逃亡,赶往巡抚胡林翼营中避难。然而,胡林翼却对他说:“皇上下旨杀你,我只能保你一时,能救你的,整个大清就只有一个人了。”左宗棠对晚清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说起左宗棠,大家对他的第一反应都是“收复新疆”。确实,左宗棠作为晚清知名的军事家,著名的就是收复新疆,守住了大清国的西北战线。实际上左宗棠作为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也参与组织了许多的商业活动,推动了晚清的经济发展。左宗棠曾参加过三次会试但均以失败结束,因此对科举制度不满,一气之下,发誓再也不参加科举考试,回到老家种田为生。接下来的十年里,左宗棠在家种过田,也为谋生进入了醴陵渌江书院和长沙朱文公祠担任教书先生。1852年,太平军从广西出发,朝着湖南进攻,一时间湖南时局动荡,当时湖南的巡抚张亮十分着急,他需要一位懂军事的人帮自己分析局势,出谋划策。有人便向张亮推荐了左宗棠,这一年,左宗棠已经四十岁了,张亮未曾见过左宗棠,便派身边的人去打听。得知左宗棠是一个落榜生,现在在学堂教书,未曾听说他有军事能力,心中难免觉得不放心,但是友人举荐,加上现在情况危急,也只能司马当作活马医了。左宗棠确实也不负所托,第一次出战就气定神闲,在长沙城头排兵布阵,加固城墙防御能力,左宗棠虽然没有打过仗,但是他猜透了敌人的作战策略。太平军从广西而来,路途遥远,因此弹药武器带的想必不会很多,他们会采用速战速决的战术,不可能参与持久战。因此,左宗棠下令将长沙城内的武器炮火都调拨到长沙城头和湘江两岸,埋伏敌军,等到太平军的水师战船到了之后,便发起猛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正如左宗棠所料,太平军一来就朝着长沙城墙发起进攻,但是左宗棠早有埋伏,城墙上不断滚落的圆木堵住了太平军进军的脚步,两岸猛烈的攻击又叫太平军顾不过来,终进退两难,被乱炮轰死。左宗棠的第一次出战大获全胜,也声名鹊起,这一战之后,左宗棠正式跟随张亮,成为张亮的幕僚,不仅为张亮提供了很多军事建议,而且随着时间的成长,左宗棠渐渐能够独当一面,处理军政要务,工作十分出色,得到了各方的肯定。1856年,左宗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有功,被清廷“以兵部郎中用”,正式开始了他的朝廷升职记。本来一切顺遂,左宗棠在朝中的职位也越来越重要,但他没想到,自己无意间的一个举措,差点让自己丢了性命。1859年,永州总兵樊燮来拜访左宗棠,但是他既没有拜帖,看见左宗棠之后也没有客气行礼。此时的左宗棠已经身居高位,对樊燮无礼的行为十分生气,二话不说就扇了他一个巴掌,还让他滚出自己的府邸,再也不要出现在自己面前。樊燮也不是好惹的对象,军中之人向来有话直说,有仇必报,回去之后的樊燮就以“左宗棠作为骆秉章的幕僚,却擅自持政务”的状告到皇上面前,恳请皇上严惩左宗棠。咸丰皇帝向来讨厌这种行为,于是赶紧下令严查此事,若属实,立即斩首,还将这件事交给樊燮去办。樊燮自然不会手软,朝着左宗棠的住处就去了,左宗棠听到了消息,连夜出逃到巡抚胡林翼营中避难,想寻求胡林翼的帮助,胡林翼却对他说:“皇上下旨杀你,我只能保你一时,能救你的,整个大清就只有一个人了。”左宗棠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忙问:“现在还有谁能救我?”胡林翼告诉他:“皇帝的宠臣肃顺,他虽只是一个满人,但他唯才是举,只要有才,他都会在皇上面前推荐,我为你写一封信给他,接下来就看你的造化了。”肃顺当时虽然没见过左宗棠,但是对他的事迹早有耳闻,而且左宗棠的第一次战役他也听过一些,知道左宗棠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因为一件小事就惹来杀身之祸,觉得实在可惜,便应许下来自己会帮忙。肃顺找到了自己门客王闿运,要他联合众臣上书咸丰皇帝,提出对左宗棠不同的评价,皇帝对此事产生犹豫,自己再去周旋,一定能解救左宗棠。果不其然,咸丰皇帝在接奏章之后,心中也产生了疑问:一个小小的幕僚,到底有什么本事,众多大臣都为他上书,于是他找来肃顺,询问了这件事的缘由,肃顺在咸丰皇帝面前也是极力推荐左宗棠是一个能人,不该因为一件小事就丢了性命。终左宗棠逃过了一劫,也在肃顺的举荐下,跨出了他在朝中的一大步,进入清朝核心,成为晚清四大能臣之一。参考资料:《中国近代通史》#胡林翼简介#

5、胡林翼文集

在湘军中,有一名将领胡林翼从不把他当下属看,而是视若兄弟,连他的字都是他给取的,可见感情之深厚。他就是有“湘军第一悍将”之称的鲍超。鲍超是四川奉节县人,他一个四川人为什么会显赫于湘军,说来话长。鲍超是个苦娃,从小就没了爹,跟着母亲四处替人打短工,为了活下去,小鲍超小小年纪就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但日子实在太苦了,他母亲实在熬不下去了就改了嫁,后爹在军营里吃粮当兵,鲍超觉得这是条活路,就开始习武,由于自从体力活动养就了一身强健的体魄,又加上当兵吃粮出人头地的念头格外迫切和强烈,他练起武来格外卖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鲍超成了一个武艺超群的棒小伙。要不怎么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年湖南提督向荣到宜昌招兵,鲍鱼凭着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军事技能毫不费力的就淘汰了和他一起应征的伙伴,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号褂子,成了川勇营中的一员。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后转兵入湘,直逼省会长沙,鲍超所在的部队奉命援长,此战中,鲍超的战力值初现端倪,在军中格外抢眼,被授六品顶戴。也就是这次入湘,从此他和湘军结下了不解之缘。曾国藩在衡阳初创水师,鲍超被调了进去,这个在长江边长大的孩子对水性一点也不陌生,而且“勇锐过人“,打仗是个愣种,经常一个人驾起舢板就冲阵,情绪上来了拉都拉不住,很会造气氛,曾国藩很赏识他这一点。湘军水师初建,要的就是这股子劲,任命他为水师中军营营官。也就从这时,他和湘军另一个大佬胡林翼结下了传奇的友谊。胡林翼,字润之,翰林出身,时任湖北巡抚,以谋略调度见长,以一省之力支援各省,实为湘军的智囊和第二号人物。1855年清廷和太平天国围绕武昌展开激烈的争夺,时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之侄,国宗韦俊奇袭金口,湘军水陆俱溃,胡林翼身陷重围,前有长江,后有重兵,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鲍超弛援赶到,拼死力战,不但救出胡林翼,还直逼中军,一时间反败为胜,鲍超身负重伤犹酣战不退。此役后,胡林翼对鲍超的忠勇激赏不己,从此不以部曲和行伍之人待之,而是视为兄弟。从此,胡林翼从意培植,命其回湘招兵自成一军,鲍超招兵与他人不同,专挑死士亡命,不拘军纪,以厚赏重金激之,其性质就是一支雇佣兵团,其战力之强悍可想而知,所部三千人开赴湖北,胡林翼大喜,特为鲍超取字“春霆”,这支部队就是后来湘军王牌,如雷如霆的”霆字营“。霆字营就是一部没有感情冰冷残酷的战争机器,所到之处,皆成焦土,组建伊始,九江意生寺一战,鲍超以数千之士硬杠太平军后起之秀陈玉成所部五万人,陈部从未见过如此凶悍的部队,溃不成军,霆字营一战成名。此后,鲍超横扫南北,每战必克,遍挑太平军名将,他的霆字营实际上成了湘军的突击队,其战旗黑色三丸膏药旗敌方望之丧胆,湘军所部竟有冒充其战旗与敌对阵,连有“今亮”之称的左宗棠在江西樟树镇身临险境也顾不得面子,祭出鲍超黑膏旗才得以脱险,足见其杀伤力有多么的大。鲍超身历八百余战,身如疯虎,数次身负重创,打破脑袋,遍体是血是家常便饭,眼看不治,又奇迹般的活了过来,有如不死之身,他也成了实至名归的湘军第一悍将。太平军失败后,捻军又起,尹隆河一战,鲍超与淮军刘铭传联手进攻捻军中有“当世项羽”之称的遵王赖文光和当世骑兵指挥第一的鲁王任化邦,双方皆是精锐。刘铭传贪功心切,本与鲍超约好同时进攻却只身赴阵,结果身陷重围,所部脱冠服,坐地待死。幸赖鲍超霆军及时赶到才转危为安。刘铭传恼羞成怒,反责鲍超迁延不进,以至战败。时湘军裁撤,朝廷早有以淮代湘之意,李鸿章身为淮军首脑,心知肚明,而曾国藩也没有必要为鲍超与朝延和淮军反目。鲍超却以为功高必赏,一道诏旨却让他透心凉:“误由鲍超未照约会分路进剿,致令刘铭传骇退挫败,鲍超更不得辞咎,姑念刘铭传果敢有素,鲍超屡获大胜,过不掩功,故加恩免其议处。“虽各打五十大板,但板子却落在鲍超身上。这上哪说理去?鲍超心灰意冷,上表请辞,解甲归田,随着鲍超的去职,这支悍勇绝伦,战无不胜的霆字营也失去了灵魂和主心骨,随之而来的是瓜分遣散和瓦解,终告不闻……。

6、胡林翼

我们都知道字润之,那你知道它的来历吗?1915年,22岁的走进湖南第一师范。在学习期间,通过老师杨昌济,接触到《胡文忠公全集》这本书。胡文忠公就是胡林翼,也是湖南人,是晚清“中兴三名臣”之一。此人字润芝。佩服胡林翼的才学和成就,于是就给自己取字“学润”,意思是向润芝学习。杨昌济却说:司马长卿崇拜蔺相如,改名相如。你既然尊敬胡润芝,那干脆改成润芝吧。欣然接受,为了有所区别,将“润芝”改成“润之”。此“润之”可远胜于彼“润芝”!胡林翼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润芝”以后会走出湖南,走出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的伟大人物。不过,他也应该感到欣慰。因为,一来他们都是湖南人,是同乡;二来人们说起“润之”,就会想到他这个“润芝”。在古代,人们一般都是先有名,后才有字。名一般是在出生后由长辈来取,字却要到成年后才有,可由长辈、老师或者自己取。所以未成年又称为“未字”,女子称为“待字闺中”。男的到了二十,弱冠之年,“冠而字之”;女的十五,“笄而字之”。“冠”和“笄”是指成年礼。[注] 笄,音ji,平声,意为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者是帽子。(图为毛主席故居——韶山冲上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