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简介(史思明当过皇帝吗)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1 06:34:27 浏览
1、史思明当过皇帝吗

历史小知识 安史之乱:唐玄宗时期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一次重大军事叛乱。天宝十四载,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于当年冬天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直至763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八年的叛乱才被平息,唐王朝自此开始由盛转衰。

2、史思明简历

在唐军收回两京后,史思明经过多番衡量决定归顺唐朝,而安庆绪的部队也近乎被剿灭,但安史之乱仍旧没有结束!因为唐朝的系统存在两个不可解的链条,就导致人人自危,站得越高摔的可能越惨,史思明也不例外。所以,皇帝为了解决史思明这个问题,听取了李光弼的建议,刺杀史思明,但没有成功,这就导致了已经归顺了的史思明再次叛变,让本该结束的叛乱再掀波澜。初,史思明在观望。这时,安庆绪给他开出了条件。安庆绪建议:只要史思明出兵,安庆绪就将皇帝让给他。这个条件不足以让史思明心动,但是继续等待已经不可能了。如果不救安庆绪,唐军攻克了邺城,唇亡齿寒,史思明到时候再反抗就晚了。到了十一月份,形势再次出现了变化。唐军崔光远部攻克了魏州,继续压缩河北的空间。到这时,史思明终于认定不能再等了,一旦唐军获得了整个河北,自己就完全没有机会了。他兵分三路:一路走邢州、洺州,一路走冀州、贝州,另一路从洹水县前往魏州。十二月,史思明的大军已经到了魏州城外。崔光远派大将李处崟出战。史思明击败了李处崟,将他追回城内。叛军还和唐军打起了心理战,边追边扬言:是李处崟招我们来的!崔光远听后将李处崟腰斩。这件事严重地影响了城内唐军的士气,崔光远也只好逃往汴州。十二月二十九日,史思明攻克魏州,杀死了守军三万人。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正月初一,也就是安禄山称帝两周年,史思明在魏州称王。他在魏州城北的空地上修筑了一座祭坛,自称大圣燕王。#我要上头条##史思明简介#

3、史思明个人资料介绍

761年,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生擒,哀求说:“早上我说错了话,应得此下场,但攻破长安再杀我也不迟,若现在杀我,大业难成。”中国古代具代表性的王朝莫过于大唐王朝,当初大唐的盛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繁荣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在那个时代,大唐的繁荣程度如此之高,以至于如今许多地方都设有专门为华人居住而建的社区,这些地方被统称为“唐人街”。然而,就在这个鼎盛的王朝如日中天之时,一场重大的战乱却以惊人的威力将其推翻,这场战乱即为发生在8世纪中叶的著名“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得唐朝从辉煌转入衰落,从而一蹶不振。安史之乱的爆发给大唐帝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细细观察那个时期的局势,可以看到当时的唐朝正处于一个内外交困的境地,在这个时期,大唐政权的统治基础逐渐动摇,社会动荡不安,官员腐败横行,同时,边境的敌人也趁机崛起,对唐朝发起了猛烈的攻势。这场战乱中,安禄山和史思明成为了无数人瞩目的焦点,755年,史思明和安禄山秘密策划了一场谋反行动,他们的背叛动摇了整个唐朝。然而,757年的时候,安禄山却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所杀,史思明不愿跟随安庆绪,率领自己的部队离开安庆绪,但命运却戏剧性地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也得到了与安禄山相似的结局,被自己的儿子所杀,这可谓是讽刺至极。在史思明的部队中,他的儿子史朝义一直拥有极高的声望,深受士兵们的崇拜与敬重,大家都对史朝义无比服从,这种情况让史思明感受到了来自儿子的巨大压力,他意识到自己的地位正逐渐被史朝义所取代。在整个军队中,史朝义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领导能力和战略才智,他总是能够准确地评估形势,并做出明智的决策,这赢得了士兵们的钦佩。史朝义的威望日益上升,他在战斗中的勇敢表现更是深深地烙印在士兵们的心中。在史思明的心里,埋下了怨恨儿子的种子,他希望能够让小儿子继承自己的军队,而不是让史朝义来继承,这中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安庆绪兵败如山倒,带着自己的部下来投靠史思明。原本以为能够得到史思明的庇护,没想到史思明却告诉安庆绪要代替他的父亲惩罚他,毕竟安庆绪弑父夺位,是大不敬,史思明也想以此来警告自己的儿子史朝义,不要和安庆绪有同样的想法。史思明统治下的部队对他的统治颇为不满,士兵们心中认为,史朝义是一个更有领导风范的人,他们愿意追随他的指挥。史思明心生杀机,决心除掉史朝义这个他眼中的祸害,于是,他给史朝义布置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求他在短短一天之内修建一座三角城。这座三角城是一座防御工事,依山而建,史朝义面对如此短暂的时间,知道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他们开始急匆匆地进行建设,但时间实在太紧迫了,当史思明前来验收成果时,三角城连泥都没有完全抹平,史思明见到这一情景,怒火中烧,大发雷霆地责骂道:“等我攻下陕郡,我定会杀了你!”父子之间的矛盾被彻底激发了,史朝义的部下们劝告他,必须找机会先杀掉史思明,否则他们性命堪忧,史朝义的部下们在夜幕降临时发动了袭击,终将史思明擒杀。尽管史思明曾表示让他们在攻破长安后再行动,但史朝义的部下们对此并不相信,于是史思明只能饮恨黄泉。李隆基因为洛阳兵败,被迫逃往蜀地的艰难时刻,整个天朝陷入了沉重的困境,与此同时,李亨身处长安,心怀忧虑,因为史思明击败了朝廷军队,对朝廷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正当他沉浸在无尽的忧虑之中时,突然传来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史思明已经去世了。对唐朝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喜讯,带来了一线希望,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史思明竟然会遭遇与安禄山相同的结局,命运的安排总是出乎意料。回顾整个中国历史,很少有将军能够完全脱离军队而独善其身的,如果不能妥善掌控同伴的愤怒情绪,即便是自己费尽心力建立起来的伟大事业,也很容易因此功亏一篑。这个悲剧性的真理在史思明的结局上得到了再次验证,他的崇高理想和野心使他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但无法遏制内部权力之争,终导致了他的悲剧性结局。

4、史思明

史思明解救了邺城之后,首先的任务不是进攻唐军,而是解决内部问题。他以结盟为由,将安庆绪诱出邺城,以为安禄山报仇为借口,将安庆绪斩首。与安庆绪同死的还有他的四个弟弟,以及高尚、孙孝哲、崔乾祐等人。到这时,史思明完全合并了安庆绪的势力。这意味着大燕政权完全从安氏转手到史氏,也表明安史之乱进入了后半程:史思明父子的时代。史思明的势力范围依然是在河北地区,南方是安太清占据的怀州,北面则是史思明占据的范阳,中间的连接部,则是他的儿子史朝义所占据的相州。四月初,史思明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完成了从燕王到皇帝的身份转变。日后,人们说起安史之乱,所谈论的往往都是安禄山时期的事情,比如哥舒翰失守通关,颜氏兄弟和张巡等人的抗战,明皇迁蜀和返回,肃宗北上灵武,以及收复两京。对于叛乱后期的史思明父子阶段却总是叙述甚少。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安禄山在叛乱之前和皇帝家族的纠葛,戏码更加充分,而史思明父子却缺乏安禄山的戏剧性。史思明是一个标准的将领,从作战角度,他的谋略不在郭子仪和李光弼之下,但除了作战之外,他的性格是模糊不清的,也缺乏各种小道消息。唐人对他几乎无话可说,也就忽略了。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安禄山叛乱所引起的是一场全局性战争,安禄山的战略包括了整个华北地区、关中平原,甚至有向淮河和两湖盆地扩张的可能性。加之安禄山攻克了两京,逼走了皇帝,使得唐王朝陷入了彻彻底底的危急时刻。而史思明即便再能征善战,他所接手的也是一个缩小的控制区。到了史思明的时期,所谓叛乱只能算是一场局部战争,唐朝付出的只是华北地区直至洛阳周边。史思明丧失了山西北部,在山东地区也没有作为,多时他只是攻占了东都洛阳。在这个区域之外,唐朝的社会经济都在正常运行,虽然税收更高,人民生活也更加艰苦,但由于没有战乱波及,华北地区之外的人民甚至感知不到战争了。各路节度使虽然参加了战争,但他们只是把军队带到了华北参加战斗,失败了就撤出,胜利了就挤压叛军的地盘。这种战争从任何层面上看,都只是一场局部战争。安史之乱虽然拖了八年,但唐朝人感受深的,是安禄山攻克两京的那段时间。皇帝收复了两京,即便战争还在进行,人们也习以为常了。只是战争对于唐朝行政的腐蚀作用依然存在,皇帝设立的众多节度使,终必然成为皇帝的大患,使得帝国行政趋于解体。唐军与史思明的“局部战争”模式。#我要上头条#

5、史思明的个人资料

史思明有一千多匹良马,每天拉到黄河南岸洗刷马毛,循环不停,以显示马多。唐军见了,很是心惊。适逢安史之乱,史思明等率军反叛唐朝,名将李光弼迎战,二人在河阳对峙,史思明进攻,李光弼驻守,二人对峙许久。史思明兵多将广、战马众多,时常将军中的一千多匹战马拉到河边,千匹良马循环着洗刷,以此来显示自己兵强马壮。李光弼知道史思明在打心理战,原本不想理睬,但见到军中将士看到史思明的战马如此之多心里有些畏惧,决定想个法子磨掉史思明的锐气。李光弼在营中挑选出500匹上好的母马,这些母马的马驹都留在军中,只带着母马来到史思明每天刷马的河边。等到史思明带着一千匹好马来到河边时,李光弼同时将自己的母马赶下河,母马的马驹都留在城内,因此不断嘶鸣,引得对岸史思明的马也跟着叫,没过一会就都跑了过来跟李光弼营中的母马混在一起。李光弼趁机将这些马全都赶回自己军中,白白得了千匹良马,军中的将士看见了都很高兴。史思明气急了,原本是想显摆一下自己军队的实力,好让敌人心生畏惧,看见李光弼带来几百匹马时还在想,唐军实力不过如此,哪曾想李光弼打得是自己良马的主意,如此一来,史思明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一千余匹好马尽数被李光弼所得,唐军士气大振,史思明追悔莫及又生愤恨,于是率领军队准备战船百余艘,打算进攻李光弼。史思明下令以火船为先锋,借此烧毁浮桥打断通路,却不曾想这一计策正中李光弼下怀,李光弼早就对这招有所防备,下令将士准备好长长的杆子,杆子头上绑上铁叉子,以此来阻碍敌军火船的冲击。李光弼又命将士埋伏在浮桥之上,等到叛军的船靠近就猛烈攻击,史思明领导的叛军遭到了唐军的反攻,战况十分惨烈。史思明接连失手更加气其败坏,又把目光放到李光弼部的粮道之上,想要断其粮草,行军打仗,粮草是关键,史思明这一计可谓是杀手锏,但李光弼也不是吃素的,当即带兵驻守。史思明想要一次性的报复李光弼,将战马丢失和火船一战丢失的颜面全都找回来,史思明想要用野战生擒李光弼,彻底结束战争。不料李光弼没给史思明生擒他的机会,只留下一路人马驻守此地,他则领兵返回阵地了。史思明与李光弼对战了几个回合,都是以史思明失败告终,他愤怒,甚至把气撒到了下属身上,对他们的要求严格,他自己策略上的失败却由下属来承担罪责,其所率叛军中有几个将领实在忍受不了史思明,都转而投效李光弼所领的唐军了。接二连三的失败没有让史思明反省自己,而是愈发怒火中烧,他亲自率领大军大举进攻河阳,李光弼意识到史思明没有耐心了,他想要决战,一举赢得战争。李光弼率兵反击,为了表示自己死战的决心,他在靴子里藏了一把匕首,如若战败,宁死也不肯投降。众将士看到李光弼身先士卒,受到了很大鼓舞,因此士气大增,决心要与叛军一战,不死不休。事实证明,在打仗时,将军的带动和士气是重要的,李光弼带领士兵奋勇杀敌,敌军大败,唐军生擒了几千余人,又获得了良马两千匹,斩获的武器等军需物资更是数不胜数。这一战打得史思明部溃不成军,史思明本想再战,可形势所迫他只得撤退,自此以后史思明的处境愈发艰难。史思明遭到重创,士气大减,与李光弼的对战让他损失惨重,也许在李光弼拐走他千匹良马时他就该意识到,自己遇到的这个对手绝不是庸碌之辈,而不是气急败坏的妄想一举结束战斗,到后落得个败逃的下场。李光弼在河阳之战中的表现可谓是优秀,有效的保卫了唐朝江山,他所做出的贡献足以在历史画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走进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