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打卡# 新人小白抄书打卡12天,终于破百了,坚持就是胜利。接下来一如既往的努力,静待花开~#新手小白冲刺100粉# 各位友友一起加油呀,冲冲冲~#带娃一起学古诗# 每天带着娃一起背诵打卡,背到诗人是谁,是哪个朝代的时候,娃就会问为什么好多诗人都是唐代的呀?我也想知道呀,我小时候也背过很多呀,后续多了解一下再来给大家说一说。今天介绍一位唐代的诗人,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山西)人,后迁居下郅(今陕西渭南东北)。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着“诗魔”和“诗王”之称。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2、白居易简介20字左右#文人墨客# #陪孩子读古诗词#复习背诵诗词(老师指定本周诗词 接飞花令以儿童内容为主即可):《观游鱼》白居易 唐代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烟花]接飞花令“鱼”“游”: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烟花]还可接飞花令“绕”“池”“闲”“儿童内容”。欢迎诗友老师不吝赐教飞花令。#我家那些事#【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史称“诗魔”和“诗王”。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译文及浅析:见图二。
3、白居易简介不超过20字791年,19岁的白居易与青梅竹马的湘灵私定终身,母亲以死反对。28年过后的一封信,让早已娶妻生子的白居易,如遭雷击,顿时心如刀绞,泪如雨下。白居易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被称为“诗魔”和“诗王”。783年,11岁的白居易,来到宿州安居。在这里,他遇到了让他愧疚一生的人。她就是湘灵。7岁的小湘灵对这个邻居小哥哥好奇。因为这个小哥哥在家读书,从不出门玩耍。这天,白居易正在看书,却被外面传来的隐隐约约的歌声吸引,循着歌声来到墙边,原来是从隔壁传来。白居易踩着石头爬上墙头,看到这个唱歌的女孩第一眼,就被这个天真可爱的小妹妹吸引住了。两小无猜的快乐时光开始了。小哥哥教小妹妹识字。小妹妹为小哥哥唱歌。银铃一般的笑声时常在空中盘旋。可惜,这美好的生活只维持了一年。一天,白居易的叔叔来信,白居易来不及告别,就连夜搬走。小湘灵不相信小哥哥会突然消失,哭了好久才在父亲的劝慰下停歇,但时不时还会看向那个墙头,期待着小哥哥再次突然出现。不久后,湘灵的父亲病倒了,家里便没有了经济来源,为了能更好的生活,小湘灵不得不走上街头,靠卖唱赚些赏钱。突然一天,湘灵听到路上的行人说,长安有个叫白居易的少年,做了一首诗,名动整个长安。湘灵顿时有些失神,几年的等待,终于等到了小哥哥的消息,这让湘灵一连开心了好几天,外出卖唱都更来劲了。一转眼,又是三年过去了,刚刚卖唱回家的湘灵突然发现,隔壁再次传来了读书声。一个少年才子,一个窈窕淑女,情窦初开的两人很快就续起了幼年时期的情意。并且很快就私定终身。湘灵此生绝不会再嫁他人,白居易则以妻子之礼迎她入门。可这遭到白母的强烈反对,并且以死相逼。白居易口头上答应,却以与朋友喝酒的名义与湘灵相见。一天,白居易又以与朋友聚会出门,可却被这个朋友找上门而穿帮,这让白母很是愤怒。湘灵的父亲得知白母的意愿后,也自知门不当户不对,两人不会有结果,劝湘灵放弃。但湘灵的态度很坚决,她相信小哥哥对她许下的承诺。正在两人面临着考验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白居易的父亲重病。白居易在母亲的监视下,再次不辞而别,前往襄阳。半年后,白父病逝,湘灵得知后很是难过,但她还是对小哥哥充满信心,她的小哥哥一定会来娶她。没多久,白居易一家再次搬回来,开始三年的为父守孝。白母由于丈夫去世,忙于操持家务,无暇管他。白居易和湘灵的感情一日千里,很快就到了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的程度。三年转瞬即逝,白居易决定参加科举,白母开心,儿子终于有出息了。但就在此时,白居易再次向母亲提出了取湘灵的意愿。白母大发雷霆:“你的书读到哪里去了,竟与一个小小的歌女私定终身,你还有没有廉耻之心!我是不会同意的!”从这天起,白母不再让他出门,只可以在家读书,并且安排了一个下人,专门守着他。湘灵的父亲劝她,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但她还是依然相信她的小哥哥定会来娶她。终于有一天,白居易在弟弟的帮助下,得到一次与湘灵见面的机会,两人都知道,这次机会难能可贵,此时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湘灵拿出一面从小带到大的铜镜,小心翼翼的交到白居易手里,眼泪汪汪的说:“你若想我,便看看这面镜子。”白居易看着镜子,细细地抚摸着:“湘灵,我若中举,定来娶你为妻。”湘灵点点头:“我此生非你不嫁!若你不要我了,我便长伴青灯古佛。”白居易拉起湘灵的手:“若母亲不许,我便终身不娶。”800年,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向母亲提出娶湘灵为妻,两人一度发生冲突,因白母昏厥而止。804年,随着父亲的病逝,湘灵开始四处漂泊。可她依然守着与白居易的誓言,相继拒绝了数个良人。又是4年过去,37岁的白居易与杨虞卿喝酒,借着酒劲,白居易诉说了自己的事。杨虞卿也认为,像白居易这样的大才子,无论如何也应该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妻子,便向他介绍了自己的妹妹。白居易见母亲日渐苍老,于心不忍,只好答应了。34岁的湘灵得知白居易结婚,如遭雷击,26年的相识未能修成正果。第二天,湘灵便离开了久居之地。两人从此失去联系。815年,白居易在往江州任职的途中,偶遇怀抱琵琶的湘灵,白居易泪流满面,跌跌撞撞的下了车,两人相视不语。良久,湘灵转身,白居易赶紧问到:“你可曾嫁人?”“不曾!”白居易痛彻心扉。从这天起,两人再也不曾见面。又是10年,白居易再次回到老宅,派人打听湘灵的下落,却得知自从父亲去世,湘灵再也未曾回来。离开之时,他收到一封信,白居易打开信,顿时心如刀绞,泪如雨下。白居易终其一生,也没能破开封建礼法的遮掩,他负了那个将自己一生都托付给他的女孩。湘灵则长伴青灯,孤独终老,让人唏嘘造化弄人。若是能重生,不知湘灵是否还会用其一生来等待她的白哥哥。
4、白居易简介20字资料#每天一首古诗词# #头条扶持红人计划# #每天微习惯打卡#春光短暂令人惜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简介20字#
5、白居易资料20字白居易爱而不得成了他心里永远的遗憾,然而,未曾想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母亲棒打鸳鸯所造成的。白居易他生逢乱世,早年颠沛流离,受尽人间苦楚。为了躲避齐王李纳的暗算,全家搬去符离镇居住的。正是因为这样白居易爱上了他邻居的女儿。这个女孩的名叫湘灵。这一段感情让他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公元800年,白居易10年寒窗苦读,终于在28岁时,考上了进士,这时,他迫不及待地回到符离给母亲报喜。母亲看到儿子归来,十分欢喜,听到儿子成功考上进士,笑得合不拢嘴,这时,白居易趁母亲高兴之余恳请母亲允许娶湘灵为妻。白母听到儿子又提到湘灵,还要娶她为妻,顿时火冒三丈。这么多年,湘灵一直是她与儿子之间的禁区。因为母亲一直觉得湘灵配不上自己。白母心想,过去自己太纵容儿子了,才让儿子一直有娶湘灵为妻的想法,这次,他决不能让儿子对湘灵再抱有丝毫的幻想。想到此处,白母大声教训:“我儿,怎么还惦记着那个乡野女子!这件事情,母亲已经说过多次,是万万不可能的!你休要再提起此事,否则,母亲绝不饶你!”白居易看到母亲反应如此激烈,心里难受,因为他心里清楚,如果这次还是不成功,恐怕他和湘灵就再也没有结婚的可能了,这也后一次机会,无论如何也要为自己的幸福拼一把!想到此处,他再也顾不上母亲的生气,大声说道:“母亲,居易这一生只喜欢湘灵,若不能结成连理,儿子此生恐怕再难有欢愉!何况,我与湘灵已经私定终身!儿子已经非她不娶!如果母亲执意拆散我们,就把儿子逐出家门,白母急火攻心,指着儿子,大呼道:“你!你!你这个不孝子!不孝子!”白母这几年本就身体不好,儿子高中,她本大喜,提到湘灵之事,她又大怒,如此折腾,身体早已经受不住!白母顿时觉得浑身无力,晕了过去。白居易是孝顺的孩子,他之所以说得坚决,是因为想通过自己的决心来逼迫母亲成全自己。看到母亲竟然宁死也不肯让湘灵进门,白居易绝望极了。在母亲的以死相逼下,白居易再次妥协了。他痛苦,失魂落魄地回到房中,写下了一首《生离别》以此表达他对湘灵的离别之苦!白居易屈服母亲,决定放弃湘灵,迎娶好友的妹妹。白居易37岁时,白母与儿子因为婚姻大事,进行了后的交锋。在白母的苦苦相逼之下,白居易终于屈服了。在好友杨虞卿的介绍下,娶了他的妹妹。白居易与湘灵这一段感情,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却无法相守,确实有遗憾,但在那个年代也是无可奈何。我们生活在可以自由恋爱的美好时代里,更加要珍惜彼此。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想,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6、白居易作者简介策林著作年代:唐代作者:白居易作品形式:著书内容简介《策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元年(806)参加制举试前,独自拟作,共七十五篇,以自砺自试
7、白居易简介10字【唐诗诵读】: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白居易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年)太原人,贞元年间进士及第,唐代著名诗人。曾任进士考官,后官至刑部尚书。其有非凡的才华,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传世作品有《白氏长庆集》《唐诗纪事》等作品传世。诗赏: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元和四年(809),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一日,作者同朋友一块去曲江春游,酒席上几个人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这是一首即景生情、因事起意之作,以情深意真见长。从诗中可见作者同元稹交情之深。全诗意指花开时我们一同醉酒以消除浓浓春愁,醉酒后攀折了花枝当做行酒令的筹子。特别是末句:“计程今日到梁州,”酒席上突然间,作者想起老友元稹远去他乡不可见,可仔细想想,他的四处奔波,计算一下路程,今天该到梁州地了。这首诗的特点是即席拈来,以极其朴素、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真挚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