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简介(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起义)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1 11:07:33 浏览
1、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起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了四年,1856到1860,这期间,太平天国运动也没闲着。那也是一个动乱的四年。

2、第二次鸦片战争

【假如没有第二次鸦片战争,我们会失去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吗?】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多的国家是沙俄,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三个条约直接导致沙俄先后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再看一下这段时间的大背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个时期内忧外患,沙俄显然是瞄准了这一时机,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这么容易得到这么多领土,要知道,中俄《瑷珲条约》是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签订的,不废一枪一炮,获得几十万平方公里领土,简直有点不可思议……只是历史无法假设,现在依然有南海、钓鱼岛、藏南等问题需要解决,任重而道远……

3、第二次鸦片战争电影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2.5万英法联军长驱直入北京,以如此小的兵力侵占一个大国的首都,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当我从南一将军的《为什么是中国》看到这段历史背后的详情时,既震撼又悲凉。现在这段历史概括如下: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在广州登陆时,虽然爆发了类似三元里的抗击,但这种抗击并不普遍,更多的倒是当地民众主动向侵略者出售牲畜、蔬菜、粮食。1860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第二阶段,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周围有中国民众随联军之后,加入了哄抢圆明园内财物的行列。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人数完全都不占优势:日军8000人,俄军4800人,英军3000人,美军2100人,法军800人,奥地利军队58人,意大利军队53人,另有7000德军在海上来未能及时赶到。所以联军满打满算也就18811人。就这么点兵力,他们就能直接向北京出发。京畿一带是我们的重镇,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全都占尽。此处清军十五、六万,义和团团民五、六十万,从兵力对比来看,平均40个兵就可以截堵1名侵略者。但是,中国部队居然没能堵住!10天之内,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来八国联军增兵到七八万,打通州、打保定、打张家口,触角伸得很远,但那都是占领北京之后重新调集来的军队,当初攻下北京的就只有这1.8万余人。10天之内攻陷北京,他们具体怎么做的呢?当年八国联军留下来过一些图片,图片上的场景是:人数众多的雇佣民众(中国人)用小车帮着运物资、送给养。图片上的洋人就两个!也就是说,1.8万余人的八国联军队伍需要的后勤辎重,大多是当时中国的民众帮着运送的。八国联军攻到北京时,北京城高池深,难以攻入。这时北京的居民又向八国联军通风报信,告知广渠门的下水口没有封堵设防。于是,联军从广渠门下水道鱼贯而入。图片资料上看得清清楚楚,外国军队排着散兵队形,一个一个顺土坡往上攀爬时,两侧有一群又一群留辫子的中国民众揣着手站着,事不关己,麻木地观看,看洋人怎么跟皇帝打仗。八国联军包围皇宫,民众帮着填平壕沟,帮着架梯子,还有不少民众坐在城头、墙头上,帮着联军瞭望。八国联军在北京杀人,指定中国人捆中国人,中国人砍中国人脑袋……这些照片我没有看到过,但从金一南将军的描述中,被旧中国民众的行为给震撼到了。正如19世纪初孙中山所言:“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因此,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度看不起中国。他警告美国人:要是我们重蹈中国的覆辙,自满自足,贪图自己疆域内的安宁享乐,渐渐地腐败堕落,对外国事物毫无兴趣,忘掉了奋发向上、苦干冒险的高尚生活,那么毫无疑问,总有一天我们会突然面对中国今天已经出现的这一事实:畏惧战争、闭关锁国,贪图安宁享乐的民族在其他好战、爱冒险民族的进攻面前,肯定是要衰败的。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导致太多的民众缺乏民族自信心,才会对侵略者的做法麻木不仁。好在,在100年后的1950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面对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合国军”的侵略,毅然出兵帮助朝鲜。3年后,中国志愿军让美国尝到败仗的滋味,让美国被迫签字停火,同时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的崛起!金一南在《为什么是中国》中写道: 中国的全球化,从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那一刻已经开始,成为长期被视为"东亚病夫"的这个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心理支撑点,也是在那一刻我们进入了世界体系,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力一定就比100年前的旧中国强吗?未必,但其展现出的不畏强权的精气神,却给了人民和军队坚定的必胜信念。这100年间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是人民从精气神上复苏后的必然结果。可是现在,由于很多人几十年来的生活太过安逸,不少人像罗斯福所警告的那样,开始“自满自足,贪图自己疆域内的安宁享乐,渐渐地腐败堕落,忘记了奋发向上”。这种居安不思危带来的后果,我们不想再重演。但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精日”、“精美”等崇洋媚外的人越来越多,太多人需要输入精气神,太多的孩子需要注入“民族自信”。为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为了输入民族自信,建议所有人都好好读一读金一南将军的《为什么是中国》。《为什么是中国》是金一南将军继著作《苦难辉煌》后,30年创作生涯集大成之作。一经完成便被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书中深刻解读了新中国历史性变革中的关键人物和关键事情,并解码了中美贸易战和美国打压华为的真相,梳理了中国复兴征途中的博弈,对世界格局走向做理性展望,值得反复拜读。愿我们一起读懂中国苦难,读懂中国力量,读懂中国自信。点击下面的链接就可以获取了。

4、第二次鸦片战争步枪

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坚船炮舰和鸦片打开了中国大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对中国进行大肆的经济侵略之时,又开始了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大批的传教士涌入中国。利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规定的特权,他们把侵略势力由沿江、沿海扩张到边疆、内地,甚至是穷乡僻壤,在那里开办教会、医院、学校、仁慈堂、育婴堂等,打着慈善的幌子向中国人民灌输奴化思想。——《曾国藩传》#第二次鸦片战争简介#

5、第二次鸦片战争动画

丁汝昌没有投降,守住了军人的底线。丁汝昌是个牺牲的海军舰队司令,他是民族英雄,而且是抗战到底的。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1900年的八国联军,这四场在中国近代史上边有深刻意义的对中国影响很大的战争。其实从实际意义,中日甲午海战对中国影响心理无论是实际是比较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1840年、1860年和1900年面对的是西方列强。但是1895年面对的是曾经学生、日本,也就是当时的大清的心态,就是十几年的洋务运动,后连自己的学生都输了。这个道理我给您举个例子,就跟某支足球队一样,连泰国和越南都输了。所以这种心态是不能接受的。虽然大清败了,北洋水师败了,但是北洋水师、个海军司令丁汝昌表现出来的气节是可歌可泣的。但是当时甲午战败,朝廷急需一个人要背锅,就挑中了丁汝昌。所以光绪皇帝就拿他当背锅侠,让他下葬的时候要穿囚衣下葬。而且十几年不能下葬,也就是说把甲午战败的原因全部都推到了丁汝昌身上。但是实际上从真实的历史上来看,丁汝昌守住了当时军人的后的气节,也就是丁汝昌是一个民族英雄,北洋水师连连战败。李鸿章为了保存北洋水师后的家底,电令丁武昌退守刘公岛。日本人攻克了威海卫的炮台。前有日本的海军舰队,后有自家被攻克的炮台。刘公岛夹在中间腹背受敌,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在这种情况下,在底下的所有的人,在央求丁汝昌的情况下,丁汝昌都没有投降,他守住了中国军人后的底线,选择了自杀殉国。但是在丁汝昌殉国以后,是有一个叫牛昶晒的人,偷了他的大印以后。在日本的投降条约上签了字,盖了章,率领北洋水师后的11艘舰队向日本人投降了。所以真实的历史是,丁汝昌是民族英雄。可歌可泣。真正投降的人叫牛昶晒。大家也一定要记住他的名字。真正投降的人卖国贼是一个叫牛昶晒的人,丁汝昌是个殉国的中国海军舰队司令,是民族英雄可歌可泣。

6、第二次鸦片战争皇帝

不好意思,让我先笑一会儿……然后,让我梳理一下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

7、第二次鸦片战争简介视频

闲聊晚清的那点事对于近代以来,真正打开中国大门的是哪场战争?有人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也有人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然而,真正让中国人从天朝大国的自我迷醉中痛彻心扉醒来的,是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海战。曾经的小弟,一举覆灭了亚洲、世界排名第九的北洋海军。如果说之前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败给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还不算丢太多面子。这一次,却是败给同步开始变革的日本,并且把30年倾举国之力打造的北洋老底一次性赔光,老祖宗的脸,被丢得一干二净。甲午战败之后,李鸿章彻底失势,大多数清流派也因为推诿卸责而失去重用。地方派实力大员张之洞因此上位,成为了继李鸿章之后,主导晚清局势核心的人物之一,也成了大清王朝真正的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