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个人资料简介(孙坚简历)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1 11:35:47 浏览
1、孙坚简历

#三国中谁丑,谁帅#曹操:虽然个子不高,长得不怎么好看,但胜在气质比较好——《魏氏春秋》曰: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郝昭:身材强壮——《魏略》:昭字伯道,太原人,为人雄壮董卓:力量很大,应该也很魁梧——《三国志》卓有才武,膂力少比袁绍:长相很帅,仪容庄重——《三国志》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刘表:个子很高,面容相貌十分伟岸——《三国志》长八尺余,姿貌甚伟。吕布:强壮矫健——《三国志》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臧洪:体貌魁梧——《三国志》洪体貌魁梧,有异于人公孙瓒:容貌仪表都不错,声音洪亮——《三国志》有姿仪,大音声,故太守器之,以女妻焉荀彧:魁梧英俊——《典略》曰:彧为人伟美。崔琰:声音姿态响亮流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神态、气度威严持重、——《三国志》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程昱:身材高大,美须髯——《三国志》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长八尺三寸,美须髯。乐进:个子比较矮,有胆量而勇烈——《三国志》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也。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许褚:身材又高又宽大,容貌勇武刚毅——《三国志》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典韦:形貌魁梧,力量过人——《三国志》典韦,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王粲:身材矮小且孱弱——《三国志》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三国志》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刘备:胳膊很长,耳朵很大——《三国志》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诸葛亮:有超越常人之才,颇有英雄霸士的风范,身长八尺,容貌很伟岸。——《三国志》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关羽:美髯公,雄壮威猛——《三国志》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张飞:雄壮威猛,但稍次于关羽——《三国志》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赵云:身材很高,姿容、面貌高大雄伟《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马良:眉中有白毛——《三国志》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彭羕:身长八尺,容貌很伟岸;但性格很骄傲,容易轻视别人。——《三国志》彭羕字永年,广汉人。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姿性骄傲,多所轻忽。张表:有威仪,风度举止得体——《三国志》张表有威仪风观,始名位与戏齐,后至尚书,督庲降后将军,先戏没。祁、汰各早死。孙坚:相貌不凡,性格豁达——《吴书》坚生,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孙策:相貌英俊,好说笑,性格豁达,善于听从他人意见。——《三国志》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孙权:下颌宽大,嘴大;上身长,下身腿短;(紫髯:象征武官威风凛凛,非指颜色)——《江表传》曰: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宋书·福瑞志》:权方颐大口,紫髯,长上短下。——《献帝春秋》曰: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太史慈:身材高大,美须髯,大长胳膊——《三国志》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周瑜:高大而强壮,姿容,体态很好。说白了,帅!——《三国志》瑜长壮有姿貌。鲁肃:形体面貌都很杰出、特异。——《吴书》曰: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程普:容貌不错,有计略,善于应对。——《三国志》初为州郡吏,有容貌计略,善于应对。黄盖:长相严厉刚毅——《三国志》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陈武:也是个大高个——《三国志》孙策在寿春,武往脩谒,时年十八,长七尺七寸董袭:大个子——《三国志》董袭字元代,会稽余姚人,长八尺,武力过人。吕范:有容貌、仪表,姿容、体态——《三国志》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也。少为县吏,有容观姿貌。陆绩:容貌雄壮——《三国志》绩容貌雄壮,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张温:容貌奇异不凡——《三国志》温少脩节操,容貌奇伟。朱据:姿容、体态方面不错——《三国志》朱据字子范,吴郡吴人也。有姿貌膂力,又能论难。诸葛恪:个子高,胡须和眉毛稀少,塌鼻梁,大额头,嘴大声音大——《吴录》曰:恪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诸葛瑾:脸比较长——《三国志》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翻了好久的资料!创作实在不易!希望朋友们多多点赞关注!!!谢谢!!!!!

2、孙坚个人资料简介年龄

董卓为了逃难火烧了洛阳,后孙坚屯兵城内。面对破败洛阳城,不禁泪下。他仰观夜空,见紫微星中白气漫漫,哀叹:“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一旁军士却指着井中说到:“井中五色毫光闪烁,”孙坚就命人下井去打捞,捞起一锦囊,取开看时,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再打开一看,乃是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尊玉玺就是鼎鼎大名的传国玉玺,相传由秦始皇命李斯雕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含义是:皇帝受上天的任命,必然国运长寿、昌盛。这段故事来源于《三国演义》的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三国演义》描述孙坚在一井中寻到传国玉玺史料上确有记载。在《三国志·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这件事。《江表传》记载此尊玉玺是因十常侍作乱携天子出逃,来不及带走,掌印者无奈投入井中。在《三国演义》里,描述孙坚得到这玉玺之后就要托病辞归江东,别图大事,又命军士不得泄露。不想有一军士是袁绍同乡,连夜逃出营寨去向袁绍报告。等到第二天孙坚去向袁绍辞归。袁绍就把孙坚藏匿玉玺之事揭露出来。孙坚却不承认,随即上洛阳,奔向长沙去。不过这段故事又是罗贯中先生编撰出来的,史书上并无记载。孙坚得到玉玺后,却不能保留,再后来这尊传国玉玺又到了袁术的中。这件事《三国演义》也做了改动,《三国演义》说孙坚死后,他的儿子孙策欲去江东,无奈手中无兵,欲向袁术借兵,袁术不借,孙策献上这尊玉玺。袁术才借给孙策三千兵。就靠这些人,孙策在江东奠定东吴的基业。这件事在《三国志》记载袁术得知孙坚获得这尊玉玺后,就想强夺过来,于是拘禁了孙坚妻子,逼迫孙坚献出玉玺。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魏忘后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杳无踪影。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孙坚个人资料简介#

3、孙坚医生个人资料

三国时,孙权在濡须口大宴诸将。喝到兴头上,他突然命令周泰把衣服脱了!周泰红着脸说:主公,大庭广众之下,这不太好吧……建安十三年,周泰跟随孙权讨伐仇家黄祖。江夏沔口处,两军交战,现场混乱不堪,战火纷飞,石头乱舞,遍地都是士兵的尸体。刀枪剑戟,不断的有士兵倒下。东吴营地帐篷处。“有受伤吗?需要让人给你包扎伤口吗?”一道低沉的声音突然响起。原来是孙权看到浑身是血的周泰,有些担心的问道。周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受伤,衣服上都是敌人的鲜血。“主公,附近偷袭的敌军已清理干净!”周泰带着几个士兵查看后说道。只见孙权所站之地干干净净,衣服上没有丝毫血迹。跟附近满是尸体,衣服上满是血的士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孙权点了点头,看着周泰和几名士兵眼里的疲惫,让他们跟着自己回到大帐篷休息。不久,前线有士兵来报,大舰队受阻,无法前进,且士兵伤亡惨重,疲惫不堪。孙权听后沉默了,心想,难道此次讨伐黄祖又要失败了吗?我现在竟无法为父亲报仇了吗?原来初平二年,黄祖跟孙坚交战,其部下不小心把他射死了,自此两家恩怨便结了下来。建安十三年之前,孙权曾三次领兵讨伐黄祖,想攻占江夏,取下黄祖首级,但都以失败告终。周泰看出孙权心中所想,心里很想去前线帮忙,但他的职责是孙权的安全,只能无奈的站在原地。而前线的战场上,周瑜为了扭转战局,正命令凌统、董袭率领敢死队一百人,表示无论如何都要切断两艘蒙冲间的联系。在凌统和董袭的艰苦奋斗下,两艘蒙冲间的联系终于被切断。不久,吕蒙在就近格斗杀了江夏领头将军陈就。没过多久,凌统带兵攻下了江夏。正当周泰清理完一批又一批偷袭的敌军的时候,又有士兵来报,前线大捷,凌统攻下了江夏。孙权听后哈哈大笑了起来,让士兵有消息马上来报。此战大获全胜,黄祖在逃跑途中被冯则拿下了首级。孙权终究为父亲报仇了。此战结束不久,周泰就跟着周瑜他们在赤壁与曹操交战。曹操出濡须时,被周泰所击退。孙权想着讨伐黄祖一战,周泰护他有功,加之他此次在濡须击退曹操,因此封周泰为平虏将军,督守濡须。孙权没有想到,时朱然、徐盛等为周泰部下,竟然心中不服。孙权考虑了许久,决定在濡须口大宴诸将。宴会上,觥筹交错,孙权让众将放开胆子的喝。于是一众将领喝得满脸通红。正当众将喝得正尽兴,孙权突然说道:“听闻诸将不服我封周泰为平虏将军,为何?”众将听此突然沉默了,宴会上一片寂静。孙权见此,又接着说道:“诸将但说无妨!”此话一说,立即有人表示,之所以不服,是因为基本上很少听过周泰此人有立过什么大功,就单说讨伐黄祖那一战,真正有功的难道不是周瑜、凌统、吕蒙等人吗?要不是周瑜的决策,吕蒙杀了陈就,凌统攻下江夏等,此战不可能大获全胜。他实在不知道此战周泰有功在何处,他有何能力能担得起平虏将军!更有甚者表示平虏将军换凌统、吕蒙等人,他们不会不服。孙权听此并没有说什么,只见他拿起酒杯喝了起来,而后站起身来,“周泰,把衣服脱了!”众人纷纷不解,神情奇异。周泰满脸通红,不知是喝酒喝的,还是被此话说羞的。他有些不知所措的说道:“主公,大庭广众之下,这不太好吧。”孙权有些看不过眼了,“你们一个个都在乱想什么,我可没有龙阳之好。”接着见周泰还不动手,顿时不耐烦的表示,一个大男人脱个衣服怎么还扭扭捏捏的!周泰见状,才慢吞吞的脱下衣服。众人一看,都露出惊讶的神情。只见周泰的身上布满了伤痕,密密麻麻,有十几二十处。孙权指着其中十二处伤痕,问道:“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众人摇头。原来建安二年的时候,孙权和周泰一伙人住在宣城,突逢山贼来袭,周泰让孙权先离开,而孙权刚刚上马,就遇到了危险,周泰见状急忙用自己的身体来保护孙权,一下子被山贼砍了好几刀,但他还是依然在跟山贼打斗,等到山贼全部倒下时,他浑身都是血,伤口竟然有十二处。孙权对着诸将说起了周泰身上每一道伤疤的故事,众人听完,纷纷被其折服。原来周泰不是没有才能,只是他比较低调,一直在保护主公。就这样,时朱然、徐盛等人顿时心服口服,承认周泰担得起平虏将军这个称号。#历史开讲#参考资料:《三国志·周泰传》《江表传》

4、孙坚的老婆资料

三国划算的交易。孙坚死后,孙策带领其父旧部投靠袁术,一想起其父在天地间纵横驰骋,何其英雄了得,而自己竟沦落至此,不觉放声大哭。此时,庭外有一个人抚掌大笑,并说有计策可助英雄纾困。这人姓朱,名治,字君理,丹阳故鄣人,孙坚旧从事官。朱治说:“伯符何故如此?尊父在日,多曾用我。君今有不决之事,何不问我,乃自哭耶!”孙策说:“策所哭者,恨不能继父之志耳。”朱治说:“君何不告袁公路,借兵往江东,假名救吴景,实图大业,而乃久困于人之下乎?”朱治的逻辑是。袁术非明主,与其依附他人,仰人鼻息,屈居人下,还不如去江东闯荡,江东未有雄主,孙坚尚有威名。计虽好计,只担心袁术不肯借兵,但孙策却胸有成竹地说:“吾有亡父留下传国玉玺,以为质当。”孙策以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三千、马五百,以救母家为由,带领朱治、吕范、程普、黄盖、韩当等,择日起兵。这是三国划算的交易。传国玉玺虽说是至尊之物,但福祸难料,孙坚因其死,袁术得此亡。孙策以一块玉换得起家之资和脱身之计,在江东打下一片基业,奠定了孙吴,可谓划算。参考资料:[1]罗贯中《三国演义》(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孙坚个人资料简介#

5、历史人物孙坚个人资料

孙权三弟孙翊遇刺身亡。夜里,孙翊夫人徐氏祭拜完亡夫,刚换下丧服,忽然有人将她抱住:“美人,以后你就归我了!”徐氏柔声道:“容我脱下丧服,再打扮好才能服侍您。”此人名叫妫览,正是杀害她丈夫的凶手之一,可是在行凶过后,非但不跑,甚至闯入了孙翊的府中。孙翊府中有不少美丽的女子,妫览此前便知道此事,因此内心一直觊觎着他的妻妾。如今进了府,当即便将他的妾室和婢女给强占了。等到徐氏祭拜完亡夫后,脱下了丧服,回到自己的房间,这才发现妫览早就等在了这里,她的心里咯噔一下,但是却面不改色,倒是妫览见到徐氏后,惊叹于她的美貌,当即便冲上来将她一把抱住,说道:“美人,以后你就归我了。”徐氏内心十分害怕,但是也只能尽力与他周旋,因此放柔声音说道:“我也想伺候您,但是此时我还要继续守丧,能否等我彻底将丧服脱下以后,再打扮收拾一番,去伺候您。”妫览见她如此识时务,再加上徐氏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美人,因此便一时心软,答应了她。妫览虽然答应了,但是并没有完全放下心来,因此背地里还是监视着她,而徐氏也知道这一切,只能找机会偷偷联系了孙高和傅婴。这两个人乃是孙翊生前的亲信,因此见到二人后,便连忙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他们,请求他们的帮助,二人一听,便心生一计,让她在晦日结束服丧后,去拜见妫览,他们会趁机埋伏在那里,等到妫览现身后,便将他击杀。于是到了晦日,徐氏脱掉了丧服,沐浴更衣,换上了喜庆的衣服,画好了妆容,似乎十待去此后妫览,周围的侍女看到这一幕,都在背地里唾骂她水性杨花、朝三暮四。而徐氏却好似没听到一般。妫览看到这一切,心里更加放心了,觉得徐氏顺从了自己,因而便没有留下继续监视她,就在他离开后,孙高和傅婴带着人躲了进来。徐氏看到一切已经准备就绪,于是便将妫览叫了进来。就在他踏入房门后,帘子后面突然蹿出了几个身影,接着便将他按在了地上,妫览看到是孙翊的亲信,明白自己上了徐氏的当,当即想要痛骂徐氏,可是还没来得及开口,便被斩了首。其余的人便冲了出去,与妫览的手下厮杀起来,没过一会,便将人尽数杀光了。而徐氏见此也将自己的丧服再次穿上,还提着他们的头来到了孙翊的墓碑前,这下终于给孙翊报了仇。妫览为何如此大胆,杀了孙翊还不逃走,反而如此堂而皇之的来到他的府中?这还要从孙翊说起,他乃是孙坚的三子,其上还有大哥孙策和二哥孙权。原本他行事与大哥孙策十分相似,因而当时不少人都推举他为孙策的继承人,而孙策却认为他不适合这个位置,因而让孙权继承了他的位置。孙翊本人暴躁易怒,将心情更是写在了脸上。当时他担任丹阳太守时,因为妫览、戴员的一些言行不端,导致他经常骂二人,长久以来二人十分厌恶他,后来便与他的手下边鸿交好,三人开始一同密谋杀死他的事情。当时丹阳各个县令都来看他,孙翊便想着好好款待一下众人,而妫览等人也想趁机将他杀死。这一天徐氏为他占卜了一卦,发现他卦象有凶,十分危险,因此不应该继续设宴款待,要好好避避风头才是。孙翊虽然也担心,但是毕竟众县县令专程来看他,他就算让他们回去,也必须设宴款待一下才是。于是便举办了一场宴会,宴会上更是喝了一些酒,所以便放下了防备,连平日里随身携带的刀都没拿,便开始送行,这被妫览等人抓住了机会,当即便将他斩杀。然而这件事情发生时,却没有人知道,大家都在忙着操办宴会的事情,因而也没有看到凶手是谁,等到发现孙翊尸体时已经为时已晚。彼时边鸿杀完人便逃走了,因此事后妫览、戴员也将此事诬陷给了他一人,众人没有证据也只能放他们离开,因此才有了前面发生的事情。#历史开讲#作者:三摩地参考资料:《三国志》

6、孙坚个人资料三国

赤壁之战时,先提出火攻之计的不是周瑜,也不是诸葛亮,而是黄盖。黄盖确实给曹操写过诈降书,但是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是假的,只是小说内容而已。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复北方之后剑指南方,率领几十万大军欲一统天下。当时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面对气势汹汹的曹操大军,诸葛亮献策联孙抗曹,并亲赴东吴“舌战群儒”,与周瑜商定了知名的“火烧曹营”之计,经过“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一系列操作,后通过火攻大败曹军。可以看出在《三国演义》里,火烧曹营的计谋是诸葛亮提出的,黄盖只是打个配合,假装被周瑜痛打而投降曹军,以便将装满火油的船引到曹营里面去,引燃曹操大军的战船。但《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很多艺术加工的成分。实际上,根据真实史料,提出火烧曹营这一绝妙计策的,是时任东吴都尉的黄盖。黄盖是个苦出身,在他还是襁褓婴儿时,父亲就去世,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黄盖体谅母亲和家人的辛苦,很小就上山砍柴,做各种苦工,帮助补贴家用。其实,黄家祖上是南阳的太守黄子廉,曾经也显贵一时,但是到黄盖祖父一代就败落了,全家人搬迁到了零陵郡讨生活。也许是祖上余荫,黄盖小小年纪便胸怀大志,不同凡俗。幼时的他在帮助家里劳作之余,想方设法读书识字,平时经常读诵兵书,学了不少兵法知识。成年之后,黄盖在郡守府谋了一个小吏的差事。由于办事认真勤勉,很得太守的赏识,不久被推举为孝廉。当时国家混战,孙坚在南方扛起起义大旗。黄盖经过考量后投靠了孙坚。黄盖性情严肃刚毅,很会训练士兵,治下的兵丁们个个骁勇善战,对他拥护。黄盖带领兵将们跟随孙坚剿灭了南部的山贼,又击退了北部董卓的进攻,功勋卓著。孙坚任命他为别部司马。后来孙坚在征战中去世。黄盖继续跟随孙坚之子孙策和其孙孙权,忠心耿耿、四处征战,取得了赫赫战功,可谓是江东的元功勋老。黄盖不仅是个能征善战的武将,他治世平乱也很有一手。乱世之中,一些偏远的山区等地往往容易出现恶势力勾结欺压百姓又不服管制的情况。黄盖出任过多个此类叛乱之地的县令。他通过欲擒故纵、擒贼擒王等手段,快刀斩乱麻般干脆利落地解决了当地的麻烦,威服一方。因为治理成效显著,黄盖被升为丹杨都尉。可以看出,黄盖确实是三国时期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这样的人能提出“火烧曹营”之计不足为怪。但是《三国演义》为突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形象,把这一功劳安在了诸葛亮身上,又对许多事件进行了加工。那“火烧曹营”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还是从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师南下说起。当时东吴孙权任命周瑜为都督统领江东军队拒敌。但是东吴境内情势复杂,有主战派、有主和派,军内还有不少老将见周瑜年纪轻轻十分不服管教。周瑜面临重大压力。黄盖虽然也是军中元老,但他刚正威严,态度鲜明的主张迎战,带头全力支持周瑜,为稳固军心起了很大作用。当时曹操为了克服北人不善乘船的习性将舰船首尾相连。黄盖见状想出对策,对周瑜提出火攻的建议。周瑜钦服采纳。俩人又商议确定了一些细节,就待实施。为了方便引燃曹军战船,黄盖确实施行了诈降的计策。他送信于曹操,说此战东吴肯定不敌,想投降曹军,希望对方能接纳。曹操在江东也有不少细作,知道江东阵营内有主和派,不少人确实对此战态度消极,因此他并没有怀疑黄盖动机。于是,黄盖在带人接触曹操之时,带了数十艘暗中装满干柴和火油的蒙冲快船,趁曹操不备,令人点燃了船上的柴草。快船变火船飞速冲向曹军的大战船,曹军战船很快被烧光,兵士们慌乱逃窜。江东将士们一拥而上杀敌。此战过后,曹军损失了过半人马,灰溜溜返回江陵,很长时间不敢轻易南下。刘备孙权也暂时比邻相安。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黄盖为赤壁之战献计,又诈降成功火烧曹军立了大功,被拜为武锋中郎将。然而这位老将军就是东吴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还没来得急歇口气,武陵县就出现了蛮族叛乱的事件,他又被任命为武陵太守赶去救火。当然,黄盖又在短时间内利落解决了叛乱,被封偏将军。后来,黄盖就一直镇守郡县,维护一方平安,其军功和事迹为当地百姓称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隔着时间的面纱,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在人们眼中往往如雾里看花,似有若无、难辨真假。也许,我们只有细细考究、深入勘察,才能真正窥见历史上英雄人物的风姿和智慧吧。参考资料:[1] 潘逸. 三国时期经典战役研究之二——赤壁之战[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2] 王晓杰. 《三国演义》的史料运用艺术及其影响——以"赤壁之战"为例[J]. 文学少年, 2020, 000(005):P.1-1.#历史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