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读书会推荐及分享书籍:《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日瓦戈医生》、《薄伽梵歌》、《堂.吉诃德》、《哈姆雷特》、《我们》、《飘》、《二手时间》、《静静的顿河》、《少年与犬》、《菊花与刀》、《孙子兵法》、《抗美援朝战争史》。#日瓦戈医生简介#
2、日瓦戈医生主题曲帕斯捷尔纳克是苏联具有特殊经历的在创作上独居特色的作家。他在战后的十年间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日瓦戈医生”(1956)。小说描写了一个俄国知识分子日瓦戈医生在十月革命前后那个动荡年代的不幸命运。日瓦戈医生的形象的意义在于,他表达了人类精神的一种高追求,直到生命垂危,他还对生活怀着无限的希望。只有善行才能引导向善,上帝在作者笔下是多么的仁慈与伟大,作者面对暴力与人道主义的矛盾,后只能像托尔斯泰一样以东正教的人道主义,承担起拯救俄罗斯与全人类的历史使命!#日瓦戈医生简介#
3、日瓦戈医生电影故事梗概我想,倘若你没有这么多苦难,没有这么多抱憾,我是不会这么热烈地爱你的。我不喜欢正确的、从未摔倒、不曾失足的人。他们的道德是僵化的,价值不大。他们面前没有展现生活的美。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
4、日瓦戈医生结局也许是怕寺院的白菜被大雪埋住,挖不出来,也许是怕大雪把妈妈压住,妈妈经不住压,会越陷越深,离他越来越远。——《日瓦戈医生》
5、日瓦戈医生简介100字1957年出版,并在一年后,即1958年,斩获诺贝尔文学奖,《日瓦戈医生》是如何做到的?帕斯捷尔纳克从一九四八年开始写《日瓦戈医生》,历时八年,于一九五六年完成。他先把手稿寄给《新世界》杂志编辑部,但遭《新世界》杂志编辑部退稿,并随退稿附了一封严厉谴责的信:……您的小说精神是仇视社会主义……。作者随后在一九五六年的六月份将手稿寄给意大利的出版商,当年十一月在意大利米兰出版了意译本,随后在一九五七年出版了法译本,英译本。此书出版,西方报刊纷纷发表文章竭力捧颂,意大利、英国、美国的批评家更是不吝赞美之词。(——以上资料参考《日瓦戈医生.译者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部一九五六年写完,一九五七年出版了几个外文译本的书,要获一九五八年的诺贝尔奖显然面临不少的困难,因为已出的几个版本分别是意文、法文、英文,惟独没有本民族语言——俄文——的版本,按诺贝尔文学奖的规定这是无法评奖的。那么,《日瓦戈医生》是如何做到在短的时间内,赶在一九五八年诺奖评选前,出版俄文版的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译者序回避了有关细节。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专著《居安思危:苏共亡d二十年的思考》,作者在第189页的注释中,借助2007年1月14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一则报道,梳理了俄文版《日瓦戈医生》出版的来龙去脉。原来英国情报门与美国中情局早就盯上了这件事,是他们出面直接协助,使俄文版《日瓦戈医生》于1957年在意大利迅速出版。当瑞典皇家科学院迅速收到俄文版的《日瓦戈医生》时,大吃一惊。在专著《居安思危:苏共亡d二十年的思考》第189页的这个注释中,作者进一步指出:英国情报门与美国中情局帮助出版,被克里姆林宫禁止的《日瓦戈医生》,是“冷战”中,西方对苏意识形态进攻和思想渗透的一部分。随后,到1987年苏联作家协会为小说《日瓦戈医生》的作者帕斯捷尔纳克彻底平反,并出版他的作品。1989年,帕斯捷尔纳克的儿子叶甫盖尼.帕斯捷尔纳克,在代父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时说:“我的父亲没有参与出版小说俄文版的活动,他也不知道中情局对此感兴趣。我的父亲从未想到自己会获奖。令人感到伤感的是,它给他带来了许多痛苦和苦难。”叶甫盖尼的话过去两年之后,1991年,苏共亡d,苏联解体,一个强大的国家轰然倒塌,苏联人民的财富被西方资本席卷一空。不否认,作家可以从西方国家的获奖作品中借鉴一些艺术技法;但诺贝尔文学奖,对于社会制度及文化文明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国家来说,不过是西方人设立的一个可有可无的奖项,没有任何导向价值!
6、日瓦戈医生电影很多人已经广忘记了苏联文学,记住的大都是《静静的顿河》和艾特玛托夫的作品,其实《日瓦戈医生》比《古格拉群岛》对心灵的影响更大,能够慢慢读下去,一定会有意外收获。
7、日瓦戈医院医生简介每天听本书《日瓦戈医生》智慧读书学堂的视频
8、日瓦戈医生女主演员前苏联有五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中就有帕斯捷尔纳克,代表作《日瓦戈医生》。据解密文件,他们的获奖,是由CIA和英国间谍机构共同秘密操作的,是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路径,充满了罪恶的阴谋。中国作家获奖是不是也有阴谋?历史会有解释的。不论如何,只有符合西方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的,才可能获奖,这是不争的事实。李敖说:“因为提名两个字太容易了,可是入围就很难了,得奖当然更难了,为什么呢?因为你要出卖自己的祖国,你才有机会得奖。”吴宗宪:“为什么要出卖自己的祖国”?李敖:“你看,除了苏联文学家写的那本《静静的顿河》是赞美苏联以外,其他都是要和自己的祖国作对,现在流行这样子,要出卖你的祖国,这些洋人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