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2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前身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是由山东军区所属鲁南军区和滨海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5年9月山东军区所属鲁南军区第3,第5团和第2军分区主力团组成山东军区第8师,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8师。1947年1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山东野战军第8师和滨海军区警备旅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第3纵队与胶东军区部队一部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属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建制。军长孙继先(1955年授中将军衔),政委丁秋生(1955年授中将军衔)。下辖第64师,第65师,第66师共计3.2万余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两淮保卫战,宿北,鲁南,泰安,孟良崮,沙土集,平汉路破击战,洛阳,济南,淮海,渡江战役等。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威永存!下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首任军长孙继先中将。
2、22军历史沿革单车骑行长征路第十六天1月9日在信丰县城休整一天上午去了县城里的广场和大圣寺塔信丰县原中央苏区21个全红县之一,中国工农红军22军、35军、21军先后在信丰成立,信丰共有1万人参加红军,2万人参加支前作战。是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所在地,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信丰还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之一,项英、曾于1935年3月底来到信丰油山。广场,是于2005年为迎接元帅102年诞辰而建,广场上铸有元帅铜像,为青年时领导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形象,由锡青铜铸造。大圣寺塔距广场约半公里,始建于三国年间,重建于北宋时期,砖塔九层十八级结构,高66.45 米,为江南现存高宋代佛塔,堪称“江南第一塔“。大圣寺塔园内设有“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可惜这天闭馆,没能进去参观。#我上头条# #长征# #正能量##22军简介#
3、22军的军史吴咏湘将军、夫人朱虹及子女在一起他是志愿军22军军长开国少将他把3600元存款留作后一次d费他把遗体捐献医学事业她是妻子两人育有6个子女#22军简介#
4、22军军长1938年台儿庄战役,一名重伤的女兵刘守玟将一封遗书交给旁人,内容是:女儿离家参军没有告诉父母,现可能身死他乡,望不要悲伤。将身边的两块银元和一张照片寄回,留作纪念。台儿庄战役中,刘守玟所在的整个22军军部的70名高级军官以及女学生组成的卫生队,全部牺牲在抗日战场上无一幸免!
5、22军190团普凉军炸开了新卡霍夫卡的第聂伯河水电站大坝,放水淹没下游地区,尤其是地势较低的左岸,人为制造出一片广袤的湿地,作为凉军左翼防线的屏障。左岸守军是凉军第49集团军和第22军,实力为南线凉军差,依托第聂伯河天险抵挡右岸吴军可能的进攻。看来吴人用特种作战奇袭水电站夺取大坝和坝顶公路的计划没能成功,或者没来得及发动,凉军炸坝毁掉了战区内后一处第聂伯河现成渡口。现在吴军大部队想过河就难了,之前已经占据河中岛屿和左岸桥头堡的乌军小部队,也面临洪水威胁,状况未知。如果第聂伯河岸暂时安全,凉军就可以抽出这方向的部队去增援扎波罗热方向,抵抗南下的吴军。虽说整个第聂伯集群早就是凉军三流部队,重武器严重缺编,但是多了这些人也比没有好。第聂伯河下游应该没剩多少居民了了吧,两军沿河交战几个月,老百姓能跑的都跑了,但肯定还有很多老人家留下,不知道情况咋样。凉军炸坝发生在当地时间凌晨2点35分,北京时间6月6日7点35分。请大家记住这个时间。附图只是示意图,预估的情况,并非实况。炸掉大坝也说明了凉军统帅部对局势的基本判断,吴人正在发动大攻势,必须用一切手段加以阻止。尤其是昨天凉国官方证实格拉西莫夫总大将正在扎波罗热亲自指挥南线防御战,正常情况下,这次炸坝很可能出自总大将本人的命令。
6、陆军22军简介扎波罗热核电站已被俄军控制!俄军在乌克兰南线进展迅速,因战前一系列动作,隐真示假,出敌不意!战前在克里米亚,俄只部署轻装的第7山地空降突击师所部,和黑海舰队下属第22军,用于进攻还是单薄!但是战前,俄军通过刻赤大桥铁路,紧急运输第58集团军主力,进入克里米亚。之前媒体仅报道该集团军少量部队,接近东乌方向。突然出现的58集团军,大大增强克里米亚的俄军实力,之后俄军大举北上,而且一下就分兵三路——西部赫尔松、中部扎波罗热、东部马里乌波尔!这波强兵大大出乎乌军意料,以至南线成为突破大的方向!
7、国民党22军【从奴隶到将军 罗炳辉】罗炳辉,原名罗德富,字宿星,云南彝良人,1897年出生,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d。曾任红12军军长、红22军军长、红1师师长、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荣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1939年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46年6月,罗炳辉因病去世。新中国成立后,罗炳辉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罗炳辉早年出身贫寒,1915年,他怀着为穷苦人寻找一条光明出路的强烈愿望,入滇军当兵。1921年4月,他在滇军总司令帮助下,被编入军官将校队学习,随后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因对旧军队中腐败现象不满,他很快接受进步思想,于1928年离开了他出生入死13年的滇军。1929年春,罗炳辉到江西吉安县任靖卫大队长。吉安县位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东北,在与红军的接触中,罗炳辉受到很大影响和启发,于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d。同年11月率部在吉安发动起义。吉安起义是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期、赣西白色恐怖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举行的,在军事和精神上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对巩固和扩大中央苏区作出了杰出贡献。当时给了罗炳辉很高的评价,称赞他是一位“一心追求真理的将军”。起义后,罗炳辉率领的部队被改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5团,罗炳辉任团长。1930年6月,红1军团成立,罗炳辉任红12军代理军长,后任军长。1930年11月,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罗炳辉率领红12军35师执行诱敌任务,边打边退,将张辉瓒的第18师引入龙冈,为龙冈大捷和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1931年5月,在第二次反“围剿”中,罗炳辉率红12军巧妙穿插,全歼敌28师残部,为彻底粉碎第二次“围剿”创造了有利条件。1931年6月,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罗炳辉受命率领红12军执行战略佯动任务,彻底打乱了敌人的部署,而借机得以休整的红军主力乘机发动反攻,击退国民d的第三次“围剿”,罗炳辉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中央军委嘉奖。1932年10月,红12军军部和第36师编入红22军,罗炳辉任红22军军长。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罗炳辉率领红22军在黄陂和草台冈两次战斗中重创敌军,共歼敌近3个师,丰富了大兵团伏击战的宝贵经验。1933年6月7日,红一方面军依照中革军委确定的新编制实行统一改编,红3军第7、9师和红22军军部带第66师合编组成红1师,罗炳辉任师长。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罗炳辉任红9军团军团长,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过闽江。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途中屡担重任,掩护中央和红军主力北上,在50余天的独立作战中,罗炳辉表现出高超的指挥艺术。在敌人前后夹击的困境中,在没有外援的西南少数民族的复杂地区与敌周旋,部队不仅没有被打散,还在战斗中发展壮大了起来,中央军委赞誉红9军团为“战略轻骑”。抗日战争初期,罗炳辉曾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战工作。他以自己的特殊身份与国民d抗日部队、社会各阶层、各d派、无d派民主人士和一切爱国者广泛接触,大力宣传中共抗日主张和统一战线政策,宣传救亡图存、民主进步、加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重大意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对当时开赴武汉抗日的滇军60军将领张冲、卢汉、潘朔瑞做了大量工作,为解放战争中滇军的起义奠定了基础。1939年,罗炳辉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第5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任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5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2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等职,为巩固和扩大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爆发后,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1946年6月21日在兰陵因病不幸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