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佺期简介(唐朝诗人沈佺期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1 16:05:37 浏览
1、唐朝诗人沈佺期简介

出自唐代沈佺期的《钓竿篇》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译文太阳从东方升起,光芒四射,在它的照耀下,红霞已渐渐消退,我手持钓竿慢步到绿水边开始垂钓。看那白云倒影在水中,人在水上小舟之中就如同坐在天上一样;河水被阳光照耀,鱼儿慢游就像悬挂在明亮的镜中清澈可见。阵阵浆声划破水边的宁静,有的鱼儿受惊时时跳出水面,有的对着鱼钩揣测、试探,终还是抵挡不住香饵的诱惑,被牵了上来。江河垂钓,水流湍急的地方,难以施手,而潭深水静的地方流速缓慢,鱼易聚集,正好下钩。学姜子牙钓鱼只怕是遇不到周文王的那样的伯乐;虽然明君招贤纳士,我也并非郭隗、乐毅那样的人才。垂钓是乐趣无穷的事情,钓者专心致志志地看着香铒被鱼儿吞下,鱼儿又禁不住香铒的诱惑,纷纷抢食铒料上钩入筌,真是人欢鱼跃啊!注释钓竿:汉乐府铙歌名,晋鼓吹曲亦有《钓竿》。《乐府古题要解》说:“有伯常子避仇河滨为渔者,其妻思之而为《钓竿歌》,每至河侧辄歌之。后司马相如作《钓竿》诗,遂传以为乐曲。若刘孝威‘钓舟画彩鹢’,但称纶钓嬉游而已。”避楫:躲避船桨。惊透:极度惊惧。猜钩:猜测鱼上钩没有。误牵:错误牵动钓线。湍危:急流危险。理辖:整理船辖。辖,鱼匣。钓玉:即钓誉,比喻选擢人才。君:指同钓的人,也可以是泛指他人。徒尚:徒然崇尚,空自崇尚。征金: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南筑台,置千金于其上,延请天下贤士,号称黄金台,征金意为以黄金征,招贤能之士。未贤:未曾贤德。筌(quán):捕鱼的竹器。创作背景这首《钓竿篇》大约作于公元705年(神龙元年),是作者流放岭南之前的作品。沈佺期是古代喜欢垂钓的官吏“钓迷”。正因如此,他写的《钓竿篇》才一反其多为点缀太平的应制诗风,而成为其部分富有生活感受诗作的一个亮点。沈佺期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2、沈佺期读音

《夜宿七盘岭》唐•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诗歌大意:我孤单一人漂泊在千里之外,今天夜宿在巍峨的七盘岭。月亮好似就在窗边,银河低得像要流进房门。正值芳春,银杏翠绿,宁静的夜晚杜鹃声声悲啼。我沉浸在那啼声中,直到清晨听见从褒城传来的鸡叫声,仿佛在催促自己上路。此诗是一首抒发愁思的五言律诗,作于诗人青年时期游历蜀地经过七盘岭之时。通过对风景的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开篇叙述作诗背景,点明诗人独自出游远地,夜晚留宿七盘岭。用词上,“独游”突显孤独寂寞,“高卧”则暗含高处不胜寒之意。颔联描写夜宿的情景和诗人的感受:山中的明月似乎就悬挂于窗前,天上的银河则仿佛就要倾泻入房间一样。这样清幽的环境确实令人心旷神怡。颈联描写山间景色。平仲即银杏,因古时有“平仲之实,其白如银”之说,因此诗人借以表达自己两袖清风的高尚情操。山间郁郁葱葱的银杏树,静夜凄凉的杜鹃啼鸣,无不勾起诗人独自云游在外的思乡之情。尾联照应前文,自己还沉溺于杜鹃的鸣叫声中,却突闻雄鸡报晓,催促自己上路,这样的无奈更衬托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此诗结构紧凑,构思精巧,对偶整齐,堪称名作。

3、沈佺期简介五分钟

006《独不见》【唐】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一人,沈佺期沈佺期与宋之问并称沈宋不是没有原因,原因有三,一是同朝为官且生平经历相近,一是人格操守大体相近,一样无耻,只是沈晚期有所醒悟,比之宋有了底线。一是都为唐之格律诗的奠基人。了解了宋之经历,不再赘述沈之经历,仅略摘两点。一是沈是被贬谪远(驩州,今越南荣市一带)的诗人。一是被贬谪之后,虽然也有媚君之意,但也表现出了绝不认错,坚决鸣冤的骨气。较之宋之被赐死,沈能享晚年之福,还是和性情里留存的骨气有些关系,加之其早年官宦经历与之的灵活性加持。整体来说,沈先宋后,自是历史定论。一诗 独不见此诗打动人的非只相思之苦,更带军嫂相思之苦的特质性,即相思之外,还要时刻担忧相思之人的性命之忧。还有一点,此诗也体现了人面对命运的无可奈何,即命运之冷硬、残酷与财富无关,与个人愁苦无关,与个人挣扎无关,一旦进入命运之门,走上命运之路,置身其中,只能任凭“流月照明黄”。一物 玳瑁玳瑁首先是一种动物,属于海龟科玳瑁属玳瑁种,生活在热带海洋水下18米左右,有珊瑚礁的区域,其体型在海龟中相对较小,特征是背甲有十三片鳞片,杂食性动物,主食海绵(一种原始的动物),有时也食用僧帽水母等剧毒海洋生物,所以自带一定毒性,天敌较少,其大的敌人是人和人类活动,世界濒危物种。玳瑁还是一种有机宝石,是玳瑁的背壳经人工打磨而成,被称为海金,价格昂贵。玳瑁的价值,除了一定的中药价值,其价值主要还是文化附加值。一是其作为海洋生物本身就不易得,物以稀为贵。唐朝时期,开元通宝就是玳瑁制成。一是龟为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物,名之玄武,得之,不管是作为装饰还是配饰,都是身份的标志,类似现在的奢侈品品牌。一是玳瑁作为身份的象征,一直被用来形容身份高贵和财力雄厚。题外话有两则材料,让人印象深刻。一是《清宫海错图》对玳瑁的记载。据《清宫海错图》描述,玳瑁是十二片鳞片的,其脱壳方法是残虐的,主要是拿煮沸的滚醋淋浇,其壳是有防毒预警功能的(方法是生揭玳瑁之壳一二,如果该只玳瑁能生还,那么将被揭下的玳瑁壳,绑在手臂的话,人一但接近有毒之物,该壳就会抖动不已)二是2009年,有游人在广西北海不断亲见玳瑁制品被售卖。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导游利欲熏心,为了减轻游客购买的心理压力,信口雌黄,编织故事(说玳瑁壳如人的指甲,一直在生长且能重生)的行径,无耻之极。

4、沈佺期怎么死的

沈佺期这首五律写旅途夜宿七盘岭上的情景,抒发惆怅不寐的愁绪。这首诗是初唐五律的名篇,格律已臻严密,但显然尚留发展痕迹。通首对仗,力求工巧,有齐梁余风。它表现出诗人有较高的艺术才能,巧于构思,善于描写,工于骈偶,精于声律。

5、沈 佺 期

【他的《独不见》,曾被推为唐人七律第一】沈佺期,字云卿,初唐时期著名诗人,与唐代诗人宋之问齐名,并称“ 沈宋 ”。他的七言律诗《独不见》音韵明畅,境界广远、气势飞动,是优秀的作品,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几首沈佺期的诗吧~今日话题:你还知道哪些沈佺期的诗呢?#诗词# #国学# #沐风书画#

6、大清画家沈铨

抄书打卡第十八天继续坚持,虽然写的字没什么进步,收益也不多[捂脸]但做事情就要持之以恒,一切美好都会如期而至[撒花]今天抄写沈佺期的《杂诗》,这首诗以儿女之情写征戍之苦,充满着非战的思想。此诗是沈佺期的传世之作。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人。武则天时,依附张易之,张被杀,他流放灌州,流放时期的作品则多为其境遇表示不满。#沈佺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