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简介20字(曹植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1 16:10:32 浏览
1、曹植简介

贺铸负盛名的一首词,道出相思,写尽愁情,末三句“妙传千古”。贺铸,北宋著名词人,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他出身高贵,是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后裔,同时也是名门望族的夫婿。贺铸身长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虽然相貌丑陋却勤奋好学,诗、词、文样样精通,且从小就立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然而,他满腔抱负却一生不得志,多次辞官。贺铸以词闻名于世,词的内容、风格丰富多样,既有英气豪侠的一面,也有柔情清婉的一面,兼有豪放、婉约派之长,在北宋词坛独树一帜,声名次于苏门的秦观和苏门以外的周邦彦。我们今天介绍的这首《青玉案》是贺铸负盛名的一首词,宋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有这样的记载:“贺方回曾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明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称其为“真绝唱”。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渡?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首词是贺铸晚年退居苏州时,看到一个美丽、轻盈的女子从眼前飘过而产生了倾慕之情,随手写的一篇感遇。事件的本身并没有什么新奇,也没有什么感人之处,也不值得大书特书。可是,词人妙就妙在把这生活的瞬间、把这稍纵即逝的感受、把这不值得特书的事情,扩散开去,写出新意,写出了千古传诵的佳句,以至于它一问世,就被人们誉为“绝唱”。全篇虚写相思,以一个“愁”字为中心,铺叙抒怀。词的起句“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凌波”、“芳尘”来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形容洛神的仙姿步态。这里以“凌波”、“芳尘”代指伊人,意思是说,一、她不到横塘词人的居处来;二、词人也不曾跟了伊人去,只有“目送”而已。憾恨之余,接下来词人抛开自我,推及伊人。他设下一问:“锦瑟华年谁与渡?”“锦瑟华年”来自李商隐的《无题》:“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拨弦,华年不驻,伊人的青春将被时光拨弄,像琴音一般流逝,谁将和她一起消受青春的生命呢?回答是:“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原来她深居独处,自甘寂寞,被幽囚在朱门、琐窗以内。虽然屋榭有花,平台有月,却没有知己和情人,只有一年一度的春光,暗送着少女的年华,有谁怜惜这身份、品质不凡的美人,空自浪费着青春的生命?到此方知,前面自己遇不到伊人是陪笔,此处伊人浪费了青春才是正题。“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是屈原的悲哀,也是贺铸的悲哀、人类的悲哀。上阕就是由曹赋、李诗、屈骚运化而来,以美人、香草作喻地抒发本人身世的感慨,即所谓“一种伤心说不出处”。下阕再由伊人落到词人自己:“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冉冉”是云彩飘动的样子,“皋”是低湿之地,“蘅”是一种香草。贺铸说我看到碧云冉冉,天都黑了,在这长满了香草的横塘路上,已经是日暮黄昏,我所等待的女孩今天怎么还没有出现呢?“彩笔新题断肠句”:彩笔的典故是六朝时代有个文学家江淹,他的诗赋都不错,相传有一天他梦见一个神仙给了他一支五彩的笔,他的诗自此就写得很好;后来他又梦见神仙把彩笔收回去了,他的诗文也写得不好了。这当然只是传说,彩笔是诗文都写得很好的那种笔,既然我所等待的美丽女孩不来,我又不能跟她交往,我就用我的彩笔写下很多断肠的句子。与上阕相对,词人也为自己设下一问:“试问闲愁都几许?”要问“愁”这种情绪怎么来形容呢?其悠远好比一川烟雨笼罩的青草;其弥漫好比满城的飞絮;其绵长不断令人烦恼,好比梅子黄时的细雨。这样唯美的比喻,只要想出一个就能成为名句,贺铸居然一连用了三个,而后一个为形象贴切,迅速不胫而走,很快大家便都呼他为“贺梅子”。这三种景物像三幅画把愁苦描摹到,我们仿佛能看到这样的画面:词人独自在一望无际的杂草中徘徊,一会儿又在满城纷飞柳絮中踽踽独行,一会儿又孤苦伶仃站在梅子河畔。贺铸不用诉苦,不用说愁,只是让我们一头扎入其中,便胜过千言万语,让人动心又动容。#曹植简介20字#

2、曹植简介20字左右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曹植短短几十个字,只不过是叙事而已,介绍背景罢了,却莫名觉得很好,不知道什么原因。难道这就是艺术吧,所谓的大雪无痕,道法自然。

3、曹植简介资料简短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统治时期也犯过一些错误,以下是曹操十大错杀之人及其简要介绍:1. 吕布:曹操的大将,因为曹操的猜忌而被杀,但这也是吕布劫寨、背叛曹操等因素造成的。2. 卞夫人:曹操的妻子,因为曹操的猜忌而被杀,但原因不明。3. 袁术:因为曹操与袁术之间的矛盾而被杀,成为曹操扩张势力的行动中的受害者。4. 刘备妻子: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妻子被曹操俘虏,但曹操因为猜忌而将其杀害。5. 文鸯:因为曹操认为他是刺客而被杀,但实际上文鸯是一位名士。6. 曹植:曹操的次子,因为曹丕的猜忌而被指控谋反,终被曹丕所杀。7. 郭嘉:曹操的谋士,因为病逝而被曹操所杀,被视为曹操的一次错误决策。8. 李典:因为曹操的猜忌而被杀,但实际上李典是一位忠诚的将领。9. 韩浩、张济:因为曹操的猜忌而被杀,但实际上他们是忠诚的将领。10. 梅花诗人:因为曹操认为他写了反对自己的诗歌而被杀,但实际上梅花诗人是一位无辜的文人。

4、曹植七步诗故事简介

学习《唐诗三百首》之四十七:《凉州词》王翰《凉州词》题注:凉州词其实是唐朝曲调名,来源于西域(参阅上一篇)。唐朝诗人喜欢用来创作“边塞诗”,王翰的《凉州词》也是两首组诗,传唱千古的是其一。作者:唐·王翰(687~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诗人。他比王之涣(688)大一岁,比王昌龄(698)大11岁,这三位可能同属太原王氏。诗文格律:平起首句入韵,平水韵十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仄仄平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括号入声字,仄音。格律。写作背景:先简要介绍一下这位恃才放旷的豪门“富二代”,狂妄到没边的一位诗人。王翰,出身太原王氏,富贵之家,名门望族。据记载他是:少豪荡,恃才不羁,喜纵酒,枥多名马,家蓄妓乐。翰发言立意,自比王侯,日聚英杰,纵禽击鼓为欢。换现在话说:他喜欢酗酒,家中车库停满高档豪车,家里还养着歌舞乐团,常宴请知名人士搞各种趴体沙龙,喜欢自比王侯,爱充当发表意见。他曾在一次宴会上口出狂言,给天下文人排了个座次,并毫不谦虚的把自己排在第一,如此狂妄,世间罕见。后来他的“狂”名,随着这份榜单传遍唐朝文坛,人尽皆知。杜甫有一次喝醉了,写了一首狂诗:“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老杜说自己赋写的比扬雄好,诗写的比曹植强。李邕求着自己要见上一面,王翰希望和自己做邻居。扬雄、曹植就不用说了,李邕当时可是文坛泰斗级别的大咖,把王翰也放在这里,也侧面说明他狂妄的名声已是当时“泰斗大咖”级别。不过王翰狂归狂,也确实有狂的资本。不但有钱还有才。他24岁(710)年就中了难考的“进士科”,考上后继续饮酒放纵,参加科举对他来说只是证明实力而已,朝廷要给他官做,他还不去。后来前后两任宰相张嘉贞和张说都对他极为看重,并极力举荐,让他终还是走上仕途,但高也就到秘书正字、通事舍人、驾部员外郎(从六品)这样的小官。随着赏识他的两任执宰相继被罢,他也随即被贬外放,在道州司马赴任途中销声匿迹,主流认为王翰39岁病故却并无实考,我更愿意相信他是弃官归隐,不告而别,以他的秉性是完全可能这样做的。驾部员外郎是专门负责往前线输送马匹与粮草等军需物资的副职长官。王翰的边塞诗多是在他任职驾部员外郎,为边关运送物资时有感而发。所以这首诗创作的时间应该是在公元726年之前,此时西北的边患不断,唐军并不占优势。注解及赏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泛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欲:将要。琵琶:琵琶,本作“枇杷”,该乐器“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琵琶初就是在马上演奏的,边塞地区的军中,骑在马上弹琵琶实属平常之举。这里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这里琵琶是作战时用来发号施令用的,有集合准备作战的意味。而“催”即理解为催人出征。另一种观点,马上演奏琵琶是军营宴会中的常规操作,是一种助兴方式。“催”有弹奏的意思,如果是催促,那也只能是催促饮酒,就是劝酒。鄙人赞同“助兴劝酒”观点,首先琵琶的音量、声调就注定不可能用作军事上的发号施令。其次是从前后文意连贯性来看,“欲饮”酒还没喝上呢,就催着出征上战场,那下一句的“醉卧”怎么解释,没喝酒又如何“醉卧”。译文: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盛满了夜光玉杯,举杯欲饮时又闻乐声响起,那是有人在马上弹奏琵琶助兴,催人痛饮。赏析:诗人以驾部员外郎的身份运送物资到边关。在军中受到热情接待,一场酒宴拉开帷幕。开篇描绘酒香四溢的精致酒杯、群情激昂的将士们、连助兴都是原汁原味的“马上琵琶”的盛宴场景,洋溢着兴奋、欢快、豪迈的情调。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沙场:战场。君:你的敬称。译文:要是醉倒在战场上也请你不要嘲笑啊,自古以来出征的将士又有几人能活着回来?赏析:酒正酣,兴正浓,想到将士们报效祖国,杀敌建功,更是豪气干云。今日痛饮,不醉不归,就算是醉倒在沙场上又有何妨,将士们卫国戍边,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豪放的感情隐隐作痛,视死如归的悲壮丝丝入骨。感悟:王翰以豪放的笔触,写出视死如归的悲壮,展现的却是残酷的现实“古来征战几人回”。扒开兴奋欢快的外衣,骨子里却是淡淡的忧伤,这才是这首诗传唱千古的感染力之所在。盛唐的边塞诗壮烈豪迈又深情,是一曲不可复制的时代绝响。后世把“诗狂”之名给了贺知章,只因王翰在诗坛还不是,但他在“狂界”是独一档的存在。这位恃才放旷的“富二代”留存的诗作不多,《全唐诗》也仅收录十几首。但仅凭这首《凉州词》就能让他千古留名。不是他才华不够耀眼,只因盛唐的夜空群星太璀璨。#在头条看见彼此# #头条创作挑战赛# #诗歌圈#

5、曹植人物简介100个字

公元223年5月,魏文帝曹丕召见曹植。但曹植到都城洛阳后,曹丕却迟迟不予接见。曹植苦等未果之下,只得上表陈诗自责,才得到了曹丕接见。后来,曹丕又因不满二弟曹彰与曹植过于亲近,设局下毒害死了二弟曹彰。公元223年7月时,曹植准备上路返回自己的封地时,曹丕又下令,禁止曹植与同父异母的兄弟曹彪同行。而事实上,自从曹丕即位以来,大权在握的他对与自己曾争立世子之位的曹植一直严加防范,不但派亲信严加监视曹植的行为,诛杀他身边的谋士,还把他的封地一变再变,并且没有自己的命令,曹植等人不得擅自离开属地,甚至无法与母亲等亲人见面。曹植是曹操与夫人的第三个儿子,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文采斐然,虽然出身于权贵之家,却不奢靡狂傲,因此受到曹操的宠爱。曹操本想让曹植继承自己的丞相之位。然而,曹植崇尚自由、不拘小节,还经常饮酒。有一次曹植醉酒坐车,擅自走在只有皇帝才能走的禁道上,让曹操生气。后来曹操立继承人时,就选择了曹植的哥哥曹丕。曹操病逝后,曹丕继任丞相,后来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自己当了皇帝。曹植等人听说后,穿上丧服为汉朝悲哀哭泣。曹丕因此愤怒,他本来就猜忌曹植会对自己产生威胁,这下便处处限制、打击曹植。曹植31岁时被封为鄄城王。册封后,曹植离开都城洛阳,返回封地鄄城。公元223年7月,曹植准备上路东返封地时,曹丕又下令禁止他与弟弟曹彪同行,悲愤之下的曹植,在东行路上写下诗作《赠白马王彪诗五首并序》。返回途中,曹植在洛水河畔休息时,想到自己的理想破灭,就又写下了《感甄赋》,用绝世出尘的洛神来象征自己的理想,用与洛神的分离象征自己忧伤绝望的心情。《感甄赋》被曹丕的儿子魏明帝看到了,就改名为《洛神赋》。后来,曹植又被改封为陈王,不久便郁郁而终。一天,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偶然读到了曹植所写的《洛神赋》,大发感慨,从而以其丰富的想像力和艺术才能对文学作品《洛神赋》进行了再创造,以画卷的形式传达出无限惆怅的情意和哀伤的情调。《洛神赋图》就像一幅长长的连环画,用许多神异又接地气的故事情节,讲述了曹植在洛水岸边休息时偶遇洛神,与洛神两情相悦又不得不分离的爱情故事。全画主题特别完整,想像特别丰富,人物特别传神,情感特别纯洁,意境特别飘逸浪漫。全幅画共有7个场景组成:1.相遇;2.凌波微步;3.诸神嬉戏;4.离别;5.追赶;6.等待;7.终结。这幅画还开创了长卷绘画的先河,被推举为“中国绘画始祖”。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重磅推出的《名画里跳出来的中国故事》的系列丛书,系统介绍了《洛神赋图》这幅画。点击下面的卡片,就可以更多地了解《名画里跳出来的中国故事》这套丛书。

6、曹丕曹植的人物简介

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高门大族,不仅让“诗圣”杜甫落俗攀附,而且还能压上李唐皇室一头,这究竟是“何方神圣”?“诗圣”杜甫,祖上出自京兆杜氏,但是他自我介绍时,却不介绍自己是京兆杜氏之后,反而介绍自己是“清河崔氏之甥”。原来杜甫的母亲是崔氏之女,杜甫的外婆是李世民之孙李琮的女儿,嫁到了清河崔氏,生下了杜甫之母,所以杜甫母亲是崔氏之女。那这清河崔氏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士族,为何连“诗圣”杜甫都未能免俗想要“攀附”呢?据《水经注》记载记载,崔氏乃是姜子牙的后代。在西汉初年,崔氏家族分为两支:一支由东莱侯崔业带领居住在清河东武城,称清河崔氏;一支由崔仲牟带领定居博陵安平,称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崛起于汉末时期,彼时天下战乱不断,群雄四起。崔业后裔崔琰和崔林也投入了这乱世洪流中。不过真正让崔氏在曹魏政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还是弟弟崔林。当年曹操攻破邺城后,崔林便加入曹操阵营,先后在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手下为官,终官位至司空,位列三公,封安阳乡侯,开三公封列侯之端。由此清河崔氏,成为了当时的名门望族,其他氏族也纷纷与其子弟通婚,“七步成诗”的曹植就迎娶了清河崔氏女。后来“高平陵之变”,司马家族彻底掌控了朝堂,再后来司马炎建立西晋。期间清河崔氏不但未受影响,还逐渐扩展了例如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齐郡乌水房等支系。新成立的西晋王朝如“昙花一现”,在“永嘉之乱”后迅速灭亡,司马睿被迫渡江南下,建立东晋。作为天下门阀之一的清河崔氏自然也随王朝的衣冠南渡。但由于战乱等原因,有一小部分族人留在了清河故地。在整个东晋时期,清河崔氏都没有什么太出众的表现。直到北魏初期,清河崔氏才再一次站到了北方政治舞台的中心。这次扮演主角的是留在清河故地的崔宏和崔浩父子。鲜卑人拓跋珪打败后燕,建立北魏帝国时,第一时间就派出使者去请负有盛名的崔宏前来辅佐,拜其为司空。崔宏,因学识渊博深得拓跋珪的青睐。国号“魏”都是崔宏所拟。后来北魏的官制、礼仪、音乐、法律等制度也都是由他制定的。由于功勋卓著,崔宏获封白马侯。崔宏死后,其子崔浩继承了白马侯的爵位。和父亲崔宏相比,崔浩的政治能力无疑更胜一筹。因熟读《易经》,精通天文星象,料事如神,崔浩几乎就是拓跋魏的诸葛亮,无论政治、军事都极具战略眼光。他历经三朝,执掌了两朝的枢机,官至司徒、封东郡公。堪称北魏有权势的第一谋臣。当时范阳卢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河东柳氏等世家大族,都争相和清河崔氏联姻。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繁荣之后往往就是巨大的危机。习惯了皇帝信任和顺从的崔浩,开始飘飘然,激进的推动诸多改革,却没意识到,这已经触及到了鲜卑贵族的利益。成了他们的眼中钉。在拓跋焘命他修《国书》时,他毫无避讳,把大量鲜卑先祖的丑闻都写得清清楚楚。经有心之人太挑拨,性情暴躁的拓跋焘勃然大怒。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下令将崔浩和他手下的史官全部处死,崔浩灭族。崔家的姻亲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也都被灭族。显赫已久的清河崔氏,短暂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后来,北魏孝文帝元宏推行汉化改革,崔氏子弟崔光和崔亮两兄弟依靠家学渊源再次入朝为官,期间频繁与和其他氏族之间的通婚联姻。这支北方落魄士族逐渐恢复往日荣光。自魏晋以来,朝廷选取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门阀世家。李唐的统治者也是靠着这样的门阀势力——关陇世家在争锋天下中获胜。所以,从龙有功的关陇世家成了唐初政治集团的为核心。为了打破“尊世胄,卑寒士”的观念,同时也为抬升皇族的门第。李世民对“五姓七望”中的其他6家,一边拉拢,一边又大力打压。首当其冲的就是第一门第崔氏。贞观十二年春天,李世民就命长孙皇后的亲舅舅高士廉编纂《氏族志》。一开始的高士廉没能领会到李世民的真意,初版中,老老实实把崔氏定为“第一等”,赫然处于皇族陇西李氏之上。结果可想而知,李世民大动肝火,挨了一顿臭骂后,高士廉也开窍了。于是把李世民所在的“陇西李氏”定为第一等,把清河崔氏等几个大族都定为“第三等”。以现有官员爵位等级为标准,而非血缘家世为标准的家族评级《氏族志》颁布后,山东、江南的士族门阀遭遇重创。但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唐代,即便面对来自统治阶级的高压,清河崔氏依旧涌现出了一批如崔慎由、崔元综、崔龟……的杰出代表。在唐朝清河崔氏共有十二人官至宰相。不过到了晚唐时期,随着黄巢和朱温等人对世族子弟的残杀,绵延数百年的门阀政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清河崔也不复往日辉煌了。进入宋代后,在平民科举大盛的浪潮下,盛衰兴亡700年的清河崔氏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当中。#历史有知识##头条历史##历史##清河崔氏为什么被灭族##南北朝#

7、曹植的经历简介100字左右

苏东坡,986岁生日快乐!今天是苏轼986岁生日,这位集诗、词、文、书、画五绝才艺于一身的大文豪,今天已经986岁了!苏轼出生于1034年,卒于1101年,他生活的年代距今已经近千年了。作为一个古人,他的身骸早已化为灰尘,但他的名字、作品,精神却永远为每一个中国人所铭记,他的豁达、通透、仁爱、才学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效仿!这本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成书于半个世纪之前,并被林先生翻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世界。苏东坡具有老子的通达,庄子的逍遥,孔子的仁爱,孟子的雄辩,陶渊明的洒脱,曹子建的才情,精通诗词文章,擅于书法画作,思想融汇贯通儒释道三教,身形混迹神仙官场草民九流。苏东坡对当代中国人的启发:第一,无论顺境逆境,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永远充满希望。第二,艺多不压身,多学几项技艺,学会跨界与创新,转机往往就在路口拐弯处。第三,心底无私天地宽,不树敌,与人为善,心中有美好,世界就美好。

8、曹植的经典事迹简介50字

曹植墓:曹植墓位于山东省东阿,1951年被发掘,遗憾的是,由于那时候工作的不规范,迄今为止只有考古简报的发表,没有正式的考古报告,而且曹植骨骼亦失踪。成为极大的遗憾。王志民主编《山东省历史文化遗址调查与保护研究报告》:“曹植墓,位于东阿县城东南二十公里处的鱼山西麓,黄河岸边。坐东朝西,是一座凿山修建的洞穴墓,青砖筑就,占地1200余亩。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前有隋代开皇十三年所立《东阿王曹植墓道碑》(图三为该碑拓片局部)。刘玉新所作考古简报《山东省东阿县曹植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99年第1期,第7-17页)介绍说,墓为中字型砖室墓,由外甬道、前室、后室组成,长度11.4米,宽处为4.35米,棺木已经腐朽,位于前室,根据观察为单棺。仅存部分尸骨。棺内底部为木炭灰,木炭灰上铺一层丹砂,尸身下压着剪成日月星辰形状的云母片,出土文物132件。包括少量玉器、料器、玛瑙。另有“丹药罐”五件,上有篆刻阳文“丹药”。(图五)曹植骨骼已经失踪。刘玉新《山东省东阿县曹植墓的发掘》介绍说:“据当事 人回忆 ,当年清理曹植墓时,共出土了 28节尸骨 , 唯缺头盖骨 。 这批骨骼出土后 , 被平原省文管会的同志取回省会 新乡,至今下落不明 。”1977年,考古工作者整理墓室,又发现铭砖(图六),进一步确认此处为陈王陵。铭砖内容,卢善焕《曹植墓砖铭释读浅议》释读为:“太和七年三月一日壬戌朔十五日丙午兖州刺史侯 」黾遣士朱周等二百人作」毕陈王陵各赐休二百日」别驾郎中王口 纳主者 」司徒从椽位张顺 ”。赵乃光《曹植墓砖铭补释》释读为:“太和七年三月一日壬戌朔十五日丙午兖州刺史侯口遣士朱周等二百人作里陈王陵各赐休二百日别督郎中王口主者司徒从椽位张顺”,并认为此处兖州刺史为爵位加名的称谓,应该是王昶,与《三国志·徐胡二王传》里记载相匹配,王昶在曹植去世时候正是兖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