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书简介(王承书简短介绍)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1 16:46:00 浏览
1、王承书简短介绍

张文裕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毕业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他的妻子王承书是在密执安大学读的物理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口子一心想回国,又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书籍、资料丢掉,他们想带回祖国去,以便将来之用。但如果装箱去办托运,美国移民局会扣押不说,也许还会给他们戴上一顶间谍的帽子,为了不找麻烦,两口子就想了个办法,每逢夜深人静之时,儿子睡了之后,他们就开始整理书籍、资料、讲课笔记,按照投递标准——每六磅一包,打成小包裹。白天,由王承书出面,分别从几个邮局,将包裹寄到北京的姐姐家,以及香港的朋友家,以便能逃脱检查。就这样断断续续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三百多个包裹寄走了。这近两千磅的书籍资料,都是宝贵的,饱含着两位爱国科学家的赤诚之心。他们的回国申请过了一年才有音讯,令人气愤的是,移民局说,他们两口子可以回中国,但他们的儿子是美国国籍,美国政府不能给一个美国公民发放到赤色中国的通行证!张文裕王承书愤怒不已,他们表示:儿子的护照宁可不要了,也要把儿子带回中国。在与中国关系较好的印度使馆的帮助下,他们一家才终于拿到回国的签证。由于回国心切,家里的两部小汽车、电视机、电冰箱,还有不少家具,来不及卖,只好送了人。正是由于有了像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王承书这样的爱国知识分子,新中国的科技事业才奇迹般地迎头赶了上来。后来人们统计过,早期参与中国“两弹一星”的著名科学家,绝大多数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回国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美国,他们大都是冲破重重阻力,才踏上回国征程的。不说他们后来的历史功绩,单是他们放弃优厚条件,甘愿回国效力这一壮举,就值得大书特书。#王承书简介#

2、王承书的事迹

她的名字不该被忘记——女科学家,“两弹一星”功臣:王承书

3、王承书真实照片

【核理化院王承书纪念馆与昆明路小学签署共建协议】为充分发挥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作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馆校携手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核理化院王承书纪念馆与昆明路小学签署“思政育人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天津市关工委智育部部长、天津市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理事长杨鑫传,天津市科协宣传文化部部长赵洪韵、副部长贾桂荣,津南区科协副主席薛小青出席签约仪式。本次活动邀请天津市广播电台《我们爱科学》节目主持人刘杨作为活动主持。核理化院(公司)d委副书记、院长、总经理姜宏民,昆明路小学副校长马宏代表双方签订“思政育人实践基地”共建协议,昆明路小学授予核理化院(公司)“思政育人实践基地”牌匾。姜宏民对出席活动相关单位表示热烈欢迎,重点介绍了核理化院发展历程。他表示, 核理化院作为央企驻津单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开展核科普志愿宣传服务,自2017年至今累计受众已近万名,在青少年中营造知核、用核、护核、爱核的良好氛围。希望同学们要胸怀大志、树立远大理想,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把牢人生航向;要努力拼搏、刻苦学习,在经历风吹雨打中增加人生厚度;要品德高尚、心地纯良,在不断修身养德中夯实人生基石。核理化院(公司)将依托王承书纪念馆,与昆明路小学共同打造“思政育人实践基地”,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建设核工业强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马宏表示,昆明路小学始建于1935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以队伍素质精良、管理规范高效、教育精细全面、教学轻负高质享誉津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昆明路小学与核理化院王承书纪念馆签署共建协议,是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论述,加强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探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昆明路小学与核理化院王承书纪念馆携手合作,共同对思政研学实践、思政育人活动等进行有益探索,真正让育人共同体“转起来”,让协同思政工程“立起来”,让内外育人氛围“热起来”,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不懈努力。期间,参加活动人员参观了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王承书纪念馆、张世军技能大师工作室。天津市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秘书长马宁,天津市和平区银河公益交流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彤,天津市核学会副秘书长赵文颖,昆明路小学师生代表;核理化院(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海云,科学家精神与企业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d群工作部/d委宣传部,综合部/d委办公室,科技产业与数字化部,院团委及团委委员,相关研究所负责人、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活动。来源:2023.5.30 核理化院微信

4、王承书生平简介

王承书,中国的女科学家。从小钟爱数理化,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18岁考入燕京大学,1939年与张文裕结为夫妻。此时,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王承书立志报效祖国。她报效祖国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学到手,然后回国提高国内相关专业的学术水平。1941年,王承书来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求学,成为美国物理学家乌伦贝克的弟子。师徒二人合作发表了多篇关于稀薄气体动力学方面的论文,声名鹊起。1944年,王承书继续攻读博士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王承书毅然放弃美国的优渥的待遇和科研条件,选择回到祖国。她的导师乌伦贝克询问她,为什么要回到中国去?王承书说,“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可是,美国方面是不会轻易放王承书回国的,于是设置重重障碍,提出苛刻的条件,都被王承书一一化解,7年后,王承书回到祖国的怀抱。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核专家,我国决定自己研发核弹。由于这份工作保密性强,一旦接受这个任务,将意味着与人世隔绝,需要隐姓埋名,就连亲近的人都不能透露。钱三强想到了王承书,给她打了一个电话,王承书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从此以后,王承书这个人就像突然间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1964年10月,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爆成功,王承书和她的科研团队流下了欣慰的泪水。王承书隐姓埋名30年,为中国的核事业奉献了一辈子,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病逝。

5、王承书简介100字

“你怎么在这?”1964年,视察兰州,却发现了销声匿迹好几年的王承书,她可是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研发颗原子弹的女功臣,又为何会“销声匿迹”呢?1912年,王承书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她从小便对数学物理有极大的兴趣。18岁,她考进了燕京大学物理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过了几年后她又申请密歇根大学,要知道在当时密歇根大学相当“重男轻女”,更何况当时的王承书,还是一个已经结了婚的妇女。但在王承书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在1941年,她被密歇根大学破格录取。在大学里,她和她的导师乌伦贝克,研究出了当时轰动世界物理界的方程,而这个方程至今仍在广泛运用。新中国成立后,王承书又毅然决然地放弃美国给出的优沃条件选择回国,并表示:“我是一个中国人,现在祖国有困难,我必须回去。”1958年,王承书被委托带领筹备建设热核聚变研究室,但对这时46岁的王承书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但她仍然坚定地说:“我愿意!”在这之后,王承书就带着一些研究人员去苏联学习经验。在学习结束之后,为了能够尽快地将成果公布出来,王承书便利用归国坐火车的时间,花了7天7夜,将资料全部翻译成中文,而这个资料为我国核聚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然而就在1961年,王承书却突然“销声匿迹”了,身边的人没有一个知道她去了哪里。直到1964年,视察兰州时才在504铀浓缩工厂里发现她。在一番了解后才知道,原来当时苏联撤走了在中国的所有专家,使我国的铀浓缩工作陷入了停滞,这导致我国的原子弹工程也无法进行下去。在研究人员进行商讨后,他们一致认为王承书是合适人选,但如果王承书要参加这项研究,就意味着她从此以后要隐姓埋名,放弃之前的所有成就,并且没办法接受任何荣誉。但王承书仍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终,在王承书和她的科研团队没日没夜地研究之下,我国终于能独立生产武器级浓缩铀了,而在此前,世界上可以生产这种材料的国家,只有4个!不仅如此,王承书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核事业人才,她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去资助那些有研究困难的同事。她还立下遗嘱,将自己所有的书籍和科技资料全部送给核理化院,让她曾经的笔记能够帮助更多人,让更多的人能够报效祖国。王承书的一生都在为祖国贡献,隐姓埋名三十多年,放弃一切的荣誉和财富,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敬佩,更值得被历史铭记!作者:小七编辑:洛子画资料来源:《1964年,视察兰州,看到一妇女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人物##头条中国史#

6、王承书个人简介

1958年,时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找到物理研究员王承书:“国家筹备热核聚变研究室,想要你负责,你可以考虑好再答复。”对于46岁的王承书来说,这意味着转行,一切从零开始。1912年,王承书出生在上海一个富有的家庭,父母都出身名门,还是书香之家。家中有姐妹四人,她排行老二,从小就极有数学天赋。18岁时考入燕京大学,主修物理,大学毕业后又被保送硕士研究生,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硕士毕业后,为了继续深造,她和丈夫一起到了美国。王承书在美国的学术做得很出色,她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她曾对一项公认的理论提出质疑,并提出缜密、严谨的数据进行反驳,后证明她是正确的。导师乌伦贝克逢人便说:“密斯王了不起”,而大家也都称她是“中国的居里夫人”。可是,在美国的生活再好,王承书的心中始终想着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美国当时对留美的中国科研人员发布了禁止离开美国的法令。后来,在我国强烈抗议下,收回禁令。王承书夫妻得知后欣喜万分,一边提前把报刊资料偷偷邮寄回国,一边向美国政府递交回国申请。终于,1956年,王承书放弃美国优渥生活,回到了中国。回国后不久,钱三强找到她,希望她改行,帮国家筹备热核聚变研究室。对于搞科研的人来说,一生做一项研究都未必能出成绩,如果中途转行,无异于自毁前程,何况当时王承书已经46岁,身体还不好。王承书不是不知道改行意味着什么,可是这项工作始终要有人来做,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接下任务后,她便马不停蹄展开工作,第一时间找来跟随外国专家工作的几个北大学生,可学生们虽然做了笔记,对里面的内容却一点都不懂。抱着一堆笔记,王承书把自己关在屋里,连续几天几夜,废寝忘食对记录进行研究,自己看懂了之后再讲解给学生,大家一起讨论、交流。王承书讲课方式很特别,除了教,还要做大量的计算工作。当时国家用的是手摇计算机和计算尺,操作起来很费劲。她因为力气小,别人都是一手敲键,一手记录。她却只能用同一只手先敲键,再拿笔记录,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从几千台设备提取的庞大数据,全都靠她一边敲键,一边写出来。因为这项工作别人不会,只能她独立完成。她研究的理论很难懂,所以总有人质疑她到底做了什么贡献。可王承书从不理会这些,30年隐姓埋名,默默工作,她要争取一切时间做该做的事。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其中的装料部分正是王承书团队完成的。当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王承书还在研究室里埋头苦干。她从不说漂亮话,永远做得多、说得少。为了搞科研,她极少住在家里,常常工作到深夜,睡在集体宿舍,丈夫和孩子一年都见不到她几次面。建国初期,国内的科技人才极其匮乏,王承书把自己一生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她的学生们,为祖国培养出了一支铀同位素分离理论研究队伍,后来很多还成为了国家科研项目的领头人。王承书生活简朴,身上的衣服都洗得泛白也不买新衣,每天的饮食也很简单,一碗米饭,一碟青菜。她把大部分工资拿来贴补研究项目,资助生活困难的同事。还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遗产全部捐给希望工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西藏有一所文裕小学,就是以王承书丈夫的名字命名捐助的。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她在遗嘱中写道:“不办丧事,遗体不要火化,给医疗机构做研究。”而自己一生的10万元积蓄,她再一次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生前身后干干净净。斯人已逝,精神长存。记住她的名字,也许是对这位伟大女性的好致敬!#人物##王承书简介#

7、王承书简介及子女

“没有王承书就没有原子弹”,中国“核弹之母”王承书!或许人们对王承书这个名字,那是相当的陌生,但是她却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能和钱学森的学术成绩,相比较的女科学家。众所周知在原子弹的爆炸中,高浓度的铀同位素,就是爆炸的“燃料”,而王承书所研究的铀同位素分离理论,使得中国在短短十年间,一跃赶超欧美国家,成为世界上掌握该项技术的第五个国家。王承书也被誉为了“中国的居里夫人”,这样一位被隐于时代背后的女核物理学家,为了中国的核事业发展奋斗了一生,直到80岁也没有放弃工作,这样的精神值得人敬佩。作为上海滩的富家小姐,吟诗作对与舞会聚餐才是正事,王承书反而是对数字情有独钟,成了格格不入之辈。就连管家都打趣她是个:“算数不错的二小姐”。1930年18岁的王承书不负众望,终被保送到了中国当时的高学府:燕京大学。物理系一年只招收13个学生,而她就是的一名女生。1936年王承书研究生毕业后,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深造。不同的学校同样的境遇,到了美国的班级,班里还是只有王承书一个女生。连在美国的导师乌贝克,第一次见王承书都奇怪她是不是走错门了。王承书抱着一股不服输的念头在美国学习,于1945年和导师推导出:王承书-乌贝克方程,成为学术界轰动一时的新闻。49年的时候,王承书听闻新中国成立,想要回国发展,没想到却遇到了和钱学森相同的困难。王承书回国被重重阻拦,她以回国探亲为由,把丈夫留在美国当障眼法,这才通过了审核。不仅如此,王承书清楚国内在铀同位素领域,还是一片空白。王承书在出发前一年细心整理,先后寄回300多个包裹,里面满满都是被译好的教材书籍。回国后,王承书面临的是被秘密调派到,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没想到这一待就是30年。

8、王承书的简介

有这样一位女士,放弃了获得诺贝尔奖icon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祖国,隐姓埋名30年,连钱学森都尊敬无比。她就是王承书。她是一位核物理学家,毕业于燕京大学,曾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后又在密歇根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曾两次就职于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建设自己的祖国,她放弃了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了帮助中国研制原子弹,她隐姓埋名30年,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生命,为了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每天进行高强度的工作,但是为了祖国的原子弹事业,她毫无怨言。在原子弹没有成功爆破之前,她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都没有人知道她,为她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