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行简介(巡抚张伯行)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1 18:33:56 浏览
1、巡抚张伯行

1710年,因江南科考舞弊案,两江总督噶礼和江苏巡抚张伯行互相指责对方罪责,正你来我往时,没想到康熙的奶妈竟对康熙说:“我要状告我的儿子噶礼,他不但特别贪,还下毒害我,张伯行才是清官。”噶礼,康熙一个奶妈叩氏的儿子,他的姑姑是裕亲王的母亲,他的祖先是清初开国功臣何和礼。因着这层关系,康熙对噶礼青睐有加。噶礼本人也很有能力,康熙亲征噶尔丹时,噶礼和其他人一块运送粮草,他第一个将粮草运到康熙驻地,康熙见了很高兴,夸他有先祖风范。曾有人给康熙上书说噶礼经常收别人的东西,而且还搜集了不少证据,康熙一边命人搜查噶礼,一边让人将奏折中的内容转告噶礼。噶礼默默记下这些人,并暗中搜集对方的罪证,交给康熙。结果噶礼不但没事,还接连升职,而状告噶礼之人,反而被罢官。就这样,没几年,噶礼就升任两江总督之职。1712年,江南科举考试结束后,众多学子聚到一块,反对这次成绩,说噶礼私下收了很多钱,串通主考官,将举人功名卖给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噶礼得到消息后大惊,立马派人将这些学子抓进地牢,没有审讯,就直接定罪,说他们是诬告。江苏巡抚张伯行,公认的“天下第一清官”。他得到消息后,觉得这件事肯定有问题,正常流程是应该先弄清情况再抓人,于是就将情况汇报给康熙。很快,康熙便派出钦差前去调查情况,这个钦差为人正直,跟张伯行关系也不错。钦差提审有问题的两名举人时,让其中一人背一下《三字经》,结果这个人背得磕磕巴巴,没背几句就想不起来了。钦差压着火气,让另一人默写《百家姓》,没想到这人更惨,只写了赵钱孙李四个字,就再也写不出来了,而且四个字竟然错了三个,对的那个还歪歪扭扭的。钦差特别气愤,一拍桌子怒吼道:“你们到底行贿多少,还不从实招来?”这两个举人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吓得连忙磕头招供,说一共花了50万两银子。钦差顺着这条线继续查,竟然查到了噶礼身上,噶礼大怒,“这些刁民竟敢诬陷朝廷命官,直接拉下去打死。”张伯行立马跳出来说:“这些都是证人,不能打,难不成真的是你受贿吗?”噶礼刚想继续反驳,钦差赶紧出来打圆场,让人把这些人暂时收押起来。然而,没过几天,钦差竟然跑到张伯行家劝他和噶礼和解,说这个案子太复杂,再查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张伯行特别气愤,直接将钦差赶了出去。可回头一想,张伯行又觉得钦差不是这样的人,于是派人去查了一下。原来钦差的儿子在噶礼手下当差,前不久被噶礼抓了把柄,性命就在噶礼一念之间,这可是钦差家的独苗啊,为了儿子,钦差也只能听噶礼吩咐。了解完情况后,张伯行果断给康熙上折子,说噶礼贪了50万两银子,卖举人功名,还对证人乱用刑。没想到折子被人暗中拦下了,还送到了噶礼手中,噶礼看后大怒,搜集了张伯行七大罪状,呈给康熙,而张伯行的折子,被压了好几天才送往康熙手里。康熙先看到的是噶礼的折子,看着噶礼所列张伯行的罪证,康熙特别生气,这还是自己钦点的“天下第一清官”呢,竟然也开始贪了起来,本想直接将他罢官。但转念一想,应该再等等,看张伯行是怎么说的,不能只看噶礼一人的折子就给他定罪。两天以后,张伯行的折子才传到康熙手中,康熙看了张伯行的折子,再联想噶礼的折子,很生气。他觉得这两人是拿科考案做幌子,实际是在互相排挤,扩大自己的权利,于是准备将这两人都革职。旨意还没下,就听下人禀报,说他的奶妈叩氏求见。康熙很尊重叩氏,让人将她直接带过来。叩氏一见康熙,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对康熙说:“我那不肖子噶礼特别贪,好多人都给他送礼,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张伯行张大人才是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呐。”康熙一听,先是一愣,随即愤怒了,连自己母亲都看不下去了,这噶礼得贪多少啊!于是命张伯之留任,判噶礼革职流放。噶礼得知自己被流放是因为自己的母亲时,恨透了叩氏。他在流放之前,命人准备了一杯毒酒,亲自看着叩氏喝了下去,并倒在地上。只是没想到噶礼的行为被叩氏的丫环撞见了,丫环直接换了那杯毒酒。逃过一劫的叩氏立刻进宫去见康熙,并将噶礼的罪恶行为告诉康熙。康熙听完后脸色大变,怒吼道:“没想到噶礼竟然这么可恶,竟然毒害自己的母亲,简直猪狗不如。”康熙立即将噶礼抓了起来,治罪前康熙问他,叩氏是怎么死的。噶礼紧咬牙关,直说叩氏是饮酒过度,不幸死亡的。康熙看他都到这时候了还不说实话,便将叩氏叫了出来,并将噶礼直接赐死。康熙的孝心是出了名的,噶礼屡屡犯错,康熙都能念在奶妈叩氏的面上放过他,但他连自己母亲都不放过时,康熙就再也容不了他了。噶礼虽然有能力,可他的能力都用在网罗关系,收受贿赂,陷害别人身上,而且他连自己的母亲都不放过,被康熙赐死也是罪有应得。#历史#

2、张伯行名句

清朝雍正年间,有一位清官叫叶存仁,先后在很多地方做官,历时三十余载。有一次,叶存仁离任的时候,他的同僚们派船给他送行,船只却迟迟不启程。直到明月高挂时分,远远的划来一叶扁舟。原来,是叶存仁的僚属们为他送来临别的礼物,以表谢意,为了避人耳目,特地深夜送来。僚属们以为叶存仁平时不收礼物,是怕人嚼舌根,而此刻夜深无人,肯定会收下的。叶存仁看到此番景象,又好气又好笑,当即写下一首诗:“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随后将礼物一一婉拒了。古时清官有一个标准:“有官贫至无官日;离任荣于到任时。”叶存仁很有“关西夫子”杨震的风范,“不畏人知畏己知”,更是强大自律心的表现。叶存仁私下里收下礼物,并无人知,好名声也不会损折。然而,叶存仁知道,收下礼物,会让自己内心的品行遭到损失,本来无瑕的操守有了一块白玉之瑕,难再圆满。同朝代的张伯行曾说:“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这种莫大的自制力、约束力,无愧于“天下清官第一”的美誉。

3、张伯行的历史简介

在封建时代,能够从祀孔庙,可能是读书人能够得到的高荣誉。有清一代,只有三人获得如此殊荣。一是汤斌。汤斌是清代理学名臣,官至工部尚书。汤斌为官清正廉明,所到之处体恤民情,不谋私利。虽身居高位,却依然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每日三餐以豆腐汤为菜,百姓称之为“豆腐汤”。康熙二十六年,汤斌病逝于工部尚书任上。乾隆元年,乾隆皇帝赐其文正的谥号,这是封建时代文臣能得到的高评价。道光三年,汤斌被赐从祀孔庙。一是张伯行。张伯行是清代著名理学家,官到礼部尚书。张伯行历官二十余年,一直以清廉刚直著称,深受康熙皇帝赏识,曾赞赏他说:“(张伯行)居官清正,天下所知,为天下清官第一。”雍正五年,张伯行去世,被谥清恪。光绪初年,张伯行被赐从祀孔庙。一是陆陇其。陆陇其为清代理学家,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陆陇其为官奉公守法,廉洁爱民,深受百姓爱戴。陆陇其在学术上专攻朱熹,排斥陆王,被清廷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康熙三十一年,陆陇其去世。乾隆元年,乾隆皇帝赠其清献的谥号,并赐其从祀孔庙。

4、张伯行照片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豪,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张伯行

5、张伯行简历

叶采:夫子道全德备,故无所不包。颜子不违如愚,与圣人合德,后世可想其自然和气,默而成之,不言而信者也。孟子英材发越,盖亦战国之时,世道益衰,异端益炽,又无天子主盟于其上,故其卫道之严,辩论之明,不得不然也。张伯行:元气贯通乎四时,则无所不包,此仲尼之道全德备,非一善可名者也。春意发生,则有自然之和气,此颜子之不违如愚,与圣人合德,令后世可以想见,默而成之,不言而信者也。秋爽气清,高旷轩朗,此孟子之英气发越,为露其才。盖亦战国之时,异端滋炽,又无夫子主盟其上,故其卫道之严,距邪之力,不得不然者也#张伯行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