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厚(1937年—1987年),河北唐山人,是我国著名数学家。谁能相信他考初中时数学会不及格?因为数学不及格,他连初中都没考上。张广厚出生于在唐山市古冶区(时称东矿区)林西,由于家庭贫困,他七岁时就随父兄到矿上当童工,苦难的童年磨砺出他刻苦顽强的性格,从小立下壮志:一定要做个有文化的中国人。张广厚羡慕那些能够进入学校读书的孩子,自己东拼西凑地也认识了不少字,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算术知识。1948年底,唐山市解放,张广厚回到了校园,插班六年级学习。他早出晚归,刻苦学习数学。由于之前缺乏正常的学校教育,他的基础知识还是差些,尤其是数学更差。尽管他很努力,因数学不及格没考上初中。当时,张广厚情绪低落,感到压力很大。同学们高兴地跨进了中学的大门,而他被拒之门外,他整天愁眉苦脸。妈妈鼓励他,给他讲了“龟兔赛跑”和“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对他说,只要你发奋努力,奋起直追,你是能后来居上的,你的脑子并不比别人笨。张广厚在妈妈的鼓励下,鼓足了勇气,增强了信心,下决心把数学这个难关攻下来。当年秋天,张广厚进了补习班。早晨他第一个到教室,晚上他后一个离校。他认真听讲和按时完成作业,再难的数学题也是自己钻,不抄袭别人作业,也不轻易问老师,拿出了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数学大有进步。有一次,一道数学题难住了他:“小船第一次顺流航行48公里,逆流航行8公里,共用10小时。第二次用同样的时间,顺流航行了24公里,逆流航行了14公里,求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他左思右想,智慧的闸门终于打开了,求出了正确答案,他是多么高兴啊。张广厚经过勤奋刻苦的努力,攻下了一道道数学难题,195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生中学(今开滦第二中),1953年考入开滦第一中学,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在大学同届毕业生中,他是保持六年全优成绩的学生。1962年,张广厚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与杨乐一起师从熊庆来教授。他沿着崎岖的小道,勇攀科学的高峰,他和杨乐合作研究的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杨张定理”,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2、张广厚杀人“天资”人们靠埋头苦干的精神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胜过了别人。当代的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华罗庚天资并不好,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杰出的人物,靠的是后天的努力。我们不否定天资有差别,但不是天资决定论者,人的成才,主要靠后天努力。高尔基说过:“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迫他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鲁迅也说过: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认真听一听名人的箴言吧,天才其实就是勤奋与努力!
3、张广厚个人简介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八日,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杨乐、张广厚(从左至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科学大会让许多科学家激动不已,他们说,解放的不仅是人,还有智慧。
4、张广厚图60年代,从北大毕业后,张广厚进入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当时很多同事都想着如何提职称,他却一门心思扑在研究上。有次他看到一篇论文,觉得很有价值,于是复印下来,反反复复读了半年之久,直到完全消化为止。由于多次翻阅,纸张泛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你简直就是在吃书。然而正是这份长期的沉淀与积累,使得张广厚成为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人生就如同拉弓,你蓄力越久,走得就越远,能达到的层次也就越高。
5、张广厚《史上今日》1832年2月21日,英国探险远征队发现了格陵兰岛。1916年2月21日,凡尔登战役开始,成为“一战”转折点。1978年2月21日,青年数学家张广厚在函数理论研究中获得具有世界水平的重要成果,成功地找到了整函数或亚纯函数的亏值、渐近值和茹利雅方向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指示了整函数或亚纯函数所反映的客观规律。1984年2月21日,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米哈依尔·肖洛霍夫逝世。他的主要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顿河的故事》《一个人的遭遇》《心中的俄罗斯》等。#张广厚简介#
6、张广厚简介20字董宇辉为何会持续爆红?并不是如他所说,因为长相平凡、出生农村、大龄未婚像更多人的影子惹人疼惜。他是凭借自己有趣的灵魂、独特的个人魅力、渊博的知识,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传统直播间的直播风气,把直播变成了传播知识的舞台,在他的影响下,有多少人又重拾了对学习、对读书的兴趣。可你发现没有,为什么有的人说,我读了好多书,只是读过之后什么也没有记住,更不要说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自成体系了。读书固然有用,怎么读?古人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了精读和多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孔子读《易经》至“韦编三绝”,苏东坡读《阿房宫》夜不能寐,现代数学家张广厚读一篇论文至纸张发黄、页面卷曲。“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事事松弛”。人生很短,琐事很多。抓住日常生活中一切空闲的时间和机会,多读书、读好书,反复读。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读好书能启迪人的灵魂,让人耳聪目明,睿智豁达。从而改变我们的思维,影响接人待物的方式,甚至改变我们的命运。让我们开始改变吧!
7、张广厚人物简介近,我读到《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追忆2021年5月14日去世的著名数学家王元院士(网页链接)。在我小时候,就经常听到陈景润和他的朋友们王元、潘承洞、杨乐、张广厚等人在数学上取得成果的故事。因此,此文令我深感亲切与唏嘘(图一为王元院士)。1953年,华罗庚(图二)给自己的学生举办了一个哥德巴赫猜想讨论班。王元将西方数学家塞尔贝格的筛选法与苏联数学家布赫夕塔布的迭代法结合起来,改进了布赫夕塔布1940年的证明结果“4 + 4”,于1955年证明了“3 + 4”,又于1957年春证明了“2 + 3”。我来给大家注释一下。哥德巴赫猜想说的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这个猜想至今未被证明。数学家们把哥德巴赫猜想简记为“1 + 1”,这里的1指的是只有一个质因数的整数,即质数。许多人以为哥德巴赫猜想是“1 + 1 = 2”,还很奇怪陈景润干吗要去证明1 + 1 = 2,以为数学家是一群没事找事的家伙,这就大错特错了!哥德巴赫猜想只有“1 + 1”,没有“= 2”。“1 + 1 = 2”小学生都知道,完全不需要数学家来证明。数学家要证明的是“1 + 1”,即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等于两个质数之和。作为哥德巴赫猜想的弱化版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p + q”,例如王元证明的“4 + 4”和“2 + 3”。这里的每个数字,指的都是不超过这么多个质数乘起来的乘积。例如“2 + 3”,意思就是: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等于两个数之和,其中第一个数的质因数不超过2个,第二个数的质因数不超过3个(图三)。让我们回到华罗庚的讨论班。华罗庚原本计划讨论班分四个单元,但只完成了前三个单元,“反右运动”就来了。数论组被取消,人员流散,只有少数人私下坚持所谓“理论脱离实际”的纯粹数学研究,尤其是陈景润(图四)和潘承洞。王元说,当时华罗庚的讨论班与英国数学家达文波特的讨论班在数论方面处于同一水平,达文波特的讨论班出了三个菲尔兹数学奖得主,华罗庚的讨论班却过早夭亡。1962年,潘承洞证明了“1+5”。1963年,潘承洞又证明了“1+4”。1965年,苏联数学家阿· 维诺格拉多夫和意大利数学家庞比尼分别证明了“1 + 3”,不仅夺走了中国人的纪录,而且人们普遍认为,用筛法证明“1 + 3”已经到头了。但1965年,陈景润硬是对筛法“敲骨吸髓”,证明出了“1 + 2”。1966年5月15日出版的《科学通报》公布了陈景润的证明结果,但未发表论文。因为论文长达200多页,审稿人建议简化。此后,《科学通报》就因“文革”的到来而停刊了。1973年,陈景润将他的论文全文投给《中国科学》。经过七年的打磨,200多页的论文只剩下不到30页。论文的证明结构易于了解,但为慎重起见,王元作为审稿人让陈景润从早到晚给他讲了三天。陈景润在黑板前讲,他不断地提问,直到每一步都清楚无误。王元在运动中被打成“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反革命小集团”成员之一,陈景润是“白专典型”,支持论文的发表是有风险的。但经过反复思考,王元写下了审稿意见:“未发现证明有错误。”请大家想想,中国数学界伟大的成果只得到了一个“未发现证明有错误”的评价,这是多大的压力!1974年,英国数学家哈勃斯坦和西德数学家特合著的《筛法》一书出版,在付印前加入了“陈氏定理”作为后一章,并且写道:“从筛法的任何方面来说,它都是光辉的顶点。”1978年2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前夕,《人民日报》全文转载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一夜之间成为民族英雄。我想,这些故事足以说明,愚昧无知对科学、对国家、对人类的损害可以有多么大。许多人嘴上喊着义正辞严的口号,实际干的是迫害、阻挠科学家做研究的事。这样的蠢事不能再干了,这样的教训必须吸取。1996年3月18日晚,陈景润病危。王元和杨乐赶到北京医院去看陈景润,这是他们的后一面。第二天中午,陈景润与世长辞。王元在致中科院学部联合办公室的信中说:“景润兄走了,四十年相处,常记于心。”他说,自然科学是英、美、俄的“领地”,他们十分傲慢,对发展中国家甚至日本采取歧视态度,在学术论文中提到他们以外的工作已不容易,在专著中提到就很难了,若在教科书上提到,则除非不提就不行了。而陈景润的工作是在他们的大学教科书上被提到、在他们的专著上写出全部证明的,是永留史册的。1997年底,潘承洞也去世了。王元在《回忆潘承洞》中写道:“陈景润才走了一年多,潘承洞又走了,留下了一片空白,一片凄凉。”现在,王元终于又跟他们在一起了。他们可以在数学热爱者与卓越者的圣殿里,没有阻隔地共享数学的纯粹与永恒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