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客去客来日日,花开花落年年。这首题为《写意》的古诗,体现了一种惬意的生活。几分孤寂,几许热闹,去留随意,坐卧随心。妙在于闲适。写意的山水画,素来潇洒自如,有一种疏淡与浓烈交织的微妙魅力。这首古诗的作者,徐贲,才学不凡。元末明初时期,画家兼诗人。明初十才子之一,吴中四杰之一。简洁平淡之极,却体现出深远的意境。寥寥数语,勾勒出写意的人生。缘聚缘散,年华流逝,于无常变幻之中,守住初心,安于平凡。如此,就好。原来,山高水远的诗意生活,就隐藏在年复一年的日常之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风雨敲窗,高眠无忧。聚散离合,随它来去。花开花落,悲欣交集。我只是兴之所至,随意解读。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如果你有高见,不妨留言评论!
2、简介徐贲【眼中“明朝伟大的诗人”是谁?】很喜欢一句古诗“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这句古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梅花九首》中的一首。在眼中,高启是“明朝伟大的诗人”。高启(1336—1374),字季迪,今江苏苏州人。他学问渊博,与刘伯温、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或“初明四杰”,还与王行等号称“北郭十友”。这首诗的全文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3、徐贲是谁徐贲先生说:“知识分子没有沉默的权利利。”我们这个时代,见惯了明哲保身的知识分子,见惯了事不关己的知识分子,也见惯了卑躬屈膝的知识分子,看到还有知识分子能够仗义执言,且是依法依规,有理有据地关怀底层的民众,令人内心的触动和感怀无法言表。而那些底层的民众有朝一日会不会反噬,充满了不确定——就像这个时代一样,每个人的命运都充满了不确定。在网上看到一个总结:典型中国人的三大特征:一是对远方的不幸戏谑调侃;二是对身边的苦难视若无睹;三是对自身的遭遇哇哇大叫。读来真是感慨万千!(转)
4、作家徐贲“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客去客来日日,花开花落年年”—— 徐贲《写意》独自在欣赏着好山好水,每天听着风声雨声入眠,人生就应该这么过,哪能在意这么多,你看那有人走了就有人来,花落了明年花还会开。#徐贲简介#
5、徐贲是哪儿的人公元1374年,时年39岁的高启被被押送南京。而高启被行刑时,是朱元璋亲自监斩,只见高启被腰斩后,并没有立即死去,他伏在地上用尽半截身子的力量,用手蘸着自己的鲜血,一连写了三个鲜红而又刺眼的"惨"字!朱元璋亲自监斩,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可见朱元璋对其芥蒂颇深。高启正值壮年,却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高启到底做了什么错事,能让立国不久的朱元璋大动肝火,亲自上刑场监斩,将其残忍地腰斩于闹市之中,眼睁睁地看着他悲惨地死去呢?高启,字季迪,江苏长洲人,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与文学家,与刘伯温、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了"吴中四杰"。由于高启在诗歌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后人尊称其为"明初诗人之冠"。高启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只是他的运气一直不怎么好,自幼父母双亡,但高启一直勤奋好学,诗歌天赋极高,十五六岁时已经才情非凡。只可惜,高启出生于元末这样一个乱世,才华无处安放。直到张士诚占据江浙一带称王之后,招贤纳士。由于仰慕高启的才命,便多次邀请高启做自己的幕僚。此时的高启才16岁,欣然前往。只是他并不习惯官场的各种恶习,7年后就借故离开了吴中,在吴淞江畔的青丘隐居,自号"青丘子"。其实,如果高启就这样一直隐居山林,吟诗作文,倒也可以和陶渊明一样做个闲适、高洁的隐逸者,名留青史。直到公元1368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长久的乱石终于告了一段路。而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后,也开始招纳天下贤才为己所用,高启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第二次入仕的机会。同年,时年32岁的高启应诏入朝,授翰林院编修。朱元璋给他安排了两项工作,一是主修《元史》,二是教授诸王。其实,这两项工作是有前途的,可见朱元璋对其还是器重的。只是,不慕名利的高启,竟然并没有对朱元璋的提拔表示出任何的感激涕零。不仅如此,等到《元史》的编修工作完成后,朱元璋又请高启担任户部右侍郎一职。虽然这是个肥差,可心高气傲的高启竟然不给朱元璋面子,迟迟不肯赴任,令朱元璋十分不爽。当时的朱元璋倒也还算大度,不但答应了他的辞职请求,还任由其离开了南京。只不过,朱元璋是一个记仇的人,高启忤逆皇恩,不仅就此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也为自己的悲剧结局拉开了序幕。正因如此,即使是高启隐居山林,他也对其少不了猜疑和芥蒂。于是,朱元璋时刻都在留意着高启的小辫子。果不其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元璋竟然发现,在自己统一天下之后,高启竟然还敢在诗中写下"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句子,明确表示了对做官毫无兴趣。朱元璋得知此事后暴跳如雷,只是,单凭几句诗就对大诗人高启下死手,朱元璋虽然残暴,但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杀人,只能暂时忍着。只是,一个被睚眦必报地皇帝记恨的人,迟早都是会走上绝路的。其实,高启回到老家之后并没有老老实实教书育人。只因他是出了名的大诗人,所以整天都有许多前来拜访结交的人,可问题就出在他结交的苏州知府魏观身上。这个魏观新官上任三把火,竟然开始重修知府衙门。不仅如此,魏观还请大才子高启写一篇文章。于是,高启便挥笔泼墨写下了那首《上梁文》。可苏州是张士诚的老巢啊,而张士诚可是朱元璋的死对头。现在魏观在这里大兴土木,有些人自然就将其告发意欲谋反。朱元璋得知后,自然是暴跳如雷,当即就下令处斩了魏观。在处理魏观一案时,心细如发的朱元璋竟然无意中抓住了高启的小辫子。原来高启的那首《上梁文》中竟然又"龙蹯虎踞"的字眼,这可是犯了朱元璋的大忌。毕竟"龙蹯虎踞"可是帝王的居所,现如今高启却将张士诚的老巢形容成"龙蹯虎踞",很容易令朱元璋猜忌,更何况这位皇帝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如此一来,朱元璋终于找到了将高启置于死地的罪证,终高启也是被腰斩,成为了大明王朝第一个因文获罪的诗人,朱元璋亲自监斩,这得是多大的仇恨啊?或许,高启只是朱元璋杀鸡儆猴的牺牲品罢了,而高启的人生也彻彻底底成为了一场悲剧。其实,不止是高启,与高启齐名的"明初四杰"没有一个逃过朱元璋的魔爪。高启只是一个开端,也是那个时代无数文人的缩影。不过,朱元璋神经衰弱,假想敌太多,大肆残杀功臣,独裁专制,因此像高启这样人格独立的文人,下场凄惨也不奇怪。正因为明朝初年,朱元璋在南京腰斩了著名诗人高启。所以28年后,朱棣有样学样又诛杀了方孝孺十族。正是这一连串的惨剧,才导致了明朝士风的转变。相比于宋朝,明朝的知识分子是没有尊严的,他们骨子里分傲气,,全都被朱元璋父子的屠刀三下五初二地给砍没了。正是因为朱明王朝对知识分子的恶意贬损和残害,才让读书人的气节渐渐丧失 。而这也导致了明朝灭亡的时候,大多数知识分子都纷纷选择了变节,对清朝卑躬屈膝。
6、写意徐贲公元1374年,在人声鼎沸的金陵街头菜市场忽然听到一人高喊自己是天上下凡的神仙。可是话音刚落,面无表情的刽子手高高举起砍刀,此人竟被活生生拦腰斩成了两截。此人正是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的高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文学家为什么会造此酷刑呢?且这酷刑是朱元璋亲自下达?高启从小生活无忧,生于苏州一个显赫家庭。但在他幼年时,家中不幸发生变故,父母相继离世,给年幼的高启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自此性格孤僻。但好在高启从小喜欢诗书,自从父母离世后,便一心寄托在诗书上。渴望用饱学之书被世人所用,建功立业,留下功名。靠着孜孜不倦的精神,16岁时已经成了苏州远近闻名的大才子。公元1356年,朱元璋的老对头枭雄张士诚统治了苏州。张士诚虽是盐贩出身,但对读书人十分敬重。所以高启20岁的生活既清闲又惬意。每天喝酒吟诗,就像活在世外桃源一样,这也正好应了高启的另一个梦想,远离政治,做一个闲云野鹤,在这个时间段,她将自己比作五云阁下的仙官。可是好景不长,在朱元璋除掉陈友谅之后,为了大宋明朝的统一,立马将矛头指向了苏州的张士诚。此时,双方兵力悬殊。张士诚被团团围在了苏州城内,时间长达一年之久,这一年,百姓苦不堪言,高启也感同身受,并且就是在这一年,高启女儿也在一次打仗中收到惊吓,不久便夭折离世,失去女儿的高启悲痛欲绝。没过多久,朱元璋便攻克了苏州,大败张士诚。在占据苏州之后,朱元璋广招人才,高启就是其中之一。但丧女之痛的高启已无心政治,便归隐在一个叫青丘的地方,从此远离世俗喧嚣,过起了一个人的归隐生活。众所周知,朱元璋虽是乞丐出身,但对文人也是敬重有加,第一次没有请到高启出山外。不甘心的朱元璋有一次派人找寻高启,想请先生出山帮助编辑《元史》一书。这一年,高启34岁,正是一个人发光发热,努力上进的年纪,隐居大山确实对不起自己的才学。这一次,高启决定出山,并且他对朱元璋的统治政策不是很感冒。出山之后,很容易就融入到了朱元璋的统治之下,并且写了好多诗来赞扬朱元璋,但一边赞扬,可是好事不久,高启就对这个皇帝失去了希望。明朝刚建初期,朱元璋为了整治元朝多年统治遗留下来的散漫风气,他开始严刑峻法,想用这个方法稳固自身的统治。这些方法一实行,很多文武官员遭到迫害,有些因此丧命。遭到迫害的文人,其中有不少是高起的好友。到此情此景,高启悲伤地写道“强逐车马朝天昏,归使颜色暗如土。”在明朝为官,让高起逐渐感到压抑,越来越排斥这种政治氛围。只想尽快完成《元史》编辑,便辞官归隐。但也正是此举,让朱元璋对高启起了杀心,但碍于高启在文学上面的影响,只能答应高启辞官,但在暗中一直派人监视着高启,只有一有机会,肯定要好好教育一番高启。公元1374年,任苏州知府的尉官准备翻修一下衙门,这里曾是张士诚的住所。知府找到才华出众的高启,想让他帮忙做一首诗。高起接到请求后,想起朱元璋称帝后的种种,愤然拿起桌上的毛笔,灵感一下涌上心头,洋洋洒洒的写下一篇文章《郡治上梁文》。就是这篇文章要了他的命,派去监视的人很快就将文章递到了朱元璋面前,他仔细查看后,勃然大怒。文章中使用了一个词眼,虎踞龙盘,这个词是皇室专用词,而当时的帝都在南京,高启将这个敏感词汇用来描写苏州,实在是不合适。一直想收拾他的朱元璋被彻底惹怒了,高启肯定不会有好下场了。后一道圣旨下来,高启被处于腰斩街头。这一年,高启39岁,虽是死于文字狱,但究其原因,每个时代恃才放旷的文人才子,终均会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