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简介(楚国历史详细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1 19:08:54 浏览
1、楚国历史详细简介

战国时期,楚国真是一手好牌打烂了。从面积上看,楚国的面积几乎是其他六国之和,但是楚国在战国始终没强盛起来。别说楚国完全是地广人稀之地,楚国占领了淮北大片地区,这里是当时经济发达地区。黄淮平原的大部分都被楚国占据了。在前期,吴起在楚国进行变法,结果被贵族破坏了。中期,楚国占领了越国大片土地,但是却在外交上摇摆不定,被齐国和秦国两大强国压着打,损失惨重。由于被张仪欺骗,楚国失去了进攻秦国好的汉中之地。在后期,楚国的核心地区又被秦国攻陷,被迫迁都陈和寿春。因此,楚国在战国时代,真是空有面积,浪费了大好河山。

2、楚国的历代君王简介

明明是楚国发源于湖北荆山,楚的国号为荆,荆即为楚,楚也为荆,荆楚并称,湖北简称荆楚,全部按湖南改,湖南明明叫湖湘,为争楚文化,又弄出个湘楚!“湖广熟,天下足"改为“两湖熟,天下足”,一百多年前湖广总督张之洞改为“两湖总督张之洞”。湖南省博物馆“楚人治湘”有简介:楚人治湘,长沙从“蛮”到“治”!湘文化为楚文化的分支文化,区域文代,怎么能湘置于楚之前为湘楚呢?主次要分清,区域分支湘文化岂可与楚并称为湘楚,湘楚这种讲法完全没道理,而荆楚是并称的!清代有八大总督两广总督,沿袭两广称广东广西,广西从不反对,称湖北湖南为湖广名正言顺,有些人不敢面对历史,不敢面对湖广而坐不住了,创造历史出个两湖,湘楚!其实更本没有两湖、湘楚这种叫法。楚国800年有700年政治经济文化核心都在湖北,楚国王室、贵族没有一个在湖南,楚国历史上也没有湖南名人,屈原流放到偏远苦寒之地汨罗(今湖南岳阳),更别说岳阳以南的湖南全境了,楚国时期今天的湖南在楚国时期是不毛之地。“楚人不服周”今天的湖北仍讲“不服周",楚国楚人的图腾为凤,九凤(也名九头鸟),九头鸟也是湖北人的代称,古代楚国的历史与湖南关系不大!清朝顺治年间“惟楚有材"牌悬挂于武昌贡院,150年后复刻于长沙岳麓书院还加了几个字,然后湖南就变楚了,寒国一样!

3、楚国的版图

每天读点儿《道德经》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作者简介】老子又名老聃,实名李耳,春秋末期楚国人,他是道家的始祖,后被神话为太上老君,相传他生就白毛,白胡子并因此而得名老子。【书籍简介】道德经又称老子,全书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共计八十一章,仅仅五千多字却微言大义,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处世之学,用兵之道,治国之策等等,似乎世界上什么事情都说到了,任何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更可贵的是世上之学,大都教人如何做大做强,推崇的是强者,大者的哲学。只有老子毅然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柔弱胜刚强,建议世人知强守弱,建议领袖人物受国之垢,受国不祥。《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1]。《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这个世界在严格的规则下运作,没有巧合之说,万事皆有因。”人类有自由意志,可以选择自己人生的 走向,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我们今天经历的一切来源于之前的选择,今天的选择又会创造明天和更远的未来,因为“数学是这个世界的实质”。这就跟玩电脑游戏一样,选择不同的路径会遇到不同的状况和对手,结果也很可能不一样。人类计算机能做到如此,更不要说、充满大智慧的天道了。

4、楚国八百年

如果你生在战国,你是哪国人?战国七雄,即齐、楚、燕、赵、魏、秦、韩,大概对应现在的地区:齐:齐国位于今天的山东半岛,因此可以将其对应为现代的中国山东省。楚:楚国位于今天的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西等地,因此可以将其对应为现代的中国中南部地区。燕:燕国位于今天的辽宁、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因此可以将其对应为现代的中国东北地区。赵:赵国位于今天的河北、山西和陕西等地,因此可以将其对应为现代的中国北部地区。魏:魏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山西和陕西等地,因此可以将其对应为现代的中国中部地区。秦:秦国位于今天的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因此可以将其对应为现代的中国西北地区。韩:韩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因此可以将其对应为现代的中国中东部地区。

5、楚国子文简介

熟悉历史掌故的人一定听说过楚灵王好细腰的故事。楚国有个国王叫灵王,特别爱好细腰。为了博得他的宠幸,很多宫女和大臣忍饥挨饿、紧勒裤腰,以达到细腰的效果,结果饿死了很多人。为了玩乐,他还在湖北的荆州沙市专门盖了一座行宫,取名章华台(宫),史料记载,章华台极其雄伟,据说要想登上此台,需要休息3天,因此又叫三休台。苏东坡在他的诗中这样形容:“当时郢人架宫殿,意思绝妙般与倕。飞楼百尺照湖水,上有燕赵千娥眉。”《水经注》记载:此台“高10丈,宽50丈”,足见其雄伟。沙市章华寺据说就在章华台旧址上修建,并因此而取名“章台寺”,后改为“章华寺”。考古学家认为,章华台遗址并不在章华寺,而在潜江龙湾。东周时期,楚国由弱到强,逐步成为“战国七雄”,并建都城于郢,即今天的湖北荆州纪南城。公元前541年楚灵王芈熊虔(姓芈、氏熊、名虔)嗣位不久,为彰显国力,在古云梦泽一角营建章华台,“举国营之”。历时6年,到公元前535年,占地方圆约四十里,以章华台为主体包括放鹰台、打鼓台、荷花台等在内的22个宫殿建筑群拔地而起,气势雄伟,蔚为壮观,成为当时享誉天下的章华宫,并被誉为“天下第一台”。楚灵王日宴夜息于台上,管弦之声,昼夜不绝。春秋战国时期,战事连连。名噪一时的楚章华台也在存世250多年后,于公元前278年前后毁于秦国统一中国的一场战火之中,并长眠于地下。上世纪80年代初期,潜江龙湾镇组织农民开挖郑家湖鱼池,在工地上发现了大量的陶瓷、瓦片、铁器,引起了地方文物保护部门的关注,潜江县(后改为潜江市)、荆州地区、湖北省的文物保护部门先后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鬲、鼎、豆、罐等器物碎片和汉砖、筒瓦、板瓦、瓦当等宫殿建筑材料。龙湾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一个典型的水网湖区。章华台遗址所在地就有郑家湖、楚家湖、古台湖、马长湖和侯家湖等湖泊。这些湖泊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逐渐萎缩甚至消失,有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改造成了精养鱼池,使龙湾镇成为全省的水产大镇。据当地年长者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初,楚章华台遗址所在地除了放鹰台等几个土台露出水面外,其余全部被湖水淹没。历史上,龙湾这片土地便是河网密布、水系发达,著名的古河道夏水、扬水通江(长江)、达汉(汉江),专门开凿的楚运河更是直通郢都的重要水上交通要道。《荆州堤防志》记载,夏水是早在先秦时期就存在的长江分流河道。“南朝时期,夏水分流起自今沙市,东经潜江市龙湾镇之南,又东南经监利县北周老嘴之南,而后东北至仙桃市注入沔水(汉水)。”扬水,亦作杨水、阳水。《汉书·地理志》中有“阳水入沔,行六百里”之说。“汉魏时代自江陵长江河段分出,沿江陵东侧的路白湖、中湖和昏官湖东北,至今潜江市西北部注入汉江,是先秦汉晋时期沟通江汉之间的重要河道。”东汉大文学家边让在《章华台赋》开篇写道:“楚灵王既游云梦之泽,息于荆台之上。前方淮之水,左洞庭之波,右顾彭蠡(鄱阳湖的古称)之T,南眺巫山之阿。延目广望,骋观终日。顾谓左史倚相曰:‘盛哉斯乐,可以遗老而忘死也!’于是,遂作章华之台,筑干溪之室,穷木土之技,殚珍府之实,举国营之,数年乃成。”长江、淮水之间,洞庭湖、鄱阳湖之畔,夏水、扬水串联其间,难怪当年楚灵王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另据《水经·沔水注》记载:楚灵王时,曾开渠通章华台,“言此渎灵王立台之日漕运所由也。其水北流,注于扬水”。《湖北水利志》称,此“渎”就是《史记·河渠书》中“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所说的“渠”,也是被近代学者公认的“楚运河”。楚运河从扬水西溯可通郢都,东下可入汉水,成为灵王往来郢都与章华台的水上御道。2007年5月,以楚章华台宫苑群落为核心的第一期保护工程拉开帷幕。在文物考古、发掘和技术性保护、防护工程全面展开的同时,古河道疏浚、水环境保护等工程也相继动工。当年10月,一条长700米的仿古河道在楚章华台遗址放鹰台1号宫殿基址模拟展示台旁疏浚完成,给古遗址增加了灵动和韵味,而计划中的古河道还将与遗址周边的幸福渠等连成一体,成为名符其实的护城河。在随后1年多时间里,潜江市及龙湾镇政府大手笔改造与放鹰台相距不到500米、曾给湖北省水产第一镇带来无限荣耀、占地面积1000多亩的郑家湖鱼场,拆掉了一户户建在鱼池旁的工房,清除了一条条鱼池田埂,将过去的一方方精养鱼池还原为古楚湖,再现了荷花台等昔日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