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婴简介(灌婴生平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1 19:40:31 浏览
1、灌婴生平简介

感觉想明白了一个问题。项羽死前,看到围过来的汉军骑兵吕马童,认出来是老相识。根据著名秦汉学者李开元先生的考证(见《楚亡》),后分得项羽尸首的五个人都是秦地人。灌婴是刘邦老乡,当了汉军的骑兵司令,但据李开元先生分析,汉军的骑兵基本上是是原来的秦国骑兵。李开元先生在书中提到,吕马童怎么会是项羽的熟人呢?他解释说,项梁年轻时在秦地犯事坐过牢,通过老朋友写信关照才得以脱身。我一直以来都有个疑问,项梁作为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楚国贵族,怎么会出现在秦国呢?看了李开元先生的《秦谜》后,我有个颇为牵强的解释。项燕跟昌平君熊启应该很熟,昌平君是故楚王之子,也是后一任楚王,跟吕不韦一起平定嫪毐之乱,后长时间担任嬴政的相国,很可能是嬴政的岳父、扶苏的外公。所以项梁说不定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昌平君,所以在秦国认识不少熟人。但是想想又不对。项燕死的时候,项羽才九岁,小屁孩有个啥熟人。秦统一天下后,将六国贵族强制移民到秦地。项羽应该是在九、十岁的时候跟着家族中的一部分人被移民到秦国,在秦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来项梁犯事,接下来又杀人,于是项羽跟着项梁逃到秦朝统治相对薄弱的吴县。这才能解释他为什么认识吕马童。

2、灌婴典故

【刘邦以长用人】刘邦用人策,是用人唯长。先见其所长,而后方用。刘邦初定唯十八侯:酂侯萧何、平阳侯曹参、宣平侯张敖、 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鲁侯奚涓、汝阴侯夏侯婴、颍阴侯灌婴、阳陵侯傅宽、信武侯靳歙、安国侯王陵、棘浦侯柴武、清河侯王吸、广平侯薛欧、汾阴侯周昌、阳都侯丁复、曲成侯虫达。#灌婴简介#

3、徐州市沛县安国镇灌婴村

公元前180年,灌婴对魏勃说:“魏将军,我十分赏识你,可否借你项上人头一用?……”一席话说得魏勃“股战而栗,恐不能言者,终无他语”。魏勃何许人?生卒年多少?史料不详,大约就是个普普通通的齐国人吧,要不然怎么会投托到齐王刘襄(刘邦庶长孙)府上做了中尉呢?相传魏勃年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但却“家贫无以自通”,怎么办呢?有办法!于是魏勃便在每天四更时分起床,跑到丞相府门外打扫卫生(“乃常独早埽齐相舍人门外”),并且打扫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专职负责卫生工作的“舍人”起来一看,有点懵:昨天还杂叶满地的丞相府前,怎么会如此干净呢?如果是偶尔几天,也就罢了,不料竟持续了数周之久。就此,舍人害起怕来,莫不是家中闹鬼了吧?遂“怪之,以为物而司之”。这一“司”不要紧,就把魏勃给揪了出来。对此,魏勃如实相告:“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埽,欲以求见。”[流泪]舍人一看,这娃还挺有心,俺就做回好人吧,遂将其引荐给了曹参——“曹参因以为舍人”。人,没有两把刷子,怎么敢去投靠丞相?魏勃敢去找曹参,本身就意味着其人有些能力。果不其然,曹参很快便发现了魏勃的过人之处,“以为贤”。公元前193年,萧何死,朝廷启用曹参为相,要他去长安赴任——齐国的首府是在临淄,曹参赴长安前,就是在这里担任“齐相”。曹参一直和齐王刘肥(刘邦长子)交好,是汉时“忘年交”的典范,刘肥有什么事,都会去找曹参商量。现在,曹参就要走了,不放心刘肥,遂将魏勃举荐给他,说魏勃“大勇之人,又有谋略”,能帮你摆平很多事。于是刘肥召见了魏勃,并“拜为内史”。结果刘肥也很受用,临终时又叫魏勃好好服侍长子刘襄。就这样,已在齐王府担任“中尉”的魏勃,“用事重于相”,事实上成了嗣位齐王刘襄的“心腹人”。是年(前180年),高皇后吕雉薨逝,吕后执政的时代宣告结束。长安城内却暗流汹涌,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前朝老臣准备发动“诛吕行动”,扭转乾坤……对此,魏勃劝刘襄抓住时机起兵,搞不好这未来的“储君”之位就是咱的了。刘襄表示赞同。可还没等到齐国举兵,“齐相”召平就把刘襄的王宫围了起来,极欲“杀之而后快”!或有朋友好奇,按理,“齐相”召平不应该是刘襄一边的吗?他怎么反把刘襄给围了呢?这其实并不奇怪。汉制,诸候国的丞相由中央直接任命,诸候国并无任免权。这种制度设计,说白了,就是方便朝廷安插自己人到诸侯国里,以便监督管理。现在,刘襄要举兵,召平便先下手为强了。怎么办好呢?关键时刻,魏勃站了出来,对召平讲:“齐王想发兵,但却没有朝廷的虎符凭证,没有虎符凭证而发兵就是造反,军队就是叛军。你作为丞相做得很好。来来来,你先休息一下,我来替你围住。”[what]魏勃与刘氏的关系,召平岂能不知?可他竟然被魏勃轻易骗过,遂“信之”。魏勃一得手便立即翻脸,解了王宫之围,反将“丞相府”围了起来。至此,召平无计可施,为免受屈辱,只得“自杀”殉国。之后,刘襄得以成功举兵……可后的结果,却不如人意,反倒是偏宜了代王刘恒,后者嗣位而成汉文帝。至此,刘襄也只得“罢兵”,可魏勃却惹上了事……[what]原来,大将军灌婴听说是“魏勃本教齐王反”,便“使使召责问魏勃”,说你怎么能撺掇齐王谋反呢?见此,魏勃回复道:“失火之家,岂暇先言丈人后救火乎!”家里着火了,哪里有时间先告诉家长后去救火的!灌婴一听,这话说得有道理啊,再看魏勃却发现其已经是吓到不行了:“因退立,股战而栗。恐不能言者,终无他语”,于是笑道:“人谓魏勃勇,妄庸人耳,何能为乎!”说罢,不再追究魏勃责任,将其罢免了了事……得,魏勃就此捡回一条命来。或许有朋友反驳,灌婴罢免了魏勃,这怎么是救他呢?人家原来是“中尉”,至少还有俸禄可领啊!现在啥也不是!可能大家不知道,转过年来,文帝一登基,那些参与刘襄起兵的人全死了!比如刘襄、二弟刘章、三弟刘兴居……而独独魏勃幸免于难。至于这些人为什么全死了,大家自己琢磨去吧……[捂脸][捂脸][捂脸](参考:《汉书》、《资治通鉴》,网图侵删)

4、灌婴先生简介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齐王刘襄想趁机夺取皇位,于是率兵向长安进发。可是,还没等他走出齐国边境,便收到了灌婴屯兵荥阳的消息。很快灌婴就派人告知刘襄:请大王先按兵不动,静观京城动静,届时我们合兵一处,杀回长安,一举将诸吕铲除。刘襄有些为难,因为这样一来取胜的把握确实大大增加,但也失去了主动权,如同被灌婴卡住脖子。可刘襄又不敢冒犯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何况对方本就是奉吕产之命来阻击他的。与灌婴撕破脸皮,不符合刘襄的利益,也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再说也不一定打的过对方。思来想去,刘襄决定陈兵于齐国边境,与灌婴遥遥相望,坐等京城内的消息。可是刘襄终等到却是“诸吕”被灭,代王刘恒称帝的消息。刘襄感觉被一瓢冷水泼头,只好怀着失落的心情撤兵。第二年刘襄去世,推测年龄也就二十岁出头,很可能与这次心里打击有关。刘襄是刘邦长孙,他的父亲就是齐王刘肥。刘肥又是刘邦长子,前201年被封为齐王。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齐国有渔盐之利,向来以富庶著称。楚汉战争期间,韩信占领齐国,请封齐王。当时齐国,辖七郡七十三县。刘邦称帝后,改韩信为楚王,终将齐国给了长子刘肥。公前193年,刘肥入京朝见惠帝刘盈。刘盈设家宴为刘肥接风洗尘。刘肥不顾君臣之礼,居于上坐,惹怒了吕后。吕后则偷偷命人端来两怀毒酒,想以赏赐之名,毒死刘肥。刘肥觉察到气氛不对,装醉离去。事后打听,吕后赐毒酒属实,刘肥惊出一身冷汗。事非之地,不可久留。如何才能巧妙脱身呢?刘肥愁容满面,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一随从为他献上一计,说:“大王为今之计只有讨好太后才是,何不献出一郡之地为鲁元公主做汤沐邑呢!鲁元是太后爱女,现无尺寸封地,太后知鲁元得大王献地,必然欢欣鼓舞,届时大王必然祸消!”刘肥听取随从建议,献城阳郡于鲁元公主,并尊其为太后。这样一来,刘肥不仅从自己身上割肉,辈分还矮小一辈,心情之郁闷可想而知。好在吕后心情大悦,马上准许他返回封国。五年之后,刘肥郁郁而终,儿子刘襄继齐王位。然而让刘肥没想到的是,在他去世的两年之后,吕后为宗室刘泽封王,又割走了齐国的琅琊郡。当时刘肥的一堆儿子尚年少,敢怒不敢言,齐国这块肥肉只能任吕后随意分割。但是惹不起吕后,并不代表不记恨吕后,这笔帐迟早要算的。也许事后吕后觉得自己做的有些过火,于是把刘肥的两个儿子刘章与刘兴居召到京城,担任了宫廷侍卫,并将侄子吕禄之女嫁给了刘章为妻。也许这也是吕后制衡刘肥子嗣的一步棋,道理很简单,将两弟弟“限制”在京城长安,做为齐王的刘襄也不敢有其他想法。终吕后失算,她刚去世,侄孙女就告诉丈夫刘章说,梁王吕产及赵王吕禄打算篡位,刘姓宗室及元老大臣们有性命之忧。刘章听到妻子的“内部消息”后,赶忙派人联络哥哥刘襄,让他速发兵攻占京帅长安,夺取皇位。刘襄收到消息后马上行动,先是从琅琊王刘泽手中夺回琅琊郡,后又夺回父亲献出的城阳郡,后杀奔京师长安。上将军吕产听到刘襄发兵的消息后,马上派大将灌婴率五万人马前往阻击。灌婴走到荥阳按兵不动,因为他还不清楚目前形势,如果元老大臣们有铲除吕后族人的打算,他攻击刘襄便成了适得其反。所以,灌婴思前想后,决定静观其变。但是,他又不想让刘襄杀入长安抢占先机,所以故意先拖住刘襄再说。吕产得知灌婴与刘襄峙而不战后,方寸大乱,不知如何应对。这样一来,正好给了周勃、陈平、刘章等人机会,他的几人联手骗取了吕禄的北军军权,然后将吕后族人诛杀殆尽。这样一来,刘襄便没有了举兵入长安的理由,皇位也成了镜花水月。不过,刘襄倒是很有信心,他认为自己有三张牌可以打:一是刘邦长孙的身份;二是第一个站出来向吕氏发难;三是弟弟刘章、刘兴居都是诛吕功臣;四是刘泽曾经承诺为他争取皇位。所以,综合四条,刘襄认为自己当皇帝的概率至少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可是,刘襄终被周勃、陈平、刘泽等人排斥在外,理由是:一、刘邦四子代王刘恒、七子淮南王健在,还轮不孙子辈的刘襄;二、刘泽投了反对票,因为刘襄夺取了他的军队与封地;三、刘襄太强势,元老大臣们不想弄个“大爷”骑在自己脖子上;四、皇帝应该由代王刘恒来当,刘恒在封国爱民如子,贤良敦厚,德才兼备,名声好,具备做皇帝的素质。其实刘襄有皇位失之交臂,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首先,他资历太浅,根本不那帮“爷爷辈”多谋善诈元老大臣们的对手,因此纵然他有一定的硬实力(军队),但软实力(心智)欠缺许多。其次,他兄弟众多,是一个庞大的利益占有体,显然他如果当了皇帝,元老大臣们的利益就会大大缩水;再则,就是他占有欲太强,锋芒毕露,容易周围的人产生抵触情绪。就拿起兵来说,不一定存在吕禄之女“泄密”一说,应该是兄弟几个早有预谋。总之,刘襄大张旗鼓的“诛吕”,本质是“夺位”,很容易将自己置于元老大臣们的对立面,因为他们表面上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实际上是各自为战,各取所需。因此,谁抢占先机,谁才有话语权。

5、灌婴的真实身份

刘邦能统一天下离不开这八位功臣。第八名:灌婴。在刘邦起事前就跟随左右,起事后更加成了左膀右臂立下了汗马功劳。灭秦朝灭楚国,项羽灭英布都少不了灌婴,可是说是刘邦信任的手下。刘邦死后吕雉掌权在扳倒吕雉的丧礼中,灌婴也是起到了很大作用恢复了刘氏的统治。第七名:樊哙。樊哙也是刘邦手下比较出名的一员武将,他的职责相当于是刘邦的贴身侍卫,武功自然相当高强。还曾在鸿门宴的时候挽救过刘邦的姓名。而且项羽对于他的名也很高,他就相当于是三G里的许褚。虽然不怎么带兵打仗但是武力值很高。第六名:周勃。常年跟随刘邦左右,在平定日氏斗争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一位猛将,周勃还是智将总是能够提出很好的建议,诸侯亚反叛之时也是周勃挺身而出,帮助刘邦灭掉了反叛的诸侯王。第五名:萧何。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G"。萧何是一位谋士之才也是一位治G之才,但是他更擅长的就是调节手腕。后帮助刘邦解决了很多问题甚至扳倒了韩信。所以其调节本领再加上头脑整体实力也很强。第四名:曹参。有人说如果按照武力值来看,第一名并不是樊哙曹参应该。根据历史的记录曹参在所有的阵亡役中是杀敌多的一位将军可见实力非同一般。第三名:张良。号称天下第一谋士后人也常常拿张良来做对比,刘邦得到了张良就相当于周武王得到了姜子牙。在大局观方面如果没有张良,那么刘邦面临的或许是节节败退,运筹帷幄刘邦少不了张良这个角色。那么前两名又是谁呢?第二名:陈平。说起这个陈平他还有一个称号,叫做秦汉第一阴谋家因为作为刘邦的丞相,陈平出谋划策确实厉害,甚至说他的计谋比张良还多。不过从功能上来讲陈平的计谋更像是诡计,没有略性的价值,比如说利用女性来诓骗敌人等等。这在古代是让人嗤之以鼻的事情第一名:韩信。韩信是刘邦手下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将。有了韩信刘邦才得以胜项羽,有了韩信刘邦才得以终的夺取天下,只是和很多功高盖主之臣一样,韩信终的下场并不好,但是谁也没有否定韩信这个刘邦手下第一大将的地位。

6、灌婴与灌夫什么关系

南昌为何叫南昌呢?而不叫西昌、武昌、北大“仓”呢?很多人多说是汉高祖刘邦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时,派了汉将灌婴去了今天南昌城所在的地方修建灌婴城而得名,意思就是说“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来。也有说位于现在的青山湖湖坊镇一带的灌婴城是一个叫罗珠的人所建。不管是谁建,也没有文字记载现在的“南昌”那会就叫南昌这两个字吧,倒是有豫章郡和南昌县之说。其实那会南昌县的所在地就是今天的老南昌城地方。真正见到有“南昌”这个标识的,还是在西汉汉废帝,今天的海昏侯国刘贺墓里,出土得很多文物中就有标注为“南昌”两个大字的。因为昌邑王刘贺早所在的地方,是在南昌的北面,现在的山东菏泽巨野县那里的昌邑。可在19岁那年,当了27天皇帝的的刘贺被贬庶民回到了老家山东昌邑,到了29岁时又鬼使神差的派到南昌东北方向靠鄱阳湖边的荒郊野外当了一个海昏侯,并建有自己的紫金城国,那里的地方改称昌邑。所以个人认为早南昌应该出自海昏侯刘贺那里。山东的昌邑在北方叫北昌邑,而南方江西的昌邑就叫南昌邑。所以陪葬品中很多都刻有叫“南昌”二字,这也是发生在距今2100多年前的事,也是刘贺想继续当他的王所做准备的名称。因此“南昌”这个地名很可能就出自刘贺那个时代。虽然刘贺在江西也只仅仅活了4年就一命呜呼了,虽然南昌经历各朝代的地名更换,如灌城、豫章、洪州、南都、南昌府、隆兴府,直到元代才简单粗暴沿用南昌二字,但后定名至今的还是在明朝朱元璋的这个时代。这就是我个人认为南昌城名称的由来,如果对古老南昌很了解的,也欢迎讨论指正,谢谢!#同城# #南昌# #地名# #历史# #南昌的由来#

7、灌婴是哪里人

周勃、灌婴之所以能在吕雉死后,安定刘氏之天下,恰恰是因为没文化,不像随何、陆贾这些文人那样风度翩翩,能说会道,所以刘邦、吕后都比较放心。要不然,别说吕后当政时不会轻易放过周勃、灌婴,恐怕刘邦就容不下他们。#灌婴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