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弦简介(纪弦的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2 03:04:06 浏览
1、纪弦的简介

——读新诗及评论随笔(5)黄梵认为,诗歌形式的本质是“熟悉中的陌生(推而广之到所有文学作品的形式本质)”指的就是“陌生化”,本人深表认同。同理,如王家新说的诗人要“追求一种难度、挑战性、陌生感”。在我看来,“陌生化”符合人性的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寻求熟悉后的安全感与渴望陌生冒险获益后的刺激),就好比人类的“喜新厌旧”习性。“陌生化”文学理论,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具体而言就是力求运用新鲜的语言或奇异的语言,去破除“自动化语言(套词套语)”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陌生化”的本质,就是增加人感受事物的难度,延长感受事物的时间,并不只是为着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对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感奋起来。回眸百年多新诗发展史,早在1899年底,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就曾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欲为诗界之哥仑布、玛赛郎,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在我看来,用现在的语境讲,其第一,第二点其实说的就是“熟悉中的陌生(陌生化)”,第三点也触及到“横的移植与纵的继承相结合”的诗学问题(“古人”也应该包括国外的“古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台湾诗人纪弦提出“新诗乃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主张,曾引起巨大争议,被人质疑“重外轻中”;本文不讨论其诗论,只是借用其“横移纵承”概念)。约翰·阿什伯利曾在《目击报道》一书中写道:“一定程度上,在艺术里,所有变化都是为了谋求更好”。从这句话里,我读出了诗人为了追求诗的“陌生化”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把诗“写得更好”,这就很好理解当下诗坛中有些“诗人”“冒险”写的哪些“实验性写作中比较失败的作品”,比如梨花体/羊羔体/下半身体/废话体/口水体/大小便体……为了达到诗的“陌生化”,革命/战争/文革年代过后,在创作环境/氛围比较宽松/舒畅的“和平年代”,面对复杂、晦涩、多维度、不透明、多变、转瞬即逝(有的刚发生就死亡)的现代经验,我认为,诗人要持之以恒地修炼自身的“手艺活(诗家语)”:比如置换(客/主观意象转换)、冷叙述、冷抒情、整体隐喻、诗的张力、诗的结构(跳跃/空白/省略/三段式)、诗的节奏/音乐性(反复/复沓/重章叠句/长短句/重音)、诗的戏剧化/陌生化、诗的停顿(转行/空行/空格/标点)、变形(夸张/压缩/位移),还有通感/修辞方法,以及古人的赋比兴……凡此种种,皆是为了增强新诗形式的“陌生化”。例句如下:“我的字一步步拖着我的床和我的碗(蓝蓝)”;“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顾城)”;“太阳张开红润的嘴/等着飞机伸进银色的压舌板(黄梵)”;“除非它生根于/泪水的播种期(王家新);“一只绿蝇凝翅在希腊(廖伟棠)”;“从她的胸脯拉出两只抽屉(欧阳江河)”;“流水的神经紧紧抓住沙砾的两岸(路也)”;“在天空/只有一颗男性的星(洛尔卡)”;“风将海鸥的尖叫抛在你的坟上(米沃什)”;“在噩梦的洞穴里/正义赤身裸体(奥登)”;“从世界冰冷僵硬的嘴里/抽出,来自那岩石般的乳房(毕肖普)”;“那不能吐沫的、长一副坏牙的死山口(艾略特)”;“女人/能降下泪水的云(阿多尼斯)”……辛波斯卡“偏爱写诗的荒谬”。所谓“诗的荒谬”就是“陌生化”使然。好的诗,可以令人感悟人类情感世界的多元性,若能从诗歌语言里剥离出“现代经验”的“抽象性”就更好。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看,诗意高于抒情。所以,我喜欢富有哲思的诗歌(海德格尔和郑敏都说过“诗歌与哲学是邻居”类似的话)。要想写出所谓“好诗”(符合冯唐的“金线理论”),应该是诗意、诗心、诗绪、诗体、诗艺的高度统一,还要做到“横纵”相结合的高度统一。做到以上“两个高度统一”,诗人的阅读量起码要达到及格线(好比学生考试的60分),换句话说就是你的阅读量要过线,要想方设法成为“诗人的诗人/作家的作家”(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同理,对读诗的人也一样。否则,我不相信诗人仅凭单靠只依“触景生情”/“创作冲动”/“历史想象力”就能写出好诗来(有人天天写诗却读书很少);同理,我也不相信,你读者阅读量不过线,你还能欣赏读懂真诗人的“复杂文学文本(吹牛而已)”……尽管诗坛屡见“诗渣”甚者,采取抄袭剽窃搬砖拷贝复制粘贴拼接套改过水面别人的诗句/散文而发表,极大玷污了诗人的尊严令人不齿;尽管“诗并不能抵挡一辆坦克(希尼)”;尽管“诗不能使任何事情发生(奥登)”,但我依然相信未来,相信诗歌可以点亮生活,相信诗歌可以“在听觉的深处建立起一座庙宇(里尔克)”,相信“艺术的无限在我们心中唤醒了心灵无限的空间感(赫斯菲尔德)”。我真的相信和希望中国诗坛能够出现“伟大的诗人”,甚至“的伟大诗人(从真理的角度看一定会出现)”。

2、纪弦个人资料简介

当代诗人纪弦有一首诗《傍晚的家》:“傍晚的家有了乌云的颜色,风来小小的院子里,数完了天上的归鸦,孩子们的眼睛遂寂寞了。晚饭时妻的琐碎的话——几年前的旧事已如烟了,而在青菜汤的淡味里,我觉出了一些生之凄凉。”对此,张爱玲十分欣赏,整首诗摘抄在她的文章里。诗人的无病呻吟是唯美的,仿佛生活里任何一个像素都具有感情色彩,以至于青菜汤都是凄凉的。诗人的焦虑是文学,普通人的焦虑则是病!我有时会莫名的焦虑,身上一点小病征总会被无限放大,仿佛不套上个不治之症的名头,都对不起自己丰富的感情细胞。一遍遍地往医院跑,几次三番,医生终于无法忍受,给我开出几片“百忧解”。这几颗药我并没吃,而是保存在桌头,时刻提醒自己凡事往好处想。人似乎都喜欢为自己涂上悲情色彩,明明生活过得比大多数人都好,却怎么也觉得不满足,好不容易抓住一点点不顺心,就要大张旗鼓地悲春伤秋一番,好借此怪责上天的不公。也许,焦虑或悲伤的人都不过是在借题发挥,生活里的种种不如意堆积在了一起,总要找个发泄口吧。而焦虑一旦说出口,并且有个好的听众,似乎就消解了大半。于是,我又羡慕起诗人来,他们焦虑,并不单纯地折磨自己,而把它揉进文字里,诉说给更多人听。#头号解忧馆##纪弦简介#

3、纪弦读音

流沙河 《隔海说诗》 收入“今诗话丛书”北京,三联书店 1985年1版1印沙河老,成都金堂县人,生于1931年,卒于2019年,故去已经三年多了。《隔海说诗》沙河老继《台湾诗人十二家》之后的又一部论说台湾现代派诗歌的集子,与《十二家》不同的是,该集说诗基本不说人。十四篇文章原在某刊连载,涉及纪弦、杨牧、郑愁予、余光中、覃子豪诸人的诗,以余光中多。我不懂诗,更不懂论诗,但很喜欢读沙河老为该集子写的自序《我读台湾现代诗》一文。十分“拉杂”,有味,妙趣纵横生!沙河老本写有一篇序文,但结集时不满意,重写了一篇,就是《我读台湾现代诗》了,原因是“这篇原序不好,只交代事情,不交代心情,回头再嚼,缺盐少味”。沙河老之论及高妙,没盐没味的东西莫得意思!

4、纪弦现状

不亦快哉听诗魔说诗仙(怀念洛夫)A流浪的那滴泪,可找到了安置的脸。这是海外游子乡愁隽永深邃的表达,一听便明了,一见便终身难忘!中国人都有李白情结,如果说曹雪芹是作家中的作家,李白无疑是诗人中的诗人,有时候我会突发奇想,若是能够听到那位写出流泪的那滴泪的当代诗魔说说唐代的诗仙太白,那会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上面两行诗的作者,名叫洛夫。洛夫,何许人也?洛夫(1928年5月11日—2018年3月19日),原名莫运端、莫洛夫,衡阳人,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中国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华侨大学、衡阳廻雁诗社名誉社长。1938年举家从乡下迁居衡阳市石鼓区大西门痘姆街,就读国民中心小学。1943年进入成章中学初中部,以野叟笔名在《力报》副刊发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1946年转入岳云中学,开始新诗创作,以处女诗作《秋风》展露才情。1947年转入含章中学,与同学组成芙兰芝剧社和芙兰芝艺术研究社,自编自演进步节目。1949年7月去台湾,后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1996年从台湾迁居加拿大温哥华。2018年3月19日3点21分,洛夫在台北荣民总医院逝世,享年91岁。洛夫,原名莫运瑞、作为中国著名的现代诗人,如上所述他1928年生于衡阳东乡相公堡(今衡阳市衡南县相市乡):1943年以野叟笔名发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于衡阳市《力报》(今《衡阳日报》)副刊。1949年赴台湾,旅居加拿大温哥华近二十年,被誉为中国杰出和具震撼力的诗人,《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将洛夫评为中国十大诗人首位。潜心现代诗歌的创作,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99年,洛夫的诗集《魔歌》被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之一,2001年又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洛夫为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被诗坛誉为“诗魔”。以上两则为网络词条。在我看来,他的诗以对人潜意识的重视,对人类生命灵魂意义的探求享誉世界,这是他受到存在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而打下的烙印。与他谈诗歌你会发现,他是一个矛盾体,从形而下的层面来说他十分感性具有浓得化不开的故乡情结,从形而上来看,他有严重的虚无意识的倾向,"一切都是疑惑,包括自己在内"这是他无意中提到的想法。而我比较喜欢的是《当代台湾人物辞典》里面的介绍,洛夫辞条如左:洛夫〈1928—2018〉诗人、翻译家。原名莫洛夫,湖南衡阳人,1947年始在《衡阳力报》发表新诗,1948年考入湖南大学外文系。翌年随军去台湾。1954年与纪弦等组办创世纪诗社。发行《创世纪》诗刊,任总编辑。1959年,与友人共组诗宗社,参加过《中国现代诗论选》、《中国现代文学大系》等书编写工作。1973年淡江文理学院英文系毕业,曾任东吴大学外语系教师。为台湾现代诗人代表之一。起初提倡民族诗型。1958年后,致力于超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风格由原来的明朗转为晦塞,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亡》、《无岸之河》、《魔河》、《时间之伤》、《酿酒的石头》、《洛夫自选集》,《诗论:诗人之镜》、《诗的探索》、《孤寂中的回响》等,另有译著多种。曾获台湾优秀诗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等多种大奖。由上可见,我们湖南老乡洛夫先生的作品数量惊人,用著作等身来形容丝毫不带夸张,照说人海茫茫,异国他乡能够与他有一面之缘且听他用一口乡音聊文学聊诗歌,尤其是听当代诗魔聊唐代诗仙太白的概率不亚于连中两个六合彩,但是这样的"艳遇"别说,还真的是让我碰上了。那年是九年前的樱花即将凋谢完毕的2013年的五一前后,地点是在加拿大温哥华市中心图书馆内,因缘是我经西风多伦多先生的介绍参加了加拿大华人作家协会举办的首届文学评奖颁奖典礼。在典礼完毕于下楼侯车时与久仰盛名的洛夫先生邂逅相逢。(未完待续)

5、纪弦好的几首诗

你的名字作者:纪弦用了世界上轻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写你的名字,画你的名字,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如日,如星,你的名字。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在树上。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木时,啊啊,多好,多好,你的名字也大起来。大起来了,你的名字。亮起来了,你的名字。于是,轻轻轻轻轻轻地唤你的名字。

6、纪弦简介原名

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美的一片,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珍奇,可宝贵的一片 细看时,还沾着故国的泥十哪而又是使人伤心,使人流泪的一片: 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才能让我们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愉快的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选自《槟榔树》乙集,台北现代诗社 1967

7、纪弦的诗

◇纪弦在《答痖弦十二问》中,对痖弦说:“你是我的好友,你是我的知己。”两人均系中国宝岛现代派诗人。纪弦(1913年4月27日—2013年7月22日),本名路逾,笔名纪弦,祖籍陕西周至,生于河北清苑。痖弦,1932年生,本名王庆麟,河南南阳人,在舞台剧《孙中山传》中饰演孙中山,海内外巡演70多场,红极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