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军的一名小战士指着报纸上的兵团司令员,大声喊道:“我终于找到我父亲了,就是报纸上这个人!”这名语出惊人的战士名叫邓贤诗。他仔细盯着报纸上那人的五官,越看越觉得熟悉。拿出照片比对之后,他迟疑地告诉身边的战友:“我好像找到父亲了。”“真的?那太好了!他老人家在哪儿?”“这儿。”正说着,邓贤诗指了指报纸。身边的战友一瞬间哑了声。报纸上所指的那人,正是战功磊磊的15兵团司令员邓华。一个小小的战士为什么会如此肯定地称司令是父亲呢?这还得从他的童年讲起。邓贤诗没有见过父亲。他从记事起,生命里就只有母亲这个角色。他的母亲名叫邱青娥,为了儿子,整日的操劳把她的身体越压越垮。在邓贤诗11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病倒了。邱青娥一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而自己的儿子将无依无靠,她就担心、难过。在她临终前,邱青娥交给儿子一张照片,告诉她:“这是你父亲的照片,他叫邓多华。为了打跑敌人,他在你几个月时就当兵去了。好孩子,去找你父亲吧。”刚开始,邓贤诗并不打算去寻找父亲,在同村人的帮助下,他依旧不用为生计发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深感自己必须找些事情做。为了生存,他毅然决然离开家乡。1949年,广州解放,全国上下一片欢呼。邓贤诗追寻父亲的脚步,成为一名人民子弟兵。寻找父亲的他几乎已经放弃。当他看到报纸上的一张合照时,他愣住了。只见报纸上出现的是邓华、与陈赓的身影。他仔细盯着邓华的五官,越看越觉得熟悉。这才和战友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很快,“队伍里有个司令员儿子”这事件传开了。指导员听说后,连忙将邓贤诗喊出来,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你说你的父亲叫邓多华,可首长叫邓华,那是司令员啊,岂是你能胡闹的?”指导员厉声呵斥道。在邓贤诗的一再坚持下,指导员上报了此事。与此同时,邓贤诗为自己素未谋面的父亲写了一封信。信中开头是这样说的:“亲爱的爸爸您好,我是邓贤诗,我和母亲都很想念您。”几经辗转,这封信到达邓华手里,当他看到信中署名,几乎潸然泪下。“我的儿啊,我终于找到你了!”原来,在邓贤诗离乡不久,邓华曾回去找过自己的妻儿。当他得知自己的妻子已经去世,而长子也无人得知其去向时,他的内心像被猛击了一般。这些年他一直不曾放弃自己的孩子,没想到却被对方先一步认出。时隔22年,父子俩终于得以团聚。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有多少人与家里失去联系,直至客死异乡、无人知晓?又有多少人可以找到自己的亲人,与之相伴未来人生?邓贤诗与邓华无疑是其中幸运的极少数人。战争残酷,和平来之不易。当和平的白鸽翱翔于蓝天,幸福的种子随风撒下,我们欢欣,我们怀念,我们反思。作者 书墁编辑 长庚#头条历史# #开国将帅#
2、邓贤诗年龄“他是我爸爸!”小战士呆愣愣地盯着报纸头版。“怎么可能?这可是高级首领,别瞎说……”连长本想说他想父亲想傻了。可转脸看到小战士把一张发黄的老照片,颤颤微微地放到报纸上那张笑脸旁,顿时也愣住了。不能说像,只能说一模一样。1949年10月,邓华率领的四野第15兵团,陈赓率领的二野第4兵团,在广东战役中大获全胜。以我军伤亡1700余人的代价歼灭了国民d顽固守军6.2万余人,全面解放广东。一时全国各地的报纸纷纷刊载胜利的消息,邓华和陈赓的照片被放在了头版头条。湖南12兵团46军,一名普通战士邓贤诗看到报纸激动万分,十分确信的对领导肖劲光说,报纸上的邓华是自己记忆里从未谋面的父亲。可肖劲光熟知的邓华才结婚11年,怎么会有个22岁的儿子?既然是儿子,又怎么会失散这么多年?其实早在1925年,邓华17岁时,就在老家湖南郴县,迎娶了当地书香门第的女子邱青娥为妻。不久前生下儿子,取名邓贤诗。1928年2月,、率领着南昌起义部分队伍占领了湘南重镇郴县。大学时就加入共产d,积极参加爱国运动的邓华泪别妻儿,满腔热血地加入了他们的起义军。湘南起义后邓华跟着和上了井冈山。革命的日子艰苦。邓华从来不怕苦,不喊累,上过南华政法大学的他反而积极学习,研究军事。因组织能力强,表现出色,被任命为红31团d委组织干事。两年后邓华担任了红36师的师长,在龙岗战斗中活捉了蒋介石10万围剿大军的总指挥张辉瓒,歼9000余人。紧接着36师又在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以出色的战斗力歼敌2万余人。邓华和他的36师一时名声大噪,敌人闻风丧胆,更对他们恨之入骨。他哪里知道,卑鄙的敌人啃不动硬骨头,转而欺负弱小。敌人从告密者处打探到邓华的老家,不由分说把邓华的父亲抓进了监狱,其余家人也只能四处躲躲藏藏。由于长期过着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日子,邓华的母亲被折磨得病倒了,不久就撒手人寰 。邓华的哥哥邓多英变卖了全部家产,才把父亲给救了出来。然而一把年纪的身体,被牢狱残酷摧残过后更为虚弱,没撑多少时日也去世了。家破人亡,还不断有人前来抓人,邱青娥带着年幼的儿子居无定所,甚至为了儿子到人前要过饭。1938年,才28岁的邱青娥在凄苦中病逝。临终前她郑重交给11岁的儿子一张照片:“这是你的爸爸,他是一位英雄,我从未后悔过嫁给他。”其实邓华在这期间也曾写过好几封家书回去,不知何故,都石沉大海,没有回音。但由于战事吃紧,形势严峻,一直没有时间回家,邓华根本不知道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动荡。等到战况稍微平缓,他派人打探家人的消息时,得到的回答是父母,妻子离世,儿子不知所踪。邓华悲痛之余,又满腹踌躇,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上哪里去寻找儿子呢?他心里万分焦急也没有用,上级又下达作战部署了,“顾大家,必得舍小家”。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从东北一直打到广东,他再没有停歇的时候。儿子成为他压到心底深处的念想,也许这辈子再也不会见到了。这天,邓华正在15兵团指挥部工作,突然收到12兵团司令肖劲光紧急送达的信件。邓华以为是什么重要的军情,连忙打开。“亲爱的邓华司令:你好!我叫邓贤诗,我的母亲名叫邱青娥……”邓华刚读完第一行,双手就开始不停颤抖,泪如雨下。那日邓贤诗说起父亲的事,经过层层上报,引起了司令员肖劲光的注意。他亲自询问了邓贤诗事情的来龙去脉。为了稳妥起见,他建议邓贤诗先写一封信,由自己交给老战友邓华。邓华把信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平复心情后,迫不及待亲自赶往四野第12兵团。父子相见,恍若隔世,两人紧紧相拥,互诉衷肠。从未在私事上求过人的邓华向46军军长表示想把儿子带在身边,可邓贤诗拒绝了。他说想像父亲一样,做个勇敢的军人,不想躲在父亲的庇护里。真没想到苦苦思念的儿子,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加入到了自己的阵营,和自己站在了同一战线。骨肉分离22年,这对父子身上却奇妙地延续着美的传承:血脉的传承,理想的传承和品质的传承。
3、邓贤诗百度“这是我爸爸!”1949年广东解放,一个小战士指着报纸上的照片含着眼泪说。连长一听就乐了:“想什么呢?这可是兵团司令,你不是孤儿吗?”然而小战士坚持说这就是他爸爸,了解情况后的部队领导,全都沉默了。这名小战士名叫邓贤诗,他的父亲邓华,在他出生后不久,就离开了家乡。在参加革命前,邓华原名叫邓多华,1910年出生在湖南郴州一户书香之家,在父母的包办下,早早的就和青梅竹马的伙伴邱青娥成立了家庭。1927年,他们的儿子邓贤诗出生了。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还在南华法政学校学习的邓华毅然选择投身革命,加入了我d组织。不久后,他参加了湘南起义,自此与父母妻儿分别,跟随朱老总的队伍去了井冈山。邓华不仅是当时军中少有的知识分子,在军事方面他也展露出天赋,他善于研究总结,还将《孙子兵法》融入到作战策略中,打赢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战役。抗战期间,他作为独立师师长和晋察冀军区政委,多次切断日军运输线,给对方沉重打击。平型关战役,邓华率领的部队即使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依然勇猛地发起冲锋,以决定性优势取得了胜利。有人赞叹他,是能文能武的儒将,在战场上,他像一头狮子勇猛睿智,具有摧毁一切力量的光芒。解放战争爆发后,他率兵辗转在东北地区作战,还击退了盘踞多年的土匪。1949年初,他在结束了解放天津的战役后,被任命为第四野战军15兵团的司令,参加指挥了湘赣、广东战役。同年10月广州解放,回到人民的怀抱。为了记录这个胜利的时刻,《南方周报》刊登了邓华和其他几位将领的合影。喜讯传阅各地,而正是报纸上这张照片,让远在湖南的一名战士心情难以平静。他就是和父亲分别21年,现在四野12兵团46军的邓贤诗。当时,他看这位邓华司令很像自己的伯父,于是拿出怀中父亲邓多华年轻时的照片。虽然时隔多年,但是从眉眼、神态中,还是能辨认出,他和报纸上的邓华是同一个人。这些年没有得到父亲的消息,他以为父亲已经不在人世了。“这位邓华司令是我的父亲!”他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迎着战友不可置信的目光,肯定地说。原来,他的母亲邱青娥在他十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了,他跟着伯父一起生活。但他牢记着母亲临终嘱托:“你的父亲邓多华是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你以后也要像父亲一样,报效祖国。”长大后,他也加入了革命队伍,成为了一名战士。上级领导得知此事,几番确认后,建议他先写封信给邓华司令。当邓华在毫无防备地情况下展开书信、看到“邓贤诗”的名字时,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阵波澜,不禁含着眼泪说:“终于找到了,这小子竟然和我在同一战线!”就这样,阔别多年的父子终于得以相见,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1950年,邓华再次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在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中,面对敌军现代化的装备,他毫不畏惧,利用普通木制渔船强渡琼州海峡,歼灭敌军3.3万人,摧毁对方海、陆、空的立体防御体系,顺利取得海南岛。1952年,彭总因为身体原因,要离开抗美援朝战场,他选中了多次为他出谋划策,骁勇善战,胆大心细的邓华代理指挥。邓华也不负众望,直到抗战胜利,三年时间,他指挥百万大军,取得了包括上甘岭战役在内的多场战绩,终把美军逼上谈判桌,签署停战协议。他的儿子邓贤诗也积极响应号召,加入到抗美援朝的战场。谈到自己的父亲,他感到自豪:“他在为无数家庭战斗,我以他为骄傲!”1979年,越南屡次侵犯我国领土,我国边防的和平、安定受到了严重威胁。对于出兵越南,不仅国外有诸多国家反对,就连国内也有些人发声阻止。邓华愤然写文章指出,如果当年没有援助朝鲜阻止美方侵略,也不会有现如今的稳定。面对弹丸之地的小国不断地挑衅,怎能置之不理,让形势恶化?这篇文章被世界各地争相报道,这也是我国给予世界好的回复。老将军曾和后来的妻子说:瓦罐难免井上碎,将军难免阵上亡。在战争年代,许多像邓华这样的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无私的付出,才换来今天幸福的生活。资料来源:艺术中国:一组罕见的瓷板肖像画——上将邓华故居行的意外收获作者:阳光之旅编辑:池鸿#历史##人物#
4、邓贤诗邓华上将一家的合影,拍摄于70年代。照片中的人分别是他的夫人李玉芝、长子叫邓贤诗、次子邓穗,还有儿媳、孙子孙女。在开国上将里面,邓华将军的名气虽然不如,甚至不如中将王近山等人,但是他打仗的水平却高。然而他却曾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朝鲜战争一役,让其军事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被外军史列为“韩战四杰”之一。
5、邓贤诗的照片1950年春节,15兵团司令请了假,回乡探望家乡父老。大年初一早晨,司令挨家挨户给乡亲们拜年,经过了杀父仇人家门口。哥哥拉着司令就要离开,司令非但没有走,反而讲:“咱们进门拜个年吧。”少小离家,沙场浴血,再归乡时已是物是人非。时光流逝,一些失去的东西再也无法挽回,只能在心中留下无尽的遗憾。光阴无法追回,任何事都不能重来,心中的缺憾也永远无法弥补。民国16年,郴州的1位17岁青年邓多华受到革命思想熏陶,投身到风起云涌的工农运动中。1年后,邓多华告别了父母亲人,就此参加了红军,开始了自己征战的一生。伴随着邓多华的战功越来越高,他的名声也越传越广,成了国民d反动派的眼中钉。国民d反动派在正面战场占不到便宜,就想到了卑鄙无耻的手段,勾结恶霸武装残害红军家属。邓多华的亲属也不得幸免,国民d反动派指使刘姓恶霸,将邓多华的父亲邓养源逮捕入狱,对邓养源展开了严刑拷打。刘姓恶霸逼问邓父:“你儿子现在在哪里?不说活活打死你。”邓父为了保护儿子,选择了咬紧牙关,硬是没有透露一点情报。后来,邓多华的哥哥邓多英散尽家财,才将父亲救出了冤狱。邓父虽然逃出魔窟,只是身染重疾(在狱中遭受了非人的摧残),不久后就溘然离世了。邓母伤心过度,追随丈夫而去,邓家几乎家破人亡。邓多华的发妻邱青娥带着儿子邓贤诗四处躲藏,生怕儿子遭到恶霸武装的残害,过着漂泊无依的日子。民国27年,邱青娥听闻噩耗(假消息),得知:“丈夫已经牺牲在战场上。”邱青娥的精神支柱彻底垮塌,直接一病不起,于当年撒手人寰。从此,邓贤诗跟着伯伯邓多英一起生活,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d反动派节节败退,已经是大厦将倾了。在伯伯的鼓励下,邓贤诗决定继承父亲的“遗志”,选择了报名参军,投入到解放事业中。1949年10月,4野15兵团一举解放广州城,兵团首长们入城的英姿被刊登在报纸上。1天,邓贤诗读到了“广州解放”的好消息,被报纸上的1幅照片吸引住了。照片上这位雄伟的军人正在挥手致意,特别像自己的伯父邓多英,照片下写着的名字正是“15兵团邓司令”。邓贤诗看“邓司令的名字和父亲只相差1字”,于是给15兵团写了1封信,求证“邓司令是否是自己的父亲”?不久后,15兵团回信,证实“邓贤诗就是邓司令的长子”。第2天,15兵团派来1辆吉普车,将邓贤诗接到了广州。邓贤诗再次见到父亲,抱着父亲痛哭,邓司令也是老泪纵横。当听说了家中这些年的遭遇后,邓司令更是哭成了泪人,遥祭父母发妻。1950年春节,邓司令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请假回乡探亲。邓司令回乡后,见到哥哥邓多英,直接跪倒在地,感谢哥哥这些年为家庭做出的付出。当晚,邓司令与哥哥促膝长谈,一直聊了大半夜。到了大年初一早晨,邓司令跟随哥哥,挨家挨户给乡亲们拜年。走到刘姓恶霸家门口,邓多英拉着弟弟就要走,邓司令却停下了脚步。邓司令对哥哥讲:“刘姓恶霸已经伏诛,他家已经是第二代、第三代人了,旧账不能算在他们身上。”说着,邓司令还是进门去,给刘家人拜了年。村中100多户人家,邓司令一家不漏,全部登门拜访了一遍。大年初二,邓司令去往父母墓前祭拜,深深三鞠躬,泪水不停滴落。祭拜完父母亲后,邓司令又去往发妻邱青娥墓前,回忆过往潸然泪下。在家乡待了几天时间,因为前线战事紧急,邓司令又不得不惜别父老乡亲,率部解放海南岛去了。
6、邓贤诗出生日1949年10⽉,邓华率领15兵团解放⼴州后,⼀直忙着处理各种事情。在处理公函⽂件时,拆阅⼀封信件,让⾯写着:亲爱的爸爸,五个字跳⼊他的眼帘,让他⼼头像闪电般⼀震,信末是署名的“贤诗”。这不是⼀封公函,⽽是⼀封家信。贤诗的名字,不是别⼈,正是他素未谋⾯的⼤⼉⼦。信是由⼀个名叫邓贤诗的⼈写来的,原来他在报纸上看到了邓华的消息,此番写信,就是想确认⼀下邓华是否是他失散多年的⽗亲。⼴州解放后,胜利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全国,此时身在湖南的邓贤诗,从报纸上看到了邓华的照⽚。当邓华打开信后,得知前妻在1938年病故后,内⼼⾃责不已,在漫⻓的⼗⼏年中,他是怎么度过,把孩⼦抚养⻓⼤的呢。可慰的⼉⼦,如今⾼中毕业,还参军⻘年团,在⻓沙解放后,还参军,与⾃⼰在同⼀条战线上,欣喜不已。原来,邓华早年在家⼈的安排下娶妻,可他早早参加了⾰命,⼀直忙于⾰命事业。后来,为了战⽃邓华不得不离开家乡,与妻⼉分别。在他⾛后,妻⼦⼀直⾟苦带着⼉⼦,可后来妻⼦因病去世。邓华由于战乱以及敌⼈的封锁,始终没办法回到家乡寻找妻⼉。得知⼉⼦的消息后,邓华⾮常⾼兴,此时的邓华早已经重新组建家庭,早在抗战初期,他在平⻄⼯作时,在杨成武等⼈的穿针引线下,与李⽟芝喜结连理。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妻⼦,和⼥⼉们,⼀家⼈沉浸在⽆⽐的欢乐之中。说着,就让⼈把⼉⼦接到⼴州来。兵团领导赖传珠、洪学智、肖向荣等⼈⼀起来迎接他。洪学智看到邓贤诗:这么多⼈,你看谁是你爸爸!邓贤诗⼀下扑向⽗亲邓华怀⾥。此时此刻,在场的⼈都很动容。邓华教导孩⼦要踏踏实实⼯作,⽗⼦俩⼈以这样的默契,共同为新中国的发展做贡献。虽然邓华错过了⼉⼦的童年,但他的⾰命意志却影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