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惟一简介(王惟一简介是哪里人)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2 07:11:29 浏览
1、王惟一简介是哪里人

1925年,面对着东京博物馆展出的一尊没有详细介绍的铜人,一名男子不仅目瞪口呆,并喃喃自语:“这不可能……”。这位男子就是中国中医专家陈存仁,他怎么也没想到只是一次普通的来日游学,竟让他发现了一件中医针灸“瑰宝”——“天圣铜人”。又一件文物,特别是具有中医针灸代表性的伴生物流落他乡,让人不禁满腹愤慨又无可奈何。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医针灸之法源远流长,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的《灵枢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其后扁鹊过虢》一文中,也曾记录神医扁鹊曾用针灸治好了虢国太子的“尸厥”,让太子“死而复生”。北宋以前,针灸学者的主要经穴学习著作为《皇帝明堂经》,但随着唐朝末年的战乱,该著作也下落不明,导致针灸在取穴中失去了标准。1023年,即天圣四年,宋仁宗赵祯为统一天下针灸之法,匡正国术流传后世,下旨编撰修订《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太医王惟一为主要编撰者。在编撰过程中,王惟一认为,针灸一术需熟能生巧,具体的模型操作比单纯的文字记载效果要好,萌生铸造针灸模型的想法。宋仁宗以:“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如案形”为由,下令根据《针灸图经》铸造针灸铜人。1027年,宋天圣五年,所以这两尊针灸铜人被称为“宋天圣针灸铜人”,也就是上文说的“天圣铜人”。“天圣铜人”全身以青铜铸造,相貌酷似普通青年,身高比例均类似于真人。身体可进行拆分。铜人体内有模拟的五脏六腑和骨骼,均为木质,全身有354个穴位,每个穴位有小孔。让人称奇的是,铜人能够做到 “针入汞出”,刺中穴位,便会有水银流出,能够方便学者更好地判断是否取中穴位。“天圣铜人”它不是一尊普通的铜人。是中华国术的精心之作,也是世界上早铸成的针灸铜人,开创了针灸教学用铜人作为人体模特的先河,因而成为了北宋的国宝,甚至连周边国家也将其视为奇珍异宝。1126年,金军攻破北宋,“天圣铜人”至此流落,不知所踪。之后在《齐东野语》一书中找到部分记载:“有旧都针灸铜人流落襄州”、“后赵南仲归之内府,叔恭写两图,刻梓以传焉”。我们大概能理解为“天圣铜人”流落到湖北襄阳,归了赵南仲内府。靖康两年,康王赵构继位,收到了来自于赵南仲的贺礼,就是一尊“天圣铜人”。遗憾的是,这尊“天圣铜人”并未在南宋待了多久。公元1233年,南宋就在蒙古王庭的逼迫下献出“天圣铜人”,值得庆幸的是,“天圣铜人”在元朝的手上得到了礼遇,一直被好好珍藏。公元1260-1264年,元世祖忽召集工匠修复针灸铜人,并在修复成功后,将铜人放置在元大都的三皇庙之内,供人观赏。元灭明兴,“天圣铜人”的去向仍有迹可循。《大明一统志》记载“洪武初,铜人取一入内府,图经尚存。”清朝入关后,铜人落入清廷太医院之中。据光绪年间太医院编纂的《太医院志》记载:“太医院有铜人一对,铸造于大明正统年间,光绪二十六年,联军入北京,为俄军所夺。”终去向不明。“天圣铜人”的再一次出现,就是1925年的东京博物馆展出,我们不知道它是在经过怎样的辗转后流落日本,但作为中国的国宝,势必想要它回归自己的祖国。陈存仁回国后,他立即发布了一则名为“天圣针灸铜人惊现日本”的消息,中国针灸铜人流落日本这件事引起中医学界的关注,也在社会上掀起了铺天盖地的舆论风潮,要求日本归还中国文物的呼声比比皆是。1979年中医研究院与考古研究院组成专家团再次来到东京博物馆对归还问题进行交涉,遗憾的是在归还问题上迟迟无法达成共识,终这尊“天圣铜人”只能继续留在日本。2016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通过并设立了“天圣铜人奖”,韩济生院士获首届“天圣铜人奖”特殊贡献奖。或许是为了弥补这尊国宝无法归家的遗憾,更多的也是肯定它对于中医针灸事业做出的贡献。文献来源:针灸铜人考证[J].中国山西学院学报,2019.08.28韩济生院士获首届“天圣铜人”科技特殊贡献奖[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01.15#点亮真知计划##王惟一简介#

2、王惟一人物评价

宋代的医药学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自成体系的中医药学至宋代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朝廷设有“太医院”,有的州郡(如杭州)也有医院,制药有官设“药局”。太医院有医科学生三百人,传授医术。政府设立机构,组织编修医药规范,广泛收集历代医药书籍,整理修订。如仁宗时成立校正医书局,先后校正了《素问》、《伤寒论》、《脉经》、《金匮要略》、《千金方》等重要医书,推动其后医学的发展。太祖开宝六至七年,刘翰、马志等奉敕以唐《新修本草》为据,编修《开宝本草》二十一卷,载药九百八十三种。仁宗嘉祐二年,掌禹锡、苏颂等奉敕在《开宝本草》的基础上,修成《嘉祐本草》二十卷。同时,由苏颂主编,收集全国各地绘制上进的本草图谱(附文字说明),修撰成《本草图经》二十一卷,载药七百八十种,并在六百三十五种药名下绘制药图九百三十三幅,与《嘉祐本草》一并颁行。神宗元丰五年,著名医学家唐慎微根据多年行医广泛搜集的资料,撰成本草学巨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一卷,收录药物一千七百多种。这本来是私人著作,也是宋代本草学重要的著作。后经政府整理出版,变成私著官修的本草药典。徽宗大观二年刻板印行,名为《大观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这就是有名的《大观本草》。其后在大观本的基础上又两次修订颁行,即政和六年的《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高宗绍兴二十七年的《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多次被修订再版,说明人们对它的高度重视。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问世之前五百年间,它一直是本草学的范本。重要医方的汇编与其他医书除上述五部官修本草书外,宋政府又有官修的方书。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命贾黄中与诸医工取历代医方,同加研校,雍熙四年编成《神医普救方》一千卷颁行。淳化三年,复命医官集《太平圣惠方》百卷,以印本颁天下。神宗元丰年间设和济局和惠民局,徽宗时由药局拟制制剂规范,称《和济局方》。高宗绍兴年间药局改称“太平惠民局”,局方改称《太平惠民和济局方》。这是官审的标准验方。徽宗政和年间由曹孝忠主编《圣济总录》,较上述王怀隐等编的《太平圣惠方》一万六千余方还要多,共收自宋开国以来临床有效医方二万余。由政府官修的本草、医方外,民间医家学者个人编撰本草、方书也有很多著名的,除上述唐慎微《证类本草》外,有寇宗奭的《本草衍义》(研究药理、药性的本草专著)等。方书有沈括《良方》和《灵苑方》,后人把苏轼的一些医方与沈括《良方》合编,称《苏沈内翰良方》,虽多医药杂论,亦有其独到之处,如“秋石方”是早提取荷尔蒙的记载。中医不仅分科细密,而且在诊断(对疾病的认识)和调节等临床医学方面均有程度不同的成就。某些单科发展很快,成就突出的针灸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内容。仁宗天圣初年医官王惟一奉命对古代针灸著作进行深入研究。天圣四年撰成针灸图三卷,又奏准主持铸造针灸用的铜人模型两具。次年十月,由医官院上所铸腧穴铜人式二,诏一置医官院,一置相国寺。王惟一的著作即命名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此书记述三百五十四个穴名,六百五十七个穴位。这铜人模型和《图经》代表了宋代针灸学划时代的新发展。妇产科名医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二十四卷,是我国现存古代系统的妇产科专著,也是中医妇产科成为独立学科的奠基之作。杨子健的《十产论》,论证十种产状及其处理方法,是当时产科的著名专著。这两本著作,代表有宋一代的妇产科水平。小儿科在宋代极为发达,著名的儿科专家是钱乙,他撰有《伤寒论指南》五卷,《婴孺论》百篇,《小儿方》八卷,惜已失传。现存《小儿药证直诀》(又名《小儿药证真诀》)是与钱乙同时而略晚的阎季忠将钱乙有关小儿方论、医案收集、整理编成的儿科专著。四库馆臣称钱乙是“幼科之鼻祖”,代表着宋代小儿科新水平。解剖学在宋代也有新的进展,当时进行了许多尸体解剖,并绘制成图,其中有两次解剖图谱流传下来。即庆历年间绘工宋景绘成的《欧希范五脏图》;崇宁年间杨介整理的《存真环中图》。这两个图谱标志着宋代解剖学的巨大进展,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与解剖学相联系的法学也有长足的进步。法医检验,在我国古代由来已久,《礼记·月令》就有临刑法官瞻伤、察创等记载。至宋代,法医学发展很快,有关著作相继问世。其中,有名的是宋慈所撰《洗冤集录》,此书成于淳祐七年,共五卷,五十三目。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比欧洲法医学著作要早三百五十年,在世界法医学史占有重要地位。该书被译为英文、日文、法文、俄文、德文、荷兰文、朝文等多种文本。宋代医药学理论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也有所前进。诸如对张仲景《伤寒论》的重新研究,虽主要着重在注解、整理和补充,但也表明在理论上有所深化。对病因病理的认识有新的发展。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论》),对各种病因的理论概括更符合临床实际。唐慎微《证类本草》和寇宗奭《本草衍义》对用药治病有独到的新见。

3、王惟一的简介

60位古代医学家,寿命普遍很高,说明什么?扁鹊(约公元前407-公元前310):约97岁淳于意(约公元前215-公元前140):约75岁华佗(145-208):63岁,《麻沸散》张仲景(150-219):69岁,《伤寒杂病论》王叔和(210-280):70岁,《脉经》皇普谧(215-282):67岁,《针灸甲乙经》葛洪(283-363):80岁,《肘后备急方》陶弘景(456-536):80岁,《本草经集注》许胤宗(536-626):90岁,/甄权(541-643):102岁,《古今录验方》巢元方(550-630):80岁,《诸病源候论》孙思邈(581-682):101岁,《备急千金要方》王冰(710-805):95岁,《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昝殷(797-859):62岁,《经效产宝》王惟一(约987-1067):80岁,/钱乙(1032-1113):81岁,《小儿药证直诀》朱肱(1050-1125):75岁,《南阳活人书》成无己(1063-1156):93岁,《注解伤寒论》许叔微(1079-1154):75岁,《类证普济本事方》刘完素(1120-1200):80岁,《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元素(1131-1234):103岁,《医学启源》张从正(1156-1228):72岁,《儒门事亲》李东垣(1180-1251):71岁,《药性赋》《脾胃论》陈自明(1190-1270):80岁,《外科精要》,《妇人大全良方》王好古(1200-1264):64岁,《此事难知》,《汤液本草》朱丹溪(1281-1358):77岁,《丹溪心法》滑寿(1304-1386):82岁,《难经本义》《麻疹全书》汪机(1463-1539):76岁,《医学原理》薛立斋(1488-1558):70岁,《内科摘要》《校注妇人良方》李时珍(1518-1593):75岁,《本草纲目》杨济时(1522-1620):98岁,《针灸大成》孙一奎(1522-1619):97岁,《赤水玄珠》方有执(1523-1593):70岁,《伤寒论条辩》廖希雍(1546-1627):81岁,《神农本草经疏》王肯堂(1552-1638):86岁,《幼科证治准绳》《女科证治准绳》张景岳(1563-1640):77岁,《景岳全书》吴有性(1582-1652):70岁,《瘟疫论》喻嘉言(1585-1664):79岁,《医门法律》《尚论篇》李中梓(1588-1655):67岁,《医宗必读》傅青主(1607-1685):78岁,《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汪昂(1615-1694):79岁,《本草备要》《医方集解》张志聪(1616-1674):58岁,《金贵要略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尤怡(1650-1749):99岁,《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医学读书记》柯琴(1662-1735):73岁,《伤寒来苏集》叶天士(1666-1745):79岁,《温热论》薛雪(1681-1770):89岁,《湿热条辩》徐大椿(1693-1771):78岁,《医学源流论》黄元御(1705-1758):53岁,《四圣心源》沈金鳌(1717-1776):59岁,《幼科释谜》《妇科玉尺》赵学敏(1719-1805):86岁,《本草纲目拾遗》等陈修园(1753-1823):70岁,《伤寒论浅注》吴鞠通(1758-1836):78岁,《温病条辨》邹润安(1790-1845):55岁,《本经疏证》王孟英(1808-1868):60岁,《鸡鸣录》《温热经纬》唐宗海(1846-1897):51岁,《血证论》张锡纯(1860-1933):73岁,《医学衷中参西录》曹颖甫(1866-1938):72岁,《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刘奎(不详):《瘟疫论类编》和《松峰说疫》高武(不详):《针灸聚英》、《针灸节要》、《痘科正宗》唐慎微(不详):《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4、王惟一以前的视频

1971年,北京一户人家忙着建房子,不料师傅盯着一块石条陷入沉思,主人家想要询问时,他却眉头紧锁地催促道:“赶紧找老中医来!”主人家立刻脸色大变,莫非出什么大事了?他不敢过多询问,更不敢耽搁,于是迅速派大儿子小陈去请村里的老中医。然而那里候诊的病人比较多,老大夫正忙得不可开交,只好让小陈耐心等待。但是小陈认为事态紧急,希望老大夫能够抽出时间,马上到自己的家中看看。老大夫见小陈急得满头大汗,十分不解,都是一个村的,他对小陈家人的健康情况了如指掌,不太可能突发重病,到底怎么回事?在老大夫的一再追问下,小陈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地回道:“造房子的李师傅,发现我们家的石条有问题,请你马上过去看看!”原本都在愁眉苦脸地等着看病的村民们,听完小陈的解释后,竟不约而同地仰头大笑,这爽朗的笑声响彻云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谁家在办大喜事,老大夫却气得怒目圆睁:“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还开这种玩笑,治病救人岂能儿戏?”小陈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拼命解释:“李师傅真的是这么说的,我要是有一句不实,任由你们处置!”诊所里的二叔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一把将小陈拉了出去,低声斥责道:“别再闹了,你看大伙都快笑断气了,要是被你父母知道,免不了挨一顿打,还是快走吧。”然而小陈深知事态严重,并不打算就此放弃,就在两人互相拉扯时,李师傅也风风火火地赶来了,有人趁机打趣道:“李师傅,你是来请老大夫看石头的吗?”李师傅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并下意识地瞅了一眼焦急的小陈,马上明白了一切,干脆径直扶起老大夫就往外走,老大夫本想拒绝,奈何李师傅的力气比较大,他根本无法挣脱,只能无奈地决定陪李师傅走一趟,其他候诊的病人见状纷纷跟了上去,他们十分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石头需要老中医亲临。老大夫到了地方后,竟然盯着那块长99厘米、宽55厘米、厚26厘米的石条,陷入沉思之中。一时间,村民们议论纷纷,难道老大夫真的在给石头看病,实在匪夷所思。过了好一会儿,老大夫才朝李师傅点了点头:“这块石头的确不简单,好再请考古专家过来研究一下。”众人惊得目瞪口呆。考古专家听闻此事,不假思索地赶来鉴定,经过一番细致地观察后,他意味深长地对小陈父母说道:“这块石头上刻着重要的中医学内容,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这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无疑。”小陈父母听罢,当即表示要将这件文物无偿捐献给国家,希望考古专家尽快取走,以免时间一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考古专家十分赞赏他们的义举,很快将这块石条带回博物馆。经过专家团队进一步的研究后,众人惊喜地发现,石条上刻画的正是中医学《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这可不是普通的医术,它是宋仁宗亲自下诏,由太医王惟一组织专业团队,对当时的“针灸”学,进行系统性地梳理与验证后,所撰写的一本全新的专业医书,《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对人体解剖、穴位、经络走向、针灸主治等,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论述,影响至今,意义非凡,可见宋朝太医对人体的构造已经了如指掌。宋仁宗大喜过望,为了让天下人都能享受到医学发展的便利,他立刻命人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刻印后,马上刊行全国。然而光凭书上的文字与图示,恐怕很多医生还是无法准确地了解到腧穴的位置,更不用说准确施针了。倘若真是如此,就算这本书的知识再先进,所能实现的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该如何是好?事实上,宋仁宗他们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创造性地提出,由王惟一等太医们,根据成年人的身高与体型,精心打造出两具相似的铜人。这两个铜人内装有“五脏六腑”,可通过打开前胸与后背进行观察,其身上的354个穴位也被镂空。如此一来,人体的内部构造,以及看不见摸不着的穴位经络,都能一目了然,对学习中医的新手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毕竟对照铜人研习《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实在是事半功倍啊。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夫们的施针能力,铜人上的354个穴位还可以用黄蜡封住,同时在其体内注水,唯有练习针灸的大夫刺中穴位后,水流才会冒出。想不到早在一千年前的北宋时期,中医就如此注重理论与实践的齐头并进,令人大开眼界。这还不止,为了让有志于行医的后生们,都能读到这本珍贵的《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宋仁宗干脆将全书刻在石壁上,任由世人观赏学习。此后,历朝历代都十分注重对铜人与刻石的保护,直到明英宗时期,由于石壁上的部分文字出现风化的迹象,为了保护这珍贵的医学成果,他命人重新打造了一块刻石。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那块旧的刻石被劈开,成为了北京城墙的一部分,直到城墙被拆除,这些刻石才重见天日。而这块刻有《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石条,成为了中医学发展的重要见证,其研究意义不可估量,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5、王惟一主要贡献

仁宗年间,一御医手捂肚子,几乎昏厥。2个同伴无计可施,急得发疯。一乡下汉撇撇嘴,“我来!”片刻后,3人齐齐跪下,“恩公救命,皇帝要杀人!”乡下汉,名叫王惟一,北宋针灸大师。他与皇帝结缘,源于一次仗义行侠。那年,他行至汴梁酒楼,正自斟自饮,逍遥自在,突然,边上3个男子骂骂咧咧,一脸怒气。说话间,一个男子突然捂住肚子,疼得满头大汗,另两个又是把脉,又是按摩,却无济于事。王惟一立刻推开二人、掏出银针,一针扎在肚皮上,然后轻轻捻动。很快,男子便不叫了。三人惊叹不已,齐齐跪下,“恩公救命,皇帝要杀人!”原来,3人是御医。那天,宋仁宗牙痛难耐,被小太监一撺掇,限令他们当日治好,否则杀头。这不是为难人吗?汤汤水水下肚,不需要消化吸收吗?太监明摆着要他们的命。万幸,他们遇到了王惟一。王惟一纳闷儿,当今兵荒马乱,百姓饭后谈的,都是生杀成败,而“用药如用兵”的郎中,比将军还受人敬仰,为何会轻易杀头?一年长的御医气愤地说,“我三人不善行贿,被那太监针对,这不,刚领了一顿板子。”王惟一恍然大悟,忙整理衣冠,随三人进宫。都说牙疼要人命,宋仁宗顾不得嫌弃,凑过脸蛋,王惟一妙手施针,顷刻间,牙疼就缓解了。这招神了,宋仁宗目瞪口呆,说什么也不放他走,封官、收徒,大力推广针灸术。这可把王惟一愁坏了,他习医多年,深知针灸授艺艰难,如何能让徒弟们速成呢?焦头烂额之际,他一人躲到了大相国寺,抬头一望,佛像大大的耳轮,逼真的手指,活灵活现……“有了!”王惟一如梦初醒,立刻请旨,修建一具“立体针灸铜人”。所谓“立体针灸铜人”,就是高五尺三寸,中空的铜人像,其身上钻有365个小孔,对应365个穴位,并按一定走向联系,即十二经络。除此之外,还给铜人装配五脏六腑、隔膜脉络,与身体表面相应。考核时,用蜡封住小孔,体内注入清水,扎对了 ,就会有水渗出。宋仁宗大为赞叹,下旨王惟一画出图形,亲自监制。这可是项大工程,穴位、经络、脏腑,想想就头皮发麻,更别提小孔纵横,细如蚕丝。工匠们叫苦不迭,返工、返工、再返工!王惟一与匠人同吃同睡,鼓励安抚,终于,在天圣五年十月,大功告成。“天圣铜人”轰动天下,各地医者争相观摩,自此,针灸学风行开了。王惟一仰天长叹,含泪道出一段往事。他少年闯荡江湖,日子并不好过,饥一顿、饱一顿,可学习技艺,丝毫不敢懈怠。师傅说,不吃饭可以,扎错针,就会要人性命!转眼数年,一日清晨,王惟一睁开眼,只见一张纸条:惟一徒儿,你艺已成,望以银针济天下,为师就如愿了。他含泪跪拜,自此,揣着恩师传下的一包银针,独闯江湖。因此,即使誉满天下,王惟一始终不忘师傅教诲:为医者,先为人,当以银针济天下!万幸的是,他遇到一位好皇帝,尊医重教,舍得投资,不必将此大任,让一个穷郎中独扛。可惜,靖康之变后,金兵索要珍宝,点名要一具铜人。不久,又被元军讹走。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召集天下能工巧匠,修复“天圣铜人”,终,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耗尽4年心血,才完成大业。忽必烈大喜,给他加官进爵,并将铜人移到三皇庙,细心保护。后世的明英宗、明世宗、乾隆,甚至同济堂药铺,都争相仿制,以求造福后世。千百年间,王朝更替,无论成王败寇,都不约而同,选择守护国粹。这一刻,他们成了同盟。何为传承?你死我活可以,让后世获益的,豁了命也要守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6、王惟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古代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和保护神,供各个行业的人供奉和祭拜,下面给大家列一列各个行业的祖师爷或保护神都是谁棉纺业:黄道婆算盘业:孔子纸店铺:文昌帝君造纸业:蔡伦墨业:吕洞宾笔业:蒙恬景泰蓝业:大禹木匠,瓦匠,石匠:鲁班铸剑业:欧冶子扎才业:鲁班,吴道子造伞业:荷叶仙师酒,醋,酱业:杜康竹匠:泰山扇业:齐桓公盐业:管仲相声:东方朔皮匠:白头佛小偷:时迁膏药:铁拐李莲花落:蓝采和铁匠:太上老君,尉迟恭花农:桃花仙子茶业:陆羽屠宰业:张飞印刷业:毕昇旅游业:徐霞客中医内科:孙思邈中医针灸:王惟一中医外科:华佗中草药行:李时珍中医妇科:陈靖姑馒头业:诸葛亮戏曲业:唐明皇吹鼓手:师旷看风水:郭墣度量衡业:伏羲,神农,黄帝裁缝刺绣业:黄帝,三皇,嫘祖玉器业:丘处机,周宣王制鞋业:孙膑,鬼谷子,达摩祖师占卜算卦:文王,周公,鬼谷子,玄武祖师蚕丝业:马头娘,嫘祖,三姑,黄道婆@今日头条 @头条号 @微头条 #我要上微头条# #我要上头条# #今日头条# #古代趣事# #民俗# #祖师爷#

7、王惟一生平经历简介

2012年,成都修地铁时发现了早就被盗掘一空的汉代“楚墓”,专家们痛心疾首,没想到里面却另有玄机,让人叹为观止!修建地铁时发现古墓,好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但2012年夏天,成都在修建地铁三号线时,发现的三处汉代古墓,却堪称奇迹,这就是“老官山汉墓”。初发现这座汉墓时,考古人员心都是痛的,夯土层破坏严重,每一座墓上都有多个盗洞,墓内也长期被水浸泡,情况不容乐观,只好进行抢救性挖掘。先是1号墓,正如考古人员所料,早已被盗掘一空,棺椁也被破坏了,散落在现场。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棺材下面,竟然有夹层!这是之前从没发现过的葬式,没想到,里面发现的东西,更是让人喜出望外。一重喜,发现大量漆器,不仅历经2000多年,还光亮如新,而且上面还有“景氏”字样,揭秘了墓主人的身份。据考古专家分析,这个墓葬群是西汉初期的,距今2000多年。从使用青膏泥到椁室里大量使用红色,都说明这是楚国人的墓葬,而景氏是楚国三大贵族之一,于汉初迁入关中,也正好与此相应,所以,这是景氏家族的墓葬。二重喜,出土了木牍50枚。经专家整理发现,木牍上面记载了西汉初期的官府文书和巫术内容,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这些还只是开胃菜,接下来被打开的3号墓,是中医界的宝贵遗产,因为出土了两件中医的无价之宝。第一件中医之宝是900多支竹简,上面记载的竟然是战国名医扁鹊和西汉名医仓公的医术,据分析,作者是仓公,这不仅证实了扁鹊医派的存在,更是把中医古籍的历史又提前了几百年。在此之前,中医历史早的古籍是《黄帝内经》,成书时间为西汉中期或更晚一点,而这部医书则把时间提前到了西汉早期。而且,其中的《脉书》就是《黄帝内经》的起源,后世因流传中的诸多原因,产生了多个版本的《黄帝内经》,这下可以正本清源了。中医人因此而热血沸腾,对这部医书进行了长达10年的整理和研究,形成了《天回医简》一书,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出版,2000多年前的医书再版,这简直就是个奇迹。第二件中医之宝是一个小漆人,高约14cm,人像表面刻绘了51条经脉,红色22条、白色29条,经脉上还有100多个腧穴,和标注着脏腑和穴位名称的文字,字小得要用放大镜才看得清,真不知道古人是怎么刻上去的。这个“经穴髹漆人像”,意义重大,众所周知,针灸铜人是宋仁宗命太医王惟一制作的,名“宋天圣针灸铜人”,据说早已流失日本,而国内现存早的是明代的仿品,“明嘉靖针灸铜人”。“经穴髹漆人像”直接把中国人体经穴模型的历史,提早了1000多年,配合一起出土的医书,这对中医界是多么珍贵的礼物啊。2号墓因为是在民居下面,所以开掘时间稍晚于3号墓,然而,它给人们带来的惊喜,一点也不输于1号墓和3号墓。从墓室大小和精致程度可以看出,2号墓主人的身份应该是这些墓葬里高的,同样是在夹层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织坊”。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蜀锦,起源于先秦时期,用染色的熟丝,织成各种色彩鲜艳的几何图案纹饰,以工艺复杂而闻名,然而,蜀锦的织造技艺,却在清代时期,因为战乱,除了天孙锦之外,全部失传。而2号墓发现的这座“织坊”里面,竟然有四架结构复杂、功能各异、比例缩小的提花机模型,还有造型各异的织工人俑,人俑上还标有分工。借助这些珍贵文物,失传了1000多年的蜀锦织造工艺就这样复活了,要知道,它能在50cm宽的织物上织就一万多根经线,织造的精细度连现代工艺都达不到,这又是一大奇迹!那么,在成都温热、潮湿的气候下,被盗损严重、长期泡水的墓葬,又是何以让这众多的珍贵文物,历经岁月而保存下来的呢?我们不得不感谢墓葬的设计者,并为他的设计而惊叹。这些墓葬的葬式在国内还是发现,这么多珍贵的宝物得以保存,全靠这特殊的墓葬形式。首先,在墓葬的外层是黏性、保水性都极好的封土,里面的椁室不仅由50多厘米厚的楠木板镶嵌而成,而且还用青膏泥包裹、再垫上厚厚的棕垫。青膏泥是楚人必用的墓室密封材料,考古上有句话叫:“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这“湿万年”,说的就是青膏泥。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这是个“夹层墓”。如果没有夹层,恐怕这些文物也早就无影无踪了。不知道当初的墓主人,是出于什么考虑,把这些文化价值很高的物品,藏得比自己都严实,但是,必须要感谢他的这种安排,留给今天的我们,这么珍贵的文化遗产。参与《天回医简》研究工作的中医学者柳长华,感慨道:“失传已久的稀世珍宝,在我们这个时代重见天日,简直就是个奇迹,这既是偶然,也是考古工作者们的辛苦付出和细致耐心的结果。”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让我们在忍不住为自己感到骄傲之余,发自真心地感谢先人留给我们的瑰宝,感谢考古工作者创造的奇迹!作者:孙妮儿编辑:剩草#头条群星8月榜##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