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桓武简介(彭桓武的事迹)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2 07:14:12 浏览
1、彭桓武的事迹

1995年一天,一个衣着邋遢的小老头,正看人下棋,一个男人走近他,毕恭毕敬地说:“彭老,您获大奖了!”小老头一脸淡定和不舍地离开了,留下老头们,惊讶地面面相觑。这个衣着邋遢的80岁的小老头,脑袋上顶着斑白的乱糟糟的头发,他每天都会定时来到马路边,挤在一群老头们中间,观看别人下棋。老头们只知道他有个儿子,远在国外,老伴去世多年,是个孤老头。可是,老头们不知道,他竟然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国核潜艇和两弹奠基人彭桓武。1995年,他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100万元,但是,视金钱如粪土的彭桓武,转手就全部捐给了在核试验中受到身体伤害的同行们。彭桓武原名彭梦熊,他的母亲生他时,梦见一只小黑熊破门而入,于是,便给他起了这个名字,后来,才改名为桓武。1931年,聪明好学的彭桓武考上了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他远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系,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恩。学成后,他到薛定谔的研究室工作。薛定谔对他十分青睐,还特意给爱因斯坦写了一封信,夸赞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年轻人,不仅懂得很多,领悟能力还特别快。爱因斯坦决定见一见彭桓武。然而,还没来得及见面,彭桓武便于1947年回国任教了。进入50年代,他成为中国原子能物理和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动力的领导者与设计者。但是,在科研方面贡献惊人的彭桓武,在生活中,却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他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不懂人情世故,对名利,金钱,权力不感兴趣,连军、师、旅、团的级别,谁大谁小,都搞不清楚。他的忘性很大,经常丢三落四,但是,他背诵复杂的物理定律却快,而且,永远也不会忘。醉心于科学研究的彭桓武,竟然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大龄青年的行列,一晃43岁了,还是孑然一人。1958年的一天,彭桓武被父母叫回了家,他匆匆忙忙地从实验室赶了回去,风尘仆仆,依旧不修边幅,邋里邋遢。一进家门,就看到一个相貌秀气的姑娘,彭桓武马上意识到,这是家人要给他介绍对象。这一次,彭桓武没有排斥,相反,他对这个姑娘一见倾心。彭桓武深知自己的生活能力很差,见面后,就给姑娘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种种缺点都一一罗列了出来。出乎意料的是,姑娘回了一封诚恳的信,信上写道:“你不会洗衣服,我会,你不会做饭,我会,你不懂人情世故,我懂,你对金钱权利没有兴趣,我也没有兴趣。”两个月后,两人结为夫妻,从此,彭桓武像变了一个人,衣服也整洁了,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夫妻二人感情很好,从来没有红过脸,能娶到如此贤惠的妻子刘秉娴,他认为是自己的福气。妻子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不论是生活起居,还是衣食住行,统统不用他操心,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中。然而,幸福甜蜜的婚姻生活,只维持了19年,1977年8月,刘秉娴因操劳过度,患上肺癌,撒手人寰了。妻子的离去,给了彭桓武沉重打击,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躺在床上7天7夜,拒绝和人交流。后来,还把妻子的骨灰藏在花盆后,仿佛妻子从来都不曾离去。此后的彭桓武,又回到了结婚前,他不修边幅,脸上的微笑,也从此消失。彭桓武从小受父亲彭树棠影响,喜欢写诗。每当夜深人静,对妻子的思念便开始蔓延,他便会铺好白纸,用笔写下一行行小诗,表达着对妻子的浓浓的爱意和思念:“这一世,我为国,你为我……”写着写着,竟然就成了一部诗集。此后的20年,彭桓武辞去所有社会职务,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年近70,他才开始学着做饭,但是,无论怎么做,都做不出妻子饭菜的味道。2007年,彭桓武在北京病逝。病逝前,把所有的积蓄就捐了出去,甚至家里的一本书,一个板凳,都交代了去向。他还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部门进行医学研究。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和妻子合葬。他仿佛要抹掉自己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痕迹,但是,他却无法抹掉他在人们心中的记忆,无法抹掉他为祖国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夜深人静,人们仰望星空,会看到深邃的天空中,那颗闪烁着光芒的小星星,它的名字叫“彭桓武星”,编号是48798. #头条历史# #故事# #我要上 头条# #头条#

2、彭桓武子女

“没人敢对中国动武!”一个名字被绝密了28年后发声,给了中国人在世界发声的底气。只有通过磨难才能获得伟大的成就,因为磨难是接近真理的必经之路。任何一个伟人的出现,他一定是经历过重大磨难。于敏,一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他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他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年仅12岁的于敏看着自己的家乡天津沦陷,看着身边的亲朋好友残忍的被日军杀害,这个少年,在心里暗暗的下了一个决心,那就是让祖国变得强大。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完全小学(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第一小学)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1944年于敏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成功考上了研究生。在胡宁等几位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这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从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物理学家中,他是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于敏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当时中国的设备更无法可比,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1965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9月,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计算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总结经验,带领科技人员又计算了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10月下旬,于敏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而日积月累的疲劳,使于敏的身体积劳成疾,无数次的晕倒和无数次的站起来,在于敏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支撑着他,那就是 让祖国强大起来。终于在所有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1967年的夏天,第一颗氢弹爆炸实验成功了!这一消息无疑是让全世界震惊的!无疑是让全世界对中国会有一个崭新的认识!我们的氢弹爆炸成功速度比美国快了将近五年时间,这无疑也对美国有了一次强有力的打击!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3、彭桓武人物介绍

【我做的事比他们都少得多】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颗氢弹空投试验成功。然而,对于个人贡献,“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一直保持谦虚、低调。他说:“我做的事比他们都少得多,‘两弹一星’主要组织人是钱三强,实际受苦受难比较多的是王淦昌,我只能拿笔杆子在纸上,独立地去看他们的工作做的对不对。”来源:2020.2.28 CCTV国家记忆微信

4、彭桓武的简介

1985年春,新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彭桓武,正在公园里散步,一个见习女记者突然拦住他问:您当年为什么回国?彭桓武转身,怒视着这个20岁出头的女孩说:“你这个提法不对!你应该问为什么不回国?”在80年代中期,“为什么回国”是个很时髦的话题。因为,当时有很多年轻人第一次走出国门,开眼见到西洋景后,一去不复返。所以,有一些人开始对老一辈科学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科研条件感到不解,不明白他们当年为什么要回来?彭桓武的态度却让见习女记者眼圈一红,不知该如何继续接下来的采访。彭老看到女孩好像要哭,有点无奈地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小姑娘,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学成归国是每一个海外学子应该做的,学成而不回国、不报效国家,才需要问为什么?”“我是中国人,我有责任用自己的所学之长,来建设国家,使她强盛起来,不再受列强的欺负。回国,是我的责任,它需要理由吗?”彭老的这两段话说得十分透彻、明白,女孩一下子就领会了其中的意思,含着泪向他鞠躬,感谢他的教诲!彭桓武,他的名字和中国的第一座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等紧密相连,一生中充满了传奇色彩。1915年10月6日凌晨,长春县知事彭树堂的夫人正倚在床上、闭目养神。恍惚中,她看到一头憨态可掬的小熊突然闯入长春县衙,在院子里逛了一圈后,又悠哉游哉地离开了。梦醒了,怀胎十月的彭夫人顺利诞下一子,给孩子取名梦熊,大名彭桓武。彭树堂,湖北麻城人。1897年以举人身份被张之洞举荐到日本求学,1904年调到延吉任通判。彼时,日俄战争爆发,彭树堂身为涉外主官,多次和日本人斗智斗勇,力保延吉不落入敌手。彭树堂有一颗热烈的爱国之心,常常教育孩子不要忘记外辱之痛,报效祖国。1931年9月,彭桓武刚入清华大学就读,却突然接到噩耗。就在他入学后的几天里,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他在长春的家园被日寇占领了!哥哥彭梦佛也在北京,找到弟弟后,两人抱头大哭。彭梦佛告诉弟弟:我要去当飞行员,用炸弹炸死日寇。彭桓武说:我身体不好,没法上前线。哥哥说:就是战死,我也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弟弟说:我就是自杀,也不会让日本鬼子抓住我。兄弟二人又是一顿痛哭,彭梦佛决定投笔从戎,并告诉弟弟:“上前线有我,你安心读书,把知识学好,以后哥哥用你造的炸弹杀鬼子!”兄弟二人击掌为誓,洒泪而别。彭桓武从小就心脏不好,不能剧烈运动。所以,当他知道自己无法像哥哥一样上战场的时候,就下定决心,科学救国!1935年,彭桓武回到长春,见到父亲彭树堂。此时,长春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日本人,父亲彭树堂拒绝日本人的招揽,闭门在家。父子相见,唏嘘恍如隔世。盘桓数日后,彭桓武需赶回清华大学,拜在周培源先生的门下。父亲送他,路过长春衙门的时候,彭桓武又看到了熟悉的楹联:“衙作禅堂心作佛,民为眷属国为家”,这是父亲的亲笔。看着身着长袍、孑然独立在衙门口的父亲,彭桓武明白了他的深意。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彭桓武还在清华刻苦学习。在当时的清华、北大,有许许多多和彭桓武一样心系家国的学子!日益深重的民族灾难、自强不息的学者风骨,都在教育着、激励着万千学子,为家国强盛而读书,为救亡抗日而读书,为了雪耻洗辱而读书!在数学、物理方面天赋极高的彭桓武,先被西南联大聘为理化系教师。不久,又被导师周培源推荐到爱丁堡大学,师从德裔教授马克斯·玻恩,学习理论物理学。马克斯·玻恩是当时前沿的物理学家,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就是他的学生。在马克斯·玻恩的门下,彭桓武贪婪地吸收着世界先进的物理知识,日进千里。他的过人天赋引起了玻恩的惊讶,甚至多次在和爱因斯坦的通信中,“炫耀”自己收了一个聪明的中国学生。1940年,顺利拿到哲学博士学位的彭桓武,被导师推荐到薛定谔的门下。1946年,在两大导师的教导下,彭桓武不仅顺利拿到科学博士学位,还跟玻恩、薛定谔合作,成功解决多个课题,享誉西方科学界。彭桓武的朋友,爱尔兰姑娘鲍文曾问他:“二战结束了,你可以做教授,你还会回去吗?”姑娘的心意昭然,彭桓武沉默了一会儿,却说:“我永远只属于我的祖国——中国!”1947年秋,在声望盛的时刻,彭桓武婉拒了两位大师的挽留,毅然选择回到祖国。因为,他一直都记得,自己曾对哥哥承诺要给他造炸弹;他还记得,在长春衙门前父亲那孑然独立的身影....祖国,才是他朝思暮想的热土!所以,你若问他为什么要回国?他怒目以对:为什么不回国?可是,你若问他一生中幸福的是什么时候?他却会温柔地说:当我踏上祖国大地的那一刻!#历史回眸##抗日战争##彭桓武简介#

5、彭桓武简介和事迹

“两弹一星”功勋彭桓武: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彭桓武1938年远赴英国留学,成为量子力学奠基人马克斯·玻恩的学生,获得过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玻恩对这位中国学生欣赏,曾给爱因斯坦写信说:“他比其他学生更聪明能干,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后来,彭桓武被推荐进入薛定谔的理论物理所工作,薛定谔也对他喜欢,给爱因斯坦写信说:“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年轻人学了那么多,知道得那么多,理解得那么快!”但是,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彭桓武会在欧美创下一番事业的时候,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帮助一穷二白的中国发展自己的科学!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放弃了国外那么优厚的条件、光明的前途而选择回国时,彭桓武说了一句话:“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这句简单的话,让今天的多少人汗颜!回国后,彭桓武加入到了新中国的科学研究中,成为“两弹一星”功勋人物。2007年2月28日,彭桓武病逝,享年92岁。#有哪些为国做过贡献的科学家##两弹一星#

6、彭桓武教授

培养物理学家的物理学家彭桓武,不会洗衣做饭,43岁才结婚,80岁捐赠一百万奖金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住在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小区里,瘦骨嶙峋,没什么特殊爱好,就喜欢没事的时候在路边看别人下棋,看得很入神,一看就是半天。从外表上看,他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老年人,但是熟悉他的人知道他的名气十分响亮,因为他是一个能让氢弹爆炸的两弹元勋。#传奇人物 #时代楷模 #榜样的力量 #向英雄致敬 #人物故事

7、彭桓武的照片

大家别吝啬,为两弹元勋(彭桓武)点100000个赞[赞],他是吉林长春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放弃英国优厚的待遇,回国效力,一辈子埋头苦干,不计个人得失,不贪图金钱权力。参与和领导了中国原子能物理和原子弹、氢弹以及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周光召、黄祖洽等一批优秀人才。彭老是国家的栋梁,是民族骄傲,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一样的一批两弹元勋,我们才能挺直腰杆;今天,世界科技和军事迅猛发展,我们更需要两弹元勋的那种精神和力量。无论何时,国家安全永远是第一重要的,让我们共同向彭桓武以及广大科学家致敬,他们才是21世纪的“国宝”,才是值得我们追捧和点赞的“明星”!

8、彭桓武个人简介

1958年10月,43岁的彭桓武接到家人口信回家一趟,从实验室出来他就直接进了家门,抬头便看到一个陌生姑娘。他心里咯噔一下,肯定是家人安排相亲。1915年,彭桓武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当县长。在家庭的熏陶下,他自幼就很聪慧。虽然小时候一直体弱多病,但他好学上进。15岁,他离家到北平上学,曾经连升三级。16岁,他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与钱三强是同学。当时的老师,因为他年纪小又聪明,都格外关照他。23岁,他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资格,到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成为玻恩的得意门生,玻恩是爱因斯坦30年的老朋友。他获得博士学位后,导师把他推荐到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所,在著名的科学家薛定谔的理论物理所工作,薛定谔对青睐他,经常夸赞。照这样发展下去,有业界大佬保驾护航,他在国际物理学领域脱颖而出只是时间问题。但是,他却从未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1947年,他去参加比利时的大学教授会议,专门绕到法国去看望老朋友钱三强,两人针对局势彻夜长谈,相谈甚欢。后两人约定一起回国。彭桓武留在英国前途会很光明,但是他早已下定决心回国。当时,找到回国的轮船舱位很困难,他几次都以失败告终。后来,他找到一个科学家朋友,帮他在运兵的船上找了一个舱位,他才踏上回国的轮船。回国后,他作为理论物理研究的佼佼者,被委以重任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当时的工作是严格保密的,意味着参加人员要放弃在世界物理学界的地位和发展,不能公开发布论文等。彭桓武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加入。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邓稼先,郭永怀的名字响彻华夏,彭桓武却似乎被人遗忘。对此,他却从不在意。他说:“我做的事情比他们少多了!”“两弹一星,我不过是在那玩了一玩,真正受苦受累的是他们,我就是拿着笔杆子,看看他们的工作做得对不对,相当于一个把关的作用。”他这一番话太谦虚了,所有实践的基础都来源于先进的理论知识,这些与他的贡献密不可分。两弹一星成功后,他默默回到研究所,继续埋头搞着自己的理论研究。外人看来他是天赋过人,实际上他比别人都要勤奋。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因为如此,他43岁还未婚。家人也一直为他犯难,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懂人情世故,并且他忘性大。他虽然能记住复杂的物理数学公式,却记不清身边同事的名字。1958年10月,他接到家人口信,要他回家。他从实验室直接回家,也没有收拾,进了家门,看到一个陌生的姑娘坐在桌前。他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家人安排的相亲对象。姑娘叫刘秉娴,两人谈得很投缘。后来,他给姑娘写了一封信,先表达了自己的心意,然后罗列了自己的缺点:不会洗衣,不会做饭,不懂人情世故,对金钱权势没兴趣。姑娘的回信有意思:你不会洗衣服,我会;你不会做饭,我会;你不懂人情世故,我懂;你对金钱全是没有兴趣,我也没兴趣。两个月后,彭桓武和刘秉娴结婚。有了妻子的照顾,婚后的他衣服整洁,下班后按时回家,脸上笑容多了,整个人状态更好。两人婚后感情很好,从不吵架,只是这幸福的生活仅仅维持了19年。1977年8月,妻子患上肺癌永远离开了他,彭桓武深受打击。妻子走后,他似乎又变回了曾经的邋遢模样,衣服混着穿,袖口已经很久没有洗,不分早晚的跑到实验室。很多朋友劝他,再找一个人照顾自己,他拒绝了。很长时间后,他慢慢走了出来,把精力全部集中到科研工作上。工作之余,他慢慢学会自己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1995年,80岁的彭桓武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100万元。他叫来助手,想把这笔钱分发出去。他说:“我衣食无忧,家里花不了多少钱,多一天也就吃一个鸡蛋,要那么多钱做什么?”“有不少早期参加核方面工作人员健康受损了,也没有得到什么奖励,不如把这些奖金分给他们。”后来的100万全部用来帮助那些在核工作中受到伤害的人,1996~2004年,这笔钱共帮助了35名健康受到损伤的工作人员。2007年2月28日,彭桓武因病辞世,临终前他立下遗嘱,后事从简,与妻子合葬,并将毕生积蓄近50万元全部捐赠给中科院理论研究所,还嘱咐将自己的遗体器官捐赠给医院进行研究。@Veeyn 彭老是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一生淡泊名利,把毕生精力用于祖国物理事业。那个时代的科学家值得敬佩,他们发自内心的爱国,不顾一切地为国做贡献。对于自己却要求甚少,“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即可。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科学家,国家才得以迅速发展强大。他们值得我们永远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