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简介(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2 07:26:08 浏览
1、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

看柏杨的资治通鉴,才知道一个情况,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人公邹忌不是啥好人。田忌赛马的故事我们也知道,他们两同处一个国家,田忌是大将军,邹忌派下属冒充田忌的下属拿了240两黄金去街上找算命先生测算,是否大事可期(造反),然后前脚算完,后脚邹忌派人就去抓算命先生。然后田忌知道了,带兵去抓邹忌,后的政治斗争中,田忌输了,哎,小时候的课文,我还以为邹忌是个好人呢?田忌也不错,哎斗争无情啊。[捂脸]#阅读的温度#

2、邹忌讽齐王纳谏读音

齐国三王,典故频出提起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大家很容易想到“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想起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名相管仲。喜欢历史或文学的人,当然还知道“一鸣惊人”“门庭若市”“田忌赛马”“围魏救赵”“滥竽充数”“鸡鸣狗盗”“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事钟无艳 无事夏迎春”等典故或文学作品也都与齐国有关。说起这些典故或文学作品,大家自然会想到对应的历史人物,比如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淳于髡(kun),邹忌,田忌,孙膑,孟尝君等。但这些历史人物之间有什么联系,相信很多人并未专门研究,在此予以梳理,方便大家加强理解。齐威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齐威王名田因齐,生于公元前378年,卒于公元前320年,是田齐国(区别于之前的姜齐国)的第四任国君。与他有关的典故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相传齐威王继位初几年,一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不理朝政。大臣淳于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淳于髡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找到齐威王,说三年前有一只大鸟飞到王宫,既不鸣叫,也不飞翔,国人都很奇怪,不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齐威王明白淳于髡想表达什么意思,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自此之后,齐威王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再贪恋酒色,而是勤于问政,礼贤下士,选贤任能,振奋朝纲,国运从此蒸蒸日上。政治上,齐威王听取邹忌建议,广开言路,积极纳谏,朝堂之上形成了“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军事上,齐威王任用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平时重视练军,战时重视技战术的灵活运用,终采取“围魏救赵”之计,大败魏国,巩固、确立了齐国的强国地位。齐宣王: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齐宣王名字田辟疆,生于约前350年,卒于前301年,是齐威王的大儿子,也是田齐国的第五任国君。史载公元前312年,齐宣王杀王后,娶史上“四大丑女”之一的钟离春(后人称为“钟无艳”)为后,同时又纳美女夏迎春为妃。别看钟离春相貌奇丑无比,但却有才。据称齐国每遇大事、难事,无法决断时,齐宣王都会找钟离春问计,后总能迎刃而解,化险为夷。当然,朝堂没有大事时,齐宣王又会找夏迎春寻欢作乐。这种男人,是不是很渣?与齐宣王有关的典故还有“滥竽充数”,下文详细讲述。齐湣王:欲并周室,自称“东帝”齐湣王是齐宣王的儿子,也是田齐国的第六任国君。齐湣王是个有抱负、有野心的国君。史载齐湣王即位后,即与秦国展开争霸斗争。先后发动了垂沙之战,大败楚国,从此楚国不得不依附于齐国。齐秦函谷关之战,齐国大败秦国,迫使秦国割地求和。后来,齐国又吞并富有的宋国,齐湣王自称“东帝”;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并周室,自称天子。孟尝君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其父田婴是齐宣王的弟弟。齐湣王时期,田文为齐国宰相,门下宾客数千,包括各行各业的“高精尖”人才。著名的“鸡鸣狗盗”典故就发生在田文被困秦国时期。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故事,说的就是齐宣王喜欢众人联合吹竽,而齐湣王喜欢听人单独演奏,南郭先生因无法装模作样溜之大吉的故事。由于连年的穷兵黩武,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带领五国联军攻破齐国七十二城,齐湣王出逃莒城,后被楚国将领淖齿所杀。值得一提的是,曾经闻名诸侯的孟尝君田文,在齐湣王后期因受“田甲劫王”事件影响,受到齐湣王猜忌,被迫逃出齐国,从此开始了反对齐国的后半生流亡生涯,结局同样令人唏吁。小微说史#邹忌讽齐王纳谏简介#

3、邹忌讽齐王纳谏简介50字

古代男子做官也是不容易,不但工作要干好,相貌也得帅。当然了,只要长得帅,工作会被默认干得好,动辄身居高位,大权在握。所以古代男子对于外貌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女子。古代男子熏香、化妆、护肤是一条龙走起。在《史记•佞幸列传》中,司马迁就写了汉代善用美色换取帝王宠爱的官员。汉惠帝时的闳孺,深得皇帝喜爱,能和汉惠帝一起入睡起床。在官员们中也流行穿戴好看的饰品帽子,认真打扮,希望皇上也能多注意下自己。汉文帝时的邓通就更牛,没啥特长,但是人家豁得出去。汉文帝得过毒疮,邓通主动给他舔舐,吸出脓血。后来太子来看他,他让太子给自己舔毒疮,太子面露难色但还是做了,觉着惭愧也记恨上了邓通。邓通也没少从汉文帝这里拿好处。我们上学时学过一篇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面描述邹忌身材高大,外形俊朗,就这他还要问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谁好看啊?”妻子说没你好看,他还不放心要去问小妾,得到同样的回答后,又去问客人,总之都要说他帅才满意。当他看到徐公真人时,才知道自己差得远了去。后得出一个结论,身边人是为了哄我开心,或者有求于我才这么说的。回头上朝又把这事儿给齐威王讲了一遍。齐威王没觉着他一个大男人,整天在乎自己美不美是不是有问题,倒是从他这里意识到要能听得进谏言才好。你看,换作现在,一个男人要和你的上司说这种话题,是不是有点奇怪。到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在男子中开始刮起一阵“熏香风”。魏文帝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他爱香到什么程度呢?《三国志》里面有记载,魏文帝要出门,在上马时,马儿因为不喜欢他身上的香气,咬他的膝盖,文帝大怒下令杀了马。各种香类制品都要来一套,香丸、香饼、香膏等等。像是大户人家,厕所里都要熏香。而曹操的养子兼女婿——何晏,是“五石散”的忠实迷弟。这种药物服下后,由于药性燥热,会让人全身发热。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这其实是慢性中毒。但何晏却大力推广,认为这是一种“补品”可以强身健体,耳清目明。很多人也跟风一起吃,结果不少人因此致残死亡。而且何晏喜欢化妆,《魏略》中有记载,他的散粉一直拿在手上,时刻准备补妆并且保持优雅的姿态。南北朝的贵公子中,更是流行剃须修容,一定要做一个外表精致的男孩子。这不是和现在的爱豆小鲜肉一样吗?都说潮流是一个圈,古人其实是走在时尚前列的。#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4、邹忌讽齐王纳谏背景资料

公元前341年,大将田忌在马陵之战中,杀庞涓,俘太子申,大获全胜。在回国途中,齐相邹忌却诬陷他谋反,准备派人捉拿他。军师孙膑劝道:“干脆反了吧。”齐相邹忌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为我们熟知。他颇有才干,然而心胸狭窄,素与田忌不和。门客公孙閈(han)看出主公心思,献策道:“主公何不推荐田忌伐魏呢?胜则您有运筹之功,败则田忌即便不战死,您也有理由置他于死地。”邹忌深以为然,转身就向齐威王建议让田忌领兵伐魏。然而出乎邹忌意料,田忌在军师孙膑的辅佐下,对魏国三战三捷,在马陵之战中甚至斩杀魏国主将庞涓,俘虏魏太子申。如此惊天大功,让邹忌深感地位将不保,便找公孙閈商量对策。公孙閈略一思索,便一揖到地,说道:“恭喜主公除一心患。”邹忌不解,问道:“公孙先生为何取笑于我,我计不成,喜从何来?”公孙閈微微一笑说道:“自古功高震主而不知谦逊克己者,他们的下场怎样,主公可曾知晓?我有一计,可安主公之心。”邹忌一想,大喜,便令公孙閈全权负责此事。公孙閈看人是很准的。《田忌赛马》记载“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就是说领军大将田忌常与齐国的诸位王子赛马,押注很大。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有个罪名叫“边将结交近臣-图谋不轨”,这位到好,直接跟各位王子打成一片,这是想干啥?此外,他赛场上用计赢齐威王,让齐威王下不了台,领导不要面子的吗?而齐威王也是个暴脾气。《史记》记载:一天,齐威王在殿内弹琴,邹忌也好弹琴,循声而至,称赞齐威王琴弹得好,然而齐王竟拔剑大怒。因为弹琴被打扰,就拔剑相向,可见齐威王喜怒无常,君心难测。公孙閈仔细分析两人性格特点后,料定齐威王早对田忌不满。于是遣人带十两黄金,大张旗鼓的在闹市找人占卜,说道:“我乃田忌麾下,田将军三战三捷,威震天下,现欲举‘大事’,你给我算算能否成功?”占卜者一听,都吓尿了,正要逃走,就被公孙閈安排好的人逮捕,押到齐威王面前告发田忌。果然齐威王大怒,根本不经调查就传令调兵护卫国都,只待田忌一到,就要将其拿下。田忌毕竟在齐国高层混了这么多年,在路上就得到了消息,他那是一个冤啊。军师孙膑也是十分愤慨,分析形势后劝田忌道:“将军,我知道您的冤屈,此去恐凶多吉少,不如我们如他们所愿,‘清君侧’。”田忌大惊说道:“先生,我方寸已失,不知该怎么做了。”孙膑分析道:“将军万万不可解除武装返回齐国,一旦没了强军作为后盾,将军便成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田忌不语。孙膑接着说道:“事到如今,将军应该留下老弱疲兵守住‘主地’,此处道路狭窄,易守难攻,即便是这些老弱疲兵也能以一敌十,如此我军粮道后路无忧。”“然后,将军率领精锐之师背靠泰山,左邻济水以为屏障,右有齐长城天唐作为倚靠,辎重便可直达高宛,您只需以精锐骑兵配合车兵进攻国都临淄的雍门,则大事可成。”田忌听后,仍然摇摆不定,还在奢求齐威王能够回心转意,从而错失了机会。田忌直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才下定决心起兵自保。然而此时,他手中只剩下自己的私兵。果然,田忌率私兵攻临淄大败,只得逃亡楚国。直到多年后,齐威王驾崩,齐宣王继位才为田忌昭雪冤屈,将其召回齐国。然而此时的田忌已垂垂老矣,一代名将可惜可叹!@灰灰文史铺子这则故事记载于《资治通鉴》、《战国策》中,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做人要低调。田忌身为领军大将,不思谦虚谨慎,却结交权贵,还不给领导台阶下,即便没那个心,也必然引人猜忌。庄子曾说:“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所以为人处世,应懂得收敛。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二、行事要果决,拒绝内耗。田忌得孙膑妙计,却瞻前顾后,迟迟下不了决心。拖到性命攸关才行动,然而时机已失,必然失败。所以我们做事不能等想好了再动手,往往想着想着,就没有然后了。事情干起来,其实就成功了一半。事情是想不清楚的,只有我们立刻开始行动,然后在行动中不断思考,动态地完善,才能做成事。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我是@灰灰文史铺子 ,分享历史小故事,以史鉴今。

5、邹忌讽齐王纳谏简介及翻译

今日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聊聊数语,讲述了一个勤于思考的谋士形象。《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两汉时期刘向的作品,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推而广之,作为个人不是也一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吗?父母爱子,所以会夸;妻子爱我,当然也会顺我;儿子爱我,肯定也会赞扬我;周围我喜欢的人,自然不会说我的不好;而那些我不喜欢的人,我会自觉的屏蔽掉他们。所以说,人都是活在自己想看到的世界里,境由心造可能也就是这个道理。话说回来,每个人想听到自己真正的缺点是多么不容易,虽然年年都有民主集中制,但是都是走走样子而已,以后看到自己的缺点,需要换成闻过则喜的心态,我的余生不多了,好好爱自己,就应该包括爱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创造一个更的自己!#邹忌讽齐王纳谏简介#

6、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简介

为什么我们会上当受骗?因为我们只想听好话,不愿意去面对自己内心贪念某种好就是恶的开始。我们所有的人都喜欢听到别人的表扬,听到别人的赞扬。但是如果我们身边的所有的人,都对我们只说好话,不说批评的话,不管是同事朋友还是你的员工,每天都是阿谀奉承拍马屁,那这个时候你就要小心了。过去老子道德经里面有句话叫: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其实在《战国策》里面有一篇文章,讲了《邹忌讽齐王纳谏》,这里面讲了一个故事。邹忌长得帅,但是他对面有一个也是长得帅。有一天他就回去想问一下他的,看你到底是谁帅?他问他的妻子,我跟对面那一个男的谁帅?他的妻子就跟他说当然是你帅。后来他又问到他的小妾,他的小妾依然说先生,当然肯定是你帅。然后他又去问到他的门童,门童也说先生肯定是你帅。邹忌气不过,第二天早上跑到对面去看,原来才发现这个人其实的帅(比自己帅)。后来完了他就跑到齐王那里去,就跟齐王讲讲了这个故事。他就跟齐王说,他说你身边的人(要注意),他都只会对你说好话,不会和你说坏话(骗你),他会让你看不到真实的东西。他说你看一下,齐王很生气,他就把这个故事讲给齐王听。他说我的老婆是因为爱我说我,我的小妾是因为依附于我说我。我的门童他是有有求于我,才说我长得话帅,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官,一个一个普通人,小小的令官,可是你掌管了这个国家,那有多少人依附于你?有多少人要有求于你?所以每天你听到的声音他不一定是真实的。因为朝廷里面有人天天跟齐王拍马屁,邹忌就用这个故事说给我们的齐王听,所以这个就叫《邹忌讽齐王纳谏。在战国策里面是很有名的典故,然后我们每一个人也是一样的,总喜欢听好听的话,那么用佛学里面讲的就是所有的妖魔鬼怪,都化成你喜欢的样子,在你的面前出现。再看一下西游记里面是不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总是被那种好话去迷惑了我们的心智,我们要跳出这个叫什么语言的框架(清醒),要去看到这个事物的本质,希望这个故事对大家都是有所帮助,有所帮助,分辨一下身边的人到底是有求于你,是依赖你还是爱你,我们去看到事物的本质。谢谢大家,认为胡老师讲的有道理的。感谢点击转发。

7、朗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无第一,文人相轻。自称自赞的言行不会受到认同。这是人性,也是现实。建议读一读汉刘向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体会一下吾与徐公孰美的问题。

8、邹忌讽齐王纳谏详细讲解

相信大家都学过两篇课文第一篇叫《田忌赛马》第二篇叫《邹忌讽齐王纳谏》当然,这两篇都是经典,但是今天就说点你不知道的干货。田忌是齐国名将,邹忌则是齐国的名相,只不过这两个人不和,邹忌看不惯田忌,想办法坑了田忌一把,吓得田忌百口莫辩,只好逃到了楚国避难,一直到齐宣王继位才成功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