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尊的简介(何尊卷珠帘)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2 09:25:09 浏览
1、何尊卷珠帘

上古青铜神器何尊为何这么牛?公元1963年8月的一天晚上,天上倾盆大雨而下,把屋后的土崖冲塌了,村民陈堆担心大雨把后院墙冲毁了,就冲到大雨中查看,这一看不要紧,在电闪雷鸣之中,他看到土崖上出现了一个鬼脸,他的魂还要吓掉了。他赶紧回到了屋里,生怕那个鬼魂追来。等到第二天,天气放晴,他这才大胆地前来查看。结果发现了一件青铜器,当时他并不在意,就把这件青铜器当成一件家什收了起来。这就是后来成了宝鸡青铜博物院镇馆之宝的青铜器——何尊!那国之重宝何尊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里面还有一段相当曲折的经历。何尊在电闪雷鸣之中显世,足以证明其的出身不凡。1965年的某一天,陈堆由于家庭经济捉襟见肘,不得已,把这件上古神器当成一般的铜器,交到了废品收购站,换得三十元现金,勉强度日。至止,这件国之重器在没有被人发现之前,就一直待在废品收购站的阴暗的角落里。也是公元1965年的某一天,也到了国宝该显身的时候了。这一天,宝鸡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佟太放来到玉泉废品收购站。他这个人有个习惯,没事的时候,他总爱在废品收购站看看,看能不能淘到什么宝贝。你还别说,就因为他这么个看似不着调的闲逛,竟然在这里发现了惊世宝物。他与国宝何尊在这儿相遇了。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它总会在某一个你不经意的瞬间绽放出绚丽的火花。佟太放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件青铜器,他抚摸着这件造型雄奇的青铜器,声音颤抖地问道:“四道扉棱,天圆地方!这东西是从哪儿收来的?”废品站负责人随口应道:“上个月,贾村塬西街老陈家送来的。”这是一件造型奇异的“青铜尊”,高约40公分,圆口方体,尊身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体侧有四道大扉棱装饰,整体造型浑厚古朴,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后经专家确认,这件铜尊出自西周早期,是用于祭祀时盛酒用的酒器。而铜尊上的兽脸,则是传说中的“饕餮”。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青铜器常见纹饰,专家因而称其为“饕餮铜尊”。当时,何尊虽被发现,但还未真正发现其历史价值,又等了十年,对于已经在尘土中被埋没上千年的何尊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再等等,也不是事儿。也就是1975年,国家要组织文物外展,这件铜尊被选送到国家博物馆。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负责筹备,饕餮铜尊因其造型精美,被选送至国家文物局。马承源先生在为饕餮铜尊除锈时,发现铜尊内胆底部平坦,他意识到,底部可能有铭文!果不其然,去除蚀锈后,12行122字的铭文显现出来,一段被历史尘封的故事展现在世人眼前。三千多年前,西周,周成王召见了一个叫“何”的贵族,劝勉道:“你父亲追随周文王建功立业,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一方国土!”“何”奉王命铸造了这件青铜尊,记载了父辈和成王的功绩,及成王对自己的告诫。青铜器上的“余其宅兹中或”几字中,“或”是“国”的本字,即本义是国家。所以“余其宅兹中或”就是“余其宅兹中国”,大意是我要在国家的中心管理天下!这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早的文字记载,这里的“中国”一词的意思是国之中央。从此,何尊的历史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了。它是一件真正的上古神器,它把“中国”两个字的出现提早了三千年!它的铭文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可相互证,起到了证实补史的作用,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何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华夏文明五千年,何尊独领三千载!

2、何尊的简介照片

何尊,是陕西人制作并出土于陕西、收藏于陕西。何尊铭文,只字未提洛邑。提出“宅兹中国”的周武王,以及后代三百年里的历任周王,均宅兹镐京,何曾宅兹洛邑?[呲牙]为什么不直接做成武王雕像?不更直接吗?老何只是个匠人,哪有武王威武?#何尊的简介#

3、何尊个人资料简介

何尊上的“宅兹中国”,是武王而不是成王说的。但即便洛阳人也承认,雒邑是武王死后周公才修的。武王怎么可能在一片荒地上“宅兹中国”呢。而且,只有镐京才有资格称为京室,“京室”怎么可能是雒邑。至于“成周”,并不是雒邑的同义词。如果雒邑地位真这么高,在西周时就应该称为雒京、京师了,可西周京师却一直是镐京。

4、何尊简介

【文化兴国运兴丨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上下五千年,“中国”之称从何而来?在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物中,能否找到“中国”早的出处?2023年6月1日,总书记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展厅中陈列了一件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它的内底刻有铭文“宅兹中国”。早在2020年,总书记曾溯古言今,“中国”二字早见于这件在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上。更多资讯请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5、何尊现在哪里

国宝“何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