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马人拍摄时,女主丛珊拍了好几条都没过,直接哭了:“导演,能不能把茂哥的胸毛给刮了,不然我不敢抱他。”朱时茂当即就喊:“使不得,导演刀下留毛啊!”《牧马人》是1981年导演谢晋拍摄的一部成功的电影,这部电影在当时的年代几乎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却创造了一个票房的奇迹。人们拿着几毛钱来看一场电影,终却有1.2亿的票房收入,可见当时这部电影多么的受欢迎,有多少人走进了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才会有1.2亿的票房啊!要说导演谢晋眼光也真是独特,《牧马人》是根据作家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改编的,张贤亮把版权卖给谢晋之后,他自己并没有亲自改编剧本。不过这可难不倒谢晋,凭着他多年的演艺圈的关系,帮他改编剧本的是著名作家李準。剧本改好之后,下一步主要的就是演员的确定了。谢晋千挑万选,终选了两位在当时并不十分出名的演员。一个是朱时茂,当时的他并没有和陈佩斯一起演小品,他也没有多少的名声,而且当时的朱时茂已经30多岁了。而丛珊只是一个19岁的小姑娘,刚刚是中央戏剧学院大一的一名学生。为了能够让丛珊出演这部电影,导演谢晋用了很多的方法,终说服了校长金山。为了能够让两人磨合出更好的感情,同时也是为了电影情节的需要,两个人被导演送到了遥远的牧民区,他们一呆就是30多天的时间,在此期间体验生活。丛珊还被导演送到了石灰窑厂,一个细皮嫩肉的小姑娘,在经过一周之后被磨练的手上全是血泡。她看到朱世茂没等说话,眼里全是泪,可见,有多么的委屈啊!丛珊和朱时茂培养出了一定的感情,朱时茂见到这么落魄的丛珊,赶紧对她嘘寒问暖。没想到丛珊哇哇大哭起来,这让朱时茂一时没有了主意,他赶紧劝说丛珊:“做演员就是要付出很多,别人是无法想象的。”电影开拍之后,丛珊更是很难进入状态,尤其是在和朱时茂很多亲昵的动作上,经常比较扭捏。但是丛珊哭戏功夫特别的棒,虽然他并没有谈过恋爱,但是只要是导演要求丛珊哭出来,他总会努力的酝酿感情,不一会儿就能够泪流满面,这也是令导演称绝的地方。可是有一场戏,却让丛珊犯起了难,她实在是做不到啊!那是一场丛珊和朱时茂拥抱的亲密戏份,朱时茂要穿着没有袖子的背心,露着胸膛,丛珊要把脑袋亲密的贴在他的胸膛上,两个人应该塑造出十分恩爱的感觉。可是丛珊却始终进入不了状态,原因就是因为朱时茂的胸前那黑乎乎的一团胸毛,丛珊一看到就会感到害羞。导演谢晋眼看浪费了很多胶卷,也顾不得丛珊是不是第一次拍戏就对她发了火。直到丛珊说出了原因,导演谢晋哈哈大笑起来,他说:“那还不简单,给他剪掉!”说着就要让剧组的人把朱世茂的胸毛剃了。朱时茂一看导演来真的,赶紧穿上衣服藏了起来,他说:“让我和丛珊聊一聊。”朱时茂对着这个19岁的小姑娘,以大哥哥的口吻说:“实在不行,你就把我当成一块没有感情的木头,木头抱起来哪会觉得害羞呢?”丛珊于是就用了朱时茂的这个方法,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电影拍完之后,两个人都大火特火,丛珊更凭借着这部电影获得了佳女主角的提名,朱时茂也因为这部电影成了全国上下女孩儿们迷恋的对象。只是丛珊回到校园之后,突然之间的一夜成名,让她苦不堪言,因为还在上学的她总会受到记者的骚扰,同学们也开始慢慢疏远她,丛珊为了能够提升自己,选择出国留学。只是再回来的丛珊发现演艺圈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于是丛珊就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直到2020年因为短视频的大火,丛珊和朱时茂的《牧马人》又进入到了人们的视线。几十年之后两个人再度合体出现在观众的面前,还是让人们十分的激动。你还记得那句话吗?:“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八卦手册#
2、肉与灵电影剧情《人世间》:不必贴上“伤痕文学”的标签央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引发了网络上的热议。有人认为是“伤痕文学”,夸大了那个年代的贫穷与底层百姓生活的无奈。伤痕文学是文学的一个流派及思潮,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缘起于作家卢新华发表于1978年的短篇小说《伤痕》,加上后来的《班主任》、《天云山传奇》、《灵与肉》等诸多作品,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第一个流派——所谓“伤痕文学”。内容上主要是反思动乱的10年。而电视剧《人世间》对于知青下乡只是一笔带过,描绘了知青返城后到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画卷。因此,给《人世间》贴上“伤痕文学”的标签并不恰当,称之为年代剧更为准确。看一部电视剧成功与否,好看不好看,主要看它是否真实地描写了那个时代。总的来说,《人世间》的内容是真实的(除了个别情节显得不可信之外),艺术上是成功的,反映了小人物的生活经历与喜怒哀乐,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就够了。不必为是否“伤痕文学”去争论不休。#娱乐# #热门电视剧##《人世间》评论#
3、灵与肉百科介绍也说伤痕文学、《人世间》及其它伤痕文学缘起于作家卢新华发表于1978年的短篇小说《伤痕》,其实这篇小说只是作者学生时期的一篇“习作”,艺术上无疑是粗糙、稚嫩的。但在当时的文坛甚至整个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刚刚结束10年动 乱,这篇小说以文学的方式对这十年社会生活进行的情感表达。也一度被看作是对十年文G的控诉,对4人帮的控诉。加上后来刘心武的《班主任》《天云山传奇》《灵与肉》等诸多作品,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第一个流派——所谓“伤痕文学”。近期根据梁晓声的作品《人世间》改编的电视剧播放不久,伤痕文学再度被提起,对于该片的争议也是沸沸扬扬。梳理了一下,主要纠缠的就是两个问题,一是电视剧的真实性;二是如何看待那个年代。1.电视剧的真实性作者是以“知青题材”而知名的作家,也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从已经播出的内容看,感觉真实性是没有问题的,当然改编成电视剧,个别台词出圈,神情状态现代化也是有的,毕竟不是纪录片,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文章认为火车站分别那场戏过于“凄惨”。的确,对于当时大部分年轻人而言,是响应祖国号召,“满怀革命豪情奔赴广阔天地”,很多地方也确实是“敲锣打鼓戴红花”,热烈欢送的场面。但毕竟是分别的场景,对于父母来说,表现出复杂的情感也完全是符合人性,真实可信的。现在送孩子不远去留学,不也有种种担心与不舍么?2.如何看待那段历史?电视剧前一部分所展现的无疑就是那“十年历史”。对于这十年历史,从政治层面说,官方早已定论,早期有决议,近期也有决议,翻一翻资料即可,“内乱”“灾难”这些词都是不可回避的。从百姓的感受而言,经历过的人与没有经历过的人自然不同。即便经历过的人,遭遇不同,感受也不可同日而语。那个年代物资贫乏是毋庸置疑的,相比于当时的生活,电视剧里的表现已经比较克制了,剧情中的衣食住行都算是很可以的了。当然即便在农村生产队,也是有差别的。有的生产队相对好些,有些生产队超支户就很多,贫穷的厉害。与当下社会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那个年代,贫穷并不算什么丢脸的事,有段时间甚至有“越穷越革命”之说。穷不要紧,革命精神是一定要有的,这是那个年代的价值观,所以说那个年代人的精神状态是不错的。还有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平均主义”,使大家“好也好不到哪去,差也差不到哪去”,没什么落差,“幸福感”必然伴生。所谓的‘幸福感’以及现代社会大部分人的‘痛苦感’不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吗。
4、灵与肉全剧1981年,19岁的丛珊出演《牧马人》,有一场和朱时茂拥抱的戏,拍了几次都过不了,谢晋急了:你到底有什么顾虑?丛珊低头流眼泪,说了一句话,让所有人哭笑不得。她说:我怕他胸口的毛,太吓人了。谢晋哭笑不得:你早说啊,这好办,拿剃须刀来。朱时茂不依了:导演,手下留情,这事好商量,我劝劝她………2020年,经典老电影《牧马人》突然刷爆了朋友圈,剧中的经典桥段被网友热议追捧。其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老许,你要老婆不,你要你开金口,我就给你送来。这句台词见证了那一辈人的爱情,多么的难得可贵。1981年,导演谢晋将小说《灵与肉》改编成了电影《牧马人》。男女主演千挑万选,终定下来由朱时茂和丛珊扮演。丛珊是80年代的万人迷,性格十内向。18岁时,丛珊考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央戏剧学院,与吕丽萍、姜文成为同学。被选上时,还在读大一。和丛珊相比,男主角朱时茂则是早已名声在外的"老戏骨"。长相帅气的朱时茂吊打如今的小鲜肉,丛珊第一眼看到他时,被他的帅气深深吸引,也被他丰富的阅历搅得寝食难安。她担心自己初出茅庐,朱时茂这样的老演员会不会嫌弃她演技不好,拖后腿。而朱时茂同样也吃惊,没想到扮演自己妻子的竟是个小毛孩子,虽然漂亮,但又青涩,两人能演好感情戏吗?谢晋打消了两人的顾虑,把他们拉到偏远的牧区体验生活,和牧民们同吃同住一个多月。谢晋还给他俩布置作业。在二十天里做十个小品,表现许灵均与李秀芝从不相识到成为夫妻的过程。丛珊经验不足,经常表演不到位,朱时茂很有耐心,不但没有半点嫌弃,还一遍遍不厌其烦地为她讲解,陪她排练。为了跟角色高度贴合,谢晋又安排丛珊单独去石灰窑厂体验生活一周。回来的时候,手上磨出了泡,人也瘦了10多斤。朱时茂看着又黑又瘦的从珊,关切的询问她,丛珊仿佛见到了亲人,“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朱时茂赶紧安抚她:做演员就是这样,要有献身精神,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哄她开心,朱时茂又是买好吃的,又是买药膏给她涂。丛珊害羞的说:谢谢你,现在,我还真找到了一点爱情的感觉呢。那次之后,两人的距离拉近了,气氛融洽了许多,谢晋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不过到开机还是差一点火候,谢晋又让丛珊向剧组已经当妈妈的女演员取经,怎样当好一个合格的妈妈,抱孩子逗孩子,做家务等细节。就在谢晋觉得一切都筹备得差不多准备开机时,从珊这边出了一个小故障。有一场她和朱时茂拥抱的戏份,按照剧情,朱时茂是穿着胸口露出一大块肉来的那种小背心,而从珊则把脑袋紧紧贴在他的胸口,双手环抱着他的腰,一脸陶醉的幸福模样。就是这么一个很简单的戏份,从珊竟然拍了好几次都没成功,要么一脸尴尬,要么脑袋不敢碰朱时茂,怎么也入不了戏。可把谢晋愁坏了,这拍一次就烧一次钱,谢晋心疼得不行。他给从珊打气:你胆子放大一点,放开一点嘛,这里又没别人。从珊心里比谁都急,她低着头流眼泪,终于说出了心里的小秘密:我怕他胸口的毛!一句话,逗得谢晋哈哈大笑,朱时茂脸一下红了,胸口长毛也是我的错?谢晋安慰从珊:你咋不早说呢,好办,拿我的剃须刀来。朱时茂一听,这可不行,这胸毛可是真汉子的标志,千万不能刮掉,他向谢晋:让我去劝劝她,给她做工作,你可要刀下留毛啊!随后,朱时茂把从珊带到一边,开导她:不就是一撮胸毛吗?有什么好怕的,你看你头发这么浓密,我都不怕。再说了,你把我当成一个木头桩子就行了,我不动。一句话把丛珊逗得害羞的笑了,她说:好,我把你当木头!说来也巧,那一次,一下就过了,而且从珊的表情特别自然,妥妥的恋爱中的幸福小女人。《牧马人》上映后,在那个吃饱饭都难的年代,竟然斩获1.2亿的票房,实属奇迹。20岁的丛珊也因此获得了金鸡奖佳女主角提名。然而凭借着这部剧大火的丛珊在学校的境遇却是一落千丈。因为太红了,很多记者都进校采访她,各种通告铺天盖地的向她袭来。很多同学都眼红她,嫉妒她的好运,而老师对她的要求更是上升到一个档次。她开始被同学们孤立,受到排挤的丛珊,变得更加沉默了。1984年,从珊毕业进入中央青年艺术剧院,只能跑跑龙套。一次,她选择旷工出演良家妇女,结果被要求写检查,并且被处以罚款,后来丛珊有幸去法国留学,她抛开一切烦恼,终于找回了自己,只不过再回国时,已经错过了好的演艺期,实在是太令人可惜了。经过一段失败的异国恋之后,从珊和导演箫锋一见钟情,婚后,两人相亲相爱,很是幸福。2020年元旦,朱时茂在社交发了一段视频。有人问:老许、秀芝,大家都在问现实生活中你们为什么没有在一起?朱时茂说:虽然我们没有进一家的门,但我们觉得这种关系比亲人还要亲。大家喜欢看《牧马人》吗?
5、肉与灵电视剧剧情简介围城里的女人,对第三者入侵的恨,是与生俱来的。居家隔离的这几天,追了一部电视剧叫《灵与肉》,共42集,这部剧贯穿了解放初期、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三个重要的阶段,内容比较真实,这种连续剧是不是我这个年龄段及更老的人才喜欢看呢?这部剧让我想起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很穷很难很窒息的那个年代,心灵被压抑着,人的欲望在残酷的现实中扭曲,但是庆幸的是,不管是哪部电视剧,都有真善美,有正义和邪恶的斗争,还原了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生活。在《灵与肉》里,不能接受何琳这个人,上海到宁夏的大学生知青,第一次坐马车去知青点的路上,对男主、有妇之夫许灵均一见钟情,不顾及在场人(包括许的岳母)频频对男主暗送秋波,到知青点七队后,又借生活上的各种不便趁机让许帮助解决,并在听说许和妻子闹矛盾吵架后说其夫妇没有共同语言,在许的妻子跟岳母离开宁夏回四川生产的期间,又多次以各种理由接近许,四周人发现异常后劝解也充耳不闻我行我素,俩人差点冲破底线,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刁钻样。好在当时对个人作风问题抓得很严,不久后被处分,灰溜溜卷铺盖走人,那个情节很解气,这种人仗着自己有文化、年轻漂亮,无底线的像蚂蝗一样黏住成熟有魅力有家室的男人,可谓是中年妇女的杀手,每次看到这种无底线无节操的女人我就想一个鞋子打她脸上开花。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男主许灵均虽有家室,本身对年轻漂亮的何琳是不拒绝的,甚至于在他四周亲朋多次警告后仍然与何琳单独见面,他的灵魂已经出轨了,要不是老白带人闯进他家现场想捉奸,那么晚一点儿就真的是身体也出轨了。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男人,无论吃多少苦,只要有足够的诱惑他还是会出轨。这一点,男主比剧里的真坏人还要渣。不能接受的是,那个臭名昭著的何琳后来竟然成为了一名教师,而且还是男主女儿的班主任,衣着光鲜亮丽一幅文质彬彬的模样,看到男主角还是两眼放光,直接吓得男主的妻子惶恐不安想给女儿转学,这部剧把何琳安排重复出场真的是一个败笔,她做的恶结局应该安排给她相应的恶报,以她的个性和作为,如果给她机会她还是会兴风作浪。
6、灵与肉总共多少集观《人世间》你看到自己了吗?读书追剧,无外乎从中找到自己。为人行事,三观相和。《人世间》央视收官,回想剧情某些片段,意犹未尽。整部剧细思起来,好像真的没有小角色,每个人物形象都那么鲜活,触手可及。成就了这部茅盾文学奖好剧!周志刚勤劳,耿直,传统,大是大非面前明智周妻温顺,慈爱,随和,贤妻良母周秉义对爱情坚贞不二,对工作坚持原则,清正廉洁,实属难得的好父母官,仁义礼智信!周蓉则完全是一个为自己而活的成功典型,年轻时爱情轰轰烈烈,人到中年母女冰释前嫌,再遇苦等十几年的蓝颜知己,实属幸运周秉昆朴实,善良,孝顺,讲义气,爱情专一,好男人典型郑娟真善美,隐忍,坚强,爱情忠贞,是灵与肉美好结合的典范,也是让我感动的一位每晚赏剧,总不自觉的和自己联系到一起,给自己照镜子,剧中人的闪光,可以修正我的哪些方面?从而更加清晰的确认,我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我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毕竟人生几十年不算很长,更应在意生命的质量与人生的长度“人间烟火气,抚凡人心”如果给这部剧打分,《人世间》精良制作,我打9.7分[赞]#灵与肉剧情简介#
7、灵与肉每集剧情性调节师这份职业不是一般人能够有勇气做,而她却坚持了17年。学者李银河在《我为什么要研究性》里提到,“性在中国是一个怪物,在所有公开的场合,它从不在场;可是在各种隐蔽地方,它无所不在。”性是学者马斯洛口中人的基本需求。性的缺失,会引发很多深层问题,影响着个人、伴侣、家庭以及社会的关系。童嵩珍是国内早从事性调节的人,被称为“华人世界第一性调节师”,她的工作内容是帮助那些性障碍者,通过不动刀不吃药的方式,解决他们的性障碍。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她曾多次遭到误解,甚至被视为“一个另类的性工作者”。出于对性的好奇,促使童嵩珍想要深入地去了解它,以至于立志成为性调节师。童嵩珍的性启蒙始于偷看了哥哥抽屉里的小黄书,那时候是小学三年级,在八十年代,父母亲对“性”几乎不谈后来童嵩珍在医院做护理的时候发现了很多存在性需求和性障碍,但是经常受到歧视。这更加激起她研究性学,“性”是一个无法开口又容易被误解的难题,既是医学、心理学和咨询学的综合课题。这个职业也导致了她和他的丈夫离婚了。由于国外的方法过于“实操”,在中国实施估计要被抓起来。在执业的初期,她只能和患者一起学习如何调节,不断摸索自己的调节方法。17年来,童嵩珍接手了超过3万个个案,年龄从18岁到80岁。多数性障碍,都是自己的心理障碍导致的。比如“阳痿”看起来是生理问题,其实是男性担心早泄的焦虑心理所致;“阴道痉挛”听上去也是生理问题,实则是出自于女性对性交的恐惧心理。难启齿的还不是性功能障碍,而是有着特殊性喜好的人群。比如恋物、恋足等等,他们不被人所理解,担心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没有办法进入正常的性生活。夫妻间关系不好,伴侣不会愿意去展现性魅力。处理好关系的问题,才谈得上处理性问题。童嵩珍说“性在两耳之间,不在两腿之间”、“大脑才是重要的性器官”,性欲受到伴侣言语、态度的影响,其实不止体现在女性身上,对男性也一样,只是在女性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对女性而言,浪漫的甜言蜜语更能让她们兴奋。在性爱前中后,女性需要浪漫的情节,心理期待更能助燃她们的欲望和更高层次的满足感。而男性则不需要这种铺垫。对他们来说,越简单直接效果越好。但这并不意味着男性不需要亲密感,因为在他们眼中,性爱本身就是表达柔情爱意的“语言”,是灵与肉交融的高境界。性学专家潘绥铭教授在2009年曾调查中国人婚内性生活,结果显示,每月连一次性生活都不到的人为28.7%,近一年里一次性生活都没有的夫妻占到6.2%。也就是说,每四对夫妻里,就有一对正在经历“无性婚姻”。童嵩珍建议试试以下方式:1. 沟通永远是第一位的。解决无性婚姻的第一步,一定是要让双方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并且明白这是需要双方一起努力来解决的问题。在正式与伴侣谈之前,可以先将你的困扰写下来,演练几遍,它不是一种埋怨,或者是对伴侣的侮辱。2. 规划性生活.虽然听起来没有那么浪漫,但性生活和吃饭、上班、旅游一样,需要在生活中划出一个时间留给它。而不再是“我想要,他却在玩游戏”、“晚上看完电视、玩过手机,就到了睡觉时间”。给生活一点亮色。3. 寻找专业的帮助 。性生活不和谐,有时是一种病,是可以调节的。有些话和伴侣无法开诚布公地说,或许第三方专业人士的介入,是一个解决的良方。性生活的合理频率,我们一般采纳“九九法则”,年龄的十位数乘9,得出的结果中,十位数是周数,个位数是次数。比如你36岁,十位数3*9等于27,意味着两周七次。关系越好,性生活的频率越高。老年人对性的需求抱抱、前戏、摩擦也能让他们觉得很舒服。患者决定和她咨询,总是经历“预约-取消-再预约-再取消”的过程,这个循环过程代表着患者内心的不断挣扎。咨询的环境通常都是很温馨的小屋,每次咨询就像聊天一样。会针对早泄的个案进行生理上的减敏,对勃起障碍的个案进行感官训练,但重点是如何控制其中的度,这需要有经验的调节师才能知道。因此她感谢她的所有个案,让她积累了经验。童嵩珍一般会建议个案和伴侣一起来,性调节的效果也会更好,不过多数个案还是自己一个人来,甚至不愿意让伴侣知道,直到有效果才会愿意告诉伴侣。这期间,童嵩珍发现有一个观念正在转变,以前很多人来咨询是因为生育,现在的人来咨询是想要好的性生活。不过,其实不少人解决了性障碍以后,ta的另外一半还是不愿意回来。有些男性出现性障碍后,一直不敢去调节,忍了好多年才找到性调节师,期间妻子有外遇,哪怕他治好了,妻子也不愿意回来。而一些女性拖到快40岁才看性爱恐惧症,等到她克服了对性的恐惧,丈夫却觉得,彼此之间已经回不去了。人生的路还得继续,希望往后余生能遇到好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