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个人简介(少帅张学良个人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2 10:07:48 浏览
1、少帅张学良个人简介

1993年10月25日深夜,张学良感觉头疼难忍,起身时猝然晕倒,送医抢救后被诊断为急性脑血肿,由于病发突然,张学良颅内已经发生弥漫性血肿,病情相当危急。就在两个月前,张学良在台北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指出:“台湾有一小部分人想要‘独立’,这是办不到的事!”当记者问张学良是否回大陆一行时,张学良说:“我现在只是一介平民,有机会当然想回东北老家走一走,看一看。”就在张学良计划回国一解乡愁时,却突发重疾,当时的他已经93岁高龄,年事已高加上病变出现在颅脑的要害部位,这让荣民医院主治医生赖继有束手无策,终他只能请美国专家组前来台湾救治。10月29日上午,医疗组为张学良施行了脑部手术,动手术之前,荣总医院向赵四小姐发出了病危通知书。医生在他的颅顶叶部和右额头部分别钻开了洞孔,并抽出了大量淤血。这台手术在台湾脑外科是个绝无仅有的特例,因此医生们感觉抢救转危的希望不大,但经过几天的紧急调节,张学良竟然挺过来了。对张学良的调节也成为当时台湾脑外科手术的一个奇迹。医生们所担心的后遗症没有出现,张学良的身体迅速复原,一个月后又可以像平常一样在院子里散步了!不过赖继有告诉张学良家属,尽量乘坐飞机,因为张学良病情十分不稳定,随时有脑溢血的可能。不久后,张学良以手术后需要亲人护理为由,申请赴美。此行得到台湾当局批准。同年12月15日下午,张学良夫妇乘坐CH003华航客机,由桃园机场飞往美国旧金山。张学良夫妇此行,并没有引起媒体的特别关注,一家旧金山的华人报纸,在头版发表了一篇《张少帅再抵美国探亲》的报道称:因西安事变而闻名的张学良将军,今日再次飞抵旧金山,他和夫人各乘一辆轮椅走出海关,并没有大批记者所包围。这样的报道正合张学良的心意。不管是新闻媒体还是关心张学良的人们,谁也没有想到这次赴美,竟是张学良夫妇的离台之旅,此前他们已经在台湾度过了46个春秋。1994年1月24日,张学良和赵一获飞往夏威夷檀香山,做长期疗养安度晚年。两年后,哈尔滨市教授马军到檀香山作短暂访问,张学良闻知有东北学者来访,主动邀请相会。张学良见面就问道:“马先生,你是从东北哪疙瘩来的?”马军回答后,张学良又迫不及待地问:“马先生去没去过沈阳?那里现在变成什么样子啦?”当听到沈阳变化很大之后,张学良陷入了对故乡的回忆中,他感慨的说:“东北的高梁米、小米很好吃啊……”1997年6月,张学良刚度过97岁生日,时任沈阳市长慕绥新来到夏威夷看望张学良。慕绥新向张学良介绍了家乡的变化,张学良听得很专心……当他邀请张学良能够回家乡走一走,看一看,了却乡愁时,张学良笑着说:“我也想回去啊!只怕年纪大了,走不动了。”2001年10月15日14时50分,乡愁未了的张学良在夏威夷溘然长逝,享年101岁。#张学良个人简介#

2、张学良个人简介ppt

“没有蒋夫人,蒋介石不会将我的命留到今天,蒋夫人活一日,我就活一日。”1988年,张学良回顾自己50余年的软禁生涯,不无感慨地说道。1925年,上海滩一场舞会上,年轻俊朗的少帅张学良,一眼看到一个气质优雅的小姐款款走来,他的心怦然一动,这是谁呢?这位漂亮的小姐就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宋家三小姐宋美龄。当帅气的张学良,看到穿着华丽,举手投足尽显洋范的宋美龄从楼梯上缓缓走下来,立刻被她的美貌和气质所吸引。张学良主动上前自我介绍,这是张学良混迹舞场多年的搭讪。宋美龄对英俊潇洒的张学良也颇有好感,几番接触后,二人很快陷入了热恋。但因张学良已有家室,而在上海滩名望极高的宋氏家族的小姐,是不可能给张学良做妾的。于是二人只得作罢,从此将这份美好深深藏在心里。1937年,西安事变,蒋介石被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当时已嫁给蒋介石为妻的宋美龄正在接受采访,闻听此事丢下记者,急切地赶往西安面见张学良。张学良看着宋美龄无比柔弱地祈求。张学良内心挣扎了,如果不同意释放蒋介石,会伤了她的心,如果同意,又怕蒋介石反悔。后在宋美龄的再三下:“释放蒋介石绝不会有后顾之忧。”张学良心软了,完全相信了宋美龄。张学良为了顾及蒋介石的脸面,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到了南京。然而,张学良做梦也没想到,这竟是他噩梦的开始。一下飞机,蒋介石就翻了脸,扣押了他,并下令逮捕杨虎城。几番审讯后,蒋介石就下令杀害了杨虎城。张学良则在宋美龄的极力保全下,才幸免于难。宋美龄气得破口大骂蒋介石,背信弃义,甚至又哭又闹,逼迫蒋介石释放张学良,但蒋介石铁了心,就是不为所动。蒋介石既痛恨张学良背叛他,不给他脸面,又妒忌张学良与宋美龄之间的亲密关系,只是后面这事蒋介石深埋心底,从未说出来。宋美龄无可奈何,只能从此之后在生活上,竭尽全力地照顾被软禁的张学良,以弥补自己对他的亏欠。蒋介石怕世人知晓张学良藏身之地,引起民愤,就把张学良的关押之地经常变换,几十年间换了无数地方。张学良在极度的悲愤与寂寞中,默默地忍受着孤独。这期间,张学良盼望的就是宋美龄的探望。每次宋美龄的到来,都让张学良内心充满激动。可见到宋美龄,张学良又只能小心翼翼地问候着,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情绪。怕一不留神,被看守他的人员听到汇报给蒋介石。这时的宋美龄,看着谨小慎微的张学良,内心无比痛心,只能泪眼婆娑地安慰着张学良。可当宋美龄看望张学良后回到府邸,蒋介石就煞有介事地询问张学良的吃穿住行,表现出极度关心的样子,宋美龄知道这不过是他的虚情假意而已。1975年蒋介石去世,张学良以为苦尽甘来,激动得夜不能寐。但表面还得装出很悲伤的样子。没想到,蒋介石临终留下秘密遗言“不可放虎”,彻底斩断了张学良的念想。张学良又陷入了无尽的祈盼中。时间又过去了10多年,1988年,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也去世了,张学良老泪纵横仰望着苍天,终于见了天日。这时的张学良已是耄耋老人,他感叹这50余年软禁生涯中,他始终感念一个人,就是宋美龄,他说:“没有蒋夫人,蒋介石不会将我的命留到今天,蒋夫人活一日,我就活一日。”终,张学良熬死了蒋家父子,2001年,他在美国檀香山也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101岁。宋美龄获悉无比伤感,用“汉卿将军千古”6个大字,来寄托她道不尽的情谊。宋美龄这个上海滩名媛,用尽一生的力量维系了这段她有愧的感情。宋美龄这个奇女子既能铁腕摄政,又能温情对友,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参考资料:(宋美龄临终抱憾,有负人妻密友和兄长)作者:浪漫一生编辑:桢桢#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

3、张学良夫人于凤至个人简介

张学良和于凤至是中国辽宁和长春地区的名人,他们的人生故事和历史经历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讲述他们之间的故事,包括他们的感情故事和与日本的关系。张学良和于凤至是相识于1930年代初期,当时张学良已经成为了东北各省的总长,有着不少权力和影响力。而于凤至,是当时的东北航空旅行社的股东之一,拥有较为丰富的社交资源和商业交往。两人相识于一个东北社交场合,张学良首先被来自北京的于凤至的高级教育背景和独特的气质所吸引,他主动向于凤至提出了约会。于凤至开放而热情的个性,使张学良快乐,两人的恋情在一杯咖啡和一份美食的陪伴下开始了。不久之后,张学良决定把于凤至介绍给了他的父亲张作霖,并得到了他的父亲的认可,但是张学良的父亲却担心他们之间的爱情会对张学良的政治生涯产生影响,于是张学良不得不暂且隐藏他们的情感。两人之间的关系在他们家乡受到不少质疑,有人认为于凤至只是借机上位,而有人则认为张学良在感情生活上已经失去了清白。但两人却并不在意这些质疑,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刻都充满着浪漫和甜蜜。不过随着二战初期局势发生变化,张学良的地位受到日本的挑战,成为了他面临的大问题之一。在这个时候,于凤至又带给了张学良更多的困扰。由于日本方面的接触,于凤至被认为是卖国贼,成为了张学良的敌人。张学良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不得不切断与于凤至的联系。但是伤心的于凤至也没有放弃,他继续在线下与张学良联系,想要挽回这段感情。终,由于种种原因,张学良和于凤至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得到的结局。虽然他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考验和磨平,但生活不断向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总的来说,张学良和于凤至的故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经典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相遇和恋爱故事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气息和风貌。虽然终分开了,但这段恋情仍然能够激励人们为爱情而奋斗,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人类浪漫爱情的缩影,也是一种历史和社会的见证。#民国趣事儿# #民国风云人物之#

4、张学良老婆赵四个人简介

? 在北戴河火车站的一列火车上,我见到了秦始皇、梅兰芳和张学良。? 过去数次来北戴河基本都是自驾而来,所以从未与北戴河火车站有过交集,这一次是来接站,乍一到达就被一列“老旧火车”所吸引,这列火车的“火车头”刻有“北戴河1917”的字样,我赶紧查阅资料才知道它记录了一段非凡的历史。1917年,北戴河火车站至海滨旅游铁路北戴河支线开通,也就意味着条旅游专用铁路支线在北戴河诞生。? 我瞬间就对这列“火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登上火车头,马上见到两位人物雕塑,资料介绍中显示他们可都是世界铁路史和中国铁路史上的重要角色。火车“司机”是詹天佑,手里还拿着工程图纸,目光凝视着西北方的燕山山脉,似乎在构思着津榆铁路的未来。 “司炉”竟然是瓦特,手里握着铁锹,在给蒸汽机车加煤。? 我再往后面走,竟然率先看到了秦始皇雕像,这就有些奇怪了,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寓意又是什么?原来距离这里不远处的鸽子窝,就是秦始皇当年求仙入海之处,那里位于秦皇岛市区东南侧的海边,相传是历史上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等人出海的地方。这幅雕塑展现了秦始皇面向南方,雄心勃勃的气概。据说当年秦始皇东巡时的行宫遗址也在北戴河附近,秦皇岛的名字也因此而来。综上所述,秦始皇出现在这里也极为恰当。? 刚刚弄明白秦始皇身处此处的原因,他身后的又一位古人竟然是曹操,这回我就已经清楚曹操在此的理由了。曹操的雕像好似正在奋笔疾书写下《观沧海》,曹操曾北征乌桓,乌桓山在大兴安岭南端,北戴河是必经之地,传说当时曹操在北戴河附近的万家海边,书写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火车头后面拖挂的车厢,依次挂着“秦汉”、“大清”、“民国”的铭牌,据记载1893年驶入北戴河站的第一列火车,火车头为“龙号”机车。1898年,清政府划定北戴河以东至金山嘴沿海,向内三里,及往东北至秦王岛对面,为各国人士避暑地,允许中外人士杂居,因此北戴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政府宣布建立的旅游避暑圣地。? 严格地讲先有的北戴河火车站,后有的北戴河旅游区。据史料记载, 清光绪年间(1893年)开始修建的唐(山)-胥(各庄)铁路就已经修至北戴河。到了1917年,北洋政府重修此线,北戴河火车站至海滨旅游铁路北戴河支线开通,全长约10公里,专门用于北戴河旅游避暑度假区,像辛柏森这些洋人都是在这之后才来到中国、来到北戴河定居。? 大名鼎鼎的大诗人徐志摩,于1923年夏天来到北戴河度假,后来在《晨报》上发表了散文《北戴河海滨的幻想》。有人说历史上关于北戴河的诗篇,为多情的当属徐志摩。? 我已经如痴如醉的在车厢里游走,完全沉浸在关于北戴河以及这条铁路的历史记忆中。我走下车来,见到车厢下的雕塑更为生动,像这一组所表现的就是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到火车站为梅兰芳送行的场景,梅兰芳于1929年夏天来北戴河避暑度假,恰好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也在,这不禁引发人们许多猜想,民国著名的美男子、风流半生的少帅张学良以及风情万种的梅兰芳,他们与北戴河之间到底还有多少故事啊?? 郁达夫与夫人王映霞于1934年夏天来北戴河游览,这组雕塑的场景是郁达夫步行、王映霞骑骡子来到火车站。郁达夫的表情极为生动,王映霞望着夫君的表情也充满了恩爱。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这幅雕塑再现了郁达夫大义凛然的气质,真不错。? 这列“老火车”的后端,是手持信号灯的列车长,他身后列车上题写有“共和国”的字样,这个场景画龙点睛的诠释了这辆列车的主题:告别与启程。我们挥手与一百多年的历史话别,展望未来,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祖国的铁路越来越发达,早已在国际上首屈一指,看到这里,作为中国人由衷的自豪。? 如今,徜徉在避暑胜地北戴河的游人,可曾想过能够与历史上如此之多的“名人雅士”一同寄情山水,着实是一件荣幸的事情。我再放眼望去,北戴河火车站雄伟的建筑,处处彰显着人性化和现代化的气息,再感受北戴河的发展和巨大的潜力,感慨这里是历史的宠儿,更是时代的强者,打心眼里为北戴河高兴,也由衷的祝福它。#云游风物之旅#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头条旅游 @头条生活

5、张学良个人简介英文版

少帅张学良的5个子女现状如何?的女儿活到100岁高寿!少帅张学良是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张学良先后于于凤至、赵一荻结为夫妻,共养育有5个孩子。大家都知道,张学良被囚禁半个多世纪,对身边子女无暇照顾。那么张学良的孩子状况如何?张学良与于凤至共育有一女三子,分别是张闾瑛、闾珣、闾玗和闾琪。还在子女很小的时候,张学良就把孩子们送到沈阳一个著名的画社——“湖社”学画。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等著名画家都曾指导过张学良孩子的绘画。至今在张氏帅府于凤至卧室中还有子女们绘画的复制品。长子张闾珣从小聪明而又淘气,深得爷爷张作霖的喜欢。1933年张学良下野出国考察,闾瑛、闾珣和闾玗也一同前往,并留在意大利学习。后来,由于意大利承认伪满洲国,张学良愤而与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绝交,子女也随之离开意大利,转往英国。在英国期间,德国法西斯残酷的空中大轰炸,导致张闾珣的精神出现严重的问题,1954年逝世,年仅37岁。二儿子张闾玗继承了张学良的运动天赋,从小喜欢骑马、跑步、打网球。1929年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上,闾玗在万众瞩目之下和张学良表演打网球,球技精湛,令时人大为赞叹! 1958年,在美国的张闾玗因车祸重伤,不治身亡。三子张闾琪生于1919年,从小聪明伶俐,文思敏捷,格外受父母的宠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29年,闾琪染上了肺结核。于1931年死于沈阳。女儿张闾瑛1916年出生,在英国留学期间与陶鹏飞相识。张闾瑛婚前,曾有人把张闾瑛介绍给孔祥熙的儿子。但张闾瑛不为孔家的财势所动,说:“要嫁就嫁给布衣”。张闾瑛与陶鹏飞结婚后,在美国定居。1966年5月14日,陶鹏飞成立中华联谊会,从初始会员的5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人。2016年初张闾瑛去世,享寿100岁。张闾琳是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于1930年所生的儿子。1940年,赵四小姐要去陪伴囚禁中的张学良,便把闾琳送到美国。很快,张闾琳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把中国话渐渐忘得一干二净,到后来,张闾琳连父亲张学良的名字都不会说了。由于张闾琳天资聪慧、学习勤奋,中学毕业后便考取了加州大学,攻读航天专业。大学毕业后,张闾琳终于成了一名航天方面的专家。2005年,75岁高龄的张闾琳先生,携妻子陈淑贞,长子张居信回国,走访了沈阳、西安等地。1936年,张学良将军与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后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将军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到南京后被蒋介石关押,直至1990年才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张学良将军离开台湾,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将军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6、张学良的个人简介与事迹500字

张学良主政时期的对日政策及其评析张学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集新旧军阀特点于一身,既有早年追随其父参加军阀混战,争抢地盘,又有主政后改旗易帜,服从中央,坚持抗日,其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历来是史学界的热门人物。本文以张学良东北主政三年的对日政策为研究方向,系统地探讨其主政时期的对日方针及对中国政治格局、现代化进程及其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影响。本文正文分五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简要地介绍张学良主政前期,即张作霖时代奉系军阀所处的国际环境及与美、日、俄之间的关系。探讨奉系军阀如何在与各派军阀的博弈中生存、发展,进而引申张学良主政初期面对的国际大环境,以及对张学良对日政策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张学良的对日政治军事政策,首先是张学良主政后如何巩固权力,在东北军内部的权力斗争中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其次,探讨张学良如何克服重重阻力实现易帜,如何处理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以及上述决策对东北以及国家全局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张学良的对日经济文化政策,经济上如何抵御日本掠夺,文化上如何抗击日本侵蚀,达到了什么效果;第四章主要探讨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背景、以及对日不抵抗的原因;第五章主要探讨这一系列政策产生了什么效果,分析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对日政策的妥当与过失。

7、张学良个人简介ppt模板下载

“我有三个条件”,19年张学良受邀回国提条件,不答应就不回。随着蒋家父子的先后去世,李登辉在1990年的时候掌握了台湾的权利,也正是因为李登辉的上台,让张学良获得了自由。张学良本人也是在获得自由后不久,就带着妻子一起离开台湾前往美国,但值得一提的是,张学良在离开台湾之前,曾向记者说过自己想回去的其实是大陆。也是因为这一番话,我国在后来才会特意邀请张学良回国,并因此有了回国的“三个条件”。张学良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不管是做为张作霖之子,还是后来的东北军领袖,不管是早期的“东北易帜”,还是所谓的“不抵抗政策”都让张学良的大名传遍了大江南北。而今天我们要讲的,不是上面任何一个事件,而是张学良后来被蒋介石软禁数十年的缘由,同样在史书留名的-“西安事变”。说到“西安事变”我们就必须介绍下当时的环境背景。自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后,蒋介石就对我d进行了多次围剿。哪怕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依旧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理念,以巨大的代价,接连发动了两次围剿,逼迫我d不得不走上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但蒋介石并没有因此获得什么好处,或者说正因为蒋介石的一意孤行,当时侵占东北的日军才有了一个发展的良机。而蒋介石的这一系列行为,也落入了张学良的眼里,要知道张学良一直以来主张的都是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为此他多次劝谏过蒋介石。等到1936年的时候,他对蒋介石的劝谏更是直线上升,甚至到了当面顶撞的程度,但这一切除了让两人不欢而散外,并没有带来什么进展。一直到了1936年12月11日这天,蒋介石宣布让中央军接替东北军的剿匪任务后,张学良知道劝不动蒋介石了。因此他直接选择跟杨虎城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不仅成功抓获了蒋介石,还有一众国d官员。“西安事变”从开始到结束只有短短十五天,但对当时造成的影响是巨大且正向的,因为国共两d正是借此开始了第二次合作,正式携手抗日。对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和杨虎城而言,结果并没有那么美好。先是东北军被拆解,十七路军被取消,接着便是他们都在日后被蒋介石囚禁了起来,杨虎城更是在49年之后被蒋介石下令处死。而张学良虽然没有被处死,但他的日子并没有多么好过。哪怕是在后面被蒋介石带去了台湾,他都一直生活在严密的监视下,没有丝毫的自由。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文章开头李登辉的上台,而那个时候,张学良已经被软禁了54年。这也是为何张学良一获得自由后,就立马选择离开台湾,奔赴美国探亲的缘故,毕竟他已经太久没有这么自在过。而张学良的那一番话也是在这个时候被传回了国内,要知道我d一直没有忘记过张学良在抗日期间的付出。所以在得知张学良想回国后,专门召开了会议,并且定下了基调,其中包括给张学良举办寿庆活动,以及修缮大帅府,除此之外还有9.18的60周年纪念等事务。而定下基调后自然是要派人去美国把张学良邀请回来,负责这项任务的就是张学良的好友吕正操。作为老乡兼多年的好友,两人一见面自然是不停的寒暄,张学良也从他的口中得知了来意。能够收到邀请,张学良是十分欣喜的,但看着我国准备的事务,张学良却觉得不妥,他认为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为此还特意跟吕正操提了三个条件,那就是不能欢迎他,不能见记者,不能恭维他。这三个条件自然也是被欣然接受,但谁也想不到的是,在回到台湾后不久,张学良的妻子身体就不好了起来。张学良怎么也不可能抛下妻子独自回到大陆,为此他也就留在台湾照顾妻子。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张学良这一留就是一辈子,一直到他去世的时候都没能再次踏上大陆一步,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