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仙洞简介(嘎仙洞遗址介绍)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2 11:26:07 浏览
1、嘎仙洞遗址介绍

2018年5月18日|大兴安岭|加格达奇|鄂伦春|嘎仙洞

2、嘎仙洞在哪

嘎仙洞遗址,又名鲜卑石室,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鲜卑山的森林深处。大约两千年前,拓跋鲜卑的祖先们就是从这个山洞内起家,一路迁徙,终席卷半个中国。可惜刻于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的祭祖祝文封存于铁门之内,只有复制品示人,略坑,感觉对不起千里迢迢和九十元门票钱。

3、嘎仙洞石刻

拓跋鲜卑从这个山洞出发,建立强大的北魏?嘎仙洞,位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甘河镇东北30公里处,洞口在高出平地约25米的峭壁上,拓跋鲜卑人的祖先就居住在这里。鲜卑拓跋部就是从这个神秘幽暗的洞室出发,终突入中原,横扫北方,建立起强大的北魏王朝。(图一、二)1980年7月30日,呼伦贝尔文物管理局的米文平在这个人迹罕至的石洞中发现了北魏石刻,这方石刻是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李敞祭祖先时刊刻在石壁上的祝文,这个惊人的发现证明嘎仙洞就是拓跋鲜卑祖先居住过的“旧墟石室”,而嘎仙洞所在的大兴安岭北段就是史书上总说不清所在的大鲜卑山。在那个平淡的夏日,困扰了史学界千年之久的“鲜卑山之谜”从此被揭开。(图三)鲜卑源于东胡,早在先秦时就生活在大兴安岭山脉中部与北部的广大地区。受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时鲜卑民族的生产方式是狩猎兼游牧,他们所捕获的野马、羊、端牛是中原所见不到的异兽,而其出产的貂和子皮柔软光滑,用其制成的衣服被认为是天下名裘。但由于其活动区域远离汉地,汉王朝一直没有注意到或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东汉初年,漠北草原的霸主匈奴人已不复昔日的风光,在汉朝与乌孙、丁零、乌桓、鲜卑等民族的连年打击下,被迫西迁。鲜卑人趁机大规模南迁西徙,从东北地区向蒙古草原中部、西部迁移,占据了匈奴人的家园,而没有迁走的十余万落匈奴人,“皆自号鲜卑”,鲜卑民族人数大增,开始崛起于中国北方。鲜卑人占领匈奴故地之后,他们中涌现出了一位杰出首领檀石槐。据说其母亲是吞冰雹受孕,长大后果然不同凡响,能“施法禁,平曲直”,被推举为鲜卑大人。东汉桓帝时(公元147—167年),檀石槐建庭于弹汗山(今山西阳高县北),统一鲜卑各部,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同盟,占有自今天东北部经华北边缘至新疆北部的广大地区,“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东接夫余、貊,二十余邑为东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十余邑为中部;从上谷以西至敦煌,接乌孙,二十余邑为西部,各置大人主之”。至此,兵强马壮的鲜卑人代替了匈奴,成为了北方广大草原的主人,他们不断南下,到汉朝边地抢掠。直到此时,汉王朝才开始重视这个似乎是突然之间冒出来的强大敌人,视其为心腹大患,以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为首的大臣们一致认为,鲜卑“兵利马疾,过于匈奴”,难以战胜。果然,在随后的两军对阵中,鲜卑三部在檀石槐的统一指挥下大败汉军,从此打开了鲜卑南下的大门,鲜卑民族就像一股狂风一样,与匈奴、羯、氐、羌等民族一起逐鹿中原,横扫中国北部。鲜卑是一个内部成分很复杂的民族,初的鲜卑部落大致可分为东部鲜卑和北部鲜卑,后又在二者的基础上演化出了西部鲜卑。后来,在南迁西徙的过程中,鲜卑各部与匈奴、丁零(高车)、乌桓、汉人等混血形成了许多新的部别。如鲜卑与匈奴混合,在河套阴山一带形成了拓跋鲜卑,在蒙古草原南部形成了匈奴父、鲜卑母的铁弗匈奴;与敕勒混合,在阴山以北形成了乞伏鲜卑;与南匈奴之后宇文氏混合,在西拉木伦河一带形成了宇文鲜卑等等。根据这些部落后来建立政权的大致区域,后世学者将慕容氏、宇文氏、段氏称之为东部鲜卑,拓跋鲜卑称为北部鲜卑,慕容氏的一支吐谷浑、拓跋氏的一支秃发氏及乞伏氏称为西部鲜卑。这三部鲜卑与檀石槐时的三部已有了很大区别,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横刀跃马,纵横北中国,在东起辽东、西至青藏高原的辽阔大地上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秦、西燕、南凉、南燕、吐谷浑、代国、北魏、东魏、西魏、北周12个地方政权。从嘎仙洞里走出来的拓跋鲜卑更是定都洛阳,与汉民族建立的南朝长期对峙,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嘎仙洞简介#

4、嘎仙洞祝词

嘎仙洞意外收获

5、嘎仙洞真实历史

鲜卑族起源的地方是如何发现的?鲜卑族,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游牧民族,属于东胡系。关于鲜卑族的来源,《史记》记载是匈奴击溃了东胡,于是东胡的残余势力分别退守鲜卑山和乌桓山,终也就是分化为了两大民族。这个鲜卑山是哪里呢?北魏时期,乌洛侯国来朝贡,“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于是太武帝拓跋焘就派人去这里进行了祭祀,并且在石室中刻下了文字。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兴安岭北部的嘎仙洞发现了北魏祭祖时所刻的祝文,一共19行,12个整行。根据其文字研究表明,嘎仙洞就是《魏书》中提到的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如此,这个鲜卑山实际上就是大兴安岭北部一带,这个考古发现成功找到了鲜卑族的起源地。

6、嘎仙洞讲解

嘎仙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嫩江支流甘河的北岸,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拓跋鲜卑的祖庭,《魏书·礼志》记载:“魏先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云石庙如故,民常祈请,有神验焉。”洞内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祭祖时刻的铭文。其文云: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傅㝹,用骏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于皇天之神:启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应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边。庆流后胤,延及冲人,阐扬玄风,增构崇堂。剋翦凶丑,威暨四荒。幽人忘暇,稽首来王。始闻旧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瓞,时惟多祜。归以谢施,推以配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荐于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尚飨。东侯帅使念凿。(西窗记)#暖冬生活记#